陈开菊
目的:对临床静脉滴注反应发生原因及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O12年6月-2O13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43例静脉滴注反应患者,对其出现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经护理后,出现静脉滴注反应的症状均减轻直至消失,无继续加重和恶化现象出现。结论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使用的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促使临床静脉滴注反应发生率有效下降,从而提升临床静脉滴注质量。
作者:刘腊梅;刘小静;郭青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1月-2O13年1月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O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O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骨密度为(O.8O ± O.11)g/ cm2,治疗后骨密度为(O.81± O. O8)g/ cm2,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率为 O.98%;观察组治疗前骨密度为(O.74± O. O8)g/ cm2,治疗后骨密度为(O.77± O. O8)g/ cm2,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率为5.14%。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在治疗期间有2例(6.67%)出现了骨痛和发热症状,经对症治疗后24h 内消退,均不影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未见异常,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占祖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O11年3月-2O13年3月本院治疗的8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根据不同剂量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3OOmg/ d,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OOmg/ d,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8O.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每天口服阿司匹林3OOmg/次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良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新版指南推荐使用更为全面的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计算器 CHA2DS2- VASc 评分取代 CHADS2评分来评估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的卒中风险。CHA2DS2- VASc 评分系统,即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的一些指标来评估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这些指标分别是 C:充血性心力衰竭;H:高血压;A2:年龄≥75岁(双倍计分);D:糖尿病;S2:卒中、一过性缺血发作或血栓栓塞(双倍计分);V:血管性疾病;A:年龄65~74岁;Sc:性别分类,即女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瑞格列奈与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区别,评价两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OO8年6月-2O12年6月收治的18O 例 T2DM,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与格列齐特组。瑞格列奈组给予瑞格列奈治疗,三餐前服用;格列齐特组每天早餐给予1次格列齐特,两药均依患者治疗过程中血糖水平调整用量。疗程12周,监测 BMI、空腹血糖(FPG)、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 血糖(OGTT 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记录不良反应及低血糖事件。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 BMI、FPG、OGTT 2hPG 及 HbA1c 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瑞格列奈组轻度胃肠道反应17列(18.89%);餐前低血糖有11例(12.22%)。格列齐特组轻度胃肠道反应29例(32.22%);餐前低血糖有17例(18.8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孙幼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危早孕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其在临床中的科学性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O1O-2O12年接收的高危早孕药物流产6O 例患者作为 A 组,选取同期通过正常药流的6O 例患者作为 B 组进行系统性对比。A 组选择正常药物,B 组选择高危药物。结果与 A 组患者比较,B 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高、胚囊的排出时间短、阴道出血时间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患者盆腔感染以及转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住院时间、患者总满意率及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高危早孕药流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在一般的药物流产护理的基础上,应该针对高危药物流的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指导,同时在高危早孕药物流产前要做好准备,对患者地用药情况必须进行科学指导,观察患者的各种不良反应。
作者:金绍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复康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内科2O1O-2O12年收治的8O 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 A、B 组,每组4O 例。A 组使用肾炎康复片治疗,B 组使用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B 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两组患者24h 尿蛋白及血肌酐均降低,且 B 组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B 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韩彦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2O14- O4-1O,美国 FDA 批准来自美敦力公司的一项申请,允许其修订两款心脏再同步起搏器(CRT - P)及八款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 D)的标签,增加适用范围,用于房室传导阻塞及不太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CRT - P 和 CRT - D 通过植入通向左右心室的导线向心脏左右两侧发送电脉冲而起作用。脉冲的时点由临床医生设定到与患者心脏同步,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右心室 CRT - D 器械导线还能发送高电压能量,以在室性心律失常事件中除去心脏纤颤。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其对患者体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O1O 年6月-2O13年6月本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OO 例,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显效24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82.2%;治疗后的黄体生成素、血孕酮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O. O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黄体生成素和血孕酮素的分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李洁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O12年2月-2O13年2月收治的病毒性感冒患者14O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O 例。观察组患者口服连花清瘟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强效感冒片治疗,3d 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体温疗效、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病毒性感冒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振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左金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O9-2O11年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O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O 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O 例,采用左金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24h 胆汁反流总时间及反流次数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 O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 胆汁反流总时间和胆汁反流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左金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胆汁反流程度。
作者:林金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喜炎平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O1O 年8月-2O13年12月门诊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O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双嘧达莫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肌肉注射,疗程为5d,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退热时间为(2. O ±1.2)d,对照组退热时间为(3. O ±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组皮疹消退时间为(2.2±1.3)d,对照组皮疹消退时间为(4.3±1.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欧阳春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变化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9月-2O13年9月收治的3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C反应蛋白浓度正常组( A组)与C反应蛋白浓度异常增高组( B组),每组16例,观察两组在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肌酐、血浆清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的变化状况。结果A组血清肌酐低于B组,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杨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子宫颈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O9年5月-2O12年5月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子宫颈癌患者6O 例,对全部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化疗后,全部得到缓解(CR)28例,部分缓解(PR)23例,病灶稳定(SD)5例,疾病进展(PD)4例,总有效率为85. OO%。完成手术后,有8例患者的盆腔淋巴结呈现阳性,占13.33%,且阴道切缘也全部呈现阴性。结论对所有子宫颈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降低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疾病的后续根治也立下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朱兵;吴倩;白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O1O 年8月-2O13年5月收治的2O4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91例),观察组在针灸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58%(1O8/113)高于对照组的87.91%(8O /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对照组治疗前后疗效评分分别为(1O.8±3.8)分、(8.1±4. O)分,观察组治疗前后疗效评分分别为(11.3±4.1)分、(5.9±3.2)分。治疗前两组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都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且治疗后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刘洪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寒冷损伤的病理生理的研究进展及治疗方法的改进,重点讨论寒冷损伤发生过程中细胞的损伤变化、微循环系统的损伤及其功能的改变,复温后再灌注损伤及复温治疗疗法。
作者:张晓宁;陈向军;韩德志;葛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肾盂肾炎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O1O 年4月-2O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肾盂肾炎患者52例,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治疗所遵从的原则,依据治疗原则来确定治疗所采用的药物。结果52例肾盂肾炎的老年患者,治愈31例(59.62%),有效16例(3O.77%),无效5例(9.61%),总有效率9O.39%。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治疗原则,依据治疗原则来确定治疗药物,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致病菌的生长,而且可以明显地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秋;李涛;徐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OO9年1月-2O12年11月本院门诊或病房收治的 Hp 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患者86例,随机分成 A、B 组两组,各43例。A 组给予奥美拉挫﹢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B 组患者在 A 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乳酸菌素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 组 Hp 根治有效率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 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远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素注射液在2型糖尿病鼻饲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O11年6月-2O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O 例2型糖尿病鼻饲患者,根据采用胰岛素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2O 例,其中 A 组采用胰岛素泵滴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液(诺和灵 R)治疗,B 组使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OR 或5OR)治疗,C 组采用动物源胰岛素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日用量。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日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使用胰岛素泵滴注胰岛素能够对血糖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是治疗2型糖尿病鼻饲患者高血糖的良好方法。
作者:于德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系统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O1O 年4月-2O12年8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呼吸系统重症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行常规呼吸内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PaO2、PaCO2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护理后观察组的 PaO2高于对照组,PaCO2及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满意,建议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荣惠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