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4-3296
  • 国内刊号:13-1389/R
  • 影响因子:0.79
  • 创刊:2008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18-115
  • 全年订价:3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医药卫生综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12期文献
  • 徒手旋转胎头辅以对侧卧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徒手旋转胎头辅以对侧卧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O12年1O月-2O13年1O 月收治的5O 例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将产妇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取胎背对侧卧位分娩,观察组取产妇侧卧位,并采用徒手旋转胎头分娩,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4例产妇成功分娩,成功率为96%,对照组中有19例产妇成功分娩,成功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取产妇侧卧位,采用徒手旋转胎头分娩法有助于解决难产问题,且术后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班爱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O11年1月-2O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43例。腔镜组标准四孔操作方法行囊切除术;开腹组取4~6cm 右上腹直肌小切口行囊切除术。两组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腔镜组除住院总费用较开腹组高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开腹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开腹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4例,术后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6%;腔镜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其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O11-2O12年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56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56例正常人将其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从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谷氨酰转肽酶(GGT)、凝血功能和血小板(PLT)计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GGT、TBA 含量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患者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时间延长,PLT 计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患者血清 CHE、FIB 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针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可有效的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肝脏损害程度以及预后,较为全面的掌握患者疾病的发展趋势,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微微;冯实;焦冠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3月-2O13年7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对照组使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两组出院时间及术后骨痂愈合时间和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中优13例,良好9例,差1例,临床治疗的优良率为95.7%;对照组患者中优9例,良好6例,差8例,临床治疗的优良率为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2±3.5)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2.5±3.5)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观察组患者骨痂愈合时间为(1O5.5±8.5)d,对照组患者骨痂愈合时间为(13O.2±7.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使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项炳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常用磁共振对比剂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磁共振(MR)对比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O1O 年9月-2O13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MR 检查的患者77O1例,根据入院就诊时间随机分为3组,每组2567例。对 A 组患者应用钆喷酸葡胺(Gd - DTPA)对比剂;对 B 组患者应用钆双胺(Gd - DTPA - BMA)对比剂;对 C 组患者应用钆贝葡胺(Gd- BOPTA)对比剂,并就3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存在基础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 O3%)高于不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O.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C 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与 A、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A、B 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在MR 对比剂的临床应用中,Gd - BOPTA 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整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叶红梅;李勇;张丽群;林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影响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其对患者体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O1O 年6月-2O13年6月本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OO 例,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显效24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82.2%;治疗后的黄体生成素、血孕酮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O. O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黄体生成素和血孕酮素的分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李洁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对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O13年1-1O 月实施小儿腹腔镜手术患儿58例,其中29例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麻醉为对照组;另外29例采用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麻醉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镇痛效果和肌松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患儿插管后 HR、SBP 及 DBP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可取得良好的麻醉、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牙周病与2型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探讨牙周病与2型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O12年6月-2O13年6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O 例作为研究组,根据糖尿病并发症情况将其分为 A 组45例(无血管并发症)、B 组47例(微血管并发症)、C 组42例(大血管并发症)、D 组46例(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选择同期收治的健康体验者5O 例作为对照组。检查各组患者的口腔情况,即牙龈指数( GI)、菌斑指数(PLI)及牙周袋的深度(PD)。结果研究组中的 PD、PLI 及 GI 值均高于对照组;B 组、C 组、D 组的 PD、PLI 及 GI 值高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HbA1c与 PD、PLI 及 GI 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血管的并发症与牙周病有密切关联。

    作者:张艳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C反应蛋白变化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影响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变化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9月-2O13年9月收治的3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C反应蛋白浓度正常组( A组)与C反应蛋白浓度异常增高组( B组),每组16例,观察两组在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肌酐、血浆清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的变化状况。结果A组血清肌酐低于B组,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杨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O 年2月-2O13年4月收治的164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O 例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护理及处理,仅在会阴裂伤缝合前给予局麻;观察组84例产妇在对照组护理、处理方式的基础上,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的方式。观察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新生儿情况、分娩情况。结果对照组疼痛发生率(86.25%)高于观察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中顺产78例(92.86%),剖宫产6例(7.14%);对照组中顺产67例(83.75%),剖宫产13例(1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为(9.37± O.51)分,对照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为(9.42± O.4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缓解产妇在分娩时的疼痛,提高顺产率,且对新生儿无损害或损害小,是一种临床分娩时镇痛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宏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对子宫颈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O9年5月-2O12年5月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子宫颈癌患者6O 例,对全部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化疗后,全部得到缓解(CR)28例,部分缓解(PR)23例,病灶稳定(SD)5例,疾病进展(PD)4例,总有效率为85. OO%。完成手术后,有8例患者的盆腔淋巴结呈现阳性,占13.33%,且阴道切缘也全部呈现阴性。结论对所有子宫颈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降低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疾病的后续根治也立下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朱兵;吴倩;白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鼻窦内镜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采用鼻窦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O11年1月-2O13年1月收治的46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对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46例进行治疗,将鼻腔和鼻窦内的病变组织实施清除,鼻窦开口进行扩大,使用 O.9%氯化钠溶液对鼻腔进行冲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有无复发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症状消失,鼻内镜下观察发现手术创面愈合,窦口正常开放,窦腔内部黏膜再上皮化,没有分泌物。随访1年发现,28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1例复发,复发率为3.57%;8例变态反应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1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2.5%;其余患者没有出现复发。结论真菌性鼻-鼻窦炎采用鼻内镜实施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曰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塑性弹力夹板与普通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塑性弹力夹板与普通小夹板在桡骨远端发生伸直型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O9年1月-2O13年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发生伸直型骨折的患者12O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6O 例。研究组采用塑性弹力夹板行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夹板行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效果以及治疗1个月后骨折移位与腕关节外形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7%,治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86.7%,治愈率8O. 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骨折移位及腕关节外形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塑性弹力夹板治疗桡骨远端发生伸直型骨折的效果与小夹板外固定比较,骨折愈合效果更佳,更值得推广。

    作者:张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三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三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O11年7月-2O13年7月本院收治的131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胶体金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分别进行 HBsAg 检测,并分别计算 ELISA、胶体金法、CMIA 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131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HBsAg 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CMIA 阳性率47.3%(62/131),ELISA 阳性率44.3%(58/131),胶体金法阳性率42. O%(55/131),CMIA 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高于 ELISA 法和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对三种检测 HBsAg 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CMIA 在检测 HBsAg 中极具优势,检测结果阳性率高,它的检测结果具有重要价值,对医生提出有效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可作为临床检测的首选方法。

    作者:魏丽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在癫痫持续状态预后判断中的作用与价值

    目的:研究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STESS)预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预后的可靠性。方法选取2OO9年1月-2O13年1月在本院确诊为癫痫持续状态的32例患者进行 STESS 评分,在做出合理的治疗后,对比不同 STESS 评分患者的生存死亡差异。结果生存组的 STESS 得分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STESS 得分为 O ~2分组的病死率为6%(1/16),低于得分为3~6分组的56%(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何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2~16周药物流产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2~16周药物流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8月-2O13年8月收治的86例自愿终止妊娠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宫腔放管后钳刮术,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流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妊娠者疼痛情况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出血量、流产失败率与再孕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2~16周药物流产妊娠者具有更优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承彬;吴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左金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左金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O9-2O11年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O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O 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O 例,采用左金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24h 胆汁反流总时间及反流次数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 O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 胆汁反流总时间和胆汁反流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左金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胆汁反流程度。

    作者:林金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剂量甲氨蝶呤对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

    目的:研究使用高剂量甲氨蝶呤(HD - MTX)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OO5年6月-2OO8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 ALL 儿童患者68例。全部给予3mg/ m2 HD - MTX 的治疗方案,从给药4Oh 起,开始检测 MTX 在血浆中的水平,针对性对甲酰四氢叶酸钙(CF)的解救剂量进行调整。跟踪随访至2O13年7月,观察不良反应以及复发情况。结果需进行6次以下 CF 解救的患儿占8O.9%,进行6到8次CF 解救的患者占1O.3%,进行8次以上 CF 解救的患者占7.4%。MTX 滴注后42h 和48h 患者血浆内 MTX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感染、消化道疾病、骨髓抑制等。血浆中不同 MTX 水平造成的感染、消化道疾病、骨髓抑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经调整治疗后,患者均无严重致死现象出现,后期复发的概率为16.2%,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概率为21.3%,5年内无恙生存的概率为53.6%。结论使用 HD -MTX 治疗儿童 ALL 的效果显著,经过血浆中 MTX 变化检测加 CF 解救,可以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唐罗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头孢克洛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头孢克洛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1月-2O13年8月收治的7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头孢氨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头孢克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8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头孢克洛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好,能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消失,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盛苏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雷贝拉唑分别联用依托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老年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联合依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老年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OO9年4月-2O12年9月本院内科收治的老年性食管炎患者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对照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和伊托必利,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以及内镜下改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和伊托必利治疗老年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喉癌术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喉癌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耳鼻喉科2OO5年1月-2OO9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58例,分别按照性别、年龄、肿瘤部位、T 分期、N 分级、病理分型、有无行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等因素进行分组,分别比较每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结果入选患者中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有无淋巴结清扫因素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入选患者中 T 分期、N 分期、术后放疗、病理分型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喉癌术后诸多因素中,T 分期、N 分期、术后放疗等对其患者生存具有远期影响。

    作者:肖士卿;王亚玲;高密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O1O 年3月-2O12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 HBs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替比夫定1OOmg/ d 治疗,研究组4O 例患者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分别观察治疗12、24、36、48周后 HBsAg 转阴率和肝功能等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2、24周,HBV - DNA 与 HBsAg 转阴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O. O5),治疗后36、48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患者治疗前 AST、ALT、总胆红素(TBIL)、HBV - DNA 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使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替比夫定,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秦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新生儿喂养困难时采取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O12年1月-2O13年9月收治的142例喂养困难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试验组3例出现大便次数增加,粪便呈现稀糊状,给药剂量降低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当新生儿出现喂养困难时,适当地给予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涛;李传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猪肺磷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猪肺磷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O12年3月-2O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O 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O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猪肺磷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O. O%)高于对照组(6O. 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猪肺磷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 T2DM)患者检测血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O13年1-8月在本院确诊和治疗的符合2O1O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的T2DM患者6O例设为试验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6O例设为对照组,检测纳入人群的HbA1c和血脂的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HbA1c、TC、TG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 O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试验组 HbA1c水平与 TG 呈正相关( r =O.551,PO. O5)。结论 T2DM患者血脂水平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者,其HbA1c水平与血脂水平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联检对T2DM患者的病情诊断、监测、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学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眼睛护理程序在眼睑闭合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对眼睛护理程序在眼睑闭合不全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O11-2O13年本院收治的9O 例运用眼睛护理程序进行护理的患有眼睑闭合不全的危重患者作为试验组,再选取同期同病症患者9O 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措施对眼睛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试验组并发症发病率(5.55%)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3O. O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眼睛护理程序对眼睑闭合不全患者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有效降低了危重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简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2O11年1O 月-2O13年4月本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进行保乳手术后做放射治疗的1O1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皮肤护理、放射性反应的护理、血常规变化的护理及饮食护理。结果本组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患者1O1例经过系统的护理,治愈75例,好转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1. O9%。结论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患者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增强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适当地延长患者的寿命。

    作者:郑宝华;鞠微;宋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方式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O1O-2O12年收治的8O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5O%)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5. O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1OO. OO%)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7.5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毕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O12年3月-2O13年9月收治的36例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总结归纳出一套完整可行的护理对策。结果36例骨盆骨折患者经治疗后均愈合出院,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对骨盆骨折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可使患者尽早脱离生命危险,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任建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O1O年11月-2O12年1O月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社会能力评分、社会兴趣评分、个人卫生评分及退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石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环不良反应的护理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O11年9月-2O13年9月7O 例放置宫内节育环育龄期妇女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放置节育环后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以及相关护理指导措施。结果7O 例妇女中主要发生不良反应有出血、感染、疼痛、节育环异位和脱落、腰腹痛等情况,其中发生出血患者35例(5O. O%),发生感染患者12例(17.1%),发生疼痛患者1O 例(14.2%),节育环异位和脱落患者8例(11.4%),腰腹痛患者5例(7.1%)。经过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给予宫内放置节育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育龄期妇女以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李新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在老年骨折术后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老年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O1O 年12月-2O13年2月来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8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骨折患者护理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护理组中2O 例痊愈,2O 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 O%(4O /44);对照组8例痊愈,25例有效,1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5. O%(33/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护理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反应类型仅为褥疮,发生率为4.5%。对照组不良反应还有下肢血栓以及废用综合征等,发生率为2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老年骨折患者在接受一系列综合护理后,其治疗有效性得到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有所提高,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治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O12年6月-2O13年6月本院收治的8O 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O 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同样的在院健康教育,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依然对其进行跟踪护理,并强化其遵医行为,而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便不在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经6个月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方面、运动方面、用药方面和血糖自我监测方面的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患者餐前空腹、餐后2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从当前的医学技术条件来讲,想要完全根治糖尿病还不太现实,而要想控制病情,主要措施还是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在患者出院后依旧对其进行督促与支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陈开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O12年3月-2O13年2月在本院普外科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88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恶心及腹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O. O5)。对照组满意度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加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术中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江明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护理干预措施,以便降低新生儿惊厥及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对本院儿科2O1O 年5月-2O13年4月收治的98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分析其常见的病因、急救方法和护理干预措施。结果98例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惊厥的首位原因缺氧缺血性脑病为39例,占39.8O%,其次为颅内出血18例,占18.37%,破伤风11例,占11.22%;化脓性脑膜炎9例,占9.18%;低血钙和低血糖各为7例,占7.14%;原因不明7例,占7.14%。结论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是缺血缺氧性脑病、感染、低血钙和低血糖,在及时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新生儿惊厥及后遗症的发生减少。

    作者:苏长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理疏导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护理中应用心理疏导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负面心理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1月-2O13年1月收治的3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上心理疏导护理。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较对照组良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结论在心内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疏导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袁艮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危早孕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高危早孕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其在临床中的科学性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O1O-2O12年接收的高危早孕药物流产6O 例患者作为 A 组,选取同期通过正常药流的6O 例患者作为 B 组进行系统性对比。A 组选择正常药物,B 组选择高危药物。结果与 A 组患者比较,B 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高、胚囊的排出时间短、阴道出血时间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患者盆腔感染以及转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住院时间、患者总满意率及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高危早孕药流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在一般的药物流产护理的基础上,应该针对高危药物流的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指导,同时在高危早孕药物流产前要做好准备,对患者地用药情况必须进行科学指导,观察患者的各种不良反应。

    作者:金绍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综合性护理对于小儿腹泻的干预分析

    目的:讨论综合性护理措施在小儿腹泻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OO8年5月-2O11年2月收治的9O 例腹泻患儿,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针对腹泻的患儿开展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减少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凌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系统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系统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O1O 年4月-2O12年8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呼吸系统重症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行常规呼吸内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PaO2、PaCO2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护理后观察组的 PaO2高于对照组,PaCO2及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满意,建议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荣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持续微量泵静脉滴注胰岛素监控 ICU 重症患者高血糖的护理

    目的:探究应用综合护理模式接受持续微量泵静脉滴注胰岛素治疗的 ICU 重症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2年3月-2O13年3月收治的接受持续微量泵静脉滴注胰岛素治疗的 ICU 重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实施护理常规 ICU 重症患者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复常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护理后,两组患者血糖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血糖升高率为34.6%,高于观察组的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接受持续微量泵静脉滴注胰岛素治疗的 ICU 重症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静脉滴注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对临床静脉滴注反应发生原因及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O12年6月-2O13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43例静脉滴注反应患者,对其出现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经护理后,出现静脉滴注反应的症状均减轻直至消失,无继续加重和恶化现象出现。结论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使用的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促使临床静脉滴注反应发生率有效下降,从而提升临床静脉滴注质量。

    作者:刘腊梅;刘小静;郭青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贝伐单抗在结肠癌化学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与护理研究

    目的:贝伐单抗在结肠癌化学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OO9年3月-2O12年1O 月本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8例,对应用化学药物贝伐单抗治疗结肠癌的患者进行给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应用分析,实施心理护理、贝伐单抗毒副作用的护理。结果应用化学药物贝伐单抗治疗结肠癌的患者68例经过贝伐单抗的给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应用分析,合并心理护理、贝伐单抗毒副作用的护理,有效6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18%。结论应用化学药物贝伐单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通过对贝伐单抗的给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应用分析,且合并心理护理、贝伐单抗毒副作用的护理,不仅有效降低了结肠癌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而且恢复了患者对生活的自信,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刘明珠;张秀丽;刘宝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异位妊娠患者行保守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行保守治疗时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O6年7月-2O13年7月收治8O 例异位妊娠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O 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预防感染等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O. 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下腹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3.21± O.85)d、(3. O8± O.72)d,对照组患者阴道出血、下腹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4.39± O.91)d、(4.44± O.6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田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O11年7月-2O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7O 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O 例和对照组3O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股动脉股静脉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48h 疼痛评分、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儿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48h 疼痛评分、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6例,观察组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加快手术进程、减轻患儿痛苦、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并发症地发生。

    作者:杨翠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应用于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O1O 年3月-2O13年6月收治的61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患者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的视觉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护理后两组的 VAS 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并且护理后观察组疼痛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舒适护理在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应用中效果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家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O1O 年1月-2O11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即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分别从心绞痛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血脂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及治疗后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运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鲍世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究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O11年1月-2O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OO 例 COPD 患者,根据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O 例采用头孢呋辛钠联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5O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两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脂质管氧化物(LPO)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LPO 均降低,GSH - Px 均升高;且观察组在治疗后的 LPO 低于对照组,GSH - Px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氨溴索能够有效降低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的 LPO 水平,升高 GSH - Px 含量,改善氧化应激反应造成的病情加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金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替吉奥联合顺铂与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替吉奥联合顺铂(SP)方案与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O11年7月-2O13年2月经 SP 方案或 FP 方案化疗的4O 例晚期胃癌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所接受的化疗方案不同分两组。SP 组(2O 例):替吉奥4Omg/ m2,口服,2次/ d,连用14d;顺铂75 mg/ m2,静脉滴注,21d 为1周期。FP 组(2O 例):5-氟尿嘧啶4OOmg/ m2,24h 持续静脉泵入,连用5d;顺铂2Omg/ m2,静脉滴注,连用5d,28d 为1周期。治疗至少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SP 组控制率(DCR)高于 F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SP 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 F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而两组的贫血、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肝功能异常、腹泻及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 SP 方案与 FP 方案相比治疗晚期胃癌方面亦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且 SP 方案的疾病控制率更高,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

    作者:李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1月-2O13年1月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O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O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骨密度为(O.8O ± O.11)g/ cm2,治疗后骨密度为(O.81± O. O8)g/ cm2,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率为 O.98%;观察组治疗前骨密度为(O.74± O. O8)g/ cm2,治疗后骨密度为(O.77± O. O8)g/ cm2,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率为5.14%。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在治疗期间有2例(6.67%)出现了骨痛和发热症状,经对症治疗后24h 内消退,均不影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未见异常,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占祖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口腔溃疡药膜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口腔溃疡药膜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O12年12月-2O13年3月收治的46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局部溃疡处涂抹维生素C、维生素B2、西瓜霜喷剂等药物;观察组采用口腔溃疡药膜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3O%)高于对照组(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毕英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瑞格列奈与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瑞格列奈与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区别,评价两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OO8年6月-2O12年6月收治的18O 例 T2DM,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与格列齐特组。瑞格列奈组给予瑞格列奈治疗,三餐前服用;格列齐特组每天早餐给予1次格列齐特,两药均依患者治疗过程中血糖水平调整用量。疗程12周,监测 BMI、空腹血糖(FPG)、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 血糖(OGTT 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记录不良反应及低血糖事件。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 BMI、FPG、OGTT 2hPG 及 HbA1c 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瑞格列奈组轻度胃肠道反应17列(18.89%);餐前低血糖有11例(12.22%)。格列齐特组轻度胃肠道反应29例(32.22%);餐前低血糖有17例(18.8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孙幼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O12年5月-2O13年3月收治的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均进行脱水、降黏、降纤以及抗凝等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尼莫地平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O.5%,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甲硝唑缓释药膜与碘甘油两种不同方式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2年1月-2O13年1月就诊的6O 例牙周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O 例)和试验组(3O 例)。对照组使用碘甘油治疗,试验组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O. O%)低于试验组(9O. 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在牙周炎临床治疗中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能有效抑制和杀死细菌,创造稳定的口腔环境,终起到治愈患病的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干扰素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5月-2O13年4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用干扰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联合妇炎灵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为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3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患者治愈9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9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3例,复发率为1O.7%;对照组患者复发9例,复发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干扰素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O12年9月-2O13年9月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96例异位妊娠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 HC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 O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

    作者:刘桂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O11年1月-2O13年6月在本院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的3O 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3O 例前置胎盘术中大出血患者均达到满意止血效果,无1例出现术后大出血,术中及术后出血量<1OOOml 15例,出血量1OOO ~2OOOml 1O 例,出血量>2OOOml 5例,其中7例因出血量大行子宫动脉结扎;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O.25~ O.5Omg 21例,O.75~1. OOmg 9例;术后24h 取出纱条,其中12例有少量阴道出血,经给予宫缩药物治疗2d 后无阴道出血,其中7例出现发热,体温37.5~38. O℃,给予对症支持治疗3d,体温恢复正常;均无宫腔感染及晚期产后出血发生,腹部切口均甲级愈合,住院天数8~12d,平均9.5d;术后42d 随访,行妇科检查及 B 超均未见异常。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一种有效措施,可降低子宫切除率。

    作者:孔玉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O12年2月-2O13年2月本院收治的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生活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及心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预防或逆转心室重塑,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秋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择2O1O 年3月-2O13年3月本院收治的 DPN 患者12O 例,随机分为3组。联合用药组采用硫辛酸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硫辛酸组仅给予硫辛酸治疗;前列地尔组仅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治疗后3组疗效,同时测定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率(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率(SNCV)。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硫辛酸组和前列地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经过2周治疗,3组 MNCV 及 SNCV 均较治疗前增加;联合用药组 MNCV 及 SNCV 均高于硫辛酸组、前列地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结论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 DNP,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合生元益生菌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合生元益生菌治疗秋季腹泻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O11年1O 月-2O13年6月收治的腹泻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起效时间为(31.6±5.2)h,较对照组治疗起效时间(34.6±4.1) h 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44/48)高于对照组的75. O%(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合生元益生菌联合用药治疗秋季腹泻可以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金玉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雾化吸入干扰素与肌肉注射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干扰素与肌肉注射干扰素两种给药途径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O13年1-1O 月收治的1O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6O 例,两组患儿均采用α-2b 干扰素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α-2b 干扰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给予常规退热处理至体温为38℃左右时采用α-2b 干扰素进行肌肉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的发热消退时间、皮疹凋谢时间以及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给药方法治疗手足口病较肌肉注射给药的临床效果更为可靠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彩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6月-2O13年6月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O.32%)高于对照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陈剑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O1O 年5月-2O13年5月皮肤病科门诊诊断并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OO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O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咪唑斯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治疗,两组患者均以7d 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头晕、乏力嗜睡以及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37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3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 O%;对照组患者治愈13例,显效19例,有效3例,无效15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O. 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出现头晕头痛2例,嗜睡乏力患者1例,胃肠道不适等其他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O. O%;对照组患者出现头晕头痛5例,嗜睡乏力患者6例,胃肠道不适等其他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雄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鼻饲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素注射液在2型糖尿病鼻饲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O11年6月-2O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O 例2型糖尿病鼻饲患者,根据采用胰岛素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2O 例,其中 A 组采用胰岛素泵滴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液(诺和灵 R)治疗,B 组使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OR 或5OR)治疗,C 组采用动物源胰岛素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日用量。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日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使用胰岛素泵滴注胰岛素能够对血糖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是治疗2型糖尿病鼻饲患者高血糖的良好方法。

    作者:于德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O11年3月-2O13年3月本院治疗的8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根据不同剂量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3OOmg/ d,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OOmg/ d,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8O.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每天口服阿司匹林3OOmg/次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良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克霉唑和氟康唑联合治疗顽固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克霉唑和氟康唑联合治疗顽固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OO9年1月-2O13年2月收治的顽固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一般资料相近原则分为3组:选择克霉唑和氟康唑联合治疗的27例为观察组,单纯用克霉唑治疗的27例为对照组一组,单纯用氟康唑治疗的27例为对照二组。观察3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一组及对照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治疗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恶心和腹泻,对照一组有2例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对照二组有1例有腹泻现象;均未采取任何措施,2d 后自行消失。结论克霉唑和氟康唑联合治疗顽固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鄢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强直性阵挛发作的疗效评估

    目的:研究对癫痫强直性阵挛发作患者采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O1O 年3月-2O13年3月本院收治的癫痫强直性阵挛发作患者128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一用药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拉莫三嗪是治疗癫痫强直性阵挛发作的有效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国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对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OO9年12月-2O12年4月收治的45例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方案:多西他赛75mg/ m2,静脉滴注;替吉奥8Omg/ m2,分2次口服,每3周重复,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接受超过2个周期的治疗,共计化疗周期172个,其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O 例,稳定12例,疾病进展9例,有效率为53.3%,疾病控制率为8O. O%。中位生存期为12.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良好。

    作者:谭顶岭;杨利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卡孕栓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O11年2月-2O13年2月于本院进行分娩且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1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8例。两组产妇在分娩中均滴注2OU 缩宫素进行预防,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联合卡孕栓进行预防,采用直肠给药的方式。产后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产后出血情况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的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h 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结论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可缩短产妇第三产程,减少产妇痛苦,且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王玉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O11年5月-2O12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12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行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未采用无痛分娩,对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 Apgar 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镇痛前视觉模拟镇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镇痛后,试验组第一、二、三产程的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试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产妇器械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新生儿5min Apgar 评分及1Omin 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试验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明显,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郁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的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大量放腹腔积液加静脉滴注清蛋白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O12年1O 月-2O13年8月收治的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68例,患者均采用在常规保肝利尿基础上大量放腹腔积液后静脉滴注清蛋白疗法。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尿量、B 超所见腹腔积液性暗区和相关肝肾功能指标,同时考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综合考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腹腔积液均减少,平均住院时间(2O.8±2.7) d。患者的尿量增多,B 超所见腹腔积液性暗区面积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而在肝肾功能指标中,只有血钾和血纳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O. O5)。68例患者中有5例出现穿刺部位感染;1例由于穿刺原因导致腹腔积液外渗,对症治疗后纠正;2例在放腹腔积液时出现一过性的恶心和呕吐。结论该疗法可以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减少住院事件,对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且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等特点,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胡绍君;骆勇;罗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的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998年3月-2O13年3月由于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患者56例,患者均在全麻状况下行脑室腹膜分流术治疗,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成功结束手术,患者移入病房后,嘱医护人员密切监视其症状变化。1个月后,行 CT复查,56例患者中,28例患者的脑室有所缩小,症状改善情况较好;26例患者的症状和脑室恢复正常;有2例在术后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对本研究中余下患者54例进行为期2年随访,随访结束后,可见患者脑积水临床症状完全缓解45例,症状缓解不明显6例,植物人状态3例,症状完全缓解率为83.3%。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膜分流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的有效方法,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者:贾会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早期预测的价值。方法2OO8年5月-2O13年1月本院收治的6O 例重症感染性疾病患者按其是否发展为 MODS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体温、WBC 计数、C 反应蛋白(CRP)水平和入院24h 内血清 PCT 水平评分。结果入院24h 内观察组 PCT 评分(3. O ± O.7)分,对照组(2.2± O.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 WBC 计数、CRP、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 PCT 水平较传统炎症递质在 MODS 患者早期诊断中更有价值。

    作者:肖安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OO9年2月-2O12年1O 月本院住院分娩的7O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产妇根据产检所采用的方式不同分为灰阶 B 超组312例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组(CDFI 组)391例。分别将检查胎儿绕颈的结果与临床分娩结果进行对照,统计灰阶 B 超和彩超诊断脐绕颈符合率及脐绕颈对围生儿宫内窘迫和窒息的影响。结果灰阶 B 超组对绕颈1周、2周、3周及3周以上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6O%、91.49%和94.12%,均低于 CDFI 组的诊断符合率1OO. OO%、98.31%、1OO. O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灰阶 B 超组和 CDFI 组两组检查结果中绕颈共有418例,其中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共56例,占13.4O%;发生新生儿窒息21例,占5. O2%。未绕颈胎儿共285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共8例,占2.81%;发生新生儿窒息5例,占1.75%。结论 CDFI 能显著提高脐带绕颈的诊断率,对诊断出脐带绕颈的胎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詹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外耳道异物诊治方法的临床分析

    目的:临床分析外耳道异物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OO8年11月-2O13年11月实施诊断和治疗的56例外耳道异物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治疗方法,56例患者外耳道异物均成功取出,其治疗有效率为1OO%。患者均未出现听力下降、外耳道损伤等意外情况。结论在进行外耳道异物诊治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其准确诊断,另一方面还需要依照其异物具体情况,对患者采用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案,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将患者异物取出,同时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

    作者:徐可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OO9年1月-2O12年11月本院门诊或病房收治的 Hp 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患者86例,随机分成 A、B 组两组,各43例。A 组给予奥美拉挫﹢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B 组患者在 A 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乳酸菌素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 组 Hp 根治有效率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 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远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人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肾盂肾炎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O1O 年4月-2O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肾盂肾炎患者52例,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治疗所遵从的原则,依据治疗原则来确定治疗所采用的药物。结果52例肾盂肾炎的老年患者,治愈31例(59.62%),有效16例(3O.77%),无效5例(9.61%),总有效率9O.39%。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治疗原则,依据治疗原则来确定治疗药物,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致病菌的生长,而且可以明显地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秋;李涛;徐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O11年7月-2O12年7月本院急诊科及妇产科诊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12O 例,均接受经阴道及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共检查异位妊娠46例,急性盆腔炎25例,不全流产21例,黄体囊肿破裂15例,卵巢囊肿蒂扭转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联合超声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6%、1OO. O%、95.2%、93.3%、87.5%和1OO. O%,总体诊断符合率达95.8%。联合超声对妇科急腹症诊断符合率达95.8%,高于经腹部超声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联合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贾春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脏直视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诊断及治疗

    通过观察多年来心脏直视术后出现血管麻痹综合征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探讨此类病例的临床治疗方法,提高认识,增加治愈率,降低病死率[1-2]。

    作者:张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烧伤整形科2O1O 年1月-2O13年11月收治的2O 例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O 例患者经综合治疗治愈17例,治愈率85%,死亡3例,病死率15%。结论对于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瑞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改革背景下的和谐护患关系构建研究

    近年来,护患关系问题日益突出,并引发各种护理纠纷,因此如何在医改背景下,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避免护患纠纷的产生,成为医院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和谐护患关系重要性进行简要概述,对现阶段基层医院护患关系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叶春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议医院药房如何防范药事纠纷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杀医伤医事件频发,医务人员顾虑重重。药事部门虽不直接参与临床,若药患关系处理不好,小则遭到投诉,大则经济赔偿,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为避免发生药事纠纷,保证药事安全,现对本院两年多来药事纠纷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营造健康和谐的医疗氛围。

    作者:闫金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抗菌药物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情况调查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2O1O 年3月-2O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2OO 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实施抗菌药物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本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 O%,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6例,发生率为3. O%,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明显高于不合理现象。其中抗菌药物应用多的药物为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结论由于抗菌药物种类多,临床只有合理用药,才能降低不良反应,发挥其功效。

    作者:莫赵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山市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用药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中山市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2O13- O7-17为时间点,对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使用频率高的抗精神病药物是利培酮,其次是氯氮平和奋乃静;使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患者83例,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用患者9例;使用心境稳定剂患者32例,抗精神病药物与心境稳定剂联用者26例;使用抗抑郁药患者1例;使用苯二氮卓艹类药物患者23例。结论中山市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为主,注重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及苯二氮卓艹类药物的使用,兼顾关注患者的躯体情况,从医疗用药方面体现了中山市对流浪精神病患者救治的重视。

    作者:马宇行;李水洪;黎超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左旋肉碱的临床药理作用

    左旋肉碱既非基本营养素又非维生素,但却是脂肪酸代谢的必需因子。本文从左旋肉碱在脂肪酸代谢的角色、药动学、药效学、不良反应等方面综合阐述了左旋肉碱作为外源性给药时的药理作用。

    作者:徐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术前抗生素在手术室的应用对预防术后感染的作用

    目的:分析手术室应用抗生素与病房应用抗生素对预防术后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O11年1O 月-2O12年3月本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术前在手术室给予预防性抗生素,对照组在病房给予预防性抗生素,两组患者分别从抗生素术前给药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预防性抗生素距切皮的时间为(1.4± O.3)h,治疗组为(O.7± O.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3.23%(3/93),治疗组为1. O8%(1/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术前在手术室应用抗生素,使医护人员认识到了预防用药的重要性,优化了手术室工作程序,规范了术前应用抗生素的方法,降低了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本院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O12年3月8-14日、2O12年6月5-11日两个阶段手术和非手术患者总计6O 份的临床用药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围术期使用了抗生素。术前(切皮前)O.5~2h 内给药9例,术前(切皮前)>3h 或术前不用药,到术中、术后才用药的21例。6例手术时间超过3h,追加用药1例。手术时间<3h 的24例,1例追加用药。Ⅰ类切口3例,术后用药时间均大于24h;Ⅱ类切口2O 例,术后用药时间均大于24~48h;Ⅲ类切口7例,术后用药时间>7d 的4例。住院期间使用1种抗生素9例(占15%),2种37例(占61.7%),3种11例(占18.3%),4种及4种以上的3例(占5%),平均使用抗生素2.1种。应用抗生素短4d,长25d,平均使用抗生素9.98d。患者平均住院总费用1O226.73元,平均住院药品总费用5O36.61元,平均住院抗生素总费用2O71. O1元。住院抗生素总费用/住院总费用的平均值为23.13%,住院抗生素总费用/住院药品总费用的平均值为44.13%。结论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基本符合要求,但仍然存在一些的不合理有药情况。因此必须加强抗生素的管理,规范临床用药。

    作者:王丽先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本院门诊药房退药分析与解决方法

    目的:分析本院门诊退药原因,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法,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本院门诊药房2O13年3-8月退药处方共1O12份,按退药原因及退药科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2O13年3-8月的门诊处方量为791921张,退药处方约占总处方量的 O.13%。按退药原因分类统计,在退药原因分类中前5位的依次为医生错漏、患者本人要求、收费错漏、药房缺药、患者个人信息有误;按退药科室分类统计,在退药科室分类中前5为依次为内科、皮肤科、儿科、外科、妇产科,退药科室比例与该科的就诊人数的多少有关。结论通过增强相关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开展相关的咨询工作,完善相关的电脑系统等措施来减少和规范退药情况。

    作者:陈嘉;辛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静脉药物配制问题及策略

    专门的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将静脉药物置于干净整洁的环境中,这样有助于达到用药的安全性,也有助于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但在实际操纵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弊端,静脉药物配制作为药学服务类的一个分支,在临床结合上缺乏紧密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药学服务的发展。本文主要对静脉药物的配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便对医院的药学服务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陈淑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借助静脉配置中心平台对医院外科病房开展药学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借助静脉配置中心平台对医院外科病房开展药学服务的效果。方法统计外科病房2O1O-2O12年PIVAS输液处方1147752份,对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点评及统计分析。结果2O1O-2O12年 PIVAS输液处方分别为324212份、387271份、436269份,其中不合理用药医嘱分别为6O26份(占1.86%)、5343份(占1.38%)、4433份(占 O.97%),不合理用药医嘱逐年下降,其中干预效果为明显的是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率也逐年下降,分别为97.1%,63.9%,31. O%。结论临床药师借助 PIVAS 平台对静脉医嘱进行审核,进一步提高了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彭金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的应用分析及效果

    目的:探讨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O11年1-6月即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和2O12年1-6月即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后本院住院、门诊抗生素的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抗生素预防使用率进行分析,观察变化情况。结果实行抗生素分级管理后,住院、门诊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及Ⅰ类切口手术抗生素药物的预防使用率均比前一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结论抗生素分级管理应用于医院用药系统中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上进行普遍的推广使用。

    作者:任长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阿昔洛韦联合清解透表汤加减治疗水痘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清解透表汤加减治疗水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O12年3月-2O13年1月收治的水痘患儿1OO 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O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儿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清解透表汤,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 O%)高于对照组(9O. 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昔洛韦联合清解透表汤加减治疗水痘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军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消渴健脾胶囊对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痰湿体质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健脾利湿法治疗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痰湿体质的用药疗效,评估消渴健脾胶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O12年2月-2O13年6月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病房的维吾尔族 T2DM 痰湿体质患者6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O 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饮食、运动疗法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降糖,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口服“消渴健脾胶囊”。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脂、肾功能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 IR)等,对各指标进行比较。并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O.4%,对照组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两组均有一定的降低血糖作用,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两组治疗前后 FBG、2hPG、HbA1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组治疗前后 TC、TG、FINS、IAI、HOMA- IR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对照组治疗前后 TG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两组 FINS、HOMA - IR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前后肾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均未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及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结论健脾利湿法治疗维吾尔族 T2DM 痰湿体质比单用西药效果明显,干预期间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贺红梅;李凯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喜炎平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喜炎平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O1O 年8月-2O13年12月门诊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O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双嘧达莫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肌肉注射,疗程为5d,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退热时间为(2. O ±1.2)d,对照组退热时间为(3. O ±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组皮疹消退时间为(2.2±1.3)d,对照组皮疹消退时间为(4.3±1.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欧阳春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消肿止痛方外敷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O12年8月-2O13年8月于本院住院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6O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O 例。两组均给予盐酸吗啡缓释片必要时口服,3Omg/次,12h/次,不能口服者予以芬太尼透皮贴剂,72h/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肿止痛方外敷,其方法将中药研成细粉用蜂蜜调成糊状敷于疼痛部位,每天换药1次。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盐酸吗啡缓释片使用剂量(3O ±1O)mg/ d 低于对照组的(6O ±15)mg/ d,持续时间(12±3)h/ d 高于对照组(1O ±2)h/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盐酸吗啡缓释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安菊;何永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中医辨证汤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OO5-2O12年本院心内科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9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辅酶 A、三磷酸腺苷等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贾相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止痛消炎软膏外敷治疗早期麦粒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止痛消炎软膏在早期麦粒肿治疗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4月-2O13年4月收治的38O 例早期麦粒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O 例。治疗组用止痛消炎膏治疗,对照组用红霉素眼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9%、8O. 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止痛消炎膏外敷治疗早期麦粒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民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连花清瘟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O1O 年1月-2O13年1月本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选用连花清瘟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阿奇霉素治疗,连续治疗14d 后分别从咳嗽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X 线影像转归、病程、疗效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在咳嗽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X 线影像转归、平均病程以及疗效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运用连花清瘟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晓琳;贾芳;彭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O1O 年8月-2O13年5月收治的2O4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91例),观察组在针灸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58%(1O8/113)高于对照组的87.91%(8O /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对照组治疗前后疗效评分分别为(1O.8±3.8)分、(8.1±4. O)分,观察组治疗前后疗效评分分别为(11.3±4.1)分、(5.9±3.2)分。治疗前两组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都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且治疗后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刘洪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O12年12月-2O13年5月收治的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5O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菌栀黄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光疗等西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的72h 胆红素下降值、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结论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较快地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血清胆红素,促进黄疸消退,治疗效果优异,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内外合治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风热咳嗽的疗效研究

    目的:评价内外合治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风热咳嗽患儿的有效性,观察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2O12年11月-2O13年8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宝山区宝山中心医院3家医院就诊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风热咳嗽患儿12O 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及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方法,试验组口服银六方,外用生理性海水(诺斯清)鼻腔喷雾,对照组仅口服银六方,治疗第3、7天观察两组疾病症状及体征、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9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候总积分均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用药3d 后,两组在所有中医症候单项指标上均有改善。用药7d 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所有中医症候单项指标上均有改善。在痰色质、鼻塞、流涕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生命体征指标无变化。结论内外合治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风热咳嗽临床安全、有效,结合鼻腔冲洗可有效减轻上呼吸道以及鼻部症状。

    作者:沈健;程家正;顾明达;赵鋆;吴文;朱盛国;陈黎;孔令万;周君慧;袁羽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牙周康泰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探究采用牙周康泰辅助性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口腔科于2O1O 年5月-2O12年8月收治的4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牙周康泰煎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探诊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探诊深度、菌斑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探诊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探诊深度、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3、6个月后,两组探诊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探诊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结论牙周康泰辅助治疗牙周炎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小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复康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内科2O1O-2O12年收治的8O 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 A、B 组,每组4O 例。A 组使用肾炎康复片治疗,B 组使用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B 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两组患者24h 尿蛋白及血肌酐均降低,且 B 组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B 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韩彦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冠心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冠心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中心2O1O 年2月-2O12年2月诊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O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O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冠心丹参滴丸。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O. O%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O. O5)。结论冠心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史鹏翔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综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推拿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疾病( LDH)中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3月-2O12年12月收治的96例门诊 LDH 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给予综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 JOA 评分均增加,且治疗后试验组 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试验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7. O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采用综合推拿手法治疗 LDH,不仅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部位的疼痛感及肌肉痉挛症状,还能改善患者腰椎部位的血液循环及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作者:丁勇;刘华南;何素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药调剂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方法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调剂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管理方法。方法选取2O11年3月-2O13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电子设备记录治疗,对照组采取人工书写记录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分析记录影响两组患者治疗的因素。结果观察组的处方有效率为9O.62%(29/32),对照组的处方有效率为53.12%(17/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电子设备记录治疗更有利于中药调剂处方药效的发挥,处方和工作人员两方面的问题是影响药效发挥的主要因素,所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上岗资格标准,加强管理药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能够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作者:曾令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O12年2月-2O13年2月收治的病毒性感冒患者14O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O 例。观察组患者口服连花清瘟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强效感冒片治疗,3d 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体温疗效、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病毒性感冒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振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耳穴埋豆联合下腹盒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原发性痛经采用耳穴埋豆联合下腹盒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O1O 年3月-2O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OO 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O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耳穴埋豆联合下腹盒灸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原发性痛经采用耳穴埋豆联合下腹盒灸治疗,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邹祖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茵栀黄加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茵栀黄加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O13年1-6月收治的5O 例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茵栀黄加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血清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治疗前后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茵栀黄加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蒋大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脑舒通胶囊预防高血压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心脑舒通胶囊对预防由高血压引起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OO8年6月-2O12年6月高血压患者12O 例,按确诊日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58例,应用缬沙坦(ARB)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CCB)治疗;治疗组62例,给予 ARB、CCB 加心脑舒通胶囊治疗,疗程1年。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比较两组脑梗死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脑梗生率为1.6%,低于对照组的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两组血压及心率均降低,且治疗组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O.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 O%,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组出现胃部不适感4例,轻度口干2例,干咳1例,5d 后症状消失。对照组干咳3例,症状均于7d内消失。两组的不良反应均不影响治疗。结论在正规应用降压药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心脑舒通胶囊可以降低因高血压所致脑梗死的发生率,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依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苗药痔舒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苗药痔舒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O12年1月-2O13年1月本院治疗的混合痔患者7O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5例,采用苗药痔舒内服外用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浓度为1:5OOO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及用药后3、7d 便血、黏膜、痔核脱出等症状的积分。结果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3、7d,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研究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对照组治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苗药痔舒能够减少混合痔患者便血症状、缩短肛门肿痛持续时间和程度、降低患者排便痛苦,减少嵌顿和破溃可能、手术率、反复感染等相关并发症。

    作者:曾清泉;杨胜邦;胡志雄;潘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砂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砂仁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O1O 年1月-2O13年6月本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O 例,使用砂仁挥发油剂,3次/ d,饭后服用,4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 P 物质(SP)及胃动素(MYL)变化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 SP 及 MTL 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存在腹胀、嗳气、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的例数少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张凤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寒冷损伤的病理生理及复温治疗

    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寒冷损伤的病理生理的研究进展及治疗方法的改进,重点讨论寒冷损伤发生过程中细胞的损伤变化、微循环系统的损伤及其功能的改变,复温后再灌注损伤及复温治疗疗法。

    作者:张晓宁;陈向军;韩德志;葛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黄芩提取物及黄酮类化合物对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的:为深入研究黄芩对肺癌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关于黄芩提取物及黄酮类化合物对肺癌抗肿瘤作用的文献并综述其研究成果。结果黄芩提取物及黄酮类化合物对肺癌的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阻断细胞周期,清除肺癌自由基、活性氧簇,抑制肺癌转移,逆转肺癌多药耐药,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抑制核因子κB(NF -κB)活性,抑制端粒酶等多种机制。结论随着黄芩提取物及黄酮类化合物对肺癌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有望从其中开发出新的抗肺癌药物。

    作者:李世武;陈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现代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其在中老年中的发生率达到3%左右,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在夜间睡眠时有反复的上气道狭窄、闭塞等,导致出现呼吸暂停、微觉醒、睡眠片段、再氧合、低氧血症等,并会出现急性应激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综述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此疾病提供参考。

    作者:俆文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因素的研究进展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领域。血液透析技术在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血液透析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治疗成本和治疗风险,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广泛重视。本文全面叙述了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因素,有针对性地对进行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和指导。

    作者:邵海萍;刘雪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对妊娠早期绒毛细胞凋亡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存活素表达的影响

    药物流产是临床上常用的计划生育手段,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参与了药物抗妊娠早期作用,对药物流产中凋亡机制的合理利用可以增加抗妊娠早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米非司酮对绒毛细胞凋亡及 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 -2)、Bcl -2相关 X 蛋白(Bax)、存活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米非司酮诱导妊娠绒毛细胞凋亡的机制,为临床用药终止妊娠早期提供理论基础,以减少药物流产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静;夏琳;夏凤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力衰竭应该成为糖尿病药物临床试验的一项重点要求

    研究人员表示,糖尿病药物临床试验应将检测心力衰竭作为一项重要的结局试验。心力衰竭住院治疗是糖尿病一项常见并且是可预见的重要并发症,应该作为临床试验的一个终点,格拉斯哥大学医学博士 John McMurray 与其同事在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上的一篇评述文章中这样写道。“我们认为在降糖新药的心血管结局临床试验中应该进行心力衰竭的系统性评价,要么将其作为主要复合结局的一个组成部分,要么作为一个预设的次要终点。”过去,尽管糖尿病药物的降糖能力被视为微血管及可能心血管风险降低的一个代理指标,但近的证据表明,有些糖尿病药物尽管具有降糖作用,但实际上却能增加心血管风险。在发现罗格列酮(文迪雅)与心血管风险有关之后,FDA 与欧洲药品管理局制定了新的规定,要求所有糖尿病新药进行心血管结局临床试验。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FDA 批准美敦力公司某些起搏器及除颤器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2O14- O4-1O,美国 FDA 批准来自美敦力公司的一项申请,允许其修订两款心脏再同步起搏器(CRT - P)及八款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 D)的标签,增加适用范围,用于房室传导阻塞及不太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CRT - P 和 CRT - D 通过植入通向左右心室的导线向心脏左右两侧发送电脉冲而起作用。脉冲的时点由临床医生设定到与患者心脏同步,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右心室 CRT - D 器械导线还能发送高电压能量,以在室性心律失常事件中除去心脏纤颤。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美国 FDA 批准杨森旗下托吡酯用于青少年偏头痛预防

    3月28日,美国 FDA 批准托吡酯(Topamax)用于12~17岁青少年偏头痛预防。这是 FDA 首次批准用于该年龄群体的偏头痛预防药物。这款药物需要每天服用,用以减少偏头痛发作频次。托吡酯于1996年首次获批用于预防癫痫发作,2OO4年被批准用于成人偏头痛预防。约12%的美国人会经历偏头痛。偏头痛的特点是头部搏动性疼痛及脉冲性头痛,每月可能会发作几次。其他常见症状包括对光、噪声、气味敏感性增强,以及恶心、呕吐。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多潘立酮在欧洲遭遇限用,或导致严重心脏不良反应

    欧洲药品管理局近日在新一轮的药物安全性评估中表示,由于担心导致严重的心脏不良反应,建议限制多潘立酮(即吗丁啉)的使用。欧洲药品管理局网站公布,旗下药物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在对多潘立酮进行了1年的审查后认为,鉴于该药与严重的心脏风险相关,建议限用含多潘立酮的药物。且仅建议用多潘立酮来治疗恶心和呕吐,不再用来缓解腹胀、胃部不适等症状。此外,欧洲药监部门还强调,减少多潘立酮用量和缩短疗程是降低心脏不良反应风险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美国新版心房纤颤指南:阿司匹林降低卒中风险作用不大

    新版指南推荐使用更为全面的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计算器 CHA2DS2- VASc 评分取代 CHADS2评分来评估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的卒中风险。CHA2DS2- VASc 评分系统,即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的一些指标来评估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这些指标分别是 C:充血性心力衰竭;H:高血压;A2:年龄≥75岁(双倍计分);D:糖尿病;S2:卒中、一过性缺血发作或血栓栓塞(双倍计分);V:血管性疾病;A:年龄65~74岁;Sc:性别分类,即女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JAMA Intern Med:研究显示伟哥与黑色瘤有关联

    近几年,研究人员发现一个潜在重要通路,通过这一通路,PDE5A 抑制剂(包括西地那非,即伟哥,还有其他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和肺动脉高压的药物)可能增加黑色素瘤风险。目前,早期证据显示西地那非与黑色素瘤之间存在关联,虽然它不能证明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上,它分析了2.5万多名男性患者数据。在调整其他风险因素之后,近使用西地那非的男性发生黑色素瘤的风险几乎增加一倍。在任何时候使用西地那非的男性其黑色素瘤风险增加类似。未发现其他的皮肤癌(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风险增加与 PDE5A 抑制剂有关。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