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史鹏翔

关键词:心绞痛, 不稳定型, 心电描记术, 冠心丹参滴丸,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中心2O1O 年2月-2O12年2月诊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O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O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冠心丹参滴丸。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O. O%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O. O5)。结论冠心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山市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用药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中山市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2O13- O7-17为时间点,对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使用频率高的抗精神病药物是利培酮,其次是氯氮平和奋乃静;使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患者83例,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用患者9例;使用心境稳定剂患者32例,抗精神病药物与心境稳定剂联用者26例;使用抗抑郁药患者1例;使用苯二氮卓艹类药物患者23例。结论中山市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为主,注重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及苯二氮卓艹类药物的使用,兼顾关注患者的躯体情况,从医疗用药方面体现了中山市对流浪精神病患者救治的重视。

    作者:马宇行;李水洪;黎超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新生儿喂养困难时采取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O12年1月-2O13年9月收治的142例喂养困难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试验组3例出现大便次数增加,粪便呈现稀糊状,给药剂量降低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当新生儿出现喂养困难时,适当地给予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涛;李传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强直性阵挛发作的疗效评估

    目的:研究对癫痫强直性阵挛发作患者采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O1O 年3月-2O13年3月本院收治的癫痫强直性阵挛发作患者128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一用药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拉莫三嗪是治疗癫痫强直性阵挛发作的有效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国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左金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左金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O9-2O11年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O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O 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O 例,采用左金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24h 胆汁反流总时间及反流次数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 O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 胆汁反流总时间和胆汁反流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左金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胆汁反流程度。

    作者:林金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寒冷损伤的病理生理及复温治疗

    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寒冷损伤的病理生理的研究进展及治疗方法的改进,重点讨论寒冷损伤发生过程中细胞的损伤变化、微循环系统的损伤及其功能的改变,复温后再灌注损伤及复温治疗疗法。

    作者:张晓宁;陈向军;韩德志;葛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C反应蛋白变化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影响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变化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9月-2O13年9月收治的3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C反应蛋白浓度正常组( A组)与C反应蛋白浓度异常增高组( B组),每组16例,观察两组在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肌酐、血浆清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的变化状况。结果A组血清肌酐低于B组,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杨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改革背景下的和谐护患关系构建研究

    近年来,护患关系问题日益突出,并引发各种护理纠纷,因此如何在医改背景下,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避免护患纠纷的产生,成为医院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和谐护患关系重要性进行简要概述,对现阶段基层医院护患关系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叶春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本院门诊药房退药分析与解决方法

    目的:分析本院门诊退药原因,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法,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本院门诊药房2O13年3-8月退药处方共1O12份,按退药原因及退药科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2O13年3-8月的门诊处方量为791921张,退药处方约占总处方量的 O.13%。按退药原因分类统计,在退药原因分类中前5位的依次为医生错漏、患者本人要求、收费错漏、药房缺药、患者个人信息有误;按退药科室分类统计,在退药科室分类中前5为依次为内科、皮肤科、儿科、外科、妇产科,退药科室比例与该科的就诊人数的多少有关。结论通过增强相关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开展相关的咨询工作,完善相关的电脑系统等措施来减少和规范退药情况。

    作者:陈嘉;辛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2O11年1O 月-2O13年4月本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进行保乳手术后做放射治疗的1O1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皮肤护理、放射性反应的护理、血常规变化的护理及饮食护理。结果本组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患者1O1例经过系统的护理,治愈75例,好转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1. O9%。结论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患者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增强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适当地延长患者的寿命。

    作者:郑宝华;鞠微;宋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冠心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冠心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中心2O1O 年2月-2O12年2月诊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O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O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冠心丹参滴丸。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O. O%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O. O5)。结论冠心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史鹏翔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借助静脉配置中心平台对医院外科病房开展药学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借助静脉配置中心平台对医院外科病房开展药学服务的效果。方法统计外科病房2O1O-2O12年PIVAS输液处方1147752份,对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点评及统计分析。结果2O1O-2O12年 PIVAS输液处方分别为324212份、387271份、436269份,其中不合理用药医嘱分别为6O26份(占1.86%)、5343份(占1.38%)、4433份(占 O.97%),不合理用药医嘱逐年下降,其中干预效果为明显的是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率也逐年下降,分别为97.1%,63.9%,31. O%。结论临床药师借助 PIVAS 平台对静脉医嘱进行审核,进一步提高了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彭金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的应用分析及效果

    目的:探讨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O11年1-6月即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和2O12年1-6月即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后本院住院、门诊抗生素的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抗生素预防使用率进行分析,观察变化情况。结果实行抗生素分级管理后,住院、门诊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及Ⅰ类切口手术抗生素药物的预防使用率均比前一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结论抗生素分级管理应用于医院用药系统中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上进行普遍的推广使用。

    作者:任长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JAMA Intern Med:研究显示伟哥与黑色瘤有关联

    近几年,研究人员发现一个潜在重要通路,通过这一通路,PDE5A 抑制剂(包括西地那非,即伟哥,还有其他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和肺动脉高压的药物)可能增加黑色素瘤风险。目前,早期证据显示西地那非与黑色素瘤之间存在关联,虽然它不能证明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上,它分析了2.5万多名男性患者数据。在调整其他风险因素之后,近使用西地那非的男性发生黑色素瘤的风险几乎增加一倍。在任何时候使用西地那非的男性其黑色素瘤风险增加类似。未发现其他的皮肤癌(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风险增加与 PDE5A 抑制剂有关。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议医院药房如何防范药事纠纷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杀医伤医事件频发,医务人员顾虑重重。药事部门虽不直接参与临床,若药患关系处理不好,小则遭到投诉,大则经济赔偿,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为避免发生药事纠纷,保证药事安全,现对本院两年多来药事纠纷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营造健康和谐的医疗氛围。

    作者:闫金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黄芩提取物及黄酮类化合物对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的:为深入研究黄芩对肺癌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关于黄芩提取物及黄酮类化合物对肺癌抗肿瘤作用的文献并综述其研究成果。结果黄芩提取物及黄酮类化合物对肺癌的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阻断细胞周期,清除肺癌自由基、活性氧簇,抑制肺癌转移,逆转肺癌多药耐药,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抑制核因子κB(NF -κB)活性,抑制端粒酶等多种机制。结论随着黄芩提取物及黄酮类化合物对肺癌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有望从其中开发出新的抗肺癌药物。

    作者:李世武;陈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综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推拿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疾病( LDH)中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3月-2O12年12月收治的96例门诊 LDH 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给予综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 JOA 评分均增加,且治疗后试验组 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试验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7. O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采用综合推拿手法治疗 LDH,不仅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部位的疼痛感及肌肉痉挛症状,还能改善患者腰椎部位的血液循环及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作者:丁勇;刘华南;何素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O12年6月-2O13年6月本院收治的8O 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O 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同样的在院健康教育,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依然对其进行跟踪护理,并强化其遵医行为,而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便不在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经6个月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方面、运动方面、用药方面和血糖自我监测方面的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患者餐前空腹、餐后2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从当前的医学技术条件来讲,想要完全根治糖尿病还不太现实,而要想控制病情,主要措施还是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在患者出院后依旧对其进行督促与支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陈开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力衰竭应该成为糖尿病药物临床试验的一项重点要求

    研究人员表示,糖尿病药物临床试验应将检测心力衰竭作为一项重要的结局试验。心力衰竭住院治疗是糖尿病一项常见并且是可预见的重要并发症,应该作为临床试验的一个终点,格拉斯哥大学医学博士 John McMurray 与其同事在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上的一篇评述文章中这样写道。“我们认为在降糖新药的心血管结局临床试验中应该进行心力衰竭的系统性评价,要么将其作为主要复合结局的一个组成部分,要么作为一个预设的次要终点。”过去,尽管糖尿病药物的降糖能力被视为微血管及可能心血管风险降低的一个代理指标,但近的证据表明,有些糖尿病药物尽管具有降糖作用,但实际上却能增加心血管风险。在发现罗格列酮(文迪雅)与心血管风险有关之后,FDA 与欧洲药品管理局制定了新的规定,要求所有糖尿病新药进行心血管结局临床试验。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猪肺磷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猪肺磷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O12年3月-2O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O 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O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猪肺磷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O. O%)高于对照组(6O. 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猪肺磷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替吉奥联合顺铂与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替吉奥联合顺铂(SP)方案与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O11年7月-2O13年2月经 SP 方案或 FP 方案化疗的4O 例晚期胃癌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所接受的化疗方案不同分两组。SP 组(2O 例):替吉奥4Omg/ m2,口服,2次/ d,连用14d;顺铂75 mg/ m2,静脉滴注,21d 为1周期。FP 组(2O 例):5-氟尿嘧啶4OOmg/ m2,24h 持续静脉泵入,连用5d;顺铂2Omg/ m2,静脉滴注,连用5d,28d 为1周期。治疗至少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SP 组控制率(DCR)高于 F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SP 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 F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而两组的贫血、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肝功能异常、腹泻及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 SP 方案与 FP 方案相比治疗晚期胃癌方面亦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且 SP 方案的疾病控制率更高,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

    作者:李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