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效果观察

张慧

关键词:甲硝唑缓释药膜, 牙周炎,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研究甲硝唑缓释药膜与碘甘油两种不同方式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2年1月-2O13年1月就诊的6O 例牙周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O 例)和试验组(3O 例)。对照组使用碘甘油治疗,试验组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O. O%)低于试验组(9O. 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在牙周炎临床治疗中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能有效抑制和杀死细菌,创造稳定的口腔环境,终起到治愈患病的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克洛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头孢克洛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1月-2O13年8月收治的7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头孢氨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头孢克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8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头孢克洛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好,能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消失,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盛苏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O 年2月-2O13年4月收治的164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O 例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护理及处理,仅在会阴裂伤缝合前给予局麻;观察组84例产妇在对照组护理、处理方式的基础上,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的方式。观察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新生儿情况、分娩情况。结果对照组疼痛发生率(86.25%)高于观察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中顺产78例(92.86%),剖宫产6例(7.14%);对照组中顺产67例(83.75%),剖宫产13例(1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为(9.37± O.51)分,对照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为(9.42± O.4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缓解产妇在分娩时的疼痛,提高顺产率,且对新生儿无损害或损害小,是一种临床分娩时镇痛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宏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止痛消炎软膏外敷治疗早期麦粒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止痛消炎软膏在早期麦粒肿治疗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4月-2O13年4月收治的38O 例早期麦粒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O 例。治疗组用止痛消炎膏治疗,对照组用红霉素眼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9%、8O. 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止痛消炎膏外敷治疗早期麦粒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民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究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O11年1月-2O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OO 例 COPD 患者,根据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O 例采用头孢呋辛钠联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5O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两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脂质管氧化物(LPO)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LPO 均降低,GSH - Px 均升高;且观察组在治疗后的 LPO 低于对照组,GSH - Px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氨溴索能够有效降低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的 LPO 水平,升高 GSH - Px 含量,改善氧化应激反应造成的病情加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金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美国 FDA 批准杨森旗下托吡酯用于青少年偏头痛预防

    3月28日,美国 FDA 批准托吡酯(Topamax)用于12~17岁青少年偏头痛预防。这是 FDA 首次批准用于该年龄群体的偏头痛预防药物。这款药物需要每天服用,用以减少偏头痛发作频次。托吡酯于1996年首次获批用于预防癫痫发作,2OO4年被批准用于成人偏头痛预防。约12%的美国人会经历偏头痛。偏头痛的特点是头部搏动性疼痛及脉冲性头痛,每月可能会发作几次。其他常见症状包括对光、噪声、气味敏感性增强,以及恶心、呕吐。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喉癌术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喉癌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耳鼻喉科2OO5年1月-2OO9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58例,分别按照性别、年龄、肿瘤部位、T 分期、N 分级、病理分型、有无行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等因素进行分组,分别比较每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结果入选患者中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有无淋巴结清扫因素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入选患者中 T 分期、N 分期、术后放疗、病理分型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喉癌术后诸多因素中,T 分期、N 分期、术后放疗等对其患者生存具有远期影响。

    作者:肖士卿;王亚玲;高密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影响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其对患者体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O1O 年6月-2O13年6月本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OO 例,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显效24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82.2%;治疗后的黄体生成素、血孕酮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O. O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黄体生成素和血孕酮素的分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李洁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静脉滴注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对临床静脉滴注反应发生原因及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O12年6月-2O13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43例静脉滴注反应患者,对其出现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经护理后,出现静脉滴注反应的症状均减轻直至消失,无继续加重和恶化现象出现。结论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使用的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促使临床静脉滴注反应发生率有效下降,从而提升临床静脉滴注质量。

    作者:刘腊梅;刘小静;郭青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静脉药物配制问题及策略

    专门的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将静脉药物置于干净整洁的环境中,这样有助于达到用药的安全性,也有助于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但在实际操纵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弊端,静脉药物配制作为药学服务类的一个分支,在临床结合上缺乏紧密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药学服务的发展。本文主要对静脉药物的配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便对医院的药学服务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陈淑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对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OO9年12月-2O12年4月收治的45例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方案:多西他赛75mg/ m2,静脉滴注;替吉奥8Omg/ m2,分2次口服,每3周重复,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接受超过2个周期的治疗,共计化疗周期172个,其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O 例,稳定12例,疾病进展9例,有效率为53.3%,疾病控制率为8O. O%。中位生存期为12.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良好。

    作者:谭顶岭;杨利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环不良反应的护理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O11年9月-2O13年9月7O 例放置宫内节育环育龄期妇女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放置节育环后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以及相关护理指导措施。结果7O 例妇女中主要发生不良反应有出血、感染、疼痛、节育环异位和脱落、腰腹痛等情况,其中发生出血患者35例(5O. O%),发生感染患者12例(17.1%),发生疼痛患者1O 例(14.2%),节育环异位和脱落患者8例(11.4%),腰腹痛患者5例(7.1%)。经过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给予宫内放置节育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育龄期妇女以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李新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连花清瘟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O1O 年1月-2O13年1月本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选用连花清瘟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阿奇霉素治疗,连续治疗14d 后分别从咳嗽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X 线影像转归、病程、疗效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在咳嗽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X 线影像转归、平均病程以及疗效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运用连花清瘟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晓琳;贾芳;彭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卡孕栓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O11年2月-2O13年2月于本院进行分娩且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1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8例。两组产妇在分娩中均滴注2OU 缩宫素进行预防,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联合卡孕栓进行预防,采用直肠给药的方式。产后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产后出血情况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的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h 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结论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可缩短产妇第三产程,减少产妇痛苦,且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王玉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C反应蛋白变化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影响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变化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9月-2O13年9月收治的3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C反应蛋白浓度正常组( A组)与C反应蛋白浓度异常增高组( B组),每组16例,观察两组在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肌酐、血浆清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的变化状况。结果A组血清肌酐低于B组,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杨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6月-2O13年6月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O.32%)高于对照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陈剑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O12年3月-2O13年9月收治的36例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总结归纳出一套完整可行的护理对策。结果36例骨盆骨折患者经治疗后均愈合出院,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对骨盆骨折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可使患者尽早脱离生命危险,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任建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耳穴埋豆联合下腹盒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原发性痛经采用耳穴埋豆联合下腹盒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O1O 年3月-2O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OO 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O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耳穴埋豆联合下腹盒灸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原发性痛经采用耳穴埋豆联合下腹盒灸治疗,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邹祖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贝伐单抗在结肠癌化学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与护理研究

    目的:贝伐单抗在结肠癌化学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OO9年3月-2O12年1O 月本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8例,对应用化学药物贝伐单抗治疗结肠癌的患者进行给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应用分析,实施心理护理、贝伐单抗毒副作用的护理。结果应用化学药物贝伐单抗治疗结肠癌的患者68例经过贝伐单抗的给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应用分析,合并心理护理、贝伐单抗毒副作用的护理,有效6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18%。结论应用化学药物贝伐单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通过对贝伐单抗的给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应用分析,且合并心理护理、贝伐单抗毒副作用的护理,不仅有效降低了结肠癌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而且恢复了患者对生活的自信,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刘明珠;张秀丽;刘宝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砂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砂仁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O1O 年1月-2O13年6月本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O 例,使用砂仁挥发油剂,3次/ d,饭后服用,4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 P 物质(SP)及胃动素(MYL)变化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 SP 及 MTL 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存在腹胀、嗳气、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的例数少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张凤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甲硝唑缓释药膜与碘甘油两种不同方式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2年1月-2O13年1月就诊的6O 例牙周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O 例)和试验组(3O 例)。对照组使用碘甘油治疗,试验组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O. O%)低于试验组(9O. 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在牙周炎临床治疗中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能有效抑制和杀死细菌,创造稳定的口腔环境,终起到治愈患病的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