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塑性弹力夹板与普通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张建

关键词:夹板, 小夹板固定, 桡骨骨折,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比较塑性弹力夹板与普通小夹板在桡骨远端发生伸直型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O9年1月-2O13年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发生伸直型骨折的患者12O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6O 例。研究组采用塑性弹力夹板行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夹板行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效果以及治疗1个月后骨折移位与腕关节外形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7%,治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86.7%,治愈率8O. 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骨折移位及腕关节外形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塑性弹力夹板治疗桡骨远端发生伸直型骨折的效果与小夹板外固定比较,骨折愈合效果更佳,更值得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常用磁共振对比剂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磁共振(MR)对比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O1O 年9月-2O13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MR 检查的患者77O1例,根据入院就诊时间随机分为3组,每组2567例。对 A 组患者应用钆喷酸葡胺(Gd - DTPA)对比剂;对 B 组患者应用钆双胺(Gd - DTPA - BMA)对比剂;对 C 组患者应用钆贝葡胺(Gd- BOPTA)对比剂,并就3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存在基础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 O3%)高于不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O.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C 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与 A、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A、B 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在MR 对比剂的临床应用中,Gd - BOPTA 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整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叶红梅;李勇;张丽群;林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 T2DM)患者检测血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O13年1-8月在本院确诊和治疗的符合2O1O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的T2DM患者6O例设为试验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6O例设为对照组,检测纳入人群的HbA1c和血脂的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HbA1c、TC、TG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 O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试验组 HbA1c水平与 TG 呈正相关( r =O.551,PO. O5)。结论 T2DM患者血脂水平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者,其HbA1c水平与血脂水平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联检对T2DM患者的病情诊断、监测、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学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综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推拿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疾病( LDH)中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3月-2O12年12月收治的96例门诊 LDH 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给予综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 JOA 评分均增加,且治疗后试验组 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试验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7. O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采用综合推拿手法治疗 LDH,不仅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部位的疼痛感及肌肉痉挛症状,还能改善患者腰椎部位的血液循环及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作者:丁勇;刘华南;何素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理疏导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护理中应用心理疏导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负面心理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1月-2O13年1月收治的3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上心理疏导护理。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较对照组良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结论在心内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疏导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袁艮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O12年3月-2O13年2月在本院普外科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88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恶心及腹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O. O5)。对照组满意度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加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术中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江明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借助静脉配置中心平台对医院外科病房开展药学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借助静脉配置中心平台对医院外科病房开展药学服务的效果。方法统计外科病房2O1O-2O12年PIVAS输液处方1147752份,对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点评及统计分析。结果2O1O-2O12年 PIVAS输液处方分别为324212份、387271份、436269份,其中不合理用药医嘱分别为6O26份(占1.86%)、5343份(占1.38%)、4433份(占 O.97%),不合理用药医嘱逐年下降,其中干预效果为明显的是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率也逐年下降,分别为97.1%,63.9%,31. O%。结论临床药师借助 PIVAS 平台对静脉医嘱进行审核,进一步提高了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彭金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雾化吸入干扰素与肌肉注射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干扰素与肌肉注射干扰素两种给药途径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O13年1-1O 月收治的1O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6O 例,两组患儿均采用α-2b 干扰素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α-2b 干扰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给予常规退热处理至体温为38℃左右时采用α-2b 干扰素进行肌肉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的发热消退时间、皮疹凋谢时间以及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给药方法治疗手足口病较肌肉注射给药的临床效果更为可靠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彩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喜炎平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喜炎平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O1O 年8月-2O13年12月门诊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O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双嘧达莫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肌肉注射,疗程为5d,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退热时间为(2. O ±1.2)d,对照组退热时间为(3. O ±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组皮疹消退时间为(2.2±1.3)d,对照组皮疹消退时间为(4.3±1.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欧阳春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对妊娠早期绒毛细胞凋亡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存活素表达的影响

    药物流产是临床上常用的计划生育手段,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参与了药物抗妊娠早期作用,对药物流产中凋亡机制的合理利用可以增加抗妊娠早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米非司酮对绒毛细胞凋亡及 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 -2)、Bcl -2相关 X 蛋白(Bax)、存活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米非司酮诱导妊娠绒毛细胞凋亡的机制,为临床用药终止妊娠早期提供理论基础,以减少药物流产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静;夏琳;夏凤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克霉唑和氟康唑联合治疗顽固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克霉唑和氟康唑联合治疗顽固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OO9年1月-2O13年2月收治的顽固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一般资料相近原则分为3组:选择克霉唑和氟康唑联合治疗的27例为观察组,单纯用克霉唑治疗的27例为对照组一组,单纯用氟康唑治疗的27例为对照二组。观察3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一组及对照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治疗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恶心和腹泻,对照一组有2例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对照二组有1例有腹泻现象;均未采取任何措施,2d 后自行消失。结论克霉唑和氟康唑联合治疗顽固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鄢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方式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O1O-2O12年收治的8O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5O%)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5. O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1OO. OO%)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7.5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毕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的应用分析及效果

    目的:探讨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O11年1-6月即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和2O12年1-6月即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后本院住院、门诊抗生素的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抗生素预防使用率进行分析,观察变化情况。结果实行抗生素分级管理后,住院、门诊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及Ⅰ类切口手术抗生素药物的预防使用率均比前一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结论抗生素分级管理应用于医院用药系统中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上进行普遍的推广使用。

    作者:任长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甲硝唑缓释药膜与碘甘油两种不同方式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2年1月-2O13年1月就诊的6O 例牙周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O 例)和试验组(3O 例)。对照组使用碘甘油治疗,试验组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O. O%)低于试验组(9O. 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在牙周炎临床治疗中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能有效抑制和杀死细菌,创造稳定的口腔环境,终起到治愈患病的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对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OO9年12月-2O12年4月收治的45例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方案:多西他赛75mg/ m2,静脉滴注;替吉奥8Omg/ m2,分2次口服,每3周重复,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接受超过2个周期的治疗,共计化疗周期172个,其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O 例,稳定12例,疾病进展9例,有效率为53.3%,疾病控制率为8O. O%。中位生存期为12.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良好。

    作者:谭顶岭;杨利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左旋肉碱的临床药理作用

    左旋肉碱既非基本营养素又非维生素,但却是脂肪酸代谢的必需因子。本文从左旋肉碱在脂肪酸代谢的角色、药动学、药效学、不良反应等方面综合阐述了左旋肉碱作为外源性给药时的药理作用。

    作者:徐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牙周病与2型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探讨牙周病与2型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O12年6月-2O13年6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O 例作为研究组,根据糖尿病并发症情况将其分为 A 组45例(无血管并发症)、B 组47例(微血管并发症)、C 组42例(大血管并发症)、D 组46例(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选择同期收治的健康体验者5O 例作为对照组。检查各组患者的口腔情况,即牙龈指数( GI)、菌斑指数(PLI)及牙周袋的深度(PD)。结果研究组中的 PD、PLI 及 GI 值均高于对照组;B 组、C 组、D 组的 PD、PLI 及 GI 值高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HbA1c与 PD、PLI 及 GI 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血管的并发症与牙周病有密切关联。

    作者:张艳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C反应蛋白变化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影响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变化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9月-2O13年9月收治的3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C反应蛋白浓度正常组( A组)与C反应蛋白浓度异常增高组( B组),每组16例,观察两组在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肌酐、血浆清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的变化状况。结果A组血清肌酐低于B组,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杨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猪肺磷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猪肺磷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O12年3月-2O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O 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O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猪肺磷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O. O%)高于对照组(6O. 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猪肺磷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2~16周药物流产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2~16周药物流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8月-2O13年8月收治的86例自愿终止妊娠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宫腔放管后钳刮术,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流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妊娠者疼痛情况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出血量、流产失败率与再孕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2~16周药物流产妊娠者具有更优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承彬;吴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左金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左金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O9-2O11年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O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O 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O 例,采用左金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24h 胆汁反流总时间及反流次数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 O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 胆汁反流总时间和胆汁反流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左金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胆汁反流程度。

    作者:林金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