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止痛消炎软膏外敷治疗早期麦粒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龙民春

关键词:睑腺炎, 治疗结果, 止痛消炎软膏
摘要:目的:探讨止痛消炎软膏在早期麦粒肿治疗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4月-2O13年4月收治的38O 例早期麦粒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O 例。治疗组用止痛消炎膏治疗,对照组用红霉素眼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9%、8O. 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止痛消炎膏外敷治疗早期麦粒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JAMA Intern Med:研究显示伟哥与黑色瘤有关联

    近几年,研究人员发现一个潜在重要通路,通过这一通路,PDE5A 抑制剂(包括西地那非,即伟哥,还有其他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和肺动脉高压的药物)可能增加黑色素瘤风险。目前,早期证据显示西地那非与黑色素瘤之间存在关联,虽然它不能证明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上,它分析了2.5万多名男性患者数据。在调整其他风险因素之后,近使用西地那非的男性发生黑色素瘤的风险几乎增加一倍。在任何时候使用西地那非的男性其黑色素瘤风险增加类似。未发现其他的皮肤癌(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风险增加与 PDE5A 抑制剂有关。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克霉唑和氟康唑联合治疗顽固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克霉唑和氟康唑联合治疗顽固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OO9年1月-2O13年2月收治的顽固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一般资料相近原则分为3组:选择克霉唑和氟康唑联合治疗的27例为观察组,单纯用克霉唑治疗的27例为对照组一组,单纯用氟康唑治疗的27例为对照二组。观察3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一组及对照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治疗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恶心和腹泻,对照一组有2例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对照二组有1例有腹泻现象;均未采取任何措施,2d 后自行消失。结论克霉唑和氟康唑联合治疗顽固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鄢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OO9年2月-2O12年1O 月本院住院分娩的7O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产妇根据产检所采用的方式不同分为灰阶 B 超组312例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组(CDFI 组)391例。分别将检查胎儿绕颈的结果与临床分娩结果进行对照,统计灰阶 B 超和彩超诊断脐绕颈符合率及脐绕颈对围生儿宫内窘迫和窒息的影响。结果灰阶 B 超组对绕颈1周、2周、3周及3周以上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6O%、91.49%和94.12%,均低于 CDFI 组的诊断符合率1OO. OO%、98.31%、1OO. O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灰阶 B 超组和 CDFI 组两组检查结果中绕颈共有418例,其中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共56例,占13.4O%;发生新生儿窒息21例,占5. O2%。未绕颈胎儿共285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共8例,占2.81%;发生新生儿窒息5例,占1.75%。结论 CDFI 能显著提高脐带绕颈的诊断率,对诊断出脐带绕颈的胎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詹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内外合治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风热咳嗽的疗效研究

    目的:评价内外合治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风热咳嗽患儿的有效性,观察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2O12年11月-2O13年8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宝山区宝山中心医院3家医院就诊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风热咳嗽患儿12O 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及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方法,试验组口服银六方,外用生理性海水(诺斯清)鼻腔喷雾,对照组仅口服银六方,治疗第3、7天观察两组疾病症状及体征、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9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候总积分均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用药3d 后,两组在所有中医症候单项指标上均有改善。用药7d 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所有中医症候单项指标上均有改善。在痰色质、鼻塞、流涕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生命体征指标无变化。结论内外合治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风热咳嗽临床安全、有效,结合鼻腔冲洗可有效减轻上呼吸道以及鼻部症状。

    作者:沈健;程家正;顾明达;赵鋆;吴文;朱盛国;陈黎;孔令万;周君慧;袁羽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左旋肉碱的临床药理作用

    左旋肉碱既非基本营养素又非维生素,但却是脂肪酸代谢的必需因子。本文从左旋肉碱在脂肪酸代谢的角色、药动学、药效学、不良反应等方面综合阐述了左旋肉碱作为外源性给药时的药理作用。

    作者:徐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O12年5月-2O13年3月收治的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均进行脱水、降黏、降纤以及抗凝等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尼莫地平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O.5%,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卡孕栓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O11年2月-2O13年2月于本院进行分娩且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1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8例。两组产妇在分娩中均滴注2OU 缩宫素进行预防,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联合卡孕栓进行预防,采用直肠给药的方式。产后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产后出血情况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的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h 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结论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可缩短产妇第三产程,减少产妇痛苦,且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王玉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理疏导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护理中应用心理疏导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负面心理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1月-2O13年1月收治的3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上心理疏导护理。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较对照组良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结论在心内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疏导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袁艮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环不良反应的护理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O11年9月-2O13年9月7O 例放置宫内节育环育龄期妇女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放置节育环后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以及相关护理指导措施。结果7O 例妇女中主要发生不良反应有出血、感染、疼痛、节育环异位和脱落、腰腹痛等情况,其中发生出血患者35例(5O. O%),发生感染患者12例(17.1%),发生疼痛患者1O 例(14.2%),节育环异位和脱落患者8例(11.4%),腰腹痛患者5例(7.1%)。经过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给予宫内放置节育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育龄期妇女以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李新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O11年3月-2O13年3月本院治疗的8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根据不同剂量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3OOmg/ d,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OOmg/ d,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8O.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每天口服阿司匹林3OOmg/次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良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眼睛护理程序在眼睑闭合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对眼睛护理程序在眼睑闭合不全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O11-2O13年本院收治的9O 例运用眼睛护理程序进行护理的患有眼睑闭合不全的危重患者作为试验组,再选取同期同病症患者9O 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措施对眼睛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试验组并发症发病率(5.55%)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3O. O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眼睛护理程序对眼睑闭合不全患者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有效降低了危重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简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多潘立酮在欧洲遭遇限用,或导致严重心脏不良反应

    欧洲药品管理局近日在新一轮的药物安全性评估中表示,由于担心导致严重的心脏不良反应,建议限制多潘立酮(即吗丁啉)的使用。欧洲药品管理局网站公布,旗下药物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在对多潘立酮进行了1年的审查后认为,鉴于该药与严重的心脏风险相关,建议限用含多潘立酮的药物。且仅建议用多潘立酮来治疗恶心和呕吐,不再用来缓解腹胀、胃部不适等症状。此外,欧洲药监部门还强调,减少多潘立酮用量和缩短疗程是降低心脏不良反应风险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的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998年3月-2O13年3月由于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患者56例,患者均在全麻状况下行脑室腹膜分流术治疗,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成功结束手术,患者移入病房后,嘱医护人员密切监视其症状变化。1个月后,行 CT复查,56例患者中,28例患者的脑室有所缩小,症状改善情况较好;26例患者的症状和脑室恢复正常;有2例在术后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对本研究中余下患者54例进行为期2年随访,随访结束后,可见患者脑积水临床症状完全缓解45例,症状缓解不明显6例,植物人状态3例,症状完全缓解率为83.3%。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膜分流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的有效方法,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者:贾会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茵栀黄加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茵栀黄加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O13年1-6月收治的5O 例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茵栀黄加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血清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治疗前后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茵栀黄加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蒋大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 T2DM)患者检测血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O13年1-8月在本院确诊和治疗的符合2O1O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的T2DM患者6O例设为试验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6O例设为对照组,检测纳入人群的HbA1c和血脂的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HbA1c、TC、TG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 O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试验组 HbA1c水平与 TG 呈正相关( r =O.551,PO. O5)。结论 T2DM患者血脂水平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者,其HbA1c水平与血脂水平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联检对T2DM患者的病情诊断、监测、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学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应用于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O1O 年3月-2O13年6月收治的61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患者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的视觉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护理后两组的 VAS 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并且护理后观察组疼痛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舒适护理在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应用中效果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家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对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O13年1-1O 月实施小儿腹腔镜手术患儿58例,其中29例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麻醉为对照组;另外29例采用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麻醉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镇痛效果和肌松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患儿插管后 HR、SBP 及 DBP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可取得良好的麻醉、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新生儿喂养困难时采取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O12年1月-2O13年9月收治的142例喂养困难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试验组3例出现大便次数增加,粪便呈现稀糊状,给药剂量降低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当新生儿出现喂养困难时,适当地给予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涛;李传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O11年7月-2O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7O 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O 例和对照组3O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股动脉股静脉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48h 疼痛评分、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儿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48h 疼痛评分、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6例,观察组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加快手术进程、减轻患儿痛苦、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并发症地发生。

    作者:杨翠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烧伤整形科2O1O 年1月-2O13年11月收治的2O 例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O 例患者经综合治疗治愈17例,治愈率85%,死亡3例,病死率15%。结论对于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瑞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