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温凯升
葛兰素史克(GSK)与合作伙伴 Theravance 公司3月13日联合宣布,有关新复方药 Relvar Ellipta(fluticasone furoate/ vilanterol, FF/ VI,美国商品名为 Breo Ellipta)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Ⅲ期研究 SUMMIT 已完成患者招募工作。该项研究现已招募约1.6万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研究的目的是调查 Relvar/ Breo Ellipta 用于伴有心血管疾病(CVD)或 CVD 风险升高的中度COPD 群体时,对全因病死率(all cause mortality)的影响。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自2005年9月,我国自行成功开发间苯三酚并应用于临床以来,得到广泛的认可,解痉效果明显,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成为治疗痉挛性疼痛的首选药物,并且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现对间苯三酚在妇产科各类疾病中应用临床效果综合报道如下。
作者:黎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随着医药体制的深化改革,医疗保障事业得以进一步完善与发展。门诊药房作为医院的窗口单位需要直接与病患进行交流沟通,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门诊药房不能只满足于单一的处方调剂工作,应开展全面的药学服务工作来促进和保障临床和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门诊药学服务主要是处方药品调剂、对患者的用药指导、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这3个方面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是降低用药风险、规避用药差错的前提。我院门诊药房以这3个方面为出发点进行了一些尝试,提高了一定的服务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茜;李涛;苏秀霞;赵聪格;王愿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对降纤酶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脑血栓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降纤酶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d 和14d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治疗前和同时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5%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降纤酶治疗脑血栓临床疗效显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丁大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抗肿瘤机理的深入研究,使化疗中的联合用药在抗瘤治疗上取得新的进展。目前临床上应用≥2种药物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抗肿瘤疗效的有效途径,单一的药物化疗以及单一的治疗手段其临床疗效并不满意,而在联合化疗方案中,≥2种化疗药物的给药时序不同,所产生的抗肿瘤效果往往有很大的区别。
作者:刘燕湘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对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0例,按其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给予2组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处理,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FMA、MBI、生活质量及 Lind-mark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减少致残率,提高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时开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患者在原有高血压导致的脑动脉异常的基础上,由于血压突然升高导致血管破裂的疾病。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严重的一种,也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是在第1次出血后,再次或者多次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病,再出血病死率、致残率较高,预后效果较差,多数患者术后不能自理。所以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也是目前临床高血压脑出血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我院2010-2013年共收治脑出血患者98例,其中有24例再出血,笔者结合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秦本炅;王英;邓玉冉;房德永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晚期肿瘤患者并发症多,心理十分脆弱,并且拥有绝望矛盾复杂的心理变化,承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1]。每当病区中有病情突变者进行抢救或特护时,同病区或同病室的特别是与其同病的其他患者,往往会表现出紧张、恐惧、绝望的心理状况,致使病情加重,甚至造成死亡。医护人员应重视此现象,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田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仅2013年6~11月本院就有约50%的产妇接受了剖宫产手术。剖宫产术术前需常规禁食、禁饮、备皮、留置导尿管等。其中很多产妇对留置导尿管都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尿道口存在异物感,且易引起尿路感染等。针对该情况,我们采用间歇性导尿以为剖宫产手术产妇进行导尿,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华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比较肘静脉留置针与手背静脉网小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14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前臂肘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行手背静脉网小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2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为87.14%(61/70),对照组的为85.71%(60/7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4.29%(10/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57%(2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留置时间、舒适度及置管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前臂肘静脉留置针具有穿刺所需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输液通道畅通良好、液体流速快、导管不易脱出、液体不易渗漏、置管保留时间长及静脉炎发生率低等优点,优于手背静脉网小静脉留置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甘锦霞;曹胡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阴道出血与盆腔疼痛是许多女性经常遇到的问题。其中一部分属生理性的,属正常生理范畴,不会危害身体健康。病理性则不同了,不仅是身体疾病的一种表现,还会损害身体健康。笔者就该两类病理性症状的诊治做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玉婧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期研究合理用药方案,加强合理用药。方法选取医院呼吸内科185例住院患者病历,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相关情况。结果呼吸内科住院期间使用抗菌药物患者160例(86.5%),共8类20种,其中以二联药物使用居多为96例(60.0%),单联用药56例(35.0%),三联药物有8例(5.0%)。结论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较为频繁,需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提倡合理用药。
作者:崔莉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促进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317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疗效观察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2013年各年度临床科室提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疗效观察表数量逐年递减;提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疗效观察表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血液科、肿瘤科及呼吸科。结论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相关制度及规定严格监管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姝;李青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入院24h 内动脉血乳酸检测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NCI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纳入标准的胎龄﹥28周或出生体重﹥1000g 的危重新生儿,以患儿入住 NICU为研究起点,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动脉血气分析并测定血乳酸水平及低灌注情况;以痊愈出院或死亡为研究终点,依乳酸水平分为正常乳酸组、高乳酸组、乳酸中毒组。比较各组间的血乳酸水平和 pH 差异及氧分压、低灌注状态、病死率、住院时间及疾病分布状态。结果危重新生儿131例(NCIS 评分﹤70分125例,符合单项评分标准6例),其中男73例,女58例。平均日龄(4.1±3.1)d,胎龄28~42(35.5±3.3)周;出生体质量1010~4300(2145±926)g;乳酸中毒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高乳酸组及正常乳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乳酸中毒组出现低灌注状态明显高于高乳酸组和正常乳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乳酸可以作为危重新生儿预后判断的一个良好指标,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与预后的相关性提供了线索。
作者:曾立军;刘卫东;戴怡蘅;邵巧仪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辉瑞(Pfizer)3月20日宣布,FDA 已授予双价疫苗 rLP2086突破性疗法认定,目前辉瑞正调查 rLP2086用于10~25岁群体,预防 B 群脑膜炎奈瑟菌(MenB)导致的侵袭性脑膜炎球菌病。据估计,在全球范围内,MenB 每年导致的侵袭性脑膜炎球菌病病例数达2~8万例,并可能导致死亡或长期残疾,包括脑损伤和听力丧失。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脂及血小板参数异常对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60例,分为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与观察组(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各180例,分别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糖(GLU)等水平,2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 TC、TG、LDL-C、ApoB、MPV、PDW 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ApoA1、PCT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血脂及血小板参数异常是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月敏;何丽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肝内胆管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的胆石症之一,其发病广泛、处理较复杂、术后并发症多,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肝部分切除术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手术难度大,创伤严重,术后并发症往往较多,结石残留及结石复发是术后的主要问题。因此,做好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巧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采用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治疗方式,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肾功能的损害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60.87%和91.30%高于对照组的39.13%和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损害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治疗脑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周震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69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行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34例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强度、术后下床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和复发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疼痛、并发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且不易复发。
作者:罗志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患者集中的场所。混乱、嘈杂的环境给分诊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分诊是患者来院的第一站,是护理服务的前沿,分诊及时与否,不仅涉及患者能否得到快速的诊治,也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水平与面貌。如果分诊失误,可增加患者的诊治时间及痛苦,导致医患纠纷,甚至延误患者佳抢救时间,危及生命。笔者总结门诊分诊工作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