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黄秀英

关键词:妇产科,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抗生素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妇产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围手术期内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联合情况,单用、双联、三联例数分别为44例(14.67%)、219例(73.00%)、37例(12.33%);抗菌药物前3类使用种类、频次、构成比分别为奥硝唑203次占34.23%、头孢唑啉90次占15.18%、头孢替安78次占13.15%,共使用5大类16种药物;术前2h 内使用占术前使用的79.33%,手术后主要集中在2~3d 占83.67%;术前用药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例次分别为232(77.33%)、48(16.00%)、19(6.66%),不合理中12例使用过早,7例覆盖菌谱不全;术后13例(4.33%)、248例(82.67%)、39例(13.00%),不合理者中29例使用时间过长,10例覆盖菌谱不全。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比率较高,其中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现象较普遍;抗菌药物品种过于集中,部分患者菌谱覆盖不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抗生素静脉滴注应选与其 pH 值相近的稀释液

    抗生素静脉滴注是全身抗感染治疗的重要措施,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即刻发挥治疗作用。但疗效的强弱与抗生素在溶液中的稳定性有较大关系。稀释液的 pH 值越接近抗生素的 pH值,抗生素在溶液中的稳定性就越高,其抗感染作用亦随之增强。相反,当稀释液和抗生素的 pH 值相差较大时,抗生素在溶液中的稳定性降低,疗效减弱[1]。因此,在静脉滴注抗生素时,应在配药之前分别了解抗生素和溶液的 pH 值,尽量把稀释液的 pH 值调到接近抗生素 pH 值时再行配药。

    作者:何彬;段同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9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69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行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34例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强度、术后下床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和复发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疼痛、并发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且不易复发。

    作者:罗志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血脂及血小板参数异常对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脂及血小板参数异常对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60例,分为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与观察组(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各180例,分别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糖(GLU)等水平,2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 TC、TG、LDL-C、ApoB、MPV、PDW 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ApoA1、PCT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血脂及血小板参数异常是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月敏;何丽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G试验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 G 试验与体液真菌培养结果的相关性,探讨 G 试验在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统计深圳市人民医院2009年10月-2010年12月进行 G 试验的住院患者887例,86例同时留取血液、脑脊液、胸腔或腹腔引流液等体液标本做真菌培养。观察 G 试验和真菌培养的符合率。结果在887例患者中 G 试验阳性标本146份,阳性率16.46%。标本阳性率居前三位的科室为老干部科、呼吸重症监护室、血液内科。在同时做体液真菌培养的86例患者中 G 试验阳性符合率80.00%;阴性符合率85.19%。结论 G 试验在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淑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心理和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调查直肠癌患者心理状态,寻找其负面特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的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34例作为治疗组,采取心理和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为一般良性疾病患者31例,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 F1、F2、F3、F4及总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治疗组护理干预前 F1、F2、F3、F4及总平均分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

    作者:周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血小板假性减少1例

    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有10~30万个血小板,而针对因不同检查仪器与方法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情况,现对我院救治的血小板假性减少1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兆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在 CCU 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 CCU 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9月 CCU 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对2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满意度、并发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为95.0%、97.5%和5.0%均优于对照组的72.5%、77.5%和15.0%,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 CCU 病房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还可以增加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文婷;雷霞;车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间歇性导尿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仅2013年6~11月本院就有约50%的产妇接受了剖宫产手术。剖宫产术术前需常规禁食、禁饮、备皮、留置导尿管等。其中很多产妇对留置导尿管都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尿道口存在异物感,且易引起尿路感染等。针对该情况,我们采用间歇性导尿以为剖宫产手术产妇进行导尿,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华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跖跗关节半脱位13例诊疗与护理体会

    跖附关节损伤,是中足较常见的一种损伤。而其中跖跗关节半脱位由于骨折、移位不甚明显,往往容易出现漏诊、误诊及治疗不当的情况。我院自2010-2013年,共收治此类患者13例,经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鹏;陈艳玲;郑庆祥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FDA 授予辉瑞疫苗 rLP2086突破性疗法认定

    辉瑞(Pfizer)3月20日宣布,FDA 已授予双价疫苗 rLP2086突破性疗法认定,目前辉瑞正调查 rLP2086用于10~25岁群体,预防 B 群脑膜炎奈瑟菌(MenB)导致的侵袭性脑膜炎球菌病。据估计,在全球范围内,MenB 每年导致的侵袭性脑膜炎球菌病病例数达2~8万例,并可能导致死亡或长期残疾,包括脑损伤和听力丧失。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冲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12月收治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36例,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术后每天采用9%氯化钠溶液冲洗1~2次,对照组术后不进行鼻腔冲洗,对比2组不同时间段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30d、90d、180d 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86%、91.42%、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67%、78.79%、8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黏膜上皮化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在给予常规滴鼻和服用抗生素基础上,给予9%氯化钠溶液冲洗鼻腔,操作便捷,且可有效缩短病症恢复周期和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必青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门诊分诊工作实践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患者集中的场所。混乱、嘈杂的环境给分诊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分诊是患者来院的第一站,是护理服务的前沿,分诊及时与否,不仅涉及患者能否得到快速的诊治,也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水平与面貌。如果分诊失误,可增加患者的诊治时间及痛苦,导致医患纠纷,甚至延误患者佳抢救时间,危及生命。笔者总结门诊分诊工作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血清降钙素原浓度指导抗生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发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质量浓度指导抗生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5月急性脑梗死合并发热患者4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2例和 PCT 组23例。PCT 组按质量浓度决定抗生素应用,常规组由医师按抗生素使用指南决定抗生素应用,对2组治疗前炎性检测指标和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 反应蛋白测定、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及治疗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T 组住院费用、抗生素费用、抗生素使用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发热患者在 PCT 质量浓度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及耐药性发生,降低总的住院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梦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药湿热敷治疗脑卒中合并肢体痉挛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脑卒中合并肢体痉挛患者行中药湿热敷治疗效果,为临床推广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来医院就诊的脑卒中合并肢体痉挛患者172例,按照统计学研究方法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及及中医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方案,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改良 Ashworth 量表和 Barthel 量表评分来评估比较2组患者上下肢体痉挛状态的治疗改善情况。结果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2组的上下肢痉挛的评分和 Barthel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研究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湿热敷在缓解脑卒中后肢痉挛患者的效果是明显的,减轻了卒中后遗症状,可以被临床推广的。

    作者:朱金鑫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疏血通对冠脉支架介入后凝血功能及血黏滞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冠脉支架介入后(PCI)后血液凝血功能、纤溶活性、血液黏度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09-2012年冠脉支架介入治疗患者2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6例,对照组11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立即应用疏血通静点,对照组术后立即应用替罗非斑静脉泵入,术后第2天、第6天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介入治疗后均未出现早期血栓形成所致的心血管事件,但治疗组凝血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黏度降低,其他各项检查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疏血通后通过对其凝血功能、血液粘滞度的检测,其在 PCI 术后可有效改善内皮功能和纤溶活性,从而可预防冠脉 PCI 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避免 PCI 术后心脏时间的发生。

    作者:乔福斌;和清林;张成军;何艳丽;陈娟;张会云;卢峰;徐炯强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复方丹参片预防社区心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在社区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8岁以上人口4.2万人的较大社区2008-2010年患有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人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片治疗,比较2组死亡率情况。结果2008年观察组死亡率为0.64%,对照组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009年和2010年观察组死亡率分别0.81%、0.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丹参片防治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金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使用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皮质激素及氧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及及病情转归。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 COPD 急性加重期简单、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京会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药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硝唑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慢性胃炎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胜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复方丹参滴丸结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中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案。方法择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滴丸联合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用复方丹参滴丸结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秋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药学专业生药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探讨

    当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生物药物实验课中存在问题也逐渐呈现出来,如实验内容单调、枯燥、不符合当前科技潮流,验证性实验偏多等;而随着当前改革的实施,我院不断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法等,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以上存在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加强我院药学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时代医药人才的需要,我院总结了相关适用于民办本科高校生药学实验教学方法,现叙述如下。

    作者:王丽;闫春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