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黄秀英

关键词:妇产科,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抗生素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妇产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围手术期内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联合情况,单用、双联、三联例数分别为44例(14.67%)、219例(73.00%)、37例(12.33%);抗菌药物前3类使用种类、频次、构成比分别为奥硝唑203次占34.23%、头孢唑啉90次占15.18%、头孢替安78次占13.15%,共使用5大类16种药物;术前2h 内使用占术前使用的79.33%,手术后主要集中在2~3d 占83.67%;术前用药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例次分别为232(77.33%)、48(16.00%)、19(6.66%),不合理中12例使用过早,7例覆盖菌谱不全;术后13例(4.33%)、248例(82.67%)、39例(13.00%),不合理者中29例使用时间过长,10例覆盖菌谱不全。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比率较高,其中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现象较普遍;抗菌药物品种过于集中,部分患者菌谱覆盖不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催乳方治疗产后缺乳56例疗效观察

    产后缺乳是指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亦称“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1]。产后缺乳与产妇素体虚弱,产时失血过多或产后焦虑、惊恐、悲伤等情志不遂有关。西医在治疗产后缺乳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现将我科运用中药治疗治疗产后缺乳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蓓蓓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体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在慢性病中发病率较高,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为降低冠心病患者复发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我们对住院及出院的冠心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方法及体会综述如下。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安全应用

    中药注射剂指饮片经提取、纯化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1]。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药注射剂被应用于临床。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对其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报道也逐年增多,甚至有人提出临床禁止使用中药注射剂。虽然中药注射剂确实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但是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独创的新剂型,克服了传统中药汤剂的起效迟、作用慢、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并在急危重症的抢救过程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因此,笔者通过研究分析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问题,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充分发挥中药注射剂的治疗优势。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丽;沈媚珠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膝关节病患者80例关节镜手术后护理体会

    膝关节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患者人数多、疾病种类细化,比较常见的膝关节病有关节游离体、半月板损伤、骨性关节炎和滑膜炎等。临床上采用先进的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病,在微创骨科领域非常有效[1]。由于关节镜手术疗法对患者的创伤小,而且恢复快,医师可直接观察到疾患部位,手术精确度高、无明显的瘢痕、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无较大反应并且关节镜能够实现检查和治疗同步进行[2]。我们对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病的80例患者开展综合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CL)治疗青少年中低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2年4月我院验配 RGPCL 的患者50例(100只眼),按近视度分为4组:-0.50~-3.00D;-3.25~-6.00D;-6.25~-9.00D;-9.25~-15.00D,分析验配 RGPCL 后的矫正视力、舒适度及安全程度。结果配戴 RGPCL 的矫正视力明显高于佩戴框架患者,并且患者较容易接受。结论佩戴 RGPCL 对近视进展还有延缓作用,RGPCL 相对于框架眼镜来说有较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露;马蕾;段笃文;张石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以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非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以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非血液系统疾病特点,开阔临床医师思维,避免误诊、漏诊。方法对108例以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非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感染性疾病3l例,其中疟疾28例,流行性出血热2例,伤寒1例;脾功能亢进21例;结缔组织病21例,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多见;骨髓转移癌18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7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5例;胃肠道肿瘤5例。结论以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非血液系统疾病临床以感染性疾病为多见,其次为脾功能亢进、结缔组织病和骨髓转移癌,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减少误诊、漏诊。

    作者:李业成;苏毅;付利;孙浩平;范方毅;帅燕容;谢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诺华在欧洲推出 Lucentis 预充注射剂

    诺华3月20日宣布,在德国推出诺适得(Lucentis,通用名:雷珠单抗)预充注射剂,将于2014年在欧洲其他市场上市,专门用于眼内注射,以加强患者的安全和临床医师的便利。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与评价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采用苯妥英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VAS 评分及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2周、3周治疗组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马西平治疗能有效地缓减患者的三叉神经痛,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广推应用。

    作者:黄明;喻水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血小板假性减少1例

    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有10~30万个血小板,而针对因不同检查仪器与方法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情况,现对我院救治的血小板假性减少1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兆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可引起腰腹疼痛、尿频尿急及血尿等,同时诱发感染。如果输尿管结石梗阻引起肾脏长期大量积水,肾实质变薄,会导致肾功能损害,有的急性梗阻也会引起肾功能急性损害。我县是一个泌尿系结石高发区,来医院检查的急腹症中﹥85%都是泌尿系结石,经我院诊断及治疗结石的患者数以万计。本文收集因急腹症来我院做超声检查,并终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的4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对策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三章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1]。”但在实际工作中,为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退药现象仍然时有发生。为了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减少医院的经济损失,为此对我院门诊药房2012年全年退药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韩星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抗生素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妇产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围手术期内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联合情况,单用、双联、三联例数分别为44例(14.67%)、219例(73.00%)、37例(12.33%);抗菌药物前3类使用种类、频次、构成比分别为奥硝唑203次占34.23%、头孢唑啉90次占15.18%、头孢替安78次占13.15%,共使用5大类16种药物;术前2h 内使用占术前使用的79.33%,手术后主要集中在2~3d 占83.67%;术前用药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例次分别为232(77.33%)、48(16.00%)、19(6.66%),不合理中12例使用过早,7例覆盖菌谱不全;术后13例(4.33%)、248例(82.67%)、39例(13.00%),不合理者中29例使用时间过长,10例覆盖菌谱不全。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比率较高,其中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现象较普遍;抗菌药物品种过于集中,部分患者菌谱覆盖不全。

    作者:黄秀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3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12例,观察组给予系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治疗,入院后预防甲亢危象发生。比较2组妊娠并发症和胎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子痫前期重度、收缩性心力衰竭、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0.8%、0、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41.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早产发生率、引产率、流产率、小于胎龄儿比例和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情控制者母儿结局良好。

    作者:秦亦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二甲双胍降低血浆维生素 B12水平及其与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关系

    糖尿病是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代谢异常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其患病率呈现迅速增高的趋势。2010年,全球有﹥3.46亿人患有糖尿病。据2010年中国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显示,在﹥20岁成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患病人数已达9240万[1]。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个连续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轻度认知障碍前期(pre-MCI)、轻度认知障碍期(MCI)和痴呆期。近年来,糖尿病并发神经系统的损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约有1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并发认知功能障碍[2],尽管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糖尿病很可能是 AD 的危险因素之一[3]。二甲双胍抑制糖异生降低肝糖输出,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与一线用药,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牵头制订的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更是将二甲双胍推荐为主要治疗路径的唯一首选用药,并贯穿治疗全程[4]。但二甲双胍的长期使用可造成血浆维生素 B12(VitB12)水平下降,而 VitB12为神经系统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所必需的物质。本文主要讨论二甲双胍的使用与血浆 VitB12水平及其与糖尿病并发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

    作者:刘春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干扰素α2a 栓与α2b 栓的作用特点分析

    干扰素 IFN 是在1957年英国学者发现的,是在特定诱生剂的作用下由细胞基因组控制产生的一或多种蛋白质,具有抗病毒繁殖及肿瘤生长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活性的发挥又受细胞另一基因组的控制,产生的另一些功能性蛋白。因此,IFN是细胞功能的一种产物,其本质是糖蛋白。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在 CCU 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 CCU 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9月 CCU 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对2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满意度、并发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为95.0%、97.5%和5.0%均优于对照组的72.5%、77.5%和15.0%,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 CCU 病房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还可以增加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文婷;雷霞;车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小剂量肝素联合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联合甲氰咪胍在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2013年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61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28例,2组患者均给予医院过敏性紫癜常规治疗,试验组再给予小剂量肝素和甲氰咪胍联合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肝素联合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新立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安进 evolocumab Ⅲ期 TESLA 达主要终点

    安进(Amgen)3月17日宣布,有关实验性抗体药物 evolocumab(AMG145)的Ⅲ期 TESLA 研究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点,12周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从基线下降的百分比,具有临床意义的统计学显著差异。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G试验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 G 试验与体液真菌培养结果的相关性,探讨 G 试验在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统计深圳市人民医院2009年10月-2010年12月进行 G 试验的住院患者887例,86例同时留取血液、脑脊液、胸腔或腹腔引流液等体液标本做真菌培养。观察 G 试验和真菌培养的符合率。结果在887例患者中 G 试验阳性标本146份,阳性率16.46%。标本阳性率居前三位的科室为老干部科、呼吸重症监护室、血液内科。在同时做体液真菌培养的86例患者中 G 试验阳性符合率80.00%;阴性符合率85.19%。结论 G 试验在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淑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喹硫平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4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喹硫平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1月-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奋乃静治疗,观察组采用喹硫平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2周、4周和6周的临床效果,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及6周的 BPRS 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喹硫平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怀兰;吴忠印;王清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