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枝;周莉
目的:探讨合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妇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69例合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对照组)和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观察组),根据宫缩和阴道出血情况判断临床疗效,观察出血情况,并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计算产后2、24h 的出血量,根据止血时间、输血及子宫切除情况评价治疗情况并记录分娩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为40.0%(14/35),低于对照组的64.7%(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2、24h 的出血量分别为(214.6±51.6)ml 和(327.5±62.9)ml,均低于对照组的(322.5±82.4)ml 和(462.1±89.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合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较好,安全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本刊由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河北省科技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3296,CN 13-1389/ R;国内邮发代号:18-115。本刊宗旨:开展临床用药学术研究,探讨临床药物合理应用,传播与交流药物合理应用学术信息,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科研与学术工作的开展,介绍国外临床药物合理应用信息,提供专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学术平台。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的效果,建立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手术室麻醉患者1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7例,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对照组97例,采用常规静脉滴注。分析不同静脉滴注方式的疗效,优化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97例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患者中,首次穿刺成功81例(83.51%),再次穿刺成功14例(14.43%),穿刺失败2例(2.06%);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80例(82.47%),再次穿刺成功17例(17.53%),无穿刺失败病例。静脉滴注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观察组15例(15.79%);对照组25例(25.77%)。经过精心护理,手术室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为84.54%。两组并发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手术室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并发症较低,穿刺成功率与常规静脉滴注相当,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高健;刘莹莹;于微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评价百生肼、利福喷汀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05-2011年收治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60例,以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链霉素治疗为标准组,以百生肼、利福喷汀、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链霉素治疗为非标准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总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2、5、8月末痰菌阴转,标准组分别为10例(33.3%)、13例(43.3%)、16例(53.3%);而非标准组为18例(60.0%)、22例(73.3%)、26例(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疗程结束后,X 线胸片吸收情况,标准组总有效率63.3%(19/30),非标准组总有效率86.7%(2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百生肼、利福喷汀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总有效率较优。
作者:林清;顾文芬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临床人工流产术前通过不同给药方式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就诊于本院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298例患者,分为4组:PO(口服)组98例:术前3h 空腹顿服400μg 米索前列醇;PV(阴道放置)组76例:术前3h 于阴道后穹隆部放置0.9%氯化钠溶液湿化的400μg 米索前列醇;SL(舌下含服)组69例:术前3h 舌下含服400μg 米索前列醇;CG(空白对照)组55例:不使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比较宫颈扩张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和不良反应。结果 PO、PV、SL 组宫颈扩张程度均大于 CG 组,PV、SL 组的扩张程度大于 PO 组,PO、PV、SL 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低于 CG组,PO、PV、SL 组患者的阴道流血、下腹痛的发生率均低于 CG 组,其中 PV 组高于 PO、SL 组,PO 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 PV、SL、CG 组,CG 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高于 PO、PV、SL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可有效扩张宫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肿瘤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4月本院手术治疗的老年脑肿瘤患者89例,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依据患者自身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结果89例老年脑肿瘤患者中,有21例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其中出现呼吸障碍和肺部感染发热的7例,出现颅内血肿的6例,出现局部皮下积液的4例,出现心力衰竭的2例,出现压疮的2例。经过精心的护理后,所有老年患者都安全地度过术后危险期,总有效率为100%(21/21)。结论术前对老年脑肿瘤患者的肿瘤进行认真分析,大限度地切除肿瘤,且术后加强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作者:夏小红;张艳秋;李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应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134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8例,对照组66例。观察组产妇使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缩宫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妇子宫收缩能力以及止血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出血情况,治疗效果确切,并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杨梅枝;周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以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00例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方式,而对于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并在护理前后对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 SF -36量表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也可以增强患者体质。
作者:彭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12-2013年诊治的12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患者一般状况好,症状轻,能耐受口服者,可给予左氧氟沙星500mg 口服,1次/ d,同时加服甲硝唑400mg,2~3次/ d,连用14d。若患者一般情况差,病情较重,以静脉滴注给药为宜,可在支持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00mg 静脉滴注,1次/ d;甲硝唑注射液500mg 静脉滴注,1次/8h。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20例患者中,痊愈98例,痊愈率81.7%;显效13例,显效率10.8%;好转9例,好转率7.5%;总有效率100%。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安全有效,价格低廉,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赵素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PRAC)就心脏病问题对含有羟嗪药物的安全性进行审查。含羟嗪药物在欧盟大多数国家被批准用于多种疾病,包括作为术前瘙痒和焦虑治疗,以及用于睡眠障碍。5月8日,EMA 在一份声明中称,这次审查是应匈牙利药品管理局的要求而进行,该机构担心这类药物对心脏的不良反应。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9例产妇,对其在产前、分娩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轻度疼痛39例,中度疼痛82例,重度疼痛8例,分娩顺利,未出现转剖宫产现象。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轻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降低不必要的剖宫产及并发症。
作者:李柯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细菌培养结果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急性腹泻患者160例,分析其临床诊断、特征、细菌培养的结果。结果160例急性腹泻患者中,62例为急性肠炎,6例为消化不良,18例为急性菌痢,60例为胃肠功能紊乱,其余14例腹泻待查;粪便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有43例(26.88%),其中包括16例副溶血弧菌、11例志贺菌属、6例沙门菌、5例类志贺邻单胞菌、3例温和气单胞菌以及2例霍乱弧菌;针对此43例粪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临床诊断确认分别为:2例消化不良,4例胃肠功能紊乱,25例急性肠炎,9例急性菌痢以及3例腹泻待查。结论副溶血弧菌为主要的急性腹泻患者肠道致病菌,其次为志贺菌属。在以往临床对急性腹泻患者的诊断中,有过分依赖便常规化验的现象存在,应引起重视。
作者:方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构建农村地区社区人口健康档案,掌握该地区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其初步干预方式,为科学的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和可行思路。方法选取2013年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某村社区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抽样,抽取594例,将问卷调查和生化检查相结合,以1990年 WHO 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为判断依据,对研究对象进行2型糖尿病筛查,并结合相关条件对患者进行初步干预。结果在排除27例已知糖尿病患者后,对567例未知患者全部进行75g OGTT 筛查,共得到476例正常居民,91例2型糖尿病患者,筛查出患者占总筛查人数的16.05%。594份健康档案中正常居民476例,占80.13%;通过调查问卷确定的患者27例(4.54%),男16例,女11例;通过75g OGTT 筛查所确定的患者91例(15.32%),男52例,女39例。老年组患病率高于青年组。初步干预6个月后,单一护理干预组和运动、护理联合干预组的理论知识知晓率、饮食控制率、主观幸福率、合理运动率和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对农村人口中2型糖尿病的调查与筛查,初步了解了该地区人口的健康状况,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干预,较好地提高了群众对2型糖尿病知识的普及,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病情,为该地区2型糖尿病的诊断与防治夯实了基础。
作者:马秀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3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2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其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经过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42例患者中有畸胎瘤17例占40.48%,主要处于前纵隔;神经源性肿瘤11例,占26.19%,主要处于后纵隔;胸腺瘤8例,占19.05%,都处于前纵隔;淋巴瘤6例,占14.28%,主要处于前纵隔。肿瘤全切39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死亡1例,病死率为2.38%。结论纵隔部位的肿瘤手术治疗需结合胸部 CT 与X 线确定发病部位,进行针对性外科治疗,术后的综合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用于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7月本院治疗的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4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74例和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和神经节苷脂联用治疗)74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72/74),高于对照组的93%(6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素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胃癌不良反应的分析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8例,对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患者进行不良反应的分析,实施心理护理和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结果78例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和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具体为胃肠道反应20例(25.64%)、神经毒性15例(19.23%)、骨髓抑制8例(10.26%)和口腔黏膜炎12例(15.38%)。结论对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患者,通过对化疗药物的给药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应用分析,且合并心理护理和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不仅有效地降低了胃癌的病死率,而且恢复了患者对生活的自信,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作者:林楠;张程;侯春凤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究注射清开灵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合理化建议。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因注射清开灵注射液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30例。研究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并将其按照不良反应损害器官分类,统计人数分布状况与所占比例。结果患者不良反应多出现于全身性损害,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在消化与神经体统方面的损害比例较小。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后2min ~2h,多为1h 出现反应;年龄多集中于10~25岁。结论医师在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时需注意药物的禁忌证与适应证,在用药过程中加强监护,让药物使用更为合理,减少患者不良反应产生概率,提升治疗有效性。
作者:侯明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视觉模拟(VAS)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促进骨折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陈建;徐韵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以本院门诊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老年 RE 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依据临床症状、内镜诊断标准诊断后,对患者采取抑酸剂和胃促动力药物治疗。结果用药疗程结束后,治愈患者19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89.47%。2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并且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内镜是诊断老年 RE 的有效方式,诊断后采取抑酸剂药物和胃促动力药物对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管仁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诊断性刮宫术联合益宫颗粒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出血(即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本院诊断为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164例,按照随机方法将16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单纯诊断性刮宫治疗组)和治疗组(诊断性刮宫术联合益宫颗粒治疗),每组82例。两组治疗7d 为1个疗程。以阴道的流血停止时间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9.3%(65/82),高于对照组的95.1%(7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全身症状总有效率为98.8%(81/82),高于对照组的30.5%(2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诊断性刮宫术联合益宫颗粒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调整改善贫血及相关围绝经期临床症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田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