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丁香园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未给予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术中出血量、阴道切缘阳性及治疗效果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阴道切缘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为93.1%,对照组治愈率为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有25例患者脉管癌栓显示为阴性,4例患者为阳性;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脉管癌栓显示为阴性,9例患者为阳性,观察组阴性率为86.2%,对照组阴性率为69.0%,两组阴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在治疗宫颈癌患者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减小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作者:王阿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1病例简介吴某,女,28岁,因“宫颈炎”服用“盐酸多西环素片0.1g,2次/ d;阿奇霉素胶囊0.5g,1次/ d”治疗7d,于2013-03-04开始出现目黄、身黄、小便黄,困倦乏力,食欲不振,于次日查肝功能示:总胆红素(TBIL)81.5μmol/ L,结合胆红素( DBIL )51.0μmol/ L,间接胆红素( IBIL )30.5μmol/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464U/ 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213U/ L,碱性磷酸酶( ALP)160U/ L,其他血生化检查均正常,患者否认既往有病毒性肝炎病史,否认过敏史和饮酒史,结合患者病史和生化指标,诊断为“药物性肝炎”,收入本院住院治疗。立即停用抗生素,给予中药辨证论治并中医外治法调整阴阳气血,配合保肝降酶、利胆退黄、促肝细胞生长、营养支持等西药治疗。经以上治疗7d 后,患者的胆红素和转氨酶都迅速下降,继续治疗7d后,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
作者:张杏葵;张志 刊期: 2014年第15期
2014年可谓是国产疫苗的多事之秋。年初的乙肝疫苗事件将国产疫苗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民众对国产疫苗质量与安全的质疑。4月30日,媒体再次曝出,陕西西安8名儿童接种过期疫苗,再次引起恐慌。在国产疫苗遭受质疑的同时,儿童免疫接种纷纷转向高价进口疫苗,各地纷传高价进口疫苗脱销。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为阿莫西林钠和克拉维酸钾的复方制剂,两者成分所占比例为5∶1[1-2]。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支气管扩张、矽肺等有黏痰不易咳出的患者。注射用盐酸溴己新是从鸭咀花碱(Va-sicine)得到的半合成品,具有减少和断裂痰液中黏多糖纤维的作用,使痰液黏度降低,痰液变薄,易于咳出。其次是其能抑制黏液腺和杯状细胞中酸性糖蛋白的合成,使痰液中的唾液酸(酸性黏多糖成分之一)含量减少,痰液黏度下降,有利于痰咳出[3-4]。本药的祛痰作用与其促进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及祛痰作用有关。该药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支气管扩张、矽肺等有黏痰不易咳出的患者。本品与抗生素联用,疗效更好,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静脉滴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盐酸溴已新时,输液管道内会出现乳白色浑浊。现对发生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方灵芝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3例,均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联合肌肉注射,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3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9%;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产后并发症发生率5.48%,积极采取措施后均有效控制,无新生儿发生窒息或死亡。结论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显著,安全可行。
作者:史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研究氯吡格雷联合常规治疗急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为该病症的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3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38例,按照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性心绞痛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予以患者氯吡格雷治疗,8周后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生存率均为100.00%;治疗组总有效率84.06%(58/69),对照组总有效率63.77%(44/69);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绞痛复发率、心力衰竭发生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急性心绞痛治疗方法中应用氯吡格雷临床效果良好,疗效明显,安全性佳。
作者:黄荷叶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伴有病毒复制的活动性肝炎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停药后病情反复的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活动性肝炎肝硬化36例,口服拉米夫定100mg,1次/ d,安络化纤丸6g,2次/ d,连续服用1年以上,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生化指标、病毒学改变及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36例中口服拉米夫定及安络化纤丸12个月后,26例(72.2%)肝功能明显好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降至正常,胆红素下降,清蛋白升高;4例(11.1%)腹腔积液消退,肝硬化活动得以控制,病情稳定;24例(66.7%)HBV - DNA 定量<103cp/ ml。停药后3~6个月16例(44.4%)相继出现肝功能异常和HBV - DNA 升高,12例(33.3%)再次口服拉米夫定和安络化纤丸有效。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伴有病毒复制时,口服拉米夫定、安络化纤丸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阻止肝纤维化、肝硬化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停药过早可导致复发,再次给药仍有效。
作者:袁美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综合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2011年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鼻息肉患者10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治疗组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激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治疗后分别对疗效、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术后3、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鼻内镜行综合治疗鼻息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肖士卿;王亚玲;高密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剖宫产瘢痕缺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治疗的102例剖宫产妊娠患者,其中67例为瘢痕缺损者,有35例为瘢痕完整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分析子宫瘢痕缺损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缺损组患者瘢痕距宫颈内口的距离短于完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后位子宫多于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的剖宫产次数、年龄、子宫缝合、24h 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结果显示,后位子宫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OR =3.99,95% CI(1.72,9.38),P <0.05〕;剖宫产瘢痕缺损的发生与剖宫产次数、子宫缝合层数及手术失血量之间没有相关性(P >0.05)。结论后位子宫是剖宫产瘢痕缺损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剖宫产瘢痕缺损的发生与剖宫产次数、子宫缝合层数及手术失血量之间没有相关性。
作者:赵秀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用药指导”栏目主要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类疾病、感染性疾病、流行病、传染病等常见病几多发病的新药的介绍,包括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药物的选择和比较,用药注意事项,老药新用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是否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10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20例,采用循环酶法检测其血浆 Hcy 水平,按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分为对照组,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分分为低、中、高组。按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分结果,分析各组间血浆 Hcy、吸烟、年龄、血糖、血脂等临床生化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血浆 Hcy 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2支病变组及3支病变组的血浆 Hcy 高于1支组,高分数组及中分数组的血浆 Hcy 高于低分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 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P <0.05)。结论血浆 Hcy 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正相关。
作者:刘帆;黄新平;黄伟;杨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64例脑出血患者,按住院号奇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效果、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燕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提出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增强抗生素使用合理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集的8800份病历,其中3000份病历中使用抗生素,后分析统计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类别以及联合使用情况。结果抗生素使用率为34.09%。3000份病历中,抗生素单用率为74.67%、二联用药率为21.03%、三联用药率为4.30%。外科使用率、内科使用率高于其他科室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临床抗生素应用类型包括: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使用使用频率高的包括:头孢曲松、青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头孢克肟等。3000份病历中,不合理病历一共225份(7.50%),其中用药剂量不合理使用率、无适应证用药使用率高。结论本院临床抗生素使用比较合理,但是在抗生素使用中,还是普遍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不断加强抗生素管理,增强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与规范性。
作者:甘晓冬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肌肉注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甲氨蝶呤基础上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可明显提高疗效,且较为安全。
作者:蔡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调查医院2009-2011年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 VITEK -32自动鉴定仪进行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34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124株,检出率为36.2%。非产 ESBLs 219株,检出率为63.8%。都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0%。对氨苄西林都耐药为100.0%~98.6%。结论产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对所有抗生素有一定的耐药性。但是非产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只对个别的抗生素耐药。
作者:唐萍;韩风琴;吴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用于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7月本院治疗的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4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74例和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和神经节苷脂联用治疗)74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72/74),高于对照组的93%(6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素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9例产妇,对其在产前、分娩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轻度疼痛39例,中度疼痛82例,重度疼痛8例,分娩顺利,未出现转剖宫产现象。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轻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降低不必要的剖宫产及并发症。
作者:李柯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PRAC)就心脏病问题对含有羟嗪药物的安全性进行审查。含羟嗪药物在欧盟大多数国家被批准用于多种疾病,包括作为术前瘙痒和焦虑治疗,以及用于睡眠障碍。5月8日,EMA 在一份声明中称,这次审查是应匈牙利药品管理局的要求而进行,该机构担心这类药物对心脏的不良反应。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治疗伴有中等量蛋白尿的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合并有中等量蛋白尿的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来氟米特,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 尿蛋白以及血浆清蛋白含量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24h 尿蛋白以及血浆清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均下降,血浆清蛋白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的24h 尿蛋白下降程度以及血浆清蛋白上升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来氟米特对伴有中等量蛋白尿的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彩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直肠下段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在肛肠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在本院直肠外科进行治疗的80例直肠下段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直肠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直肠下段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复发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直肠下端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在肛肠疾病治疗中效果优越,术后复发率低,患者满意率高。
作者:杨国龙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