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瘢痕缺损相关因素分析

赵秀云

关键词:剖宫产术, 瘢痕, 子宫疾病
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瘢痕缺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治疗的102例剖宫产妊娠患者,其中67例为瘢痕缺损者,有35例为瘢痕完整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分析子宫瘢痕缺损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缺损组患者瘢痕距宫颈内口的距离短于完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后位子宫多于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的剖宫产次数、年龄、子宫缝合、24h 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结果显示,后位子宫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OR =3.99,95% CI(1.72,9.38),P <0.05〕;剖宫产瘢痕缺损的发生与剖宫产次数、子宫缝合层数及手术失血量之间没有相关性(P >0.05)。结论后位子宫是剖宫产瘢痕缺损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剖宫产瘢痕缺损的发生与剖宫产次数、子宫缝合层数及手术失血量之间没有相关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的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9例产妇,对其在产前、分娩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轻度疼痛39例,中度疼痛82例,重度疼痛8例,分娩顺利,未出现转剖宫产现象。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轻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降低不必要的剖宫产及并发症。

    作者:李柯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肿瘤患者留置 PICC 共76例,对留置PICC 肿瘤患者76例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其解决措施。结果 PICC 置管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共30例,其中1例出现心律失常,2例患者置管不成功,3例患者穿刺口出现渗血,16例出现静脉炎,1例出现导管异位,2例患者皮肤出现过敏,2例患者导管发生脱出,1例患者导管出现堵塞,1例患者出现静脉血栓,1例患者出现拔管困难。结论在 PICC 留置过程中,要对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视并积极解决,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作者:黎余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诊治

    目的:探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以本院门诊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老年 RE 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依据临床症状、内镜诊断标准诊断后,对患者采取抑酸剂和胃促动力药物治疗。结果用药疗程结束后,治愈患者19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89.47%。2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并且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内镜是诊断老年 RE 的有效方式,诊断后采取抑酸剂药物和胃促动力药物对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管仁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正对含羟嗪药物进行安全性审查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PRAC)就心脏病问题对含有羟嗪药物的安全性进行审查。含羟嗪药物在欧盟大多数国家被批准用于多种疾病,包括作为术前瘙痒和焦虑治疗,以及用于睡眠障碍。5月8日,EMA 在一份声明中称,这次审查是应匈牙利药品管理局的要求而进行,该机构担心这类药物对心脏的不良反应。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拉米夫定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伴有病毒复制的活动性肝炎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停药后病情反复的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活动性肝炎肝硬化36例,口服拉米夫定100mg,1次/ d,安络化纤丸6g,2次/ d,连续服用1年以上,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生化指标、病毒学改变及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36例中口服拉米夫定及安络化纤丸12个月后,26例(72.2%)肝功能明显好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降至正常,胆红素下降,清蛋白升高;4例(11.1%)腹腔积液消退,肝硬化活动得以控制,病情稳定;24例(66.7%)HBV - DNA 定量<103cp/ ml。停药后3~6个月16例(44.4%)相继出现肝功能异常和HBV - DNA 升高,12例(33.3%)再次口服拉米夫定和安络化纤丸有效。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伴有病毒复制时,口服拉米夫定、安络化纤丸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阻止肝纤维化、肝硬化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停药过早可导致复发,再次给药仍有效。

    作者:袁美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产与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试验的对比分析

    目的:调查医院2009-2011年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 VITEK -32自动鉴定仪进行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34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124株,检出率为36.2%。非产 ESBLs 219株,检出率为63.8%。都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0%。对氨苄西林都耐药为100.0%~98.6%。结论产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对所有抗生素有一定的耐药性。但是非产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只对个别的抗生素耐药。

    作者:唐萍;韩风琴;吴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宫颈注射缩宫素与子宫按摩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注射缩宫素和子宫按摩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本院自然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采用宫颈注射宫缩素联合子宫按摩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性措施预防产后出血。观察比较两组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宫缩恢复情况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产后出血量为(210.3±21.6)ml,低于对照组的(354.4±26.5)ml,两组产后24h 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5%,对照组为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颈注射宫缩素和子宫按摩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增强产妇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率,同时提高了产妇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应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应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134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8例,对照组66例。观察组产妇使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缩宫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妇子宫收缩能力以及止血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出血情况,治疗效果确切,并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杨梅枝;周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关注吡格列酮的膀胱癌风险

    吡格列酮为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吡格列酮的使用可能小幅增加膀胱癌的发生风险,长期使用风险增加。鉴于吡格列酮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的结果,医务人员和患者应该对吡格列酮的膀胱癌风险进行关注,采取适当措施防范吡格列酮可能带来的疾患,主动报告药品的不良反应。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入院后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时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后观察组恢复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临床效果明显,能明显减轻脑水肿和颅内高压,保护神经组织,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樊应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征稿启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本刊由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河北省科技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3296,CN 13-1389/ R;国内邮发代号:18-115。本刊宗旨:开展临床用药学术研究,探讨临床药物合理应用,传播与交流药物合理应用学术信息,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科研与学术工作的开展,介绍国外临床药物合理应用信息,提供专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学术平台。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高龄段股骨粗隆间骨折特点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研究高龄段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特点并分析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普通护理,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治愈率87.18%(34/39)高于对照组的66.67%(2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 =0.02)。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概率较大,术后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升预后,可作为临床辅助治疗措施之一。

    作者:林家凤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盐酸纳美芬用于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麻醉复苏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对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术后复苏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64例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盐酸纳洛酮麻醉复苏,试验组患者术后给予盐酸纳美芬麻醉复苏,对两组患者苏醒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用药5min 苏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术后用药10min 苏醒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复苏离开手术室后均有躁动、谵妄、意识障碍、嗜睡等麻醉后常见不良反应;试验组8例(22.86%),对照组6例(20.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4,P >0.05)。结论盐酸纳美芬用于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术麻醉后复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挺;张庆;刘祥;王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锁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索锁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性质、病种分布和发病部位及其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3月本院就诊的锁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变性质、分布和影像学特点。结果锁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患者的病变性质主要为良性肿瘤11例(27.5%),恶性肿瘤23例(57.5%),肿瘤样病变6例(15%);患者的病种分布和发病部位均比较广泛,其中良性肿瘤多发骨软骨瘤,恶性肿瘤多发转移瘤,肿瘤样病变对为骨囊肿;且对发病于肩峰端和胸骨端。结论锁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中恶性肿瘤多于良性肿瘤,且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递增;病变位置常见于肩峰端,且肩峰端和胸骨端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张智彬;王志萍;岳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农村社区2型糖尿病筛查及初步干预研究

    目的:构建农村地区社区人口健康档案,掌握该地区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其初步干预方式,为科学的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和可行思路。方法选取2013年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某村社区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抽样,抽取594例,将问卷调查和生化检查相结合,以1990年 WHO 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为判断依据,对研究对象进行2型糖尿病筛查,并结合相关条件对患者进行初步干预。结果在排除27例已知糖尿病患者后,对567例未知患者全部进行75g OGTT 筛查,共得到476例正常居民,91例2型糖尿病患者,筛查出患者占总筛查人数的16.05%。594份健康档案中正常居民476例,占80.13%;通过调查问卷确定的患者27例(4.54%),男16例,女11例;通过75g OGTT 筛查所确定的患者91例(15.32%),男52例,女39例。老年组患病率高于青年组。初步干预6个月后,单一护理干预组和运动、护理联合干预组的理论知识知晓率、饮食控制率、主观幸福率、合理运动率和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对农村人口中2型糖尿病的调查与筛查,初步了解了该地区人口的健康状况,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干预,较好地提高了群众对2型糖尿病知识的普及,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病情,为该地区2型糖尿病的诊断与防治夯实了基础。

    作者:马秀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12-2013年诊治的12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患者一般状况好,症状轻,能耐受口服者,可给予左氧氟沙星500mg 口服,1次/ d,同时加服甲硝唑400mg,2~3次/ d,连用14d。若患者一般情况差,病情较重,以静脉滴注给药为宜,可在支持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00mg 静脉滴注,1次/ d;甲硝唑注射液500mg 静脉滴注,1次/8h。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20例患者中,痊愈98例,痊愈率81.7%;显效13例,显效率10.8%;好转9例,好转率7.5%;总有效率100%。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安全有效,价格低廉,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赵素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结核病住院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3月来本院治疗的64例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心理特征,其中包括恐惧与焦虑、孤独无助、失落自怜、自卑、盲目乐观,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试验组(心理护理),每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5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及时掌握患者心理状况,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这样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作者:黄自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本刊“用药指导”栏目征稿启事

    “用药指导”栏目主要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类疾病、感染性疾病、流行病、传染病等常见病几多发病的新药的介绍,包括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药物的选择和比较,用药注意事项,老药新用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影响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以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00例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方式,而对于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并在护理前后对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 SF -36量表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也可以增强患者体质。

    作者:彭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方案,为临床提供借鉴资料。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加强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9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止惊时间分别为(20.9±1.5)min、(26.7±2.1)min,短于对照组的(26.8±1.8) min、(31.2±2.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强细节护理,能够快速退热、止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

    作者:韩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