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萍;韩风琴;吴军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异常时行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的利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分娩第二产程异常时行产钳助产和剖宫产术的16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的分娩用时、产后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产钳组从决策到分娩结束平均用时少于剖宫产组,产钳组手术出血率、产褥感染率和新生儿重度窒息率低于剖宫产组,剖宫产组新生儿颜面擦伤率低于产钳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产妇软产道损伤、新生儿轻度窒息新生儿头皮血肿和新生儿肺炎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第二产程异常时,产钳助产较于剖宫产术更能保护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是解决难产的首选手术方式,能够降低剖宫产率。产科医生应当熟练掌握产钳技术,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尽量减少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季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应用辨证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创伤性骨折患者12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辨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得分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得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护理可较好促进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丁雪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普通型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本院收治的5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热毒宁组(27例),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西医对症治疗组(27例),予维生素 C、维生素 B6加入10%葡萄糖静脉滴注,布洛芬或赖氨匹林退热。结果热毒宁组退热有效率77.8%;西医对症治疗组退热有效有效率74.1%。热毒宁组退热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热毒宁组与西医对症治疗组退热起效时间、体温降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手、足皮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热毒宁组转重症比例为29.6%,西医对症治疗组转重症比例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ALT、AST、尿素氮、肌酐、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ALT、AST、尿素氮、肌酐、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热毒宁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血红蛋白、血小板、ALT、AST、血糖、尿素及肌酐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西医对症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热毒宁对手足口病所致发热具有肯定的退热作用,与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布洛芬、赖氨匹林)疗效相当。热毒宁对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影响,且过敏反应很少见。
作者:黄定栋;张舒婷;卓志强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3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2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其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经过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42例患者中有畸胎瘤17例占40.48%,主要处于前纵隔;神经源性肿瘤11例,占26.19%,主要处于后纵隔;胸腺瘤8例,占19.05%,都处于前纵隔;淋巴瘤6例,占14.28%,主要处于前纵隔。肿瘤全切39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死亡1例,病死率为2.38%。结论纵隔部位的肿瘤手术治疗需结合胸部 CT 与X 线确定发病部位,进行针对性外科治疗,术后的综合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中晚期肿瘤患者自我效能及希望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96例中晚期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模式的护理,观察组进行家属参与模式的护理,并于治疗1个月、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与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以及希望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2个月生存质量、自我效能感以及希望水平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提高中晚期肿瘤患者自我效能及希望水平的效果非常好,能够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意识和生活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
作者:何育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1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并给予宫颈注射甲氨蝶呤联合口服米非司酮胶丸的治疗方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1例在治疗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均呈下降趋势,彩超均提示下段瘢痕妊娠处血流信号消失或减弱,其中15例在血 HCG 下降至正常或较低水平;彩超提示局部血流信号消失后于 B 超监护下行清宫术,术中出血约50~320ml。1例患者行注射甲氨蝶呤1次后复查彩超示子宫下段肌层异常回声处血流信号减弱,血 HCG 下降未达满意水平,但患者坚决要求行 B 超监护下清宫,术中出血较多,约800ml,给予补液,输血,应用宫缩药物并按摩子宫等治疗后出血减少。14例因血 HCG 下降不满意而行子宫瘢痕妊娠切除修补术,术中出血约50~160ml。1例患者因已41岁,合并子宫腺肌病,在胚胎死亡,局部血流信号消失后要求切除子宫而行子宫全切术,术中出血约150ml。结论宫颈注射甲氨蝶呤并口服米非司酮胶丸的治疗方案简单易操作,可取得明显效果,降低了清宫术中出血量,减少开腹手术的概率。
作者:李冬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5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55%(28/2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97%(2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兰洣;陈思炬;杨易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本刊由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河北省科技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3296,CN 13-1389/ R;国内邮发代号:18-115。本刊宗旨:开展临床用药学术研究,探讨临床药物合理应用,传播与交流药物合理应用学术信息,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科研与学术工作的开展,介绍国外临床药物合理应用信息,提供专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学术平台。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断指再植术在显微外科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已成为手外科常见手术之一,手术过程常涉及骨的再接以及血管、神经、肌腱的吻合。特殊情况下需进行植皮,断指术若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处理会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和加剧[1]。断指再植术术式选择需根据断指实际情况来决定,断指一般分为完全离断和不完全离断。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不同程度上的关节僵硬、肌肉萎缩以及感觉障碍等。断指再植术除了需要医生精心的血管吻合技术外,术后护士密切的观察、有效地治疗及护理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2]。
作者:李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中西药保留灌肠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后脱疮期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38例 PPH 术后脱疮期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消炎、止血治疗3~4d、中药坐浴、肛泰栓纳肛换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0.5%甲硝唑液加康复新液小剂量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3.9±1.1)d 少于对照组(5.1±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药保留灌肠在 PPH 术后脱疮期出血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缩短止血时间。
作者:余志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氯胺酮是目前儿科急诊手术时广泛应用的镇静麻醉药,为一种拟交感神经药,可通过升高血压、增加眼外肌张力升高眼压。但目前为止,氯胺酮升高眼压的程度尚无定论。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急性胆囊炎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急性胆囊炎患者90例,对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1d 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根据胆囊轮廓是否清晰分为三组,胆囊轮廓清晰患者为组一,胆囊轮廓不清晰患者为组二,胆囊轮廓模糊或不规则患者为组三。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其应用的意义。结果组二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及胆囊周围有积液的例数均多于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9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8例转为开腹手术,开腹率为88.89%(8/90)。组一的35例患者中,有4例黏连超声检查未检出,LC 检出。结论超声检查可显示胆囊壁炎性增厚及胆囊积液,诊断负荷率高,为临床确诊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秋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以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00例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方式,而对于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并在护理前后对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 SF -36量表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也可以增强患者体质。
作者:彭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评价百生肼、利福喷汀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05-2011年收治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60例,以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链霉素治疗为标准组,以百生肼、利福喷汀、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链霉素治疗为非标准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总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2、5、8月末痰菌阴转,标准组分别为10例(33.3%)、13例(43.3%)、16例(53.3%);而非标准组为18例(60.0%)、22例(73.3%)、26例(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疗程结束后,X 线胸片吸收情况,标准组总有效率63.3%(19/30),非标准组总有效率86.7%(2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百生肼、利福喷汀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总有效率较优。
作者:林清;顾文芬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癌性疼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患者82例,根据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辨证护理、情志护理等来配合治疗。结果82例癌性疼痛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护理,显效49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24%。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治疗癌性疼痛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丹;姜霞;许大雪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视觉模拟(VAS)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促进骨折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陈建;徐韵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治疗伴有中等量蛋白尿的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合并有中等量蛋白尿的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来氟米特,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 尿蛋白以及血浆清蛋白含量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24h 尿蛋白以及血浆清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均下降,血浆清蛋白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的24h 尿蛋白下降程度以及血浆清蛋白上升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来氟米特对伴有中等量蛋白尿的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彩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调查某院肿瘤化疗科康艾注射液使用情况,评价其使用合理性。方法选取某院肿瘤化疗科2012年使用过康艾注射液的住院病历268例,对其使用康艾注射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康艾注射液在肿瘤化疗科的使用存在疗程不足(100.0%)、联合用药不合理(2.9%)、溶媒品种选用不合理(2.1%)及超日剂量(1.3%)等现象。结论该院肿瘤化疗科在使用康艾注射液中存在不规范的表现,需要改进。
作者:万正兰;卓飞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分析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3月来本院治疗的64例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心理特征,其中包括恐惧与焦虑、孤独无助、失落自怜、自卑、盲目乐观,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试验组(心理护理),每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5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及时掌握患者心理状况,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这样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作者:黄自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伴有病毒复制的活动性肝炎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停药后病情反复的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活动性肝炎肝硬化36例,口服拉米夫定100mg,1次/ d,安络化纤丸6g,2次/ d,连续服用1年以上,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生化指标、病毒学改变及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36例中口服拉米夫定及安络化纤丸12个月后,26例(72.2%)肝功能明显好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降至正常,胆红素下降,清蛋白升高;4例(11.1%)腹腔积液消退,肝硬化活动得以控制,病情稳定;24例(66.7%)HBV - DNA 定量<103cp/ ml。停药后3~6个月16例(44.4%)相继出现肝功能异常和HBV - DNA 升高,12例(33.3%)再次口服拉米夫定和安络化纤丸有效。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伴有病毒复制时,口服拉米夫定、安络化纤丸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阻止肝纤维化、肝硬化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停药过早可导致复发,再次给药仍有效。
作者:袁美锦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