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萍;韩风琴;吴军
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资格预审是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一个服务项目,用以评估医药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疗效。在2001年,初重点关注的是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治疗药物。2006年,药品审查范围进一步扩大,列入了促进生殖健康的药品和产品。2008年,又把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锌片列入到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资格预审里。到2012年底,世界卫生组织通过资格预审的药物清单收入了316种用于治疗重点疾病的药品。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索锁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性质、病种分布和发病部位及其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3月本院就诊的锁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变性质、分布和影像学特点。结果锁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患者的病变性质主要为良性肿瘤11例(27.5%),恶性肿瘤23例(57.5%),肿瘤样病变6例(15%);患者的病种分布和发病部位均比较广泛,其中良性肿瘤多发骨软骨瘤,恶性肿瘤多发转移瘤,肿瘤样病变对为骨囊肿;且对发病于肩峰端和胸骨端。结论锁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中恶性肿瘤多于良性肿瘤,且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递增;病变位置常见于肩峰端,且肩峰端和胸骨端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张智彬;王志萍;岳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炎琥宁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7d。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7%(34/43),低于观察组的93.02%(4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期间身体特征等状况良好,没有出现贫血、白细胞计数减少等不良症状。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溶血性贫血等症状。结论炎琥宁对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汇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黑膏药制剂小儿咳喘贴、坎离贴对实验动物皮肤的刺激性和过敏性。方法通过同体比较法对新西兰兔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分组法对豚鼠进行皮肤过敏性实验。分别观察新西兰兔及豚鼠有无皮肤刺激反应及过敏反应。结果小儿咳喘贴、坎离贴对新西兰兔完整皮肤与破损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结论皮肤安全性评价实验表明黑膏药制剂小儿咳喘贴、坎离贴对实验动物皮肤安全性实验合格,可安全用于临床。
作者:李琛;李杰;范彦博;张义生;周才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不同靶控方法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为临床选择佳的麻醉用药方式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进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1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靶控血浆浓度,观察组55例靶控效应室浓度,比较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意识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意识消失时间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药物用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的麻醉时间、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药物总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对照组为1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靶控血浆浓度、靶控效应室浓度两种靶控方法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均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但靶控效应室浓度麻醉起效快,且安全可靠,是临床优选的麻醉靶控方法。
作者:李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剖宫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2例高危剖宫产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仅观察组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由专人记录及测量产后出血情况,分析两组的产后出血情况(发生率和产后2h、24h 出血量),出血治疗情况(止血时间和输血率),并记录两组产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22.6%)低于对照组(51.6%),且产后2h、24h 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和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高危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且可降低止血时间,同时应配合及时有效的护理。
作者:张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应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134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8例,对照组66例。观察组产妇使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缩宫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妇子宫收缩能力以及止血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出血情况,治疗效果确切,并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杨梅枝;周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本刊由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河北省科技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3296,CN 13-1389/ R;国内邮发代号:18-115。本刊宗旨:开展临床用药学术研究,探讨临床药物合理应用,传播与交流药物合理应用学术信息,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科研与学术工作的开展,介绍国外临床药物合理应用信息,提供专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学术平台。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审核处方是药师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需要加强此工作才能保证消费者的用药安全。本文概述了窗口处方审核的内容与要求,分析了窗口处方审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窗口处方审核的模式建立:培训处方审核员、实行用药安全防火墙、实行电子处方即时审核制度和实行处方的多重监管。
作者:尹可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提出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增强抗生素使用合理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集的8800份病历,其中3000份病历中使用抗生素,后分析统计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类别以及联合使用情况。结果抗生素使用率为34.09%。3000份病历中,抗生素单用率为74.67%、二联用药率为21.03%、三联用药率为4.30%。外科使用率、内科使用率高于其他科室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临床抗生素应用类型包括: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使用使用频率高的包括:头孢曲松、青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头孢克肟等。3000份病历中,不合理病历一共225份(7.50%),其中用药剂量不合理使用率、无适应证用药使用率高。结论本院临床抗生素使用比较合理,但是在抗生素使用中,还是普遍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不断加强抗生素管理,增强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与规范性。
作者:甘晓冬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治疗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患者146例,与同期行开腹保守性治疗子宫肌瘤或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患者42例进行比较,包括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随访。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腹腔镜组术后未见并发症,开腹组术后出现并发症者2例,术后随访有3例患者仍感觉手术切口处疼痛感。结论采用腹腔镜保守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
作者:田革联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推行洁净手术室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1年本院收治的需经手术治疗的患者1156例,分别观察两年中的手术切口的总感染率、不同类型手术切口的总感染率、手术室两年平均菌落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1年手术切口的总感染率为1.90%,其中择期手术感染率为1.05%,急诊手术感染率为4.38%,Ⅰ型切口总感染率为0.26%,Ⅱ型切口总感染率为0.52%,Ⅲ型切口总感染率为1.12%;2011、2012年手术室的平均菌落数分别为(46.4±4.9)cfu/ m3和(39.5±3.8)cfu/ m3。结论手术室开展洁净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PRAC)就心脏病问题对含有羟嗪药物的安全性进行审查。含羟嗪药物在欧盟大多数国家被批准用于多种疾病,包括作为术前瘙痒和焦虑治疗,以及用于睡眠障碍。5月8日,EMA 在一份声明中称,这次审查是应匈牙利药品管理局的要求而进行,该机构担心这类药物对心脏的不良反应。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配伍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行剖宫产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吗啡加罗哌卡因,治疗组采用地佐辛加罗哌卡因,比较两组产妇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各时间点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24 h 内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地佐辛配伍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黄广翔;罗冠贤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眼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就眼科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 =50)与系统、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组,n =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眼病病变恶化率为2%,低于对照组8%。结论加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防止不良事件发生,保障生存质量。
作者:石慧慧;张小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情绪的特点分析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56例,对其进行焦虑情绪特点分析,实施心理护理和针对性护理,观察护理后的结果。结果56例患者经焦虑情绪特点分析和心理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后的 SAS 评分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有效分析患者焦虑情绪的特点和合理化的临床护理可以促进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早日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慧;刘秋红;才会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奥硝唑与甲硝唑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8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奥硝唑组和甲硝唑组。奥硝唑组患者采用奥硝唑治疗,甲硝唑组患者则采用甲硝唑治疗,分别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奥硝唑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硝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奥硝唑组发生胃肠道反应6例,头晕2例,皮疹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甲硝唑组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21例,头晕5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上,奥硝唑较甲硝唑疗效更为确切,治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王红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对本院2010-2013年高危药品管理的改进措施及干预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药剂人员和医护人员对高危药品的风险管理意识。
作者:薛玉华;吕娜;高青青;张立刚;杨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107例胃癌术后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常规西医护理、中医治疗的护理、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等,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07例胃癌术后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后,手术及化疗痛苦均减轻,住院时间缩短,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合适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许大雪;姜宏宇;韩天雪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用于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7月本院治疗的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4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74例和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和神经节苷脂联用治疗)74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72/74),高于对照组的93%(6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素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