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科;牛兆山
互联网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影响着社会进程和人类未来,以浩瀚的信息量、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快速传递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但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网民来说,充满着刺激和诱惑的互联网已深深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秀玲;于瑞花;刘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PICC)与经上腔静脉插管在全胃肠道外营养(TPN)输注中临床应用情况及利弊.方法 37例经肘部PICC(PICC组),49例经颈部锁骨下及颈内、外静脉插管(上腔静脉组).分别记录插管成功率、留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3.94,P<0.05);两组平均留管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3.56,P<0.001);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42,P<0.01).结论 PICC组较上腔静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插管保留时间长,使得需长期TPN的病人输液更方便、更安全.
作者:陆连芳;田云萍;王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蛋白及门冬氨酸特异的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进而阐明它们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和7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Ki-67蛋白及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Ki-67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Hc=27.81,P<0.01);caspase-3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uc=5.097,P<0.01);Ki-67蛋白表达与病人年龄及手术-临床分期无关(Hc=3.590、5.888,P>0.05),而与病理分级、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Hc=8.504、4.778,P<0.05;uc=2.963,P<0.01);caspase-3表达与病人年龄、手术-临床分期、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Hc=4.371,uc=1.077~1.374,P均>0.05),而与病理分级有关(Hc=7.320,P<0.05);子宫内膜腺癌组织Ki-67的表达与caspase-3呈负相关(rs=-0.241,P<0.01).结论 Ki-67蛋白与子宫内膜腺癌侵袭和转移关系密切;Ki-67蛋白和caspase-3可能呈负反馈调节,共同参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细胞凋亡与增殖的病理过程.
作者:牛兆山;纪祥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冻存羊膜移植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早期重度眼表碱烧伤的疗效.方法 将重度眼表碱烧伤病人34例(38只眼)分为两组,手术组28眼在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行冻存羊膜移植术,对照组10眼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 随访3~12个月,手术组所有病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20眼角膜水肿减轻,21眼角膜遗留不同程度的斑翳,4眼角膜恢复透明,1眼持续混浊、水肿并发生角膜溃疡,2眼发生睑球粘连.对照组3眼角膜溃疡,6眼角膜白斑伴角膜血管化,4眼发生不同程度睑球粘连.结论 早期羊膜移植并糖皮质激素治疗严重眼表碱烧伤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振华;梁涛;赵桂秋;张丽娜;杜兆东;刘建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疗效,以便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 将口腔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病人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聚肌胞肌肉注射治疗;对照组应用阿昔洛韦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uc=2.19,P<0.05);治疗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5.68,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用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疗效显著,其作用优于单用西药,为临床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张安勇;赵恒梅;张宏;苏丽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56例(63眼)复发性翼状胬肉.翼状胬肉伸入角膜缘内2~5 mm,其中19眼角膜缘受损范围大于90°,二次手术者16眼,三次手术者1眼.结果 术后随访3年,复发6眼,其中1眼为第三次手术者,复发率9.53%.结论 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临床疗效肯定,取材方便.尤其对角膜缘受损范围大于90°者,可避免睑球粘连的并发症.
作者:魏淑蓉;李薇薇;镡鲁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丁螺环酮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ICD-10或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联合组)和单用帕罗西汀(单用组)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治疗第1、2、4、6周末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第6周末联合组HAMD和HAMA评分低于单用组,第2周末、第6周末联合组的HAMD和HAMA平均减分率高于单用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1.79~11.57,P<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优于单用帕罗西汀.
作者:李吉祝;张泮民;王东明;田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心力衰竭(心衰)时,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心肌细胞表面β受体的数目和功能下降,引起下游机制发生改变.目前在临床治疗中,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广泛应用于心衰病人,有研究者提出,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可能参与修复或逆转,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脱敏或下调,但至今还未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该设想.
作者:宋晓东;辛颖;刘哲;张禅那;惠汝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海通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96例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2例口服海通片,每次100 mg,每日3次;对照组144例口服烟酸肌醇酯片,每次0.4 g,每日3次,4周为1疗程.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为63.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c=3.827,P<0.01);两组治疗后血脂、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t=2.949~18.705,P<0.01),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海通片治疗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海然;吕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水母皮炎病人明显增多,我科近2年共收治43例水母蜇伤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脏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所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对110例NVAF所致的及400例无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NVAF病人有以下临床特点:年龄偏大;病人瘫痪重,意识障碍程度深,偏盲发生率高而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低;病死率高.结论 NVAF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病情重,病死率高.
作者:刘坤;纪珍花;王永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股部保存骨瓣阔筋膜扩大修补硬膜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5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去骨瓣减压术,并于股外侧切口取阔筋膜扩大修补硬脑膜,同时将骨瓣包埋于股外侧切口内,条件许可则早期行骨瓣复位.结果 52例病人中恢复良好者占72%,轻残者占18%;除2例第一次术后并发颅内感染,5例颅骨修补术后出现小量皮下积液外,其余病人均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论采用股部保存骨瓣阔筋膜扩大修补硬膜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能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且不需特殊设备,可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孟凡兴;李玮;杨家应;丁永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利培酮联合德巴金治疗伴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将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伴精神运动性兴奋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合并德巴金(合并组)和单用利培酮(单用组)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末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合并组疗效好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96,P<0.05),两组病人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德巴金合并利培酮可作为治疗伴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较好方法.
作者:张少丽;王春霞;王立涛;冯玉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状况,为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网络成瘾筛选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中学45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上网率(96.73%)明显高于女生(80.26%),中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2.74%,男生成瘾率(15.82%)明显高于女生(5.08%).成瘾者SCL-90测试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非成瘾者(t=3.459~11.053,P<0.05).结论 中学生的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网络成瘾对中学生的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已产生明显影响,加强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作者:张彩玉;董晓静;王青妍;高贵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白血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目前临床上以化学治疗(化疗)为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化疗的常见的剂量限制性反应为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易并发口腔、上呼吸道及全身各部位感染、出血等,严重者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为使病人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当血液中白细胞(WBC)≤1.0×109/L、血小板(PLT)≤20×109/L,及时对病人采取保护性隔离,进行综合护理,可获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董李梅;胡顺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 将68例(69眼)不伴有严重并发症的外伤性白内障病人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A、B、C、D共4个组,对术后视力、手术并发症等比较分析.结果 B组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6者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8~0.030);术后出现严重前房反应及后囊混浊者,A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2~0.045).结论 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对于外伤性白内障病人取得佳视力及减少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张丽娜;梁涛;赵桂秋;杜兆东;张振华;刘建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头颈肿瘤病人术前血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 以177例头颈肿瘤外科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于手术前日常规行血CRP、清蛋白(ALB)以及白细胞计数(WBC)检查,并对术后感染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77例病人术后发生感染21例(11.9%),其术前CRP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病人,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5,P<0.01).术前CRP水平升高病人术后感染率为57.14%,明显高于术前CRP水平正常组(3.36%)(χ2=6.18,P<0.01);术前CRP水平升高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术前CRP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t=2.215,P<0.05).结论 头颈肿瘤病人术前血清CRP水平升高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升高.
作者:牟莹心;陈志俊;王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病人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32例不同类型AL病人的RP、血小板(PLT),动态观察7例病人化疗过程中的RP、PLT的变化,并与12例健康查体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L初治组、复发难治组RP、PLT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7.320、6.950,q=4.318~5.897,P<0.05).缓解组化疗前RP高于化疗后(t=2.806,P<0.05);未缓解组化疗前RP低于化疗后(t=3.128,P<0.05).7例初治AL病人骨髓抑制期RP、RP%低于骨髓恢复期(F=7.061、9.345,q=3.932~5.983,P<0.05).AL病人RP%与PLT呈负相关(r=-0.373,P<0.05).结论 RP可反映AL病人的不同病理状态,也是化疗后骨髓恢复的一个早期且敏感指标.
作者:肖淑欣;赵洪国;孟凡军;曹永现;王静;王继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病人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情况及对16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气管切开病人128例,非机械通气病人(对照组)560例,均采用常规方法培养、分离鉴定细菌,同时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气管切开组病人PA感染率和耐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抗生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头孢哌酮钠、头孢吡肟的耐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3.279~20.217,P<0.05);两组PA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钠、头孢西丁、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的耐药率均大于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切开病人PA感染率及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显著增加,应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可作为首选药物有效地控制耐药菌株传播,从而降低由PA引起的院内感染.
作者:李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白内障手术不同的手术切口和术式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 应用TOPCON SP-2000P式角膜内皮显微镜,计数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法、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法、小切口ECCE法手术白内障病人术前以及术后3、6、12个月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计算细胞平均密度及细胞平均丢失率.结果 3种不同术式及切口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显著性(F=0.62~0.99,P>0.05),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差异亦无显著性(χ2=0.76~0.91,P>0.05).结论 白内障手术切口、术式与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无直接关系.
作者:刘建伟;梁涛;赵桂秋;杜兆东;张振华;张丽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