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谭建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 血栓通, 血小板活化功能
摘要: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抗凝、降脂、扩冠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并可改善血小板活化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手足口病80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表现及诊治措施。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治疗4~7d后体温下降到正常范围,皮肤水泡干涸,丘疹消失,且无色素沉着现象发生,口腔溃疡治愈时间多为1~10d,发生并发症的患儿治疗时间较长,合并肺炎患儿的治疗时间多为7~10d。合并心肌炎的患儿治疗时间为2周;伴有神经系统异常症状的患儿经针对性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性非常强,治疗期间必须加强对消毒的重视,及时对污染品进行消毒处理,并尽可能避免进入人群密集场所,同时需做好健康宣教,一旦有临床症状发生应立即就诊,从而防止患儿出现危重并发症。

    作者:卢光慧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降钙素原水平检测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水平检测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同期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C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2组CRP、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第1、8和16天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能够准确显示出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程度,对其预防和治疗均具有明显指导作用。

    作者:郎少磊;安淑霞;常婧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方案对医疗差错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究手术室安全管理开展护理安全干预方案对医疗差错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并为手术室的管理提供实践性导向。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96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2011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1805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医疗差错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医疗差错率为0.1%低于对照组的0.9%,护理满意度为98.9%高于对照组的9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开展护理安全干预方案可有效地降低医疗差错事件发生率,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建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为(8.46±2.5)d短于对照组的(10.86±2.9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相对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艾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延长反复静脉滴注甘露醇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护理体会

    在神经内外科静脉输注20%甘露醇是快速降低颅内压的急救措施。甘露醇为高渗性液体,对血管刺激性强,快速输注时甘露醇局部浓度过高,且每天需使用3~6次,因此甘露醇所致静脉炎在临床极为常见,据文献报道,反复静脉输注20%甘露醇,2d内静脉炎发生率为45.69%,2d后静脉炎发生率为100%[1]。有报道指出头皮针穿刺引起的静脉炎为17.9%,留置针为16.2%,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2]。留置针以其套管柔软,对血管的刺激小,输液畅通,广泛应用于临床,采用留置套管针的方法不但减少了反复多次静脉穿刺造成血管壁机械损伤,且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但反复静脉注射甘露醇后,仍可观察到不同程度不同的浅静脉炎。留置时间比静脉滴注普通药液时间明显减少,如何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针对以上问题,我科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实施了系统护理,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王丽;孙建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高频单味中药组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高频单味中药组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经知网万方知识库检索治疗消化道出血的70个中药方,从中筛选出各药方中的高频药物组方用于研究组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中医常规药方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和高频药物出现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个药方筛选中,高频率的4个单味中药依次为黄芪(84.3%),白术(77.1%),白芍(70.0%),党参(64.3%)。结论高频单味中药组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比常规中药方效果更佳,显著提高了治疗质量。

    作者:宋海林;王振祥;王娟;邢冬梅;徐黔灵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 CS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0月该院CSP患者25例,均行子宫动脉栓塞后在超声引导下清宫治疗,观察术中及术后阴道流血情况、有无术后残留,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月经情况。结果25例患者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手术治疗CSP均一次成功,术中术后出血少,术后月经规则。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治疗CSP有效杀伤和消除胚胎组织,栓塞后阻断胚胎血供,达到降低子宫切除和丧失生育能力的风险,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马春华;胥保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多塞平中毒致呼吸心跳停止1例的抢救与护理

    1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主因被人发现冻伤昏迷4h于2013年1月17日12∶00来诊。既往患有抑郁症3年,高血压病史1年。入院后查体:处于深昏迷状态,T<35℃,不能测出,脉博( P)26次/min,呼吸( R)2~4次/min,BP 50/40mm Hg,双瞳孔散大约7mm,对光反射消失,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啰音,肠鸣音未闻及,病理症未引出。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律齐,心动过缓。化验室检查示:血钾3.0mmol/L,血糖17.9mmol/L,血肌酸激酶3777U/L,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183U/L,肌红蛋白1435 U/L,血气分析示:pH7.26, PCO234mm Hg, PaO2204mm Hg, SBE-11.2mmol/L,余化验结果正常。根据病史及化验结果初步诊断为:冻僵,休克,心动过缓,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抑郁症。给予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高流量吸氧、保暖、补液、升压、提高心率、降低血糖、促醒等抢救治疗,于13∶30患者突然出现心跳停止,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术及肾上腺素静推等抢救治疗,2min后心跳恢复,予以呼吸机辅助治疗。

    作者:任红芬;齐晓娜;任远征;朱慧军;高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1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2012年4月-2013年4月该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对150例患者实行胰岛素注射治疗,结合其他降糖药物并调节患者的膳食结构综合治疗,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的1~2个月之内,150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141例,治愈率为94.0%,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2型糖尿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达到治愈的效果,后期通过合理的饮食可有效防止2型糖尿病的复发,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效率。

    作者:于文静;闫静慧;赵子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抗凝、降脂、扩冠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并可改善血小板活化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建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基层部队医院麻醉科实施弹性工作制的利弊分析

    目的:对麻醉科工作中的弹性排班制度的利弊进行探讨。对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质量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采用工作压力调查表对麻醉科医护人员2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超负荷工作量、长期精神紧张、患者、家属及社会对麻醉科工作的偏见和过高期望等,对麻醉科医护人员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结论根据基层医院麻醉科人力资源不足、工作量分配不均衡的特点、合理安排人员的班次。既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又提高了科室管理效率。

    作者:潘志强;沈桂仙;张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与临床诊断符合率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确诊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相符程度。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3年5月收治并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20例,测试患者的生化指标,并统计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观察对象中临床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程度。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乙肝患者的其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丙氨酸转氨酶(A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的总体符合率为66.82%。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确诊过程中,临床诊断只能作为初级诊断,医务人员及患者应及时进行病理检查,以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李芬;陈薪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增强胃动力、保护胃黏膜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傅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FPG、2hPG、HbA1c、肝、肾功能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FPG、2hPG、HbA1c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2hPG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FPG、HbA1c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且疗效显著。

    作者:赵新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冷光源光照疗法在危重病理性黄疸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冷光源光照疗法治疗危重病理性黄疸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5例确诊危重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儿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冷光源光照疗法治疗并配合系统光疗护理,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总结冷光源光照治疗前后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治疗后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有降低(P<0.01),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冷光源光照疗法治疗危重病理性黄疸患儿效果确切,配合系统光疗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和提高治疗效果,在阻碍黄疸进一步加重和改善患儿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国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普通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普通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予普通钢板治疗,试验组予锁定钢板治疗,随访半年。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于术后1、3、6月对患者行Neer肩关节评分,比较Neer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3个月Neer肩关节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术后6个月Ne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安全性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华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卡前列酸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卡前列酸(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应用于预防阴道分娩后产后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对该院4年阴道分娩病例进行分析,前2年阴道分娩病例(对照组)单用缩宫素肌内注射预防产后出血,近2年阴道分娩病例(试验组)采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结果试验组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可增强子宫缩收,加快子宫胎盘剥离面血窦关闭,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林素琴;颜文美;熊俊;陈燕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94.12%),对照组治愈13例(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比单独应用米非司酮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程清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HPLC 测定乐脉丸中赤芍的含量

    目的:建立乐脉丸中赤芍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 RP18(5μm,3.9mm ×150m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13∶87);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芍药苷的进样量在0.20403~2.04032μg ( r =0.9999)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5%和100.3%,RSD分别为1.5%和1.4%(n=6)。结论 HPLC测定乐脉丸中赤芍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乐脉丸中赤芍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从敏;熊本立;徐小利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进行硝酸甘油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