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张小红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 复方丹参滴丸, 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进行硝酸甘油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集中开展白内障手术的体会

    2012年9月,四川省防盲办在壤塘县开展了为期5天的白内障复明工作,完成手术210例,期间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得到当地群众高度赞扬。针对基层医疗条件差,卫生条件落后的现状,笔者就如何在基层医院顺利开展防盲手术,总结了几点心得体会。

    作者:苏茜;雷春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进行硝酸甘油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2011年8月-2013年5月该院收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80例,观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情况。结果通过对患者使用呼吸机和针对性护理措施,总有效率为93.75%(75/80)。结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使用良好、科学的护理方法,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血脂及 hs-CRP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血脂及hs-CRP的影响。方法将2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及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TC、TG及LDL-C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可通过迅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血脂水平而改善病情。

    作者:刘丽;张英岚;陶利勇;周忠群;葛玉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尺骨鹰嘴骨囊肿并病理性骨折1例

    骨囊肿( bone cyst )又称单纯性骨囊肿或孤立性骨囊肿,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良性骨肿瘤样病变,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可发生于人体任何骨,常好发于长骨干骺端,以肱骨近端和股骨近端为常见,检索国内相关文献,右尺骨鹰嘴骨囊肿并病理性骨折国内未见有报道,我科2013年8月收治1例骨囊肿患者,现将该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江兵;朱成润;曹燕庆;潘宏;章小军;陶岳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治疗对策。方法选取心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心血管病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及护理,观察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并对比分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因素。结果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所有患者感染现象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年龄、吸烟史、意识昏迷、侵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吞咽困难等均是导致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因素多样,医护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需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宝玫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抗生素在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观察抗生素在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给予抗生素,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和术后12h用药,用药1d,而对照组则在术后用药,用药3d,比较2组住院时间、体温、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结果2组住院时间、体温、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仅能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同时还能减少用药剂量,减少患者住院费用,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岳金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诊断性抗结核治疗腺苷脱氨酶测定正常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诊断性抗结核治疗腺苷脱氨酶( ADA)测定在正常范围内的胸腔积液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ADA测定正常的胸腔积液患者给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观察治疗后胸腔积液吸收情况及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率。结果胸腔积液明显减少29例,胸腔积液无明显变化8例,胸腔积液明显增加3例。结论 ADA测定正常时给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左俊丽;王淑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胆总管下段结石腹部超声检查技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胆总管下段结石腹部超声检查技巧。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150例,对其进行术前腹部超声检查,然后将其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探讨各种超声检查技巧在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50例患者经超声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140例,经手术确诊133例(95.0%),误诊7例(5.0%),与手术结果相比超声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的灵敏度为99.2%。结论应用腹部超声检查胆总管下段结石时,探头扫查较为方便、实用、安全,只要操作技巧熟练,对于胆道解剖结构较为了解,就能有效提高临床确诊率。

    作者:李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急性酒精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的常见病,指一次饮酒过量,超过人体代谢速度,发生乙醇蓄积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状态,严重者可因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紊乱而死亡[1]。因此,及时诊治很重要。2008年8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40例,给予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小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体检中心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建立符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各项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八大原则规范护理工作。结果规范的工作制度及流程,在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同时,使体检中心服务质量得到改进,受检者满意度提高,整个体检中心的形象上升了一个台阶。结论建立符合ISO9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促进体检中心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作者:吴永梅;徐云芳;张雪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在外伤性脾破裂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外伤性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促进其康复,有效预防并发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小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14岁以下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体会

    儿童股骨颈骨折比较少见,占儿童骨折的1%。但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的增多,发生率也较以前增高[1]。儿童股骨颈骨折因其解剖生理的特殊性,并发症多,后遗畸形严重。如早期治疗护理不当,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我院2007-2010年收治<14岁儿童股骨颈骨折3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抗凝、降脂、扩冠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并可改善血小板活化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建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所有患者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血脂及颈动脉超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 FB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及血脂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MT和斑块积分分别为(1.02±0.11)mm和(3.15±0.59)分分别低于治疗前的(1.66±0.32)mm和(5.85±1.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显著降低血糖、血脂,降低颈动脉IMT,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兰;蒋文化;李录花;翟明霞;李辉;方玉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行脑脓肿切除术麻醉1例

    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由于其病理异常改变,对手术麻醉耐受性低,围术期发生心脏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风险显著增加[1],对麻醉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成功处理了1例术前合并有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行脑脓肿切除术的麻醉,现报道如下。

    作者:边步荣;艾伟;刘斌;孙波;韩利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洁净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管理方法分析

    洁净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其担负着对进行手术的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1]。随着现代外科手术技术的日益复杂和医院感染控制理论的深入发展,对特殊感染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处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特殊感染的有效控制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现笔者将该院洁净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的管理方法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94.12%),对照组治愈13例(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比单独应用米非司酮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程清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诺氟沙星联合复方黄连素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诺氟沙星联合复方黄连素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黄连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腹痛、呕吐及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高于对照组的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在作出准确的诊断前提下,早期应用诺氟沙星和复方黄连素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并且具有价格便宜的优点。

    作者:区健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标准化带教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的工作专科性强,无菌程度要求高,对护士的灵敏度、快捷度、工作效率有很高要求[1],与病房护士工作性质、环境、处理问题方式、方法截然不同。近几年医院新进护士大多为90后,依赖性强,工作缺乏主动性,动手能力较差。与病房截然不同的环境,各种不熟悉的新设备、新仪器,甚至一个简单的外科洗手都必须慎独,势必会产生心理压力。标准化教学是长期实践总结的一种可行性带教方法,提高了手术室带教质量。

    作者:刘雯爽;刘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