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促卵泡激素检测在鉴别梗阻性无精子症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中的价值

董丽华

关键词:促卵泡激素, 梗阻性无精子症,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促卵泡激素( FSH)在鉴别梗阻性无精子症( OA)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NOA)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应有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6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和22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血清FSH水平,同时检测25例男性健康生育者血清FSH水平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FSH水平,探讨其在OA和NOA中的价值。结果 NOA患者的FSH水平为(8.82±0.87) U/L明显高于OA的(3.01±1.00) U/L和对照组的(2.89±1.0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A患者的FSH水平与对照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FSH对OA与NOA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专项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专项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CAH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8例CA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专项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管理、饮食控制、适当运动、自我调节和定期复诊5个角度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达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专项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CAHD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袁春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解脲支原体感染对不孕不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症的关系。方法将188对不孕不育夫妇作为不孕不育组,30对正常生育夫妇为正常组,分别对2组的精液及阴道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孕不育组精液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51.06%高于正常组的20.00%,阴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为46.28%高于正常组的23.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

    作者:李红;张瑶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和携带耐药基因分析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 PA)的耐药情况和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在我院不同来源的50株PA,收集其药敏结果统计分析耐药情况,并用PCR方法检测其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结果50株细菌中检出7株有TEM基因,6株有OXA-10基因,4株外膜孔蛋白基因OprD2缺失。50株PA菌株对药物的耐药率情况为:亚胺培南6.00%,美罗培南6.52%,多黏菌素7.8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42%,左旋氧氟沙星12.77%,阿米卡星14%,环丙沙星14.29%,头孢他啶26.00%,头孢吡肟28.57%,哌拉西林29.55%,庆大霉素30.00%,氨曲南38.00%。结论50株PA菌株中,耐亚胺培南可能是因为OprD2蛋白表达缺失,但并非所有的OprD2缺失均导致亚胺培南耐药。携带TEM和(或) OXA-10基因则可能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

    作者:廖旭东;王偲;谢伟;景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基于 Gensini评分探究高血压患者内皮祖细胞 CD3+4与冠心病相关性

    目的:基于Gensini评分探究高血压患者内皮祖细胞CD3+4与冠心病相关性,为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按是否患有冠心病分为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A组)46例和高血压未并发冠心病组(B组)34例,另选取20例正常无相关疾病者作为对照组(C组)。分析3组颈动脉的管壁厚度(IMT)、Gensini评分和EPCs CD3+4水平及其与EH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通过彩色多谱勒超声仪诊断IMT,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祖细胞CD3+4水平。结果动脉IMT、Gensini评分,A、B、C 3组呈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s CD3+4A、B、C 3组呈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EH并发冠心病为因变量,以动脉IMT、Gensini评分及EPCs CD3+4为3个自变量,通过多元方程分析相关性,其中动脉IMT、Gensini评分均与EH并发冠心病呈正相关(P<0.05);EPCs CD3+4与EH并发冠心病呈负相关(P<0.05)。结论 Gensini评分、内皮祖细胞CD3+4、动脉IMT均与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有相关性,因此将Gensini评分、内皮祖细胞CD3+4、动脉IMT联合作为高血压患者对冠心病发病的预测因子的临床价值较高,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李斌;胡文斐;王芙蕊;李博;胡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对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42例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地西泮治疗,同时和患者展开及时交流与沟通,消除、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对照组仅给予安抚,不加以治疗,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易引发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应对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耿月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多器官损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多器官的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10月该院收治的7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结果。结果经治疗,中枢神经受累21例,构音障碍2例,遗留肢体活动障碍3例,其余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对儿童多器官造成损害,临床应积极地给予对症治疗,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陈晓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结节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超声诊断,同时与患者切除甲状腺包块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超声诊断结果与标本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符合率100%,良性33例(64.7%),恶性19例(37.3%)。结论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结节中应用,能够准确客观地对患者的病情准确反映,同时结合临床诊断及声像图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8月该院收治的52例的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总结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积极的临床治疗及有效护理,治愈40例,好转11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结论及时准确地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分析,尽早预防,去除诱发因素,在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增强胃动力、保护胃黏膜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傅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小儿手足口病80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表现及诊治措施。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治疗4~7d后体温下降到正常范围,皮肤水泡干涸,丘疹消失,且无色素沉着现象发生,口腔溃疡治愈时间多为1~10d,发生并发症的患儿治疗时间较长,合并肺炎患儿的治疗时间多为7~10d。合并心肌炎的患儿治疗时间为2周;伴有神经系统异常症状的患儿经针对性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性非常强,治疗期间必须加强对消毒的重视,及时对污染品进行消毒处理,并尽可能避免进入人群密集场所,同时需做好健康宣教,一旦有临床症状发生应立即就诊,从而防止患儿出现危重并发症。

    作者:卢光慧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 A组选择常规小梁切除术,B组选择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眼压变化、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眼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第1、14和90d,B组眼压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满意度为98.3%高于A组的66.7%,并发症发生率为8.3%低于A组的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采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对患者的眼压情况进行有效治疗,且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效领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1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2012年4月-2013年4月该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对150例患者实行胰岛素注射治疗,结合其他降糖药物并调节患者的膳食结构综合治疗,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的1~2个月之内,150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141例,治愈率为94.0%,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2型糖尿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达到治愈的效果,后期通过合理的饮食可有效防止2型糖尿病的复发,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效率。

    作者:于文静;闫静慧;赵子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为73.3%高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晓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焦虑与抑郁评分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缓解其负性情绪,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有效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董丽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吗啡硬膜外镇痛致皮肤瘙痒症的预防

    目的:对比观察异丙嗪及氟美松预防吗啡所致皮肤瘙痒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患者随机分为PM组50例和DM组34例。 PM组给予异丙嗪治疗,DM组给予氟美松治疗,另选91例患者为对照组不给予预防用药,对比3组皮肤瘙痒情况。结果 PM组和DM组皮肤瘙痒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PM组瘙痒例数和涉及躯干部瘙痒例数均少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异丙嗪和氟美松均能改善吗啡所致皮肤瘙痒情况,但异丙酚疗效优于氟美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金生;陈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醒脑静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昏迷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急性脑血管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00%高于对照组的5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昏迷的有效药物,药源广,使用方便,中西药联合疗法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天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9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处理、营养支持和抗感染等治疗措施,治疗组用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对照组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观察2组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感染控制及对全身情况的影响。结果在浅Ⅱ度烧伤和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及感染控制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用于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疗效确切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联合;时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自拟杀胚消癥方佐治内生型早期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

    剖宫产瘢痕妊娠( CSP )指妊娠囊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是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是异位妊娠中的罕见类型,其发生率为0.045%[1]。 CSP如果能早期诊断,及时处理,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成功保留生育能力。反之,如果处理不当,延误诊断,继续妊娠后滋养细胞可浸润穿透子宫下段,可能导致大出血、全子宫切除甚至危及生命[2]。近年来,我院采用自拟中药方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内生型早期子宫瘢痕妊娠患者3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玉侠;刘士梅;史琳;高淑凤;孙丽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药灌肠佐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佐治女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脱落0例)和对照组58例(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灌肠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女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华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二氧化锆全瓷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二氧化锆全瓷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5例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相关情况,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65例患者的二氧化锆修复体未出现脱落、崩瓷、变色及桥体折裂等情况,牙龈也无出血、红肿、牙龈黑线等现象。修复前龈沟出血指数3级者7例,4级者6例,修复后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龈沟出血指数分别为0级和1级。结论二氧化锆全瓷系统在口腔修复中能够明显改善牙龈健康状态,保证修复体的稳定性,值得推广。

    作者:鲍萍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