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集中开展白内障手术的体会

苏茜;雷春涛

关键词:少数民族, 白内障手术, 偏远地区
摘要:2012年9月,四川省防盲办在壤塘县开展了为期5天的白内障复明工作,完成手术210例,期间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得到当地群众高度赞扬。针对基层医疗条件差,卫生条件落后的现状,笔者就如何在基层医院顺利开展防盲手术,总结了几点心得体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必要时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对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停用原治疗方案,改为三餐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观察用药情况及治疗后血糖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入院时HbA1c水平与治疗2周后平均基础血糖及平均餐后血糖之间均无相关性。治疗2周后仅空腹血糖( FBG)≥10mmol/L组早餐前血糖较FBG≤8mmol/L组增高(P<0.05),其余各基础及餐后血糖值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每天3次皮下注射治疗,安全,迅速,可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钟玉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9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处理、营养支持和抗感染等治疗措施,治疗组用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对照组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观察2组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感染控制及对全身情况的影响。结果在浅Ⅱ度烧伤和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及感染控制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用于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疗效确切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联合;时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抗生素在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观察抗生素在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给予抗生素,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和术后12h用药,用药1d,而对照组则在术后用药,用药3d,比较2组住院时间、体温、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结果2组住院时间、体温、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仅能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同时还能减少用药剂量,减少患者住院费用,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岳金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转移性下咽癌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下咽癌是头颈外科中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占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生率的0.8%~1.5%,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1]。下咽又称喉咽,位于会厌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其功能障碍可影响到吞咽和呼吸两方面,因此,下咽癌手术复杂难度较大,术后护理困难。2012年3月本科室收治了1例下咽癌转移至喉,食道上端,颈部淋巴结的患者,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后,实施了“全喉切除术+胃咽吻合术+气管造口术+颈淋巴结清扫术”及“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上段食道癌根治术”,手术成功,经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术后16d出院,1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曼曼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行脑脓肿切除术麻醉1例

    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由于其病理异常改变,对手术麻醉耐受性低,围术期发生心脏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风险显著增加[1],对麻醉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成功处理了1例术前合并有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行脑脓肿切除术的麻醉,现报道如下。

    作者:边步荣;艾伟;刘斌;孙波;韩利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大承气汤联合龙胆泻肝汤辅治颅内高压症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颅内高压症是由多种颅内、颅外疾病引起的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加并超出颅内压调节代偿范围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是其三联征。若病理性、持续性的颅内压增高,可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紧急情况如脑疝形成,病死率极高。我科在西医常规治疗颅内高压症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联合龙胆泻肝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娟;苗木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94.12%),对照组治愈13例(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比单独应用米非司酮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程清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增强胃动力、保护胃黏膜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傅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标准化带教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的工作专科性强,无菌程度要求高,对护士的灵敏度、快捷度、工作效率有很高要求[1],与病房护士工作性质、环境、处理问题方式、方法截然不同。近几年医院新进护士大多为90后,依赖性强,工作缺乏主动性,动手能力较差。与病房截然不同的环境,各种不熟悉的新设备、新仪器,甚至一个简单的外科洗手都必须慎独,势必会产生心理压力。标准化教学是长期实践总结的一种可行性带教方法,提高了手术室带教质量。

    作者:刘雯爽;刘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和携带耐药基因分析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 PA)的耐药情况和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在我院不同来源的50株PA,收集其药敏结果统计分析耐药情况,并用PCR方法检测其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结果50株细菌中检出7株有TEM基因,6株有OXA-10基因,4株外膜孔蛋白基因OprD2缺失。50株PA菌株对药物的耐药率情况为:亚胺培南6.00%,美罗培南6.52%,多黏菌素7.8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42%,左旋氧氟沙星12.77%,阿米卡星14%,环丙沙星14.29%,头孢他啶26.00%,头孢吡肟28.57%,哌拉西林29.55%,庆大霉素30.00%,氨曲南38.00%。结论50株PA菌株中,耐亚胺培南可能是因为OprD2蛋白表达缺失,但并非所有的OprD2缺失均导致亚胺培南耐药。携带TEM和(或) OXA-10基因则可能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

    作者:廖旭东;王偲;谢伟;景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48例,用常规方法治疗无效后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深部肌内注射。必要时15min重复注射。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7例患者止血效果满意,均无再次发生大出血,保留了子宫,总有效率97.92%。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FPG、2hPG、HbA1c、肝、肾功能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FPG、2hPG、HbA1c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2hPG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FPG、HbA1c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且疗效显著。

    作者:赵新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超声心动图在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 SMI)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90例心电监护的冠心病患者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和ST段大压低时进行检查。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中共监测出心肌缺血发作1025阵次,每例发作1~23阵次。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监护能及早检出SMI的存在,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价SMI时的心功能状况,因而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作者:蒋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探讨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260例患儿的静脉穿刺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60例患儿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249例,成功率达96%。结论小儿静脉穿刺相对难度较大,但只要充满信心,情绪稳定,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与配合,学习掌握小儿静脉的解剖特点和分布特征,按步骤进行穿刺和固定,善于观察总结并指导用于实践,能有效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白梦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肺小细胞癌1例

    患者,男,60岁。因精神异常、行为怪异达1个月于2012年9月10日由家属强送入院。患者大量饮酒40年,每天约500g,1个月前自行停饮,即出现发呆、无故自笑,经常诉头痛,但不能与人正常交流,或不理人,或答不切题,或无故骂人,怕见陌生人,有时不认识自己的家人,无主动性,无目的走动。拒食,白天多睡眠,但易醒,夜间睡眠少。体质量下降5 kg。在当地查头颅CT未见异常,诊治不详。半月前病情加重,入我院治疗。既往体健,40年饮酒史,每天约500g。40年吸烟史,每天2~3支。病前性格内向,且越来越自私,自我中心,固执。无精神疾病家族遗传史。入院后查体:T 36.6℃,P 87次/min, R 20次/min,BP 116/74 mm Hg。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偶有肌肉细颤、出汗。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度下降,接触被动,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丧失。胡言乱语,抓住人想说话又说不出,表情痛苦,有时哭泣喊叫,用手敲头,不能静卧,反复上床、下床,随地大小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甲状腺功能、心电图、脑电图、胸片均正常。电解质:血钠浓度126.10mmol/l(正常值135~145mmol/L),血氯83.6mmol/L(正常值96~108mmol/L),血钾3.9mmol/L(正常值3.5~5.5 mmol/L)。头颅CT示:老年脑改变。根据ICD-10诊断标准,入院诊断:(1)谵妄状态;(2)使用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伴有谵妄的戒断状态;(3)电解质紊乱。入院后观察患者意识清晰度下降,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不准确,不能与人正常交流,生活不能自理,仍拒食,上厕所均需家人照顾,间断睡眠,夜间无故大喊,不能静卧,补液需约束。给予喹硫平100mg午,200mg晚,改善精神症状;地西泮15mg,每天3次,改善戒断症状;营养支持治疗,高渗盐、高渗糖补充电解质,每天补钠10g。多次复查血钠,在106~120mmol/L,血氯80~88mmol/L。患者19d后血钠维持在120mmol/L左右,精神症状仍无明显好转,40d后精神症状好转出院。院外可自理生活,2个月后逐渐出现头面部、颈部皮肤潮红、憋胀、水肿、声音嘶哑,2013年1月5日突然晕倒,憋气。外院进一步检查,头颅CT示:右侧小脑半球靠近中线区低密度病变?脑干密度似欠均匀,老年脑改变。脑脊液结果示:异常脑脊液细胞学,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激活性单核细胞增多,可见2%嗜中性粒细胞。胸片示:右侧肺野内高密度影,考虑肺不张,右肺门影增大,建议进一步检查,除外占位。结合临床,考虑肺小细胞癌。讨论肺小细胞癌为肺癌中恶性程度高的一种,占原发性肺癌的10%~15%,癌细胞生长快,侵袭力强,远处转移早[1]。癌细胞多为类圆形或棱形,胞质内含有神经分泌型颗粒,具有内分泌和化学受体功能,分泌5-羟色胺、儿茶酚胺、激肽等肽类物质,引起副癌综合征,是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多的肿瘤[2],有报道,约50%的患者以低钠血症起病,比发现肿瘤的时间早0.5~5个月[3]。而严重的低钠血症可出现精神症状。本例患者发病以精神异常,行为怪异,顽固性低钠血症为主要表现,2个月后出现典型的憋气晕倒,声音嘶哑、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症状,考虑为肺小细胞癌副癌综合征的表现。因此,在精神科临床中老年人出现精神障碍,应当注意检查其躯体情况,排除器质性疾病,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张炜;董淑清;李英亭;许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4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科学的综合护理方法,显著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重获健康,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廖秀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处理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5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术后出现皮下积液患者给予注射器抽液、放置胶片或胶管负压引流,分段加压包扎,腔内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等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出现皮下积液患者70例,发生率为10.7%;经积极治疗后所有患者皮下积液均消失,治愈率为100%。结论术中给予患者有效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皮下积液的发生。经积极有效治疗后,皮下积液可消失治愈。

    作者:李兴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双纳米金免疫试纸条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肌钙蛋白 I和肌红蛋白

    目的:分析双纳米金免疫试纸条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yo)的性能,为临床AMI的诊断提供简便快捷的操作方法。方法制备直径为13nm和41nm的纳米胶体金的免疫层析试纸条,选取2013年4-9月就诊的42例AMI患者为观察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使用双纳米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进行血清中cTnI和Myo的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TcI和Myo水平显著高于体检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纳米免疫层析试纸条对于心肌梗死标志物的测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双纳米金免疫试纸条联合检测AMI标志物cTcI和Myo具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度。因此双纳米免疫试纸条是作为AMI诊断的一种兼并多蛋白,高准确度,快捷简便的方法。

    作者:刘全良;王晓玲;任大勇;李晓民;石慧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曲美他嗪辅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辅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强心利尿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13%(P<0.05)。2组治疗12周后LVEF、CI、CO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或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幅度大(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优化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氧的利用率,从而显著改善心力衰竭症状,提高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具有明显的心脏保护作用。

    作者:宋锡欣;张凌燕;庞亚楠;林继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14岁以下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体会

    儿童股骨颈骨折比较少见,占儿童骨折的1%。但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的增多,发生率也较以前增高[1]。儿童股骨颈骨折因其解剖生理的特殊性,并发症多,后遗畸形严重。如早期治疗护理不当,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我院2007-2010年收治<14岁儿童股骨颈骨折3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