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转移性下咽癌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刘曼曼

关键词:下咽癌, 转移性, 转术期, 护理
摘要:下咽癌是头颈外科中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占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生率的0.8%~1.5%,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1]。下咽又称喉咽,位于会厌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其功能障碍可影响到吞咽和呼吸两方面,因此,下咽癌手术复杂难度较大,术后护理困难。2012年3月本科室收治了1例下咽癌转移至喉,食道上端,颈部淋巴结的患者,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后,实施了“全喉切除术+胃咽吻合术+气管造口术+颈淋巴结清扫术”及“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上段食道癌根治术”,手术成功,经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术后16d出院,1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诺氟沙星联合复方黄连素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诺氟沙星联合复方黄连素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黄连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腹痛、呕吐及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高于对照组的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在作出准确的诊断前提下,早期应用诺氟沙星和复方黄连素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并且具有价格便宜的优点。

    作者:区健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8月该院收治的52例的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总结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积极的临床治疗及有效护理,治愈40例,好转11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结论及时准确地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分析,尽早预防,去除诱发因素,在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胆总管下段结石腹部超声检查技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胆总管下段结石腹部超声检查技巧。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150例,对其进行术前腹部超声检查,然后将其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探讨各种超声检查技巧在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50例患者经超声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140例,经手术确诊133例(95.0%),误诊7例(5.0%),与手术结果相比超声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的灵敏度为99.2%。结论应用腹部超声检查胆总管下段结石时,探头扫查较为方便、实用、安全,只要操作技巧熟练,对于胆道解剖结构较为了解,就能有效提高临床确诊率。

    作者:李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卡前列酸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卡前列酸(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应用于预防阴道分娩后产后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对该院4年阴道分娩病例进行分析,前2年阴道分娩病例(对照组)单用缩宫素肌内注射预防产后出血,近2年阴道分娩病例(试验组)采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结果试验组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可增强子宫缩收,加快子宫胎盘剥离面血窦关闭,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林素琴;颜文美;熊俊;陈燕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内镜保胆胆囊息肉摘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内镜保胆法进行胆囊息肉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68例胆囊息肉患者,择日行内镜保胆胆囊息肉摘除术,观察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68例患者均首次手术切除息肉,且术中无并发症,手术时间0.6~2.0h,随访1年无复发。术中所见:息肉大小2~14mm,平均10mm;数量1~6个,平均3个;腺瘤息肉16例,胆固醇息肉42例,炎性息肉8例,其他12例;合并胆结石7例。结论内镜保胆胆囊息肉摘除术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具有维持胆囊功能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韬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治疗对策。方法选取心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心血管病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及护理,观察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并对比分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因素。结果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所有患者感染现象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年龄、吸烟史、意识昏迷、侵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吞咽困难等均是导致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因素多样,医护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需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宝玫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超高频电波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高频电波( LEEP )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98例行LEEP刀手术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患者中治愈97例,治愈率达99.0%;术后患者均未发生盆腔继发感染,未对妊娠分娩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较高。结论 LEEP刀在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各类宫颈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史宝智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对策。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病住院并发肺部感染患者204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心血管病住院无肺部感染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心血管病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组患者年龄≥6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病史、心力衰竭、卧床单因素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相关因素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5岁、COPD病史、心力衰竭、卧床属于心力衰竭者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5岁、COPD、心力衰竭、卧床能使心力衰竭患者引发肺部感染,属于独立危险因素,需予以对应预防措施防止肺部感染发生。

    作者:王雁南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的变化,计算血糖比值( FINS/FPG)。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HbA1c、FPG和2h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HbA1c、FPG,2hPG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BMI、FINS、FINS/FPG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娜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56例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内科治疗的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观察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乳酸脱氢酶, 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血淀粉酶水平。结果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内科治疗的时间为5~13(7.9±1.6)d;56例患者中治愈42例(75.00%),明显好转11例(19.64%),无好转3例(5.36%),治疗有效率为94.64%;患者治疗后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明显上升,C反应蛋白、白细胞、血淀粉酶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采用内科治疗效果良好,治疗安全、可靠,当患者使用内科手段治疗无好转时需及时将其转入外科治疗,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剑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安诺治疗仪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安诺治疗仪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安诺治疗仪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对照组单用腺苷钴胺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尺神经、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传导速度(S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NCV、SNCV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诺治疗仪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明晖;张桥;林媛媛;朱汝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大承气汤联合龙胆泻肝汤辅治颅内高压症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颅内高压症是由多种颅内、颅外疾病引起的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加并超出颅内压调节代偿范围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是其三联征。若病理性、持续性的颅内压增高,可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紧急情况如脑疝形成,病死率极高。我科在西医常规治疗颅内高压症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联合龙胆泻肝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娟;苗木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迁延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儿科迁延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迁延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予综合疗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止咳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止咳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迁延性肺炎患儿采用综合疗法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贤春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行脑脓肿切除术麻醉1例

    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由于其病理异常改变,对手术麻醉耐受性低,围术期发生心脏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风险显著增加[1],对麻醉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成功处理了1例术前合并有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行脑脓肿切除术的麻醉,现报道如下。

    作者:边步荣;艾伟;刘斌;孙波;韩利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正压无针输液接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正压无针输液接头临床输液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普通外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236例,其中接受正压无针输液接头的患者107例( A组),接受肝素帽接头的患者129例( B组),进行有效性(回血、堵管)和安全性(感染、护士意外针刺)的评价。结果 A组发生回血、堵管、感染、护士意外针刺伤等事件的几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压无针输液接头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临床静脉滴注操作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仪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冷光源光照疗法在危重病理性黄疸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冷光源光照疗法治疗危重病理性黄疸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5例确诊危重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儿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冷光源光照疗法治疗并配合系统光疗护理,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总结冷光源光照治疗前后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治疗后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有降低(P<0.01),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冷光源光照疗法治疗危重病理性黄疸患儿效果确切,配合系统光疗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和提高治疗效果,在阻碍黄疸进一步加重和改善患儿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国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与临床诊断符合率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确诊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相符程度。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3年5月收治并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20例,测试患者的生化指标,并统计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观察对象中临床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程度。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乙肝患者的其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丙氨酸转氨酶(A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的总体符合率为66.82%。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确诊过程中,临床诊断只能作为初级诊断,医务人员及患者应及时进行病理检查,以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李芬;陈薪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畸形筛查的价值。方法对该院在近3年内收治的5471例实施产检的孕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并将诊断为畸形胎儿的筛查结果与临床结果相互印证,从而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筛查胎儿畸形的意义做出评价。结果5471例行产前检查的孕产妇中有114例产妇临床诊断为胎儿畸形,占产妇总数的2.08%。其中102例孕产妇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时确诊,诊断符合率为89.4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可较为清晰的显现畸形胎儿的异常结构形态,临床应用该种手段进行产前筛查,可及早的对畸形胎儿实施终止妊娠,对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勇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扶正化瘀葫芦素片治疗小儿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葫芦素片治疗小儿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患儿60例,给予扶正化瘀胶囊联合胡萝卜素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N)、Ⅲ型前胶原( PCⅢ)、Ⅳ型胶原(Ⅳ-C)。同时观察治疗前后ALT、AST、三酰甘油和铁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60例患儿HA、LN、PCⅢ和Ⅳ-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LT、AST、三酰甘油和铁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瘀葫芦素片治疗小儿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华;郑黎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所有患者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血脂及颈动脉超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 FB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及血脂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MT和斑块积分分别为(1.02±0.11)mm和(3.15±0.59)分分别低于治疗前的(1.66±0.32)mm和(5.85±1.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显著降低血糖、血脂,降低颈动脉IMT,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兰;蒋文化;李录花;翟明霞;李辉;方玉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