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旭东;王偲;谢伟;景春梅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 CS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0月该院CSP患者25例,均行子宫动脉栓塞后在超声引导下清宫治疗,观察术中及术后阴道流血情况、有无术后残留,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月经情况。结果25例患者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手术治疗CSP均一次成功,术中术后出血少,术后月经规则。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治疗CSP有效杀伤和消除胚胎组织,栓塞后阻断胚胎血供,达到降低子宫切除和丧失生育能力的风险,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马春华;胥保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随着社会人群疾病的增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在当前社会中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该病的特点有:病发率高、情况复杂、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患者死亡的原因多是由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所致,因此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实施整体护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5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高频单味中药组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经知网万方知识库检索治疗消化道出血的70个中药方,从中筛选出各药方中的高频药物组方用于研究组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中医常规药方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和高频药物出现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个药方筛选中,高频率的4个单味中药依次为黄芪(84.3%),白术(77.1%),白芍(70.0%),党参(64.3%)。结论高频单味中药组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比常规中药方效果更佳,显著提高了治疗质量。
作者:宋海林;王振祥;王娟;邢冬梅;徐黔灵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由于其病理异常改变,对手术麻醉耐受性低,围术期发生心脏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风险显著增加[1],对麻醉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成功处理了1例术前合并有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行脑脓肿切除术的麻醉,现报道如下。
作者:边步荣;艾伟;刘斌;孙波;韩利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控制感染、常规吸氧、祛痰、解痉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PaCO2和Pa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CO2水平低于治疗前,PaO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疗效明显优于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瑞忠;肖丽丽;许书萍;刘爽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紫杉类药物是从短叶紫杉的树皮、树干或针叶中提取的一种药物,属新型高效广谱抗肿瘤药物,具有抗血管生成,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微管蛋白解聚,促进聚合,使微管蛋白保持动态平衡[1];并可作用于细胞分裂间期,抑制细胞分裂。临床证实,紫杉醇对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头颈部癌、非小细胞性肺癌等恶性肿瘤疗效确切[2]。但紫杉醇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细胞、组织和器官也可造成损害,导致多系统功能障碍[3]。主要不良反应有变态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神经毒性、关节肌肉痛等。笔者对60例临床应用紫杉醇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伟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分析胆总管下段结石腹部超声检查技巧。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150例,对其进行术前腹部超声检查,然后将其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探讨各种超声检查技巧在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50例患者经超声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140例,经手术确诊133例(95.0%),误诊7例(5.0%),与手术结果相比超声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的灵敏度为99.2%。结论应用腹部超声检查胆总管下段结石时,探头扫查较为方便、实用、安全,只要操作技巧熟练,对于胆道解剖结构较为了解,就能有效提高临床确诊率。
作者:李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进行硝酸甘油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洁净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其担负着对进行手术的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1]。随着现代外科手术技术的日益复杂和医院感染控制理论的深入发展,对特殊感染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处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特殊感染的有效控制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现笔者将该院洁净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的管理方法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症的关系。方法将188对不孕不育夫妇作为不孕不育组,30对正常生育夫妇为正常组,分别对2组的精液及阴道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孕不育组精液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51.06%高于正常组的20.00%,阴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为46.28%高于正常组的23.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
作者:李红;张瑶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代谢性疾病,患者由于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各种感染。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肺部感染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现对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卢学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佐治女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脱落0例)和对照组58例(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灌肠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女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华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诺氟沙星联合复方黄连素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黄连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腹痛、呕吐及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高于对照组的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在作出准确的诊断前提下,早期应用诺氟沙星和复方黄连素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并且具有价格便宜的优点。
作者:区健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水平检测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同期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C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2组CRP、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第1、8和16天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能够准确显示出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程度,对其预防和治疗均具有明显指导作用。
作者:郎少磊;安淑霞;常婧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双纳米金免疫试纸条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yo)的性能,为临床AMI的诊断提供简便快捷的操作方法。方法制备直径为13nm和41nm的纳米胶体金的免疫层析试纸条,选取2013年4-9月就诊的42例AMI患者为观察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使用双纳米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进行血清中cTnI和Myo的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TcI和Myo水平显著高于体检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纳米免疫层析试纸条对于心肌梗死标志物的测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双纳米金免疫试纸条联合检测AMI标志物cTcI和Myo具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度。因此双纳米免疫试纸条是作为AMI诊断的一种兼并多蛋白,高准确度,快捷简便的方法。
作者:刘全良;王晓玲;任大勇;李晓民;石慧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9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处理、营养支持和抗感染等治疗措施,治疗组用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对照组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观察2组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感染控制及对全身情况的影响。结果在浅Ⅱ度烧伤和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及感染控制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用于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疗效确切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联合;时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下咽癌是头颈外科中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占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生率的0.8%~1.5%,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1]。下咽又称喉咽,位于会厌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其功能障碍可影响到吞咽和呼吸两方面,因此,下咽癌手术复杂难度较大,术后护理困难。2012年3月本科室收治了1例下咽癌转移至喉,食道上端,颈部淋巴结的患者,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后,实施了“全喉切除术+胃咽吻合术+气管造口术+颈淋巴结清扫术”及“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上段食道癌根治术”,手术成功,经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术后16d出院,1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曼曼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门诊输液中心是医院的窗口,是联系医院和社会的纽带,就诊的患者密集,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护理风险无时无刻不伴随在工作中,因此,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要求非常高。护理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医院的形象和经济效益,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向零缺陷的工作目标靠拢,是目前门诊输液中心护理上需面临解决的问题。现对我院门诊输液室2012年6月-2013年7月存在护理风险的1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临床工作中为了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一些药物在使用前须做药物过敏试验,但在实际工作中也会出现皮肤药物过敏试验阴性而使用药物治疗时出现过敏反应,此种现象称为药物过敏试验“假阴性”[1],为减少出现药敏试验出现“假阴性”结果,总结了我院门诊输液室2010年1月-2013年3月份出现的皮肤药敏试验“假阴性”结果的3个病例,发现其在做药敏试验时有共同但常被护士忽略的临床表现,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玉霞;马忠金;刘东楠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小儿静脉滴注过程中会产生诸多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所以在小儿静脉滴注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掌握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相关的护理知识,对患儿进行精心护理,预防或减少小儿静脉滴注过程中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此,笔者对近年来小儿静脉滴注中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倩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