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
目的:研究分析当前医院急救药品、急救器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对本院急救药品、器材的使用记录,并统计医护人员的反馈意见,分析当前医院急救药品和器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内用、外用药品分区不明显,急救药品未定点放置,毒麻药品未经专柜加锁保管及药品标识不清,器械摆放不定点,氧气瓶、吸管等摆放不齐,护士使用抢救器械不熟练等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急救药品与器材管理问题,为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对急救物品的管理认识、加强质量控制、加强法制教育和落实定期检查制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结论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械在临床抢救和治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危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临床常见的急救药品管理问题进行相应的管理至关重要。
作者:谢红;杨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应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由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而就诊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行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依那普利和螺内酯治疗,治疗组应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心功能等级改变、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较对照组均有所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8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安全,具有在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李海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6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症状、病理特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鼻塞20例,有带血样鼻涕8例,鼻腔异味11例,灰褐色颗粒样鼻异物7例,头痛22例,鼻中隔偏曲10例,鼻内积脓22例,多发性鼻息肉7例,发病位置单侧上颌窦50例,双侧上颌窦6例,CT检查不均匀密度增高47例,均匀密度增高9例,存在金属样异物影30例,存在点状钙化斑19例,其中曲霉菌32例,未确定真菌种类24例,存在较多浆细胞浸润42例,较多嗜酸性粒细胞7例,毛细血管增生55例,腺体增生30例,纤维组织增生7例。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经术后随访6个月,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主要是患者存在干酪样、肉芽肿样、灰黑色团块状病变组织,在内镜下观察可见鼻窦黏膜水肿、增生,多为单窦发病,病理检查多为曲霉菌感染,黏膜存在非特异性炎性改变,经内镜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赵建辉;莫云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社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3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的观察组和给予厄贝沙坦片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肾功能及心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以及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 E峰值)、E/A比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能够更为有效的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和心功能,是社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方法。
作者:杜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2月门诊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布地奈德治疗)和试验组33例(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第一秒末用力呼气容积( FEV1)、大呼气流量( PEF)、FEV1/用力肺活量( FVC)。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有很好疗效。
作者:陈群燕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比较乳癖散结胶囊和他莫昔芬片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10例乳腺增生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55例,对照组5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他莫昔芬治疗。1疗程4周,长不超过3个疗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乳腺肿块改善情况与用药产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5%(52/5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90%(3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率为12.72%(7/5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9.09%(16/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具有良好的效果,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作者:曾新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单胎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手术产妇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布比卡因,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舒芬太尼。结果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运动神经阻滞Bromage评分、新生儿分娩后1、5min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产妇牵拉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麻醉后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剖宫产术麻醉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可有效地减少牵拉痛和寒战的发生率。
作者:韩煦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在现代社会,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对自身健康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药物与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门诊药房是来院就诊患者与医院沟通的桥梁,药房管理在医院运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药品质量与医院的外部形象与收益直接相关。本文详细分析了门诊药房药品失效在环境、人为、制度及其他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杨小川;叶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丹红注射液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前后内皮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氧化亚氮(N2O)高于对照组,血浆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实施丹红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内皮功能,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贺小武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94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透析过程中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10/47),低于对照组的46.8%(2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血液透析过程中出血发生率为4.3%(2/47),低于对照组的19.1%(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能够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能够有效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出血,有利于患者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彭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临床特点和淋巴转移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建议和意见。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0例TMC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特点、术前诊断、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0例患者中92例乳头状腺癌,18例滤泡型腺癌;85例单侧腺叶发病,25例双侧腺叶发病,其中43例甲状腺良性并发症。术后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病症患者7例。经金标准分析,高频超声的误诊率为61.9%,漏诊率为10.1%,灵敏度为89.9%,特异度为38.1%。结论术前超声检查、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主要手段,手术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主要方法,可分为原发灶处理与颈部淋巴结的处理两方面进行。
作者:赵战强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4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试验组给予西咪替丁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病程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西咪替丁可有效减少秋季腹泻患儿的腹泻次数、大便性状,并且可显著缩短疾病疗程,表明西咪替丁治疗患儿秋季腹泻疗效确切。
作者:刘琼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卫材(Eisai)近日公布了实验性抗癌药物lenvatinib(E7080)Ⅲ期SELECT研究的数据。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研究,调查了口服lenvatinib(24mg)治疗放射性碘131抵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RR-DTC)的疗效,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缓解率( ORR)、总生存期( OS)和安全性。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与地尔硫卓艹治疗心肌反复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63例心肌反复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2例,使用美托洛尔治疗)和对照组(31例,使用地尔硫卓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24h疼痛症状缓解率为53.13%(17/32),对照组为19.35%(6/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内病死率、疼痛再发率、心力衰竭出现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心肌反复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作者:张永康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妇科收治的7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包括心理舒适护理、术前准备舒适护理、术中舒适护理和术后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S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SAS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心理压力、减轻术中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泳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反复回抽羊水8次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引产的引产效果。方法选取本站在2011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9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比较两组孕妇引产效果。结果两组孕妇宫颈成熟度、出血量、排胎时间、残留率、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反复回抽羊水8次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引产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孕妇引产成功率及安全性。
作者:龙毅;邱奕;赵媛媛;吴永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接受小儿哮喘治疗的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患儿实施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加入0.9%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氨茶碱和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94.9%(37/39),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82.1%(33/39);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咳喘、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郭虹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疾患之一,易受心理、精神等因素影响,西医治疗主要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避孕药治疗,取效虽然快捷,但易产生消化道溃疡、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且疗效难以持久。中医药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此外,经期预防保健对疾病的治疗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沈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处2011-2013年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8例患者经治疗后,21例治愈,13例好转,4例无效,其中2例出现阿奇霉素用后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已好转并能坚持到疗程结束。阿奇霉素治疗总有效率为89.5%,治愈率为55.3%,阿奇霉素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结论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常玉贵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 ICU)患者不良心理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7月本院80例ICU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清醒第1天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进行心理护理后转出ICU当天S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ICU期间抢救次数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合适、有效的心理护理可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苏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