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林
目的:观察认知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方法2010-2012年在或曾在本院住院并且诊断为COPD的老年吸烟患者3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85例,各组再按照文化程度差异分为小学及以下组、中学组、专科及以上三组,干预组予认知疗法+药物治疗,对照组仅予药物治疗,入组1年后对两组患者戒烟成功率及焦虑表现进行比较。结果1年后干预组4例失访,3例死亡;对照组6例失访,4例死亡。小学及以下戒烟成功率低于中学、专科及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入组时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60.50±1.25)分,对照组 SAS 评分(60.64±1.3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1年后干预组SAS评分(50.85±1.16)分,对照组(60.79±1.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认知疗法可有效增加中学及以上文化水平COPD患者的戒烟成功率。
作者:李新鹏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治疗的7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满意度(94.7%)高于对照组患儿(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可在提高患儿满意度的同时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
作者:赵俊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运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10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等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安全用药护理。患者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分别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自觉用药、血糖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死亡人数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血糖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用药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吕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多巴丝肼片及吡拉西坦治疗帕金森病( 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的收治的80例P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吡拉西坦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改善率(80%)高于对照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帕金森患者采用多巴丝肼片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范金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肺部结节性疾病在64层螺旋CT中的表现,进而提高该病的诊断技术及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经病理确诊28例的肺部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8例肺部结节患者中,26例患者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16例患者为肺内病变中,12例患者的肺结节位于支气管血管束及胸膜下,2例患者存在磨玻璃影。结论结节性疾病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直观的反映出来,但是也存在着误诊的可能,因此肺部结节性疾病的确诊方法还是要依靠病理活检。
作者:曹文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使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序贯疗法,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首剂加倍,之后使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咳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序贯疗法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林冰蕾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2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应用氨茶碱治疗,治疗组应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aO2升幅与PaCO2的降幅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黄誉;刘祁汨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诺华公司色瑞替尼胶囊治疗ALK酪氨酸激酶受体阳性( ALK+)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克唑替尼治疗时进展或无法耐受)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批准。对163例克唑替尼治疗时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其治疗的转移性ALK+ NSCLC患者实施的关键性研究中,复治患者的总缓解率是54.6%,缓解持续时间中位数是7.4个月。发生率至少为25%的不良事件包括腹泻、恶心、转氨酶升高、呕吐、腹痛、疲劳、食欲减退及便秘。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扎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南省怀化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3月-2013年1月内科住院及门诊患儿8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基础上加用白三烯拮抗剂扎鲁司特;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37/41),高于对照组的74.4%(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预)、峰值呼气流速(PEF)(实/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实/预)、PEF(实/预)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在行肺功能检查过程中,治疗组有2例,对照组有3例配合不满意,未能完成相关检查。结论扎鲁司特与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运用改善哮喘患儿临床效果及肺功能的效果较单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更具优势,并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谌洪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BioCycive公司和洛杉矶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实施了一项临床前研究评价BC-001的活性,这种环二硫二酮哌嗪的新型二聚物针对的是多向性协同激动剂p300,可抑制HIF-1α,拟用于治疗癌症。A549细胞中,BC-001可高效下调多种缺氧诱导基因的表达。BC-001减少了各系癌细胞的生长,EC50值在纳摩尔范围内。乳腺癌和肾细胞癌模型BC-001(1mg/kg)与对照剂相比抑制了肿瘤生长。以BC-001(1mg/kg)治疗45d,未对小鼠产生急性毒性。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温馨助产模式对产妇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进行分娩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产妇进行温馨助产,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助产处理,观察两组产妇各产程、产后出血、终分娩方式以及对助产模式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均短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妇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P﹤0.01),产妇对助产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P﹤0.05)。结论运用温馨助产模式对产妇进行助产,可明显缩短产妇各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和产妇对助产的满意度。
作者:贾香婷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给予不同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靖彩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应用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脱垂痔和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脱垂痔和混合痔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对照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6%)低于对照组(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7%)低于治疗组(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脱垂痔和混合痔,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作者:马基祥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门诊收治的146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对照组72例。上述患儿在肺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治疗过程中配合适当的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超声雾化吸入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对肺炎患儿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过程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施彩嫦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创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本刊由河北省科技协会主管,河北省科技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 -3296,CN 13 -1389/ R;国内邮发代号:18 -115。本刊宗旨:开展临床用药学术研究,探讨临床药物合理应用,传播与交流药物合理应用学术信息,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科研与学术工作的开展,介绍国外临床药物合理应用信息,提供专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学术平台。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血塞通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122例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认知康复护理及早期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采用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表( LOTCA)评价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同时分析两组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为41.0%,高于对照组的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除注意力及专注力外,观察组的LOTCA总分及其余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得分为(3.02±1.27)分,高于对照组的(2.25±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血塞通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同时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康复治疗依从性。
作者:朱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对中青年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实施综合临床护理及健康宣教探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科择期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宣传教育,以消除患者对手术及术后生活的心理负担和顾虑。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患者术前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收缩压差值和心率差值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中青年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因素,能有效地提高手术效果及成功率,是改善中青年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艳丽;贾洪娟;周文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某院麻醉性镇痛药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窗口2010-2013年配制的麻醉性镇痛药处方进行统计,就结果进行探讨。结果2010-2013年药房共收取处方159374张,其中麻醉性镇痛药处方1533张,占0.96%;患者平均(51.4±12.6)岁,癌症占25.99%,30~40岁376例次,40~50岁531岁,≥50岁524例次;用药频度( 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增幅大达到33.20%,年均增幅21.23%,各品种药剂排序未改变,芬太尼注射液、布桂嗪注射、哌替啶注射增幅高,年均增幅分别为45.6%、25.91%、21.23%。结论该医院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量迅速增长,增长主要集中在少数几类注射类药品,癌症患者使用较多。
作者:宋赛琴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感染率以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管结石时,安全可靠,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以及住院天数少的优势。
作者:高俊杰;王韶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