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霞
目的:探讨在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接受输血治疗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接受输血治疗的血小板减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血小板水平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小板水平复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有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卫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腹部皮瓣转移术治疗手外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该院2011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36例进行腹部皮瓣转移术治疗手外伤的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护理,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6例受伤手部经腹部皮瓣转移术治疗的患者中,35例修复成功均康复出院,1例由于修复部坏死经创口处理和抗生素治疗后愈合。结论腹部皮瓣转移术治疗手外伤围术期的护理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实行,有利于皮瓣的成活,有利于患者术后手部外观恢复及功能的恢复,从而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伟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股骨是人体长、粗、承受能力大的管状骨。股骨干骨折是指转子下至股骨髁上这一段骨干的骨折。股骨干为3组肌肉所包围,其下1/3骨折时,由于血管位于骨折的后方,而骨折断端向后成节角,故易刺伤该处的腘动、静脉[1]。股骨干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的下肢骨折类型,一般采用牵引和手术治疗,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我院骨伤科采取术前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晶晶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时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AMI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科学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再灌注心率失常发生率、出血率、胸痛症状缓解率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出血率、再灌注心率失常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M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期间,实施精心、有效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大幅降低患者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早日康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作者:张彦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使用价值。方法将该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研究组给予缩宫素20U静脉滴注与600μg米索前列醇口服,对照组给予缩宫素20 U子宫肌内注射。观察2组患者产后2 h出血状况及用药后不同时段的宫缩强度。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300~500ml、>500ml者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段内研究组产妇宫缩强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促进宫缩,预防产后出血,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杨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4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症状缓解时间、肺部阴影改善时间,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2%,且咳嗽缓解时间、肺部阴影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吸入性肺炎有较好的疗效,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龚晓燕;龙一鸣;林祐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为妊娠期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 Hg和(或)舒张压≥90mm Hg,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阴性,产后方可确诊。少数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1]。本文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疗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陈立娟;赵金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的个体化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各60例。甲组产妇采用常规的产后护理,乙组给予个体化护理方式。对比2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产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乙组产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泌乳时间明显早于甲组。甲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乙组,护理满意度高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实施个体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产妇生活质量,有利于产妇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赵利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近年来,流产率和某些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出现了逐年增高的趋势,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也随之显著升高。异位妊娠即受精卵着床于正常子宫体腔以外部位,该病与宫内节育器的放置、输卵管炎性反应、输卵管手术、输卵管发育或功能异常有关[1]。我院对56例异位妊娠患者采取了手术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昌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综合征( ACS)患者的外周血中miRNA-142-5P表达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5-12月收治的ACS患者40例作为ACS组,另选取2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为稳定性冠心病组,选取20例不患ACS类疾病者作为对照组,基于逆转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3组外周血中miRNA-142-5P表达水平。结果3组年龄、男女比例、糖尿病比例、高血压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高血脂比例明显高于稳定性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CS组患者的外周血中miRNA-142-5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性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稳定性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中miRNA-142-5P表达水平增高,对ACS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封志岚;孙荣涛;齐建伟;谷月红;强秀菊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在直肠癌外科治疗中应用加速康复计划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将68例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取加速康复计划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2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进食时间,并记录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进食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应用加速康复计划方案,不仅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而且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薛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男性)20名,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625mg单次口服后,应用微生物法测定志愿者的尿药浓度、血药浓度。结果阿莫西林标准品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中的阿莫西林浓度一致;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肺炎链球菌的MIC90的T>MIC(%)46.7%;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的T>MIC(%)均为38.3%;化脓性链球菌、卡拉莫拉菌的T>MIC(%)均为66.7%。结论对于因肺炎链球菌、MSSA等常见致病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625mg/次,每天2次)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燕萍;黄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与维生素C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千柏鼻炎片随证加减,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2~4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中西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贾娜;温生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基层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与治疗成本。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规范化管理,对照组不予规范化管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FPG、2hPG、HbA1c、BMI等指标及治疗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降低治疗成本,值得推广。
作者:徐永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1科研设计的选题与立题问题(1)标题太长,主题不突出;(2)标题与内容不符,或题目太大而内容贫乏;(3)标题单调,主题不明确。2关于题目要求(1)可检索性;(2)特异;(3)明确;(4)简短。3命题方法(1)方法;(2)结论;(3)探讨。4关于把“构成比”当“率”的概念问题在医学文献中,发现有些作者对患病率、发病率、病死率、感染率等概念混淆不清。5关于疗效的确切评价问题只有观察组而无对照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医学研究结果如无适当的对照比较,就难得出结论。即使有了对照组,若两者之间无可比性,同样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以上可见,对照组与实验组一定在性别、年龄、病情、病期、病型、部位、疗程等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才有可比性,其结果才有科学价值。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对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相关法律知识了解情况进行调查。方法2013年3月-2013年5月向农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发放了190份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89份(99.47%)。结果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相关法律知识的知晓率低于乡镇卫生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卫生室的医生对HIV感染患者的告知方式、处理方法及孕妇HIV检查相关情况的知晓率高于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农村卫生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的相关法律知识掌握不够,应加强农村卫生院的基础建设,加大培训医务人员的力度,使艾滋病的预防得到推进。
作者:喻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将5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胺碘酮配合常规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林科兵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索地佐辛复合氟比洛酚酯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不同使用时间对患者疼痛感受及基本生命体征的观察比较。方法将60例股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1组行联合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mg,手术消毒前予氟比洛酚酯50mg静脉注射。观察2组行联合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酚酯50mg,手术消毒前予地佐辛5mg静脉注射。对照组手术消毒前予地佐辛5mg静脉注射,间隔10min后予氟比洛酚酯50mg静脉注射。分别记录3组患者初始时、搬动体位时、联合麻醉后3min、消毒前、切皮前、返病房前、术后12h、术后24h的血压(S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患者疼痛指数(数字法)。结果观察1组患者搬动体位时SpO2下降程度明显大于观察2组及对照组,观察2组、对照组差别不大。3组麻醉后的SpO2差别不大。观察1组患者在搬动体位时疼痛指数明显低于观察2组及对照组,观察2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行联合麻醉前用氟比洛酚酯,手术前用地佐辛可显著提高腰-硬联合麻醉在股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颖;陈启国;蒋朝霞;刘元雪;廉慧亭;赵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6例糖尿病伴精神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后BECE评分。结果2组心理护理干预前BEC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2组BECE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且护理组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伴精神抑郁障碍患者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抑郁评分,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冬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氟马西尼化学名为8-氟-5,6-二氢-5-甲基-6-氧代-4 H-咪唑并-[1,5-α][1,4]苯并二氮艹卓-3-甲酸乙酯。氟马西尼对苯二氮艹卓类类( BDZ)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可竞争性地拮抗BDZ与受体结合,从而消除BDZ的药理作用[1]。笔者对地西泮(安定)或咪达唑仑(咪唑安定)复合静脉全麻术后的4例患者运用氟马西尼拮抗其麻醉苏醒延迟,观察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金生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