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辨证加减方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辨证加减方剂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中药辨证加减方剂治疗银屑病,针对热、瘀、湿用药并重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对前列腺增生术后发生再次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行手术治疗后出现再次尿潴留的患者18例,对患者出现再次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尿道狭窄、膀胱功能障碍等是前列腺增生术后再次尿潴留的常见原因。经扩张治疗与手术治疗,18例患者均康复,经3个月随访,患者排尿功能完全恢复。结论前列腺增生术中及术后应积极应对,避免尿潴留再次发生;当患者前列腺增生术后再次尿潴留时,通过扩张治疗与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患者痛苦。
作者:鲁仕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自拟通便散贴敷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穴贴组和对照组各32例。穴贴组给予自拟通便散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芦荟胶囊口服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及疗效维持时间。2组疗程均为5d。结果穴贴组总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68.7%,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疗效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通便散贴敷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朱艳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睡眠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求,占据了人类生命1/3的时间,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持生命活动、保持健康的体魄及促进机体康复有重要作用。重症监护室( ICU )患者睡眠障碍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包括失眠、入睡困难、早醒等。睡眠障碍影响患者各脏器生理功能,影响患者的康复,增加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严重者发展为ICU精神综合征,表现为神情恍惚、激动易怒及烦躁不安等。 ICU患者睡眠障碍已引起了高度重视,成为不可忽略的护理问题[1]。我院就ICU患者睡眠障碍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素霞;冯俊艳;解晓彦;芦秀敏;赵静;毛艳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4例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 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干预护理。对比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出院时患者满意度。结果 B组护理满意度为97.62%(41/42)高于对照组的90.48%(38/42),并发症发生率为9.52%低于A组的3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全方面的干预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晓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在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接受输血治疗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接受输血治疗的血小板减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血小板水平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小板水平复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有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卫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其选择的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疗效及术中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低于对照组的9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且出血量和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治疗疗效更好,更有利于老年患者尽早的进行功能恢复性锻炼。
作者:魏任远;姜卓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DR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采用DR成像技术拍片的150例急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相关标准下,对拍片质量进行观察。结果150张DR图像中,甲级144张(96.0%),乙级4张(2.7%),废片2张(1.3%)。结论 DR成像技术操作方便,诊断准确率高,图片质量高,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焱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治疗的银屑病患者13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皮肤科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8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指数(DLQI)在患者入院当天和出院前1d对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性、护理总满意度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SDS、SAS及DL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应用于银屑病患者的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减轻银屑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在银屑病的治疗、预防、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雪香;张峰;卢婉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癌变性乳腺增生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切除,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化疗手段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癌变病症可取得明显疗效,较传统化疗治疗方式而言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在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廖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周围性面瘫是由面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面部表情肌瘫痪,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表情运动等生理功能和身心健康[1]。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51例的临床诊疗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周围性面瘫患者51例,男34例,女17例;年龄8~79岁,中位年龄43岁;从出现面瘫到就诊的时间:1~7d 15例,8~30d 15例,1~2个月8例,>2个月13例;入院诊断Bell面瘫6例,颞骨损伤致周围性面瘫16例,中耳胆脂瘤、慢性炎性反应所致15例,中耳乳突手术损伤致面瘫3例, Ramsay-Hunt综合征4例,肿瘤致7例;面神经功能H-B分级:Ⅱ级10例,Ⅲ级9例,Ⅳ级21例,Ⅴ级10例,Ⅵ级1例。
作者:田永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50例,对其进行宫腔镜检查,分析其特点,结合病史及临床病理检查结果判断宫腔镜检查准确率。结果应用宫腔镜可准确诊断出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炎情况,综合准确率高达90.0%。结论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中,诊断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准确率较高,对其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庞雁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遵医行为、糖尿病知识及危险因素知晓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护理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组,遵医行为、糖尿病知识及危险因素知晓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糖尿病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于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基层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与治疗成本。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规范化管理,对照组不予规范化管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FPG、2hPG、HbA1c、BMI等指标及治疗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降低治疗成本,值得推广。
作者:徐永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3年2月该院行剖宫产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70例产妇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收治的剖宫产术未出现切口感染者7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剖宫产术后引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试验组胎膜早破、检查次数>2次的患者多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给予积极防治与护理,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保障产妇的就医质量。
作者:田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与兰索拉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与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具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洁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牙髓室底与根管侧壁意外穿孔的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牙髓室底与根管侧壁意外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封闭穿孔治疗,观察组则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行针对性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牙齿拔出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9%高于对照组的48.98%,牙齿拔出率为16.33%(8/49)低于对照组的38.78%(19/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牙髓室底与根管侧壁意外穿孔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牙齿拔出,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范娅妮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同单元多学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评估同单元多学科病区护理风险点,提出风险管理的措施。结果护理人员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病区投诉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结论同单元多学科病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御能力,降低或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利用PDCA循环法制定医院的感染管理计划,检查标准并组织实施。结果从2010年10月1日全院实施PDCA循环法后,医院的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明显好转,与未实施PDCA循环法时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是一种程序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方式,可使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作者:罗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患者,女,32岁,既往体健,此次妊娠末次月经2013年1月27日,预产期2013年11月4日。此次妊娠后孕妇因担心胎儿畸形,整个孕期处于极度紧张状态。患者停经2月余出现恶心、胃酸、呕吐等早孕反应,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间断不能进食,在社区门诊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孕3~7个月因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在我院多次予补液、止吐、补钾、纠酸等治疗,入院查肝功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以排除妊娠期脂肪肝、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引起的恶心呕吐),每次恶心呕吐稍好转后即出院,出院后因仍感恶心呕吐在社区间断输液治疗。因家庭经济条件差,担心费用问题,整个孕期精神压力大,营养差。孕妇于孕36+3周因恶心呕吐难以忍受来院要求剖宫产。孕期无毒物、射线接触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律,7/28~30 d。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病史,2005年于我院行剖宫产术。孕4月觉胎动,胎动正常。自妊娠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差,无头晕、头痛及视物不清,无心慌、气短,常感乏力。
作者:郑瑞利;高丽彩;李秀娟;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