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生
目的:分析术后采用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镇痛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取常规术后静脉镇痛,研究组则采用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镇痛,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镇痛与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镇痛与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中效果明显,安全、有效,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作者:李定醌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和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及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10例患者中治愈57例(51.8%),显效48例(43.6%),无效5例(4.5%),总有效率为95.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患者的TC、TG及LDL-C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满意,可通过迅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血脂水平而改善病情,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张英岚;陶利勇;周忠群;葛玉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急诊科2011年7月-2013年7月该院急救中行紧急气管插管的危重病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气管插管的技术特点及在临床急救应用的经验。结果急救中有气管插管指征的患者,越早实施气管插管,插管成功率越高,插管所用时间越短,抢救成功率越高。结论急诊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行气管插管的指征及技能,果断而及时地实施气管插管,切勿延误抢救时机。
作者:邢胜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高热是儿科很多疾病共同的表现,给高热患儿降温便成了急诊护士经常要解决的问题,能否及时、有效地给患者降温也是进行满意度调查重要的一项内容。我科自2012年9月开始对门急诊高热不退的患儿开展了中药泡脚,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儿科2012年9-2013年9月高热不退患儿1526例,男780例,女746例;年龄6个月~14岁。使用中药泡脚的患儿1198例。
作者:何家伟;方映玲;谢秋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分析观察与护理干预在胃溃疡合并大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胃溃疡合并大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面观察和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护理效果,设计问卷调查2组护理质量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1),观察组护理的满意率为97.78%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全面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胃溃疡并发大出血的止血效果,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值得进一步加强应用。
作者:曲延丽;连方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 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收治的CHB+NAFLD患者150例作为A组,予以肝穿刺组织活检及肝脏CT平扫,对血液生化学指标进行测定,同时选取同时期150例CHB和150例NAFLD患者分别作为B、C组。比较3组(1)血清学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丙氨酰转肽酶(GGT)。(2)血脂、血糖、胰岛素检查: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S)、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3)肝组织学检查、肝/脾CT比值。结果 A组ALT、AST和GGT水平均高于B组和C组(P<0.05)。3组血清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TC、TG、FBS、INS和IRI水平低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C组TC、TG、FBS、INS和IR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A组和 C 组脂肪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高于B组和C组(P<0.05)。 A组患者肝/脾CT比值低于B组,高于C组(P<0.05)。结论 CHB+NAFLD患者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与单纯CHB、NAFLD存在差异性,检查诊断时应予以区分。
作者:杨学谨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9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早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干预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为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进行系统的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延缓患者病情发展速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马秀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66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穿刺关节腔,积液抽尽,注入玻璃酸钠注射液2.5ml,每周1次,连续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安奈德10mg,每周1次,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Lequesne 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9%高于对照组的8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前Lequesne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Lequesne症状积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玻璃酸钠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曲安奈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剑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髓细胞内外铁检查是反映机体内铁的利用量及贮存量的有价值的实验,是临床上鉴别缺铁性贫血及非缺铁性贫血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测定了211例各类贫血患者的骨髓细胞内外铁阳性率,并以20名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三系(粒系、红系、巨核系)均无明显异常的患者的骨髓片做正常对照,对骨髓细胞内外铁检查在贫血诊断中的价值作了简要的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秀敏;张贵权;廖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自拟紫金草油治疗小儿红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7例红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鞣酸软膏外涂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紫金草油外敷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紫金草油治疗红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谭霞;高海妮;张淳珂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妇产科腹腔镜手术广泛应用,并成为异位妊娠、盆腔炎、子宫腺肌病及其他良性肿瘤的首选手术方式[1]。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8例,现笔者腹腔镜手术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种不同供养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1例,A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B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营养指标水平、病死率和死亡患者存活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A组较B组并发症较少,血红蛋白(Hb)与血清白蛋白(Alb)含量高,血糖(BG)水平低,住院时间短且费用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营养指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患者医疗开支,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毕勇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癌变性乳腺增生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切除,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化疗手段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癌变病症可取得明显疗效,较传统化疗治疗方式而言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在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廖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用于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利奈唑胺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结合患者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帮助肺炎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呼吸通畅,改善缺氧症状,降低肺炎重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在实际生活中应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自拟通便散贴敷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穴贴组和对照组各32例。穴贴组给予自拟通便散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芦荟胶囊口服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及疗效维持时间。2组疗程均为5d。结果穴贴组总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68.7%,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疗效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通便散贴敷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朱艳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0例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2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住院时间、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患者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可有效地提高麻醉效果,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毛仁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 ALD)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7月诊治的ALD患者64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γ-谷氨酰基转移酶( 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变化。结果64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GGT、ALT与A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LD损害程度与患者饮酒量之间有密切联系。ALD患者经戒酒、营养支持与保肝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同时应加强健康教育,促使患者不良行为习惯得到纠正。
作者:王恒珍;崔学梯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综合鞍结节脑膜肿瘤( TSM)的位置及体积大小因素,分析临床外科显微手术的入路选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在该院接受外科显微手术的52例TSM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采用经额外侧入路18例,经眶上锁孔入路13例,经纵裂入路8例,经额底入路7例,经翼点入路6例,分析各种入路的方法与特点。结果 SimpsonⅠ级切除7例,Ⅱ级切除40例,Ⅲ级切除5例,肿瘤全切除率为90.4%;术后17例较术前视力提高,13例较术前无明显变化,1例加重,视力改善率为53.1%;术后下丘脑功能紊乱2例,不同程度尿崩症5例,伴有低钠、低氯血症1例,术后颅内迟发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经额外侧入路手术方式具有更宽的手术视野和空间,术后改善情况比较显著。针对患者肿瘤位置和体积大小,视力减弱等病情,结合手术切口短的原则正确选择相应手术路径,再加上联合娴熟的外科显微手术技术,是保证TSM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风先;郑子钊;焦广端;李关英;赵英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4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症状缓解时间、肺部阴影改善时间,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2%,且咳嗽缓解时间、肺部阴影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吸入性肺炎有较好的疗效,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龚晓燕;龙一鸣;林祐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辅治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采用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评定定向力,采用蒙特利尔量表(MoCA)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及HDS-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2组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及HDS-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辅治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王颖;介李璞;鲁雅琴;蒋珍秀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