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介李璞;鲁雅琴;蒋珍秀
在我国,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是常见的。成年人与儿童均易发生胫腓骨骨折。其中,胫骨干骨折在临床上为常见,其次是胫腓骨双骨折。在人体的骨胳中,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承体质量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连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担1/6的承重。胫腓骨骨折由于高能、高速运动导致损伤,常伴有软组织缺损、损伤,难以进行临床处理[1]。胫腓骨骨折时,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患肢短缩或成角畸形,有异常活动、骨擦音、纵轴叩击痛。易触及骨折端,如伴有血管神经损伤则可出现患肢远端供血不足、感觉运动障碍、足趾不能背屈、足下垂等。胫腓骨骨折后常使用外固定架固定术,部分患者由于术后得不到及时和正确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常遗留骨折部位临近关节的功能障碍,导致关节粘连或僵硬,带来终身的不便和痛苦。我科自2012年对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架术后的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治疗与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蒲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同单元多学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评估同单元多学科病区护理风险点,提出风险管理的措施。结果护理人员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病区投诉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结论同单元多学科病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御能力,降低或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将86例消化科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药剂师指导用药,并观察2组患者用药的合理性。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费用及总药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使用抗菌药物的费用、使用时间及品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剂师在临床用药中可指导患者安全、规范用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促进整个医院的用药和医疗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罗满云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单孔双通道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的可行性。方法2013年3-10月间采用单孔双通道法腹腔镜治疗鞘状突未闭患儿21例。患儿脐下缘做约1.0cm小切口,切口内先后置入5mm和3m两个通道。用带7号丝线的套管针刺入内环口,于腹膜外间隙潜行,先内侧后外侧绕鞘状突一圈皮下打结,结扎鞘膜囊。结果21例患儿均手术成功,术中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1例。平均手术时间约43min,术后未发现阴囊肿胀,出血,血肿形成等并发症,随访1~7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单孔双通道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操作简单,疗效肯定,美容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吕共生;林超;时少显;贾英姿;申秀芹;张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百草枯属有机杂环类触杀、灭生型高毒性除草剂,对人毒性较强,口服致死量为20mg/kg,其病死率达25%~80%,无特效解毒剂。百草枯中毒的特征是多脏器损伤和衰竭,常见的为肾脏、肝脏和肺损伤,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衰竭[1]。我科运用中西药联合疗法救治百草枯中毒患者,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海燕;靳萍;吴瑞;魏永坤;刘小妹;苗木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致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方法将有肝炎综合征新生儿66例根据是否CMV感染分成CMV感染组39例和非CMV感染组27例,分析2组胆红素等生化指标以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CMV感染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1.8%显著高于非CMV感染组的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MV感染组ALT水平显著高于非CMV感染组,且脾脏大于非CMV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脏大小、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CMV感染是婴儿肝炎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新生儿应做好CMV感染的预防与排查,一旦发现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以防发展致病婴儿肝炎综合征,妊娠者也应在妊娠期做好预防CMV感染的健康教育。
作者:胡丽敏;平莉莉;刘秀霞;张长理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CSP )即孕囊或胚胎着床于剖宫产瘢痕处,是异位妊娠的一种特殊类型。 CSP初发病率很低,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的急剧上升,发病率迅速增加, CSP的发生率亦随之上升。此处妊娠若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极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有时甚至切除子宫,是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生育能力和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1]。目前对该病的治疗缺乏统一标准。我院对12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早期患者采用甲氨蝶呤( MTX)联合米非司酮非手术治疗,必要时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指引下清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冀晓利;李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抗病毒药物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支持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覃龙威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150例,先通过三维超声诊断其良恶性,再经病理及手术进一步证实,得出三维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结果三维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敏感度为73.1%(19/26),特异度为95.2%(118/124),阳性预测值为81.0%(17/21),阴性预测值为91.5%(118/129),诊断准确率为88.1%。结论三维超声技术可以为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和可靠的依据,能够弥补二维超声技术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缺点,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窦付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局部晚期乳腺癌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氟尿嘧啶联合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原发病临床治疗效果及毒性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5%高于对照组的52.9%(P<0.05);观察组患者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辅助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效果显著,毒性反应均可耐受,可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有效治疗手段推广使用。
作者:刘一范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超声雾化方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咳嗽、憋喘、湿性啰音、哮鸣音等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儿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可尽早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彦亭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妇产科腹腔镜手术广泛应用,并成为异位妊娠、盆腔炎、子宫腺肌病及其他良性肿瘤的首选手术方式[1]。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8例,现笔者腹腔镜手术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周围性面瘫是由面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面部表情肌瘫痪,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表情运动等生理功能和身心健康[1]。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51例的临床诊疗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周围性面瘫患者51例,男34例,女17例;年龄8~79岁,中位年龄43岁;从出现面瘫到就诊的时间:1~7d 15例,8~30d 15例,1~2个月8例,>2个月13例;入院诊断Bell面瘫6例,颞骨损伤致周围性面瘫16例,中耳胆脂瘤、慢性炎性反应所致15例,中耳乳突手术损伤致面瘫3例, Ramsay-Hunt综合征4例,肿瘤致7例;面神经功能H-B分级:Ⅱ级10例,Ⅲ级9例,Ⅳ级21例,Ⅴ级10例,Ⅵ级1例。
作者:田永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该院近年来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方法对该院2003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4919例入院待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剖功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结果2008年(包含)前,剖宫产率小于阴道分娩率(P<0.05);2008年后,剖宫产率大于阴道分娩率(P<0.05)。2008年(包含)前,母体以及胎儿因素为剖宫产指征主要因素,2008年后,社会因素及瘢痕子宫是剖宫产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其中社会因素及瘢痕子宫是主要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发生率,提高产妇分娩质量。
作者:张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辅治对冠周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及C-反应蛋白( CRP )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予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对照组仅常规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疗效,血沉及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65%高于对照组的90.54%,血沉和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辅治对降低冠周炎患者血沉及CRP水平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作者:陶涛;王道春;郑克清;巩德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髓细胞内外铁检查是反映机体内铁的利用量及贮存量的有价值的实验,是临床上鉴别缺铁性贫血及非缺铁性贫血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测定了211例各类贫血患者的骨髓细胞内外铁阳性率,并以20名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三系(粒系、红系、巨核系)均无明显异常的患者的骨髓片做正常对照,对骨髓细胞内外铁检查在贫血诊断中的价值作了简要的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秀敏;张贵权;廖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辨证加减方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辨证加减方剂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中药辨证加减方剂治疗银屑病,针对热、瘀、湿用药并重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与桑菊饮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沙参麦冬汤与桑菊饮治疗,观察2组的近期疗效和Karnofsky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61.11%(22/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11%(13/36),治疗后观察组的Karnofsky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与桑菊饮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较好,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熊良庚;柏茂树;刘继明;梁百武;武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分析观察与护理干预在胃溃疡合并大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胃溃疡合并大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面观察和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护理效果,设计问卷调查2组护理质量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1),观察组护理的满意率为97.78%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全面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胃溃疡并发大出血的止血效果,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值得进一步加强应用。
作者:曲延丽;连方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基层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与治疗成本。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规范化管理,对照组不予规范化管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FPG、2hPG、HbA1c、BMI等指标及治疗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降低治疗成本,值得推广。
作者:徐永刚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