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介李璞;鲁雅琴;蒋珍秀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给予2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65.7%;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治疗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丁荣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技术对不耐热眼科手术器械的灭菌效果。方法对该院手术室使用的不耐热眼科器械189份运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灭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测。结果189份不耐热眼科器械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灭菌,所有的化学指示卡、指示胶带均变色合格,合格率为100%;生物监测均为阴性;所有器械均无损伤。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灭菌面广、灭菌迅速,灭菌效果好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局麻下疝修补术在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与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行局部麻醉下疝修补术,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下疝修补术,比较2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伤口并发症及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治疗中,应用局麻下疝修补术可缩短手术用时与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郭东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效果。方法将4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并给予预见性、针对性及药物治疗等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跟踪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疗效、并发症、消化道再出血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预见性和药物治疗护理,是提高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状和复发的关键步骤。
作者:侯彩叶;窦华丽;李国肖;安文茜;董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则增加痰热清治疗。对2组临床效果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3%高于对照组的84.4%,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军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辅治卒中后抑郁症( PS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上增加低频rTMS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有更好地改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改革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9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早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干预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为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进行系统的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延缓患者病情发展速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马秀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正常足月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服;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同时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并于术毕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出血量。结果试验组术中、术后2h和术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与桑菊饮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沙参麦冬汤与桑菊饮治疗,观察2组的近期疗效和Karnofsky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61.11%(22/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11%(13/36),治疗后观察组的Karnofsky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与桑菊饮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较好,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熊良庚;柏茂树;刘继明;梁百武;武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对比赛庚啶与酮替芬治疗儿童喘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儿童喘息患儿随机分为赛庚啶组和酮替芬组各98例,2组均给予阿奇霉素、氨茶碱及氨溴索糖浆。阿奇霉素10mg/(kg· d)静脉滴注,每天1次,氨茶碱2~3mg/kg静脉滴注,每天2次,适量氨溴索糖浆口服。在此基础上赛庚啶组给予赛庚啶0.1mg/kg口服,每天2次;酮替芬组给予酮替芬0.5 mg/kg口服,每天2次。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咳嗽、喘息及哮鸣音消失和流涕消失时间。结果赛庚啶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酮替芬组的69.4%,咳嗽、喘息、肺部哮鸣音及流涕消失时间均短于酮替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赛庚啶佐治儿童喘息较酮替芬具有明显效果,因操作简便,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葛必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男性)20名,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625mg单次口服后,应用微生物法测定志愿者的尿药浓度、血药浓度。结果阿莫西林标准品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中的阿莫西林浓度一致;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肺炎链球菌的MIC90的T>MIC(%)46.7%;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的T>MIC(%)均为38.3%;化脓性链球菌、卡拉莫拉菌的T>MIC(%)均为66.7%。结论对于因肺炎链球菌、MSSA等常见致病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625mg/次,每天2次)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燕萍;黄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比较徕卡全自动免疫组化机与手工免疫组化染色的效果。方法采用常规多种免疫试剂一抗及同种二抗,采用徕卡全自动免疫组化机与手工免疫组化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操作,分析两种染色方法的染色效果。结果与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法相比,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法染色均匀,定位准确,背景清晰,染色效果更佳。结论徕卡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具备操作规范、标准化程度高、结果精准等特点,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所致的人为误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芳莉;张雪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79例,行鼻内镜手术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治愈67例(84.8%),好转10例(12.7%),无效2例(2.5%),总有效率97.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满意,是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刘利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分析观察与护理干预在胃溃疡合并大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胃溃疡合并大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面观察和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护理效果,设计问卷调查2组护理质量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1),观察组护理的满意率为97.78%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全面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胃溃疡并发大出血的止血效果,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值得进一步加强应用。
作者:曲延丽;连方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酚妥拉明辅治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和西地那非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用药时间不超过5d。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6.5%高于对照组的68.6%(P<0.05)。结论西地那非与酚妥拉明辅治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其心肺功能,是临床上安全可行的方法。
作者:黄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周围性面瘫是由面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面部表情肌瘫痪,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表情运动等生理功能和身心健康[1]。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51例的临床诊疗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周围性面瘫患者51例,男34例,女17例;年龄8~79岁,中位年龄43岁;从出现面瘫到就诊的时间:1~7d 15例,8~30d 15例,1~2个月8例,>2个月13例;入院诊断Bell面瘫6例,颞骨损伤致周围性面瘫16例,中耳胆脂瘤、慢性炎性反应所致15例,中耳乳突手术损伤致面瘫3例, Ramsay-Hunt综合征4例,肿瘤致7例;面神经功能H-B分级:Ⅱ级10例,Ⅲ级9例,Ⅳ级21例,Ⅴ级10例,Ⅵ级1例。
作者:田永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吸入联合抚触辅治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疱疹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对症处理和防治严重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雾化吸入联合抚触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儿睡眠、哭闹、抓挠及食欲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78%高于对照组的6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儿睡眠时间延长、哭闹减少、抓挠减少及食欲增加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雾化吸入联合抚触辅治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疱疹溃疡,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兰翠;张淳珂;高海妮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硫酸氨基葡萄糖钾联合强骨胶囊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钾胶囊联合强骨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口服,均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JOA得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酸氨基葡萄糖钾胶囊联合强骨胶囊治疗骨关节炎疗效明显,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曹靖;陈德生;张展展;王吉山;赵素霞;张德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患者,男,42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 d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67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68/66 mm Hg;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阳性,局限性肌紧张。查血白细胞13.4×109/L,血小板203×109/L,淋巴细胞0.128,中性粒细胞0.813。行超声检查示:右下腹腹腔内紧贴腹膜处可见一条“腊肠”形不均质低回声区,长6.5cm,直径2.8cm,其一端与肠管相连,一端呈游离盲端,其周边为低回声,轴心部呈稍高回声,近盲端内可见一长约1.8 cm的弧形强光带,伴明显声影,其一端为径线约2.0cm的局限性液性暗区包绕,液性暗区内可见细密点状回声。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示其周边低回声区内可探及丰富的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下腹异常,考虑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其内强回声可能为粪石)。门诊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收入院,行相关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术中见阑尾高度肿胀,长约9cm,直径约3cm,被覆脓胎,充血水肿,已接近穿孔。遂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开阑尾,见阑尾腔内含一大小约1.5cm ×1.0cm的粪石及黏稠脓液。常规关腹,结束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出院后随访未见异常。
作者:赵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患者,女,71岁,因胸闷、心慌、气短反复发作5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6d,于2013年6月10日入院。5年前,患者因劳累后出现胸闷、心慌、气短,曾到某医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给予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硝苯地平片等药物间断口服,症状时轻时重,而后未进行特殊治疗。6d前,上述症状加重,且伴有双下肢浮肿。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无哮喘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92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50/95mm Hg (1mm Hg =0.133kpa)。双肺呼吸音弱,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音低钝,心率92次/min,律齐,无杂音,肝、脾未触及,腹水征阴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部分导联(Ⅱ、Ⅲ、aVF) ST段0.5mv。胸部X线片:两肺纹理增粗。血常规及电解质正常。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2级,心功能衰竭Ⅰ度。医嘱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mg静脉滴注(20滴/min),每天1次;香丹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维生素C 3.0g、普通胰岛素12U、10%氯化钾15ml、10%硫酸镁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拜阿司匹林0.1g口服,每天1次;倍他乐克6.25mg口服,每天3次;辛伐他丁20mg口服,每天1次;地高辛片0.125mg口服,每天1次;双氢克尿噻20 mg口服,每天2次;螺内酯20 mg口服,每天2次。在医嘱药物未给予的情况下,当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mg静脉滴注,20滴/min,约5min时患者自觉胸闷加重,随之出现呼吸困难、气喘、大汗淋漓、四肢冰凉、不能平卧、烦躁不安、意识恍惚。体温35.2℃,脉搏168次/min,呼吸38次/min,血压180/110mm Hg,血氧饱和度68%,颜面、口唇及甲床发绀,端坐呼吸,呈三凹征,双肺满布哮鸣音,心音低钝,心率168次/min,律齐,无杂音,心电图示:异常心电图,心室率166次/min,呈室上性心动过速,当时考虑为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致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立即停止输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心电监护、盐酸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更换输液器后将多索茶碱0.3g加入5%葡萄糖100ml静脉滴注、含化硝苯地平20mg(因血压较高),同时予地塞米松10mg加管、呋塞米20mg静脉推注,其余医嘱药物未予变动。经抢救约40min后症状逐渐减轻、体征逐渐改善,约90min后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楚,问答切题,四肢转温,无呼吸困难,能平卧,体温36.8℃,脉搏96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48/90mm Hg,血氧饱和度96%,心电监护示为窦性心律,心率96次/min,颜面、口唇及甲床红润,心肺听诊基本与入院时相同。次日未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改用硝酸甘油5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20滴/min),每天1次,其余入院医嘱药物未调整。继续住院治疗14d,病情好转,入院时症状消失,于6月24日出院。
作者:王海升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