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侯彩叶;窦华丽;李国肖;安文茜;董燚

关键词: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危险因素, 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效果。方法将4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并给予预见性、针对性及药物治疗等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跟踪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疗效、并发症、消化道再出血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预见性和药物治疗护理,是提高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状和复发的关键步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2013年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品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通过处方点评对该院门诊2013年1-12月静脉或口服给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儿科、呼吸、肾内、眼科为主,其中应用数量多的品种为地塞米松注射液,用药金额大的是甲泼尼龙片。结论该院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基本合理,在门诊医师和临床药学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趋于合理化、规范化。

    作者:张洁花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腹部皮瓣转移术治疗手外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腹部皮瓣转移术治疗手外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该院2011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36例进行腹部皮瓣转移术治疗手外伤的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护理,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6例受伤手部经腹部皮瓣转移术治疗的患者中,35例修复成功均康复出院,1例由于修复部坏死经创口处理和抗生素治疗后愈合。结论腹部皮瓣转移术治疗手外伤围术期的护理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实行,有利于皮瓣的成活,有利于患者术后手部外观恢复及功能的恢复,从而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伟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痰热清注射液辅治高血压性脑出血行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行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行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试验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行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辅助药物。

    作者:杜晓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药配方中外观相似药材饮片的鉴定

    中药饮片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依据,按照调配要求,对原始中医药材进行加工、切制、炮制、调剂而形成的可在临床直接使用的中药[1]。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药材会失去原有的颜色和性状,极易与其他外观相似的药材混淆,致使配药错误,造成不良后果。因此鉴定中药配方中外观相似药材饮片至关重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从来源、功效和性状等几个方面对中药配方中常见外观相似药材饮片进行鉴定。

    作者:刘燕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 miRNA-142-5 P表达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综合征( ACS)患者的外周血中miRNA-142-5P表达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5-12月收治的ACS患者40例作为ACS组,另选取2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为稳定性冠心病组,选取20例不患ACS类疾病者作为对照组,基于逆转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3组外周血中miRNA-142-5P表达水平。结果3组年龄、男女比例、糖尿病比例、高血压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高血脂比例明显高于稳定性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CS组患者的外周血中miRNA-142-5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性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稳定性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中miRNA-142-5P表达水平增高,对ACS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封志岚;孙荣涛;齐建伟;谷月红;强秀菊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8.03±5.54)d短于对照组的(24.58±4.96)d,护理总满意度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并发症发生率为8.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护理措施在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司马凡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目的:观察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效果。方法将4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并给予预见性、针对性及药物治疗等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跟踪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疗效、并发症、消化道再出血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预见性和药物治疗护理,是提高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状和复发的关键步骤。

    作者:侯彩叶;窦华丽;李国肖;安文茜;董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血清中白三烯B4、MMP-9及IL-4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评定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血清中白三烯B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白细胞介素-4(IL-4)用于小儿过敏性紫癜( HSP)治疗评定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该院收治的46例HSP患儿为试验组,其中单纯皮疹26例为常规亚组,兼有腹痛、关节痛或肾病20例为严重亚组;另选取22例经体检一切生理指标均正常的同龄小儿为健康组。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跟踪随访,采用ELISA试剂盒分别测定试验组治疗前后以及健康组人员血清中白三烯B4,MMP-9,IL-4水平。结果严重亚组血清白三烯B4、MMP-9及IL-4水平明显高于常规亚组和健康组,常规亚组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诊疗前试验组血清白三烯B4、MMP-9及IL-4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治疗后三种指标的水平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白三烯B4、MMP-9及IL-4在HSP患儿升高及随病情治疗好转而下降,将血清中白三烯B4、MMP-9及IL-4三者水平联合检测用于HSP诊断及病情发展评定中具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月辉;李艳廷;田燕;谢彩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妊娠剧吐1例

    患者,女,32岁,既往体健,此次妊娠末次月经2013年1月27日,预产期2013年11月4日。此次妊娠后孕妇因担心胎儿畸形,整个孕期处于极度紧张状态。患者停经2月余出现恶心、胃酸、呕吐等早孕反应,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间断不能进食,在社区门诊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孕3~7个月因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在我院多次予补液、止吐、补钾、纠酸等治疗,入院查肝功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以排除妊娠期脂肪肝、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引起的恶心呕吐),每次恶心呕吐稍好转后即出院,出院后因仍感恶心呕吐在社区间断输液治疗。因家庭经济条件差,担心费用问题,整个孕期精神压力大,营养差。孕妇于孕36+3周因恶心呕吐难以忍受来院要求剖宫产。孕期无毒物、射线接触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律,7/28~30 d。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病史,2005年于我院行剖宫产术。孕4月觉胎动,胎动正常。自妊娠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差,无头晕、头痛及视物不清,无心慌、气短,常感乏力。

    作者:郑瑞利;高丽彩;李秀娟;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赛庚啶与酮替芬治疗儿童喘息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对比赛庚啶与酮替芬治疗儿童喘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儿童喘息患儿随机分为赛庚啶组和酮替芬组各98例,2组均给予阿奇霉素、氨茶碱及氨溴索糖浆。阿奇霉素10mg/(kg· d)静脉滴注,每天1次,氨茶碱2~3mg/kg静脉滴注,每天2次,适量氨溴索糖浆口服。在此基础上赛庚啶组给予赛庚啶0.1mg/kg口服,每天2次;酮替芬组给予酮替芬0.5 mg/kg口服,每天2次。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咳嗽、喘息及哮鸣音消失和流涕消失时间。结果赛庚啶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酮替芬组的69.4%,咳嗽、喘息、肺部哮鸣音及流涕消失时间均短于酮替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赛庚啶佐治儿童喘息较酮替芬具有明显效果,因操作简便,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葛必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医学生在心内科临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学生向医师过渡的关键阶段。近几年来随着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出现,给心内科的临床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针对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实习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心内科临床的医疗人才,同时为提高临床带教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波;范红伟;马广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超声雾化方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咳嗽、憋喘、湿性啰音、哮鸣音等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儿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可尽早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彦亭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舒血宁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舒血宁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患者痛苦,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连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治疗,对2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结果出院时,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及依从性,是护理学科发展的趋势。

    作者:王寒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股骨干骨折手术前护理体会

    股骨是人体长、粗、承受能力大的管状骨。股骨干骨折是指转子下至股骨髁上这一段骨干的骨折。股骨干为3组肌肉所包围,其下1/3骨折时,由于血管位于骨折的后方,而骨折断端向后成节角,故易刺伤该处的腘动、静脉[1]。股骨干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的下肢骨折类型,一般采用牵引和手术治疗,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我院骨伤科采取术前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晶晶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端血运的观察与护理

    骨折是由于直接或间接原因引起的骨的连续性发生中断。在临床上,四肢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对于四肢骨折患者来说,术后肢端血运的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患者手术后,如血液灌注或回流受阻,可出现异样疼痛、肿胀、皮肤苍白等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严重者可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和肢体缺血坏死。因此,早期观察患肢血运是骨科护理工作重要内容和基本工作之一[1]。我院对收住我院76例四肢骨折的患者术后进行严密的肢端血运的观察与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金金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小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我科1997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35例,应用自行设计的带旋股内侧血管深支为蒂的股骨大转子后部骨膜瓣移位植入和头骺部开窗植骨为主的综合术式[1],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7~14岁;有外伤史9例,疑为该病发病原因,其余原因不明;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髋部疼痛、跛行、关节功能障碍等。

    作者:傅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0例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2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住院时间、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患者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可有效地提高麻醉效果,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毛仁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乳腺增生伴癌变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癌变性乳腺增生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切除,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化疗手段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癌变病症可取得明显疗效,较传统化疗治疗方式而言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在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廖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对银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治疗的银屑病患者13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皮肤科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8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指数(DLQI)在患者入院当天和出院前1d对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性、护理总满意度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SDS、SAS及DL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应用于银屑病患者的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减轻银屑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在银屑病的治疗、预防、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雪香;张峰;卢婉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