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粪石性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例

赵辉

关键词:阑尾炎, 化脓性, 急性, 粪石, 超声检查, 诊断
摘要:患者,男,42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 d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67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68/66 mm Hg;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阳性,局限性肌紧张。查血白细胞13.4×109/L,血小板203×109/L,淋巴细胞0.128,中性粒细胞0.813。行超声检查示:右下腹腹腔内紧贴腹膜处可见一条“腊肠”形不均质低回声区,长6.5cm,直径2.8cm,其一端与肠管相连,一端呈游离盲端,其周边为低回声,轴心部呈稍高回声,近盲端内可见一长约1.8 cm的弧形强光带,伴明显声影,其一端为径线约2.0cm的局限性液性暗区包绕,液性暗区内可见细密点状回声。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示其周边低回声区内可探及丰富的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下腹异常,考虑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其内强回声可能为粪石)。门诊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收入院,行相关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术中见阑尾高度肿胀,长约9cm,直径约3cm,被覆脓胎,充血水肿,已接近穿孔。遂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开阑尾,见阑尾腔内含一大小约1.5cm ×1.0cm的粪石及黏稠脓液。常规关腹,结束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出院后随访未见异常。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干骨折手术前护理体会

    股骨是人体长、粗、承受能力大的管状骨。股骨干骨折是指转子下至股骨髁上这一段骨干的骨折。股骨干为3组肌肉所包围,其下1/3骨折时,由于血管位于骨折的后方,而骨折断端向后成节角,故易刺伤该处的腘动、静脉[1]。股骨干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的下肢骨折类型,一般采用牵引和手术治疗,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我院骨伤科采取术前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晶晶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局部晚期乳腺癌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氟尿嘧啶联合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原发病临床治疗效果及毒性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5%高于对照组的52.9%(P<0.05);观察组患者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辅助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效果显著,毒性反应均可耐受,可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有效治疗手段推广使用。

    作者:刘一范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全面观察和护理用于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观察与护理干预在胃溃疡合并大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胃溃疡合并大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面观察和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护理效果,设计问卷调查2组护理质量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1),观察组护理的满意率为97.78%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全面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胃溃疡并发大出血的止血效果,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值得进一步加强应用。

    作者:曲延丽;连方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麻油蛋油配方治疗轻度烧伤的疗效观察

    烧伤是由热力、化学物品、电流、放射线或有害气体及烟雾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组织损伤。轻度烧伤是指总面积在9%以下的Ⅱ度烧伤[1]。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方法费用高,创面换药会增加损伤和患者的痛苦,特别是小儿烧伤更是如此[2]。针对轻度的单纯性烧伤,采取麻油蛋油配方治疗,可使创面在受伤初期就得到保护,痛感明显减轻,治疗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疗效显著,特别适合婴幼儿轻度烧伤。我院普外科在2009-2011年,曾用上述方法对61例不同年龄的轻中度热力烧伤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及护理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超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内镜下高电频治疗消化道息肉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在内镜下采用高频电治疗消化道息肉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2年收治的消化道息肉患者82例,共有息肉156枚。根据息肉的大小形状选择电灼切除或圈套器切除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采用电灼切除52枚,圈套器切除104枚,均一次性切除,治愈率100%。2组患者未出现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出现腹痛6例,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术后随访,其中电灼切除复发3例,复发率为5.8%,圈套切除复发6例,复发率为5.8%,复发息肉均为腺瘤性息肉,复发率为16.1%,与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电频治疗消化道息肉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生症少,安全有效,需掌握好手术治疗指征,腺瘤性息肉易复发,应该增加随访次数,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缔良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整体护理在血小板减少输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接受输血治疗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接受输血治疗的血小板减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血小板水平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小板水平复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有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卫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对银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治疗的银屑病患者13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皮肤科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8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指数(DLQI)在患者入院当天和出院前1d对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性、护理总满意度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SDS、SAS及DL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应用于银屑病患者的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减轻银屑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在银屑病的治疗、预防、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雪香;张峰;卢婉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疗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为妊娠期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 Hg和(或)舒张压≥90mm Hg,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阴性,产后方可确诊。少数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1]。本文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疗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陈立娟;赵金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丹参多酚酸盐辅治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辅治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采用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评定定向力,采用蒙特利尔量表(MoCA)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及HDS-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2组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及HDS-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辅治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王颖;介李璞;鲁雅琴;蒋珍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针对性护理用于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用于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利奈唑胺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结合患者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帮助肺炎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呼吸通畅,改善缺氧症状,降低肺炎重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在实际生活中应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的护理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直接迅速地解除血肿占位,使脑出血病死率及致残率明显降低。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脑出血行微创穿刺清除术患者5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患者59例,其中男37例,女22例;年龄16~68岁,中位年龄47.4岁;其中重型颅脑损伤36例,高血压脑出血21例,颅内占位2例。

    作者:管海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给予2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65.7%;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治疗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丁荣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运用沟通技巧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近年来,随着就医问题的不断升温,医疗纠纷发生率日趋增长,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日趋紧张,护患沟通成为了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作为医院临床护士,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中,应灵活运用沟通技巧,建立和谐护患关系,达到医患利益大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1]。本文针对影响护患沟通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何运用沟通技巧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报道如下。

    作者:谢少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基层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的效果与成本

    目的:探讨基层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与治疗成本。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规范化管理,对照组不予规范化管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FPG、2hPG、HbA1c、BMI等指标及治疗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降低治疗成本,值得推广。

    作者:徐永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2种不同手术在宫颈上皮瘤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2种不同手术治疗宫颈内上皮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均确诊为宫颈上皮瘤变Ⅲ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对照组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灶残留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病灶残留发生率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及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瘤变的效果均显著,但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异乡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端血运的观察与护理

    骨折是由于直接或间接原因引起的骨的连续性发生中断。在临床上,四肢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对于四肢骨折患者来说,术后肢端血运的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患者手术后,如血液灌注或回流受阻,可出现异样疼痛、肿胀、皮肤苍白等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严重者可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和肢体缺血坏死。因此,早期观察患肢血运是骨科护理工作重要内容和基本工作之一[1]。我院对收住我院76例四肢骨折的患者术后进行严密的肢端血运的观察与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金金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血清中白三烯B4、MMP-9及IL-4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评定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血清中白三烯B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白细胞介素-4(IL-4)用于小儿过敏性紫癜( HSP)治疗评定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该院收治的46例HSP患儿为试验组,其中单纯皮疹26例为常规亚组,兼有腹痛、关节痛或肾病20例为严重亚组;另选取22例经体检一切生理指标均正常的同龄小儿为健康组。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跟踪随访,采用ELISA试剂盒分别测定试验组治疗前后以及健康组人员血清中白三烯B4,MMP-9,IL-4水平。结果严重亚组血清白三烯B4、MMP-9及IL-4水平明显高于常规亚组和健康组,常规亚组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诊疗前试验组血清白三烯B4、MMP-9及IL-4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治疗后三种指标的水平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白三烯B4、MMP-9及IL-4在HSP患儿升高及随病情治疗好转而下降,将血清中白三烯B4、MMP-9及IL-4三者水平联合检测用于HSP诊断及病情发展评定中具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月辉;李艳廷;田燕;谢彩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8.03±5.54)d短于对照组的(24.58±4.96)d,护理总满意度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并发症发生率为8.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护理措施在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司马凡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正常足月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服;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同时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并于术毕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出血量。结果试验组术中、术后2h和术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不耐热眼科器械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灭菌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技术对不耐热眼科手术器械的灭菌效果。方法对该院手术室使用的不耐热眼科器械189份运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灭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测。结果189份不耐热眼科器械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灭菌,所有的化学指示卡、指示胶带均变色合格,合格率为100%;生物监测均为阴性;所有器械均无损伤。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灭菌面广、灭菌迅速,灭菌效果好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