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种不同手术在宫颈上皮瘤变中的应用

秦异乡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宫颈冷刀锥切术
摘要:目的:探讨2种不同手术治疗宫颈内上皮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均确诊为宫颈上皮瘤变Ⅲ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对照组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灶残留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病灶残留发生率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及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瘤变的效果均显著,但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4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均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4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52例患者术后1周内拆线,1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现象,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现象,经理疗及皮下抽吸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随访24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肿块复发现象。结论给予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无复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辛永利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2003-2012年我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分析

    目的:探讨该院近年来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方法对该院2003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4919例入院待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剖功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结果2008年(包含)前,剖宫产率小于阴道分娩率(P<0.05);2008年后,剖宫产率大于阴道分娩率(P<0.05)。2008年(包含)前,母体以及胎儿因素为剖宫产指征主要因素,2008年后,社会因素及瘢痕子宫是剖宫产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其中社会因素及瘢痕子宫是主要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发生率,提高产妇分娩质量。

    作者:张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超声诊断粪石性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例

    患者,男,42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 d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67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68/66 mm Hg;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阳性,局限性肌紧张。查血白细胞13.4×109/L,血小板203×109/L,淋巴细胞0.128,中性粒细胞0.813。行超声检查示:右下腹腹腔内紧贴腹膜处可见一条“腊肠”形不均质低回声区,长6.5cm,直径2.8cm,其一端与肠管相连,一端呈游离盲端,其周边为低回声,轴心部呈稍高回声,近盲端内可见一长约1.8 cm的弧形强光带,伴明显声影,其一端为径线约2.0cm的局限性液性暗区包绕,液性暗区内可见细密点状回声。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示其周边低回声区内可探及丰富的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下腹异常,考虑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其内强回声可能为粪石)。门诊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收入院,行相关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术中见阑尾高度肿胀,长约9cm,直径约3cm,被覆脓胎,充血水肿,已接近穿孔。遂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开阑尾,见阑尾腔内含一大小约1.5cm ×1.0cm的粪石及黏稠脓液。常规关腹,结束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出院后随访未见异常。

    作者:赵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0例正常足月单胎头位产妇,根椐产妇有无镇痛需求分为观察组202例和对照组198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对照组采用普通经阴道正常分娩,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小于对照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2h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分娩镇痛可明显减轻产妇在生产时的疼痛,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的生命质量,对胎儿无不良反应,保证了母婴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侯杰;王淑伟;罗美怡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防范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本研究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免费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苗元江编制的《综合幸福量表》,研究地方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差异并探讨提升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调查结果表明:(1)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良好;(2)幸福感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友好关系、健康关注、自我价值、利他行为、人格成长、生命活力、正性情感、生活满意、负性情感;(3)幸福感部分维度在人口学统计指标上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建议从引导免费师范生及早进行人生规划、重视和谐班集体的构建、引导学生关注积极生活事件提高愉快体验等方面去提升免费师范生幸福感各维度水平,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地方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作者:刘莉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医学生在心内科临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学生向医师过渡的关键阶段。近几年来随着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出现,给心内科的临床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针对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实习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心内科临床的医疗人才,同时为提高临床带教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波;范红伟;马广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和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及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10例患者中治愈57例(51.8%),显效48例(43.6%),无效5例(4.5%),总有效率为95.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患者的TC、TG及LDL-C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满意,可通过迅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血脂水平而改善病情,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张英岚;陶利勇;周忠群;葛玉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超声雾化方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咳嗽、憋喘、湿性啰音、哮鸣音等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儿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可尽早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彦亭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医学论文撰写中的常见问题

    1科研设计的选题与立题问题(1)标题太长,主题不突出;(2)标题与内容不符,或题目太大而内容贫乏;(3)标题单调,主题不明确。2关于题目要求(1)可检索性;(2)特异;(3)明确;(4)简短。3命题方法(1)方法;(2)结论;(3)探讨。4关于把“构成比”当“率”的概念问题在医学文献中,发现有些作者对患病率、发病率、病死率、感染率等概念混淆不清。5关于疗效的确切评价问题只有观察组而无对照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医学研究结果如无适当的对照比较,就难得出结论。即使有了对照组,若两者之间无可比性,同样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以上可见,对照组与实验组一定在性别、年龄、病情、病期、病型、部位、疗程等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才有可比性,其结果才有科学价值。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曲安奈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66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穿刺关节腔,积液抽尽,注入玻璃酸钠注射液2.5ml,每周1次,连续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安奈德10mg,每周1次,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Lequesne 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9%高于对照组的8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前Lequesne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Lequesne症状积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玻璃酸钠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曲安奈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剑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将45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改善情况。结果45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FT3、FT4均低于治疗前,TSH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合并糖尿病要进行综合治疗,及时诊断、正确诊断,治疗甲亢时,也要有效治疗糖尿病;控制甲亢同时也能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段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择取该院2009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90例,将其中采用单纯性小梁切除术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单纯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复合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眼压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复合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单纯组,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单纯组,浅前房、脉络膜脱离发生率低于单纯组,滤过泡形成的发生率高于单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继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同单元多学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同单元多学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评估同单元多学科病区护理风险点,提出风险管理的措施。结果护理人员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病区投诉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结论同单元多学科病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御能力,降低或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虚假药品广告的有效监管探讨

    广告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促销手段,发展速度迅猛。药品广告作为其中一员,其发展逐步深入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看病买药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1-3月,全国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并移送工商部门查处的违法药品广告达3.6万多条次,违法医疗器械广告近4000条次,违法保健食品广告近5000条次。虚假药品广告泛滥,不仅严重扰乱了药品市场管理秩序,还给公众用药安全带来严重隐患[1]。据国家权威部门不完全统计,由于虚假药品广告误导等原因,我国每年大约有250万人吃错药,严重贻误病情。

    作者:于肖利;徐文;刘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49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2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不仅可缓解患者的压力,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手术效果。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正常足月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服;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同时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并于术毕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出血量。结果试验组术中、术后2h和术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银屑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易复发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俗称牛皮癣。该病以青壮年发病较多,顽固难治,病程迁延不愈,皮肤受损,常伴痛痒,导致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生活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1]。本文以寻常型银屑病为例对该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心理护理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爱民;张晓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尿管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脑血管病由于患者神经系统的病变和损伤可使排尿反射的神经传导和意识控制发生障碍,还有多数患者发病后需卧床休息,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为缓解患者的痛苦,临床上常采用留置导尿术解除尿潴留、尿失禁及记录出入量,但是留置导尿是一项侵入性操作,由于患者自身、导尿材料及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因素,造成插管困难的情况屡见不鲜,现将我科遇到的40例导尿管插入困难的原因和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尹丽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药泡脚降温的护理体会

    高热是儿科很多疾病共同的表现,给高热患儿降温便成了急诊护士经常要解决的问题,能否及时、有效地给患者降温也是进行满意度调查重要的一项内容。我科自2012年9月开始对门急诊高热不退的患儿开展了中药泡脚,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儿科2012年9-2013年9月高热不退患儿1526例,男780例,女746例;年龄6个月~14岁。使用中药泡脚的患儿1198例。

    作者:何家伟;方映玲;谢秋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儿童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C)与儿童肾功能相关性,并分析CysC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从LIS系统导出2010-2013年包含CysC的1335名儿童生化筛查组合检测数据,通过排除条件,筛选出901名儿童为参考人群,其中男485名,女416名。 CysC的测定采用液相透射比浊法在Roche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结果901名本地区儿童血清CysC浓度对数呈正态分布,其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岁前血清CysC水平变化较大,其中1个月内CysC水平高,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但在2~16岁总体趋于稳定。结论儿童血清CysC参考区间与性别无密切相关性,但不同年龄段之间变化较大,临床应用CysC评价儿童肾功能时应考虑年龄因素。

    作者:魏法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