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永利
目的:分析术后采用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镇痛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取常规术后静脉镇痛,研究组则采用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镇痛,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镇痛与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镇痛与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中效果明显,安全、有效,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作者:李定醌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150例,先通过三维超声诊断其良恶性,再经病理及手术进一步证实,得出三维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结果三维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敏感度为73.1%(19/26),特异度为95.2%(118/124),阳性预测值为81.0%(17/21),阴性预测值为91.5%(118/129),诊断准确率为88.1%。结论三维超声技术可以为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和可靠的依据,能够弥补二维超声技术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缺点,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窦付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检索2003年6月-2013年6月清华同方期刊题录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硫普罗宁不良反应的报道,并收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数据库中有关硫普罗宁不良反应的报告,统计分析上述文献及报告所涉及的患者性别、有无过敏史、给药途径及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良反应累积系统及临床表现等。结果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伴有过敏史患者更易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大多出现在静脉给药30min内,累积系统以呼吸系统为常见。结论予以硫普罗宁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避免不良反应的不利影响,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郭燕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该院近年来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方法对该院2003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4919例入院待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剖功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结果2008年(包含)前,剖宫产率小于阴道分娩率(P<0.05);2008年后,剖宫产率大于阴道分娩率(P<0.05)。2008年(包含)前,母体以及胎儿因素为剖宫产指征主要因素,2008年后,社会因素及瘢痕子宫是剖宫产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其中社会因素及瘢痕子宫是主要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发生率,提高产妇分娩质量。
作者:张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则增加痰热清治疗。对2组临床效果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3%高于对照组的84.4%,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军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0例正常足月单胎头位产妇,根椐产妇有无镇痛需求分为观察组202例和对照组198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对照组采用普通经阴道正常分娩,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小于对照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2h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分娩镇痛可明显减轻产妇在生产时的疼痛,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的生命质量,对胎儿无不良反应,保证了母婴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侯杰;王淑伟;罗美怡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术后应用抗生素对剖宫产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0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自愿分为A组和B组各150例,A组产妇在剖宫产术后给予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性治疗,而B组产妇在术前、中、后均不给予抗生素,观察比较2组产妇产后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结果术后A组产妇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切口感染率、产褥感染率也显著低于B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抗生素具有较高价值,可缩短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可降低切口感染率和产褥感染率。
作者:古伟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学生向医师过渡的关键阶段。近几年来随着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出现,给心内科的临床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针对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实习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心内科临床的医疗人才,同时为提高临床带教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波;范红伟;马广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妇产科腹腔镜手术广泛应用,并成为异位妊娠、盆腔炎、子宫腺肌病及其他良性肿瘤的首选手术方式[1]。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8例,现笔者腹腔镜手术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与桑菊饮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沙参麦冬汤与桑菊饮治疗,观察2组的近期疗效和Karnofsky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61.11%(22/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11%(13/36),治疗后观察组的Karnofsky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与桑菊饮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较好,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熊良庚;柏茂树;刘继明;梁百武;武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技术对不耐热眼科手术器械的灭菌效果。方法对该院手术室使用的不耐热眼科器械189份运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灭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测。结果189份不耐热眼科器械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灭菌,所有的化学指示卡、指示胶带均变色合格,合格率为100%;生物监测均为阴性;所有器械均无损伤。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灭菌面广、灭菌迅速,灭菌效果好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麻醉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手术和麻醉都具有创伤性,甚至引起新陈代谢的应激反应[1]。特别是幼儿由于年龄小,好哭易动,麻醉期间不配合,使麻醉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影响了手术的实施。并且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功能较不成熟,组织结构较脆弱,对手术及麻醉引起的反应更快更大,因此麻醉期间的配合显得更为重要,如何使患儿理性配合麻醉及手术,术后安返病房是手术室护士的主要工作之一。我科对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骨科上肢手术患儿中实施臂丛神经阻滞49例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桂仙;张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前列腺增生症( BPH)主要是以尿频、尿不尽、夜尿多、尿潴留,同时可伴有进行性排尿困难等症状为临床表现的一种老年男性常见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 )是目前治疗BPH的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短、尿路刺激症状轻、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我院采用TURP治疗BPH,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光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医院产科护理队伍中,助产士是一个特殊的服务群体,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工作的专业性,使得他们在工作中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风险。孕产妇分娩过程是否顺利,娩出的婴儿是否健康均与助产士的护理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绝大多数孕产妇均是初产妇,无分娩经验,自信心不足及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导致自然分娩率急剧下降。分娩痛是一种伴随分娩而产生的疼痛,从产程开始至胎儿娩出,在这个过程中产妇会因子宫收缩而产生剧烈的疼痛[1],正是因大多数产妇对疼痛的认识不足而产生畏惧心理,放弃自然分娩而选择高风险的剖宫产手术。助产士作为产妇分娩的全程陪伴者,应对分娩痛有全面的、充分的认知,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方法,减轻产妇的痛苦,提高产妇分娩质量。
作者:张贤娃 刊期: 2014年第19期
肱骨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科实施肱骨骨折手术患者73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肱骨骨折手术患者73例,均因外伤所致,其中男48例,女25例;年龄15~67岁,中位年龄41.3岁。术后所有患者经X线检查示无成角畸形,对位、对线满意,住院8~25d,均治愈出院。
作者:管云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C)与儿童肾功能相关性,并分析CysC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从LIS系统导出2010-2013年包含CysC的1335名儿童生化筛查组合检测数据,通过排除条件,筛选出901名儿童为参考人群,其中男485名,女416名。 CysC的测定采用液相透射比浊法在Roche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结果901名本地区儿童血清CysC浓度对数呈正态分布,其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岁前血清CysC水平变化较大,其中1个月内CysC水平高,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但在2~16岁总体趋于稳定。结论儿童血清CysC参考区间与性别无密切相关性,但不同年龄段之间变化较大,临床应用CysC评价儿童肾功能时应考虑年龄因素。
作者:魏法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8.03±5.54)d短于对照组的(24.58±4.96)d,护理总满意度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并发症发生率为8.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护理措施在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司马凡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舌下腺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舌下腺囊肿患者60例,均给予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囊肿腔内注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治愈率和基本治愈率之和为96.7%;1次注射后治愈12例,2次注射治愈41例,3次注射后治愈3例。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舌下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东广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正常足月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服;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同时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并于术毕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出血量。结果试验组术中、术后2h和术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4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均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4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52例患者术后1周内拆线,1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现象,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现象,经理疗及皮下抽吸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随访24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肿块复发现象。结论给予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无复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辛永利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