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钾血症误诊引发戒烟综合征1例

张洁花

关键词:低钾血症, 心电图, 戒烟综合征, 误诊
摘要:低钾血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且表现各异,常在早期易被忽视,当症状加重寻找病因才引起足够重视。随着现代人的健康意识的增强,戒烟的人群也日益壮大,由于个体差异和烟龄的不同所表现出的戒烟综合征也各有不同。2种病症同时出现时有很多相似之处,常易造成混淆,延误治疗,增加患者的痛苦。我院收治了1例低钾血症误诊引发戒烟综合征,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卡培他滨与替吉奥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将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临床效果、毒性反应及患者3年生存情况。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毒性反应发生率及第1、2、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均有显著疗效,毒性反应患者可耐受,均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时间。

    作者:刘一范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47例先兆早产患者在应用硫酸镁治疗期间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延长孕期(9.5±0.8)d,有早产不可避免4例,平均婴儿出生体质量(2400±150)g,转儿科治疗,无新生儿死亡。患者用药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3例(6.4%),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是保胎常规药物,但需积极加强临床观察、心理护理、用药观察及不良反应观察,以此提高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平安。

    作者:李家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胎盘巨大绒毛膜血管瘤1例

    孕妇,27岁,孕2产1。孕38周来我院检查,超声显示:单胎,活胎,双顶径:94mm,股骨长68mm,胎儿胎盘胎儿面上缘可见混合性回声肿块,大小约:146mm ×110mm,呈圆形,边界清,内部以实性偏强回声为主,可见散在的点状的液性暗区,表面有包膜回声,向羊膜腔内凸入,胎盘后方无异常液性暗区及稍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肿块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其内有一动脉频谱,RI:0.50,胎盘前壁Ⅱ级,羊水深度约45mm,超声提示:胎儿胎盘混合性回声肿块(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可能)。1周后产妇出现产兆,羊水破裂,为防止巨大的血管瘤对胎儿及脐带造成压迫,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遂进行剖腹产手术。术中可见胎盘下少量渗血,胎盘呈微紫色,胎盘上缘可见一巨大的瘤体样实物,与胎盘大小相似,约180mm ×150mm,色泽微紫色,包膜完整,剖开内可见血管样回声。术后娩出一女婴,婴儿状况良好,胎盘肿物送病理科检验。病理结果提示:血管瘤。

    作者:刘亚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防治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防治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健康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妊娠结局,包括分娩方式、产妇并发症(子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胎盘早剥、早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结局(Apgar 评分、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及低体质量儿)。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子痫、妊高征心脏病、胎盘早剥、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Apgar 评分低于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及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应建立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董喜英;王春霞;李录花;蒋文化;李辉;马志明;高丽梅;李瑾花;方玉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根据所行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18例。试验组采取根治性手术,对照组采取姑息性手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患者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后采取根治性手术,明显减少患者复发率,疗效确切,显著提高患者预后质量;患者在行根治性手术时,保证在临床各项条件范围内实施,才能保证根治性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玉森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孕妇临产前后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孕妇临产前后实施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8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在临产前后均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顺产分娩率。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前2组 SAS、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后2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实施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孕妇的顺产分娩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孕妇临产前后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升顺利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分析

    目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行手术治疗时的麻醉处理方法及处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43例,均利用舒芬太尼行静吸全麻处理,对各时段患儿平均动脉压、心率改变情况、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43例患儿停药后清醒时间(2.7±0.2)h,拔管时间(3.6±0.7)h,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患儿各时段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未发生明显改变,只在锯胸骨时患儿心率明显下降,但仍为正常。结论在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行手术治疗时,利用舒芬太尼行全麻处理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毛仁德;闫梅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照组应用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观察比较2组心绞痛和心电图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减轻作用明显,且能改善心功能,具有较高治疗价值,可作为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梁桂杰;高伟;庞国香;孙爱东;代建新;刘万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5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口服抗生素、降糖等治疗,并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胰岛素外敷治疗联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溃疡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艳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栓通组45例和川芎嗪组46例。川芎嗪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血栓通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7d 末综合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血栓通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 NIHS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血栓通组低于川芎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梗死区域的能量代谢障碍和血液循环障碍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在改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闫卫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快速康复方案在肛肠外科围术期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肛肠外科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方案的效果。方法将164例行肛肠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方案。观察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停止静脉给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肛肠外科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方案,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现立;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

    在医疗活动中,心血管内科病情极为复杂多变,其护理存在着严重的风险,许多护理问题易引起医患纠纷。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是关键,本文详细分析了护理质量管理的各方面要求和用药的各方面安全,以预防和降低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李晓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尿激酶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尿激酶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高于对照组的88.2%,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尿激酶静脉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更为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住院时间较长,治疗费用相对较高。

    作者:曲晓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可进行非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采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及中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51例,治愈率为85.0%。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班爱会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含量的反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2)(5μm,250×4.6mm);流动相:0.05mol /L 磷酸二氢钠溶液(含0.0025mol/l 的庚烷磺酸钠,溶液用氢氧化钠调 pH 值至5.0)-乙腈(82∶18),流速:1ml /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进样体积:20μl。结果在2.5~200μg/ml 的范围内,硫酸阿托品的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99),低、中、高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99.42%、99.46%和99.79%,RSD 值分别为0.42%、0.63%和0.2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含量的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者:李启彬;李树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不同入路手术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手术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26例,根据骨折脱位类型和脊髓损伤情况选择不同的入路方式,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椎体高度恢复情况、脱位矫正情况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123~368(154.3±25.7)min;术中出血量155~608(316.4±51.5)ml;术中和术后未见并发症病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得到纠正,完全恢复颈椎椎体高度,Cobb 角由8°~11°降至2°~3°;脊髓神经功能 Frankel 分级平均提高1.5级;术椎间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融合(3.5±0.6)个月。结论前路手术可直接处理椎体或椎间盘损伤患者,从而消除颈椎不稳,后路手术在排除骨折块压迫或椎间盘损伤前提下解除关节突脱位交锁,而前后联合入路可同时处理故障脱位和椎间盘损伤,但创伤较大,技术难度较高,临床需根据病情需要科学选择入路方式。

    作者:许长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多巴胺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1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用药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直径(LV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3%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LVD 均低于治疗前,LVEF 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病死率为1.6%(1/61)低于对照组的6.3%(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巴胺联合复方丹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石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黄花乌头种质资源与规范化栽培分析

    我国的黄花乌头主要生产区为长白山脉的丘陵区,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且日照时间长的海拔200~900m 的山坡、沟旁灌丛以及草地上,是一种喜温暖和湿润气候的植物,刚出生的幼苗不能受到强光的照射,比较耐严寒,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适宜在疏松、有机物质含量较高、土层厚的沙壤土中生长。其主要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和块根繁殖2种,大面积种植时主要采取种子繁殖的方式。本文就黄花乌头种质资源与规范化栽培进行探讨分析,为种植户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为制药企业以及药物市场提供较为优质的原料。

    作者:王文晓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模式的具体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在血透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使患者感受到护士及家人的关爱,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和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酒石酸美托洛尔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酒石酸美托洛尔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63例和口服组62例。静脉组给予洒石酸美托洛尔静脉滴注及口服治疗,口服组给予洒石酸美托洛尔口服治疗。采用心脏超声仪记录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药物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静脉组治疗后 LVDD 低于治疗前及口服组治疗后,LVEF 高于治疗前及口服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口服组治疗后 LVEF 高于治疗前(P <0.05), LVDD 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内,静脉组心律失常发生率11.11%、MACE 发生率7.94%分别低于口服组25.81%、20.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3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滴注联合口服可有效改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降低心律失常和 MACE 发生率,且不影响远期疗效和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

    作者:丁达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