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范
目的:探讨孕妇保健操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68例健康体检的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健康体检和孕产期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孕妇保健操,对比2组分娩情况和产程用时。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1%,且产程用时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孕产妇开展孕妇保健操,可增强孕产妇的体质,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王官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可进行非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采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及中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51例,治愈率为85.0%。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班爱会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信必可都保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孟鲁斯特钠口服,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用信必可都保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丙卡特罗治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 PAQLQ 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儿治疗后的 PAQLQ 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升,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信必可都保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以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提升作用均明显优于丙卡特罗,更值得临床适当的广泛应用。
作者:赵敬霞;张丽玲;吕永川;罗晓雷;谢彩霞;胡民;赵丽娜;冯景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栓通组45例和川芎嗪组46例。川芎嗪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血栓通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7d 末综合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血栓通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 NIHS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血栓通组低于川芎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梗死区域的能量代谢障碍和血液循环障碍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在改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闫卫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病理形态学。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28例 HAML 患者,分析其基本病理资料,予以光镜及免疫标记,统计其病理形态。结果28例患者组织学分型中经典混合型22例,肌瘤型6例。患者 HAML 平滑肌样瘤细胞均呈现弥漫强阳性表达 HMB45、Melan A、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论HAML 肿瘤成分为平滑肌样瘤细胞、脂肪和血管,形态学及组织学谱系均较为广泛,可产生不同组织学亚类型,常有造血组织,平滑肌细胞异源现象,导致此肿瘤组织具有较为复杂结构,无法准确进行诊断,此疾病诊断时唯一可靠性成分为平滑肌样瘤细胞,且可以特征性表达 HMB45、Melan A 和 SMA,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新设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输血前开展 A2/A2B 亚型和 RH 弱 D 血型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献血者26938人次,A 型输血者5603人次、AB 型输血患者2210人次;2012年 A 型输血者6704人次、AB 型输血者2582人次。分析 A2/A2B 亚型与 Rh 弱 D 血型检出率,分析两年间 A 型与 AB 型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无效输血情况。结果2012年 A 型、AB 型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201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输血前对A2/A2B亚型检测,更准确判定患者血型,并合理输血,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率,避免无效输血,提高输血安全性,Rh 弱D 血型检测能对稀有血型输血患者提高安全性,节约血液资源。
作者:赵春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比较 CT 脑灌注成像(CTP)血管介入术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AS)的效果差异,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提供更佳治疗方案。方法将66例 IAS 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介入治疗组采用 CTP 血管介入术治疗并给予抗凝药物,药物治疗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随访1年,比较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的脑血流量指标,及1年内卒中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介入治疗组治疗后除 rCBV 外,其他指标均较治疗前变化明显(P <0.05);药物治疗组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 >0.05)。2组预后卒中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 CTP 血管介入术治疗 IAS 的安全性较高,疗效明显,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王菁;齐燕;刘云娥;朱倩;赵震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生长抑素(Somatotatin,SST)又称作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somatotropin release-inhibiting factor,SRIF),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的环形多肽,在体内的存在形式主要是14肽(SST-14)和28肽(SST-28),能够有效的调节神经递质和多种激素的释放、抑制细胞生长,甚至可以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递质来发挥作用[1]。 SST 作为信号分子,可以与细胞膜上的生长抑素受体(Somatotatin receptors,SSTRs)结合,受体活化后信号通路转导,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2]。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大脑皮质以及脑脊液中的 SST 水平均要低于正常人,而 SST 的缺失导致神经细胞出现选择性退化,直接引起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记忆功能低下[3]。
作者:王聪;孟付荣;何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片段(也称 M 蛋白),并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害的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因其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中易被漏诊误诊,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易被漏诊误诊。
作者:秦宇;于红玖;杨明辉;吕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45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45例非糖尿病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年龄小于对照组,静息状态发病率、无痛型心肌梗死比例及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着较早发病时间,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发病时常是无痛型,症状呈现多样化。
作者:张小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孕妇,27岁,孕2产1。孕38周来我院检查,超声显示:单胎,活胎,双顶径:94mm,股骨长68mm,胎儿胎盘胎儿面上缘可见混合性回声肿块,大小约:146mm ×110mm,呈圆形,边界清,内部以实性偏强回声为主,可见散在的点状的液性暗区,表面有包膜回声,向羊膜腔内凸入,胎盘后方无异常液性暗区及稍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肿块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其内有一动脉频谱,RI:0.50,胎盘前壁Ⅱ级,羊水深度约45mm,超声提示:胎儿胎盘混合性回声肿块(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可能)。1周后产妇出现产兆,羊水破裂,为防止巨大的血管瘤对胎儿及脐带造成压迫,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遂进行剖腹产手术。术中可见胎盘下少量渗血,胎盘呈微紫色,胎盘上缘可见一巨大的瘤体样实物,与胎盘大小相似,约180mm ×150mm,色泽微紫色,包膜完整,剖开内可见血管样回声。术后娩出一女婴,婴儿状况良好,胎盘肿物送病理科检验。病理结果提示:血管瘤。
作者:刘亚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采取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处理后对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9例行手术治疗的非心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硬麻组、局麻组各33例,采取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3、5d 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比较3组 MMSE 评分变化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全麻组患者术后1d MMSE 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麻组低于局麻组及硬麻组术后1d MMSE 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麻组、硬麻组、局麻组3组发生 POCD 率依次为27.3%、9.1%、6.1%,全麻组 POCD 发生率高于硬麻组和局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患者在接受非心脏手术后易发生 POCD,但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 POCD 发生情况的影响不同,其中全麻影响大,临床上可选择采取全麻联合硬麻方式实施麻醉,有助于减少麻醉药物剂量的使用,降低 POCD 的发生率。
作者:郑浩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0.56%,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具有显著疗效,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付雅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药加工炮制与临床疗效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该院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先分析中药加工炮制与临床疗效关系后再采取措施治疗,对照组直接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要求临床药师应该能够充分掌握二者之间具有的关系,不断对炮制工艺进行完善,终有效提高患者完成治疗后临床效果表现。
作者:彭永翔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产生的泛酸、反食、烧心等为主要症状而内镜检查却无食道黏膜破损的一类疾病。有报道采用促上胃肠动力药及抑酸等治疗 NERD 有一定疗效,但部分患者效果欠佳[1]。笔者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辅治中重度 NERD 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郑光波;高向红;赵可检;王胜;徐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胃脘痛病名早见于《内经》,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一旦饮食失宜,可引起胃痛[1]。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癌等及部分肝胆疾病、胰腺炎等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作者:吕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手术方式可归纳为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经腹腔镜疝修补术。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1]。目前,常用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主要方法包括腹腔内置网腹股沟疝修补术、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由于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不进入腹腔,具有腹腔干扰少、手术费用低的优点,逐渐成为腹腔镜疝修补术的首选术式[2,3]。本文总结我院施行69例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成功经验,旨在探讨 TEP 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为该手术的进步推广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低钾血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且表现各异,常在早期易被忽视,当症状加重寻找病因才引起足够重视。随着现代人的健康意识的增强,戒烟的人群也日益壮大,由于个体差异和烟龄的不同所表现出的戒烟综合征也各有不同。2种病症同时出现时有很多相似之处,常易造成混淆,延误治疗,增加患者的痛苦。我院收治了1例低钾血症误诊引发戒烟综合征,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洁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常规组5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补液和口服蒙脱石散剂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止泻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4%高于常规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止泻时间为(2.06±0.99) d 短于常规组的(3.11±1.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可使患儿日平均腹泻次数明显减少,使患儿的止泻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方面疗效显著。
作者:张延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对药”又称“药对”、“姊妹药”,配伍应用在方剂中具有契合病机、功专力宏的特点,是历代医家积累临证用药经验的升华,也是中医用药遣方的特色之一。吴鞠通提出的“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是辨治内伤脾胃病的重要法则,中医古籍中有许多以“衡”为主治疗脾胃病的著名方剂,如半夏泻心汤、左金丸、枳术丸等。其中就蕴含了一些对药的灵活配伍。基于此,笔者将从中总结出的一些药对,结合“对药”的配伍规律及“治中焦如衡”的指导思想,在辨证基础上合理应用到脾胃病治疗中,总结如下。
作者:齐建兴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