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理形态分析

魏新设

关键词:肝脏肿瘤,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免疫表型分型
摘要: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病理形态学。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28例 HAML 患者,分析其基本病理资料,予以光镜及免疫标记,统计其病理形态。结果28例患者组织学分型中经典混合型22例,肌瘤型6例。患者 HAML 平滑肌样瘤细胞均呈现弥漫强阳性表达 HMB45、Melan A、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论HAML 肿瘤成分为平滑肌样瘤细胞、脂肪和血管,形态学及组织学谱系均较为广泛,可产生不同组织学亚类型,常有造血组织,平滑肌细胞异源现象,导致此肿瘤组织具有较为复杂结构,无法准确进行诊断,此疾病诊断时唯一可靠性成分为平滑肌样瘤细胞,且可以特征性表达 HMB45、Melan A 和 SMA,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照组应用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观察比较2组心绞痛和心电图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减轻作用明显,且能改善心功能,具有较高治疗价值,可作为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梁桂杰;高伟;庞国香;孙爱东;代建新;刘万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药辨证分型联合西医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分型口服、灌肠、针灸等方法联合西医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辨证分型口服、灌肠、针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平均尿素氮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平均尿素氮浓度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辨证分型口服、灌肠、针灸联合西医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光义;马仁光;康薇;田伟伟;刘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60例,采用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6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1±0.9)h。治愈45例(75.0%),死亡6例(10.0%)。结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案,把握好佳手术时机,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刘跃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血清 IFN-γ、CD14水平与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 IFN-γ,CD14水平与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B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就诊的BA 患者2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健康同龄小儿7例为对照组。应用 ELISA 试剂盒法检测2组血清中 IFN-γ,CD14水平,分析 IFN-γ、CD14与 BA 患病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 IFN-γ、CD1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 IFN-γ、CD14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中 IFN-γ, CD14水平与小儿先天性 BA 具明显相关,对临床用于 BA 发病的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甄莉景;赵立芝;金轶;靳建忠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解痉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药物性能更稳定,临床疗效可靠且较安全,可成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性腹泻的首选药物。

    作者:余晓琼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卡培他滨与替吉奥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将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临床效果、毒性反应及患者3年生存情况。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毒性反应发生率及第1、2、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均有显著疗效,毒性反应患者可耐受,均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时间。

    作者:刘一范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含量的反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2)(5μm,250×4.6mm);流动相:0.05mol /L 磷酸二氢钠溶液(含0.0025mol/l 的庚烷磺酸钠,溶液用氢氧化钠调 pH 值至5.0)-乙腈(82∶18),流速:1ml /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进样体积:20μl。结果在2.5~200μg/ml 的范围内,硫酸阿托品的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99),低、中、高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99.42%、99.46%和99.79%,RSD 值分别为0.42%、0.63%和0.2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含量的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者:李启彬;李树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多巴胺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1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用药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直径(LV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3%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LVD 均低于治疗前,LVEF 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病死率为1.6%(1/61)低于对照组的6.3%(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巴胺联合复方丹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石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两厂家辛伐他汀片的溶出度比较

    目的:比较两厂家辛伐他汀片剂的体外溶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 Hypersil C18(4.6mm ×250mm,5μm)色谱柱,以0.025mol/L 磷酸二氢钠溶液(pH4.5)-乙腈(35∶6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38nm,测定两厂家辛伐他汀片的体外溶出度。结果A 厂家辛伐他汀片的实时溶出曲线显示其片间差异小,B 厂家产品间实时溶出度差异较大,反映出产品内在质量的稳定性和均一性较差。结论两厂家辛伐他汀制剂溶出度符合要求,但实时溶出曲线有差异,建议临床选用时加以注意。

    作者:盛泳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止血效果、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应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可实现快速止血的治疗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较轻,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彦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模式的具体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在血透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使患者感受到护士及家人的关爱,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和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配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配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骨质疏松患者,对患者采用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配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并进行锻炼指导、饮食调理等护理。分析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LAP)水平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显效69例(57.5%),有效47例(39.2%),无效4例(3.3%),总有效率为96.7%。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和 BLAP 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TRACP5b 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对患者接受治疗后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81例(67.5%),比较满意36例(30.0%),不满意3例(25%),护理满意度高达97.5%。结论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配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骨质疏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减轻患者疼痛,缓解临床体征,护理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历宝国;齐秀杰;闫立娜;王友凤;张艳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甲亢危象28例的临床救治分析

    目的:探讨甲亢危象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甲亢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总结其主要救治措施。结果25例(89.29%)患者经过及时抢救处理后,于12~52h 症状缓解,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下降,病情逐渐稳定,于7~14d 完全恢复;死亡3例(10.71%),其中2例因合并脑出血、脑水肿、急性左心力衰竭而死亡,1例因合并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结论早期、积极的综合抢救措施可有效减少甲亢危象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肖利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耳后皮下蒂岛状推进皮瓣修复耳廓病理缺损并瘢痕干预治疗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耳后皮下蒂岛状推进皮瓣修复耳廓病理缺损的方法并采用微创无痕缝合技术结合围瘢痕期干预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在耳后沟与发际缘区域设计皮下带蒂皮瓣,向前推进转移,耳廓软骨造孔成隧,修复耳廓前方病理缺损,术中应用微创无痕缝合技术,真皮下减张,围瘢痕期进行干预治疗。结果本组病例皮瓣皆成活,颜色接近,术后外形患者满意,术后耳后张力取皮瓣口经抗瘢痕干预治疗,未见明显瘢痕生成。结论应用耳后皮下蒂岛状推进皮瓣修复耳廓病理缺损,随意取材,设计方便,效果良好,方法简单;经围瘢痕期干预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孙雪峰;张卫东;陈宝霞;王佳旭;王会宾;李晓丽;高小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47例先兆早产患者在应用硫酸镁治疗期间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延长孕期(9.5±0.8)d,有早产不可避免4例,平均婴儿出生体质量(2400±150)g,转儿科治疗,无新生儿死亡。患者用药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3例(6.4%),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是保胎常规药物,但需积极加强临床观察、心理护理、用药观察及不良反应观察,以此提高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平安。

    作者:李家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应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96例和对照组72例。研究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结果研究组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0.83%、93.75%均高于对照组的37.50%、76.39%(P <0.05);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CRP 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氯吡格雷用于治疗冠心病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敏;刘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围绝经期妇女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和雌二醇水平变化测定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血清中雌二醇(E2)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的水平变化以及相关性。方法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9例健康围绝经期妇女,其中绝经前组63例与绝经后组46例。另选同期月经正常女性4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每位妇女血清中雌二醇( E2)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的含量并进行两者的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绝经前组 E2与 DHEAS 血清含量无明显变化,绝经后组 E2与 DHEAS 血清含量为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E2与 DHEAS 呈正相关(P <0.01)。结论围绝经期女性血清 E2水平下降,可能与 DHEAS 水平下降有关。

    作者:李红;张瑶;雷灵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服药时间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关系

    目的:了解服药时间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关系。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依据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波动规律调整服药时间,对照组采用传统服药时间。观察2组血压控制情况、再入院率及服药依从性变化。结果试验组降压率、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积极掌握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节律及药物分布时间规律,确保患者的平稳降压,提高其降压效果,降低心脑血管发生率。

    作者:朱冬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垂体后叶素。观察并记录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73.9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9%低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显著疗效及较高安全性,但由于该药价格昂贵,因此,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治疗方案,若药物治疗无效应及时改用手术等其他治疗方法,保障疗效及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王继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孕妇保健操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妇保健操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68例健康体检的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健康体检和孕产期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孕妇保健操,对比2组分娩情况和产程用时。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1%,且产程用时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孕产妇开展孕妇保健操,可增强孕产妇的体质,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王官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