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义;马仁光;康薇;田伟伟;刘丽娟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60例,采用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6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1±0.9)h。治愈45例(75.0%),死亡6例(10.0%)。结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案,把握好佳手术时机,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刘跃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比观察阿奇霉素与甲泼尼龙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与甲泼尼龙治疗支气管哮喘,均具有显著疗效。阿奇霉素和甲泼尼龙均可起到有效的抗炎作用,对气道重塑起到抑制作用,并抵抗肺纤维化,两者临床疗效相似。
作者:徐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小儿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1]。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甚至影响和阻碍了患者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在针对小儿脑瘫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期间,护理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治疗的整体效果。笔者对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脑瘫患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韶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血清 C 反应蛋白(CRP)、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肌钙蛋白 I(CTNI)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相关性及评定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接诊的心力衰竭患者82例为试验组,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组,将试验组患者按照心功能进行分级(NYHA 分级),按照左心的射血分数(LVEF)分为 LVEF >40%组43例和 LVEF≤40%组39例。对 CRP、CTNI 水平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法进行检测,对于 NT-proBNP 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基于统计原理进行各组间差异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 CRP、CTNI、NT-proBNPN 水平均与 NYHA 分级呈正相关(P <0.05);血清 CTNI、NT-proBNPN 水平均与 LVEF 大小呈正相关(P <0.05),而 CRP 与之无明显关系(P >0.05)。结论血清 CRP、NT-proBNP、CTNI 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有显著相关性,因此将血清 CRP、NT-proB-NP、CTNI 水平联合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预后评定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桂敏;魏爱方;刘桂芳;王淑君;李文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顿、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患者在医院内跌倒,跌倒后常致伤、致残,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及家庭的痛苦和负担,且会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直接影响医院的护理质量。笔者探讨了对肝硬化患者跌倒的风险因素,对患者进行防跌倒的动态评估,并采取有效防跌倒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静彩;周俊卿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片段(也称 M 蛋白),并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害的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因其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中易被漏诊误诊,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易被漏诊误诊。
作者:秦宇;于红玖;杨明辉;吕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优化护理模式,深化整体护理,落实护理职责,提高管理效率。方法实行责任包干、量化绩效,落实整体护理。结果实行责任制整体分组护理后,转变了服务人员的服务理念,营造了科室的服务氛围,重视了基础护理,安全管理,细化了服务工作流程;提高了护患沟通技巧,更注重细节管理、环节质量。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密切护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红田;徐义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0.56%,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具有显著疗效,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付雅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老年性痴呆(A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也给整个社会造成较大的负担。所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AD 进行预防及护理至关重要。笔者从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 AD 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分析 AD 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红霞;郭红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97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组49例(53耳)和血栓通组48例(52耳),葛根素组给予葛根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血栓通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葛根素组治疗后患眼总有效率88.68%明显高于血栓通组73.08%(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葛根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确切,能够通过改善内耳毛细胞功能、内耳血液循环、衰减或消除耳蜗及前庭病理性刺激等机制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对作用机制继续研究和探讨。
作者:李冰慧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一体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施行过程中的要点。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相同的各项护理,此外,观察组在出院后继续施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经过1个月随访后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做出评价。结果观察组30例均好转出院,出院率为100%;对照组中有5例因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护理无效而死亡,其余25例均好转出院,出院率为8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1个月随访后观察组患者对总体护理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随着医学模式的更新,护理措施也随着进步,一体化护理模式的提出和应用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改善医患关系有着特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会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总结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在治疗急性咽喉炎、肺炎、慢性阻塞性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整理回顾该科2011年10月-2013年10月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的患者病历182份,分析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结果182例患者中,151例(82.97%)经过超声雾化吸入治疗3~5d 后达到祛痰、平喘、消炎的功效,无不良反应发生。出现胸闷气促加重31例(17.03%),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29例继续治疗,完成疗程,效果好,2例仍不能耐受而停止治疗。结论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因其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掌握好应用的注意事项能达到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温艳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将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9例,甲组给予常规护理,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进行锻炼和缩唇法锻炼,比较2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给予2组患者护理后,乙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必要的呼吸训练,可有助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早期恢复,疗效较好。
作者:于玲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胃脘痛病名早见于《内经》,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一旦饮食失宜,可引起胃痛[1]。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癌等及部分肝胆疾病、胰腺炎等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作者:吕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在血透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使患者感受到护士及家人的关爱,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和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不良反应予以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孙胜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早期识别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产科进行分娩的134例发生头位难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头位难产的关键因素是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宫缩乏力,产道异常,严重胎头位置异常等因素。134例头位难产产妇中选择剖宫产97例(72.39%),选择阴道分娩37例(27.61%);由于胎头位置的异常造成难产100例,其中选择剖宫产76例(76.00%),选择阴道分娩24例(24.00%)。结论头位难产的病例比较多,头位难产的原因也较复杂,进行识别有一定的困难,应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尽量避免对母儿造成伤害。
作者:王桂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测定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该药促进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组:生理盐水组、空白血清组、bFGF 组、芪参益气滴丸组;建立鸡胚尿囊膜(CAM)模型,计数各组 CAM 上血管数;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应用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实验(MTT)法测定各组 A 值。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及空白血清组比较,芪参益气滴丸组具有明显的促 CAM 血管生成作用(P <0.05),并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P <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具有促血管生成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该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有关。
作者:钟志英;谭维羚;唐昱;陈图刚;马战清;孙国锋;杨玉瓶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心脏二尖瓣置换术麻醉恢复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要进行心脏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麻醉主要输注舒芬太尼靶控,而对照组患者利用传统的麻醉方式,静脉注射芬太尼。对比分析2组手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同时对2组患者的代管咳嗽、手术后躁动及高血压、呕吐等并发症及拔管后患者在各个时间段的疼痛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咳嗽、高血压、呕吐和躁动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拔管后各时间段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同传统的注射芬太尼麻醉相比,利用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心脏二尖瓣置换手术麻醉效果更加显著,同时手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更低,手术后起到更好的镇痛效果,可以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陈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阿魏酸是桂皮酸的一种衍生物,其能抑制血小板凝聚和释放5-羟色胺,同时还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血栓素 A2(TXA2)生成,其存在形式多为脂类物质。此外,在白细胞减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药物中,阿魏酸也是一种基本原料,其具有良好的护肤、健美作用[1]。有文献报道[2],在多种中成药制剂中,均含有阿魏酸,阿魏酸也是用于测定部分中成药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探讨含阿魏酸药物制剂含量分析及质量表征研究进展,笔者在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影响阿魏酸含量的相关因素、阿魏酸质量表征检测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庄秀怡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