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心脏二尖瓣置换术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

陈敏

关键词:舒芬太尼靶控输注, 心脏二尖瓣置换术, 麻醉,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心脏二尖瓣置换术麻醉恢复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要进行心脏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麻醉主要输注舒芬太尼靶控,而对照组患者利用传统的麻醉方式,静脉注射芬太尼。对比分析2组手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同时对2组患者的代管咳嗽、手术后躁动及高血压、呕吐等并发症及拔管后患者在各个时间段的疼痛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咳嗽、高血压、呕吐和躁动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拔管后各时间段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同传统的注射芬太尼麻醉相比,利用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心脏二尖瓣置换手术麻醉效果更加显著,同时手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更低,手术后起到更好的镇痛效果,可以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在治疗急性咽喉炎、肺炎、慢性阻塞性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整理回顾该科2011年10月-2013年10月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的患者病历182份,分析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结果182例患者中,151例(82.97%)经过超声雾化吸入治疗3~5d 后达到祛痰、平喘、消炎的功效,无不良反应发生。出现胸闷气促加重31例(17.03%),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29例继续治疗,完成疗程,效果好,2例仍不能耐受而停止治疗。结论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因其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掌握好应用的注意事项能达到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温艳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就其临床表现,属中医“癓瘕”、“石瘕”、“肠覃”等范畴,其发病是由六淫侵袭、七情内伤、脏腑不和以致气机阻滞,瘀血内停,郁久化热生毒,痰湿瘀毒互结而致[1]。《灵枢?水胀》曰:“寒气客于肠外,与胃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景岳全书?妇人规》曰:“瘀血留之作瘕,推妇人有之其证……总由血动乏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成瘕矣。”在病因上强调内外因素的相互影响;在病机上认为“瘀血内停”,是本病的病机关键;在治疗上,采用攻补兼施的方法,攻邪不忘扶正。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在改善临床症状,缩小肌瘤方面均有确切疗效[2]。中医治疗要掌握好适应证,原则上肌瘤过大,有明显压迫症状,伴有肌瘤坏死、贫血,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内科疾病时,都不建议中药治疗,如肌瘤较小无症状,可不必治疗,注意复查即可,其余可行中医治疗。

    作者:苏爱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88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卡维地洛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6%高于对照组的91.7%,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明显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安溴索联合头孢替唑治疗急性支气管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安溴索联合头孢替唑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安溴索联合头孢替唑治疗,对照组单用头孢替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安溴索联合头孢替唑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文韬;贾娜;吕言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根据所行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18例。试验组采取根治性手术,对照组采取姑息性手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患者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后采取根治性手术,明显减少患者复发率,疗效确切,显著提高患者预后质量;患者在行根治性手术时,保证在临床各项条件范围内实施,才能保证根治性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玉森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甲亢危象28例的临床救治分析

    目的:探讨甲亢危象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甲亢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总结其主要救治措施。结果25例(89.29%)患者经过及时抢救处理后,于12~52h 症状缓解,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下降,病情逐渐稳定,于7~14d 完全恢复;死亡3例(10.71%),其中2例因合并脑出血、脑水肿、急性左心力衰竭而死亡,1例因合并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结论早期、积极的综合抢救措施可有效减少甲亢危象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肖利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多西环素和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多西环素和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多西环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西环素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阿奇霉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衡琳;林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的诊断延迟原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的诊断延迟的原因,及诊断延迟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该院收治的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患者66例,根据确诊时间将其分为早期组30例和延迟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临床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早期组患者手术治愈率为83.3%高于延迟组的7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低于延迟组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及早地诊断和治疗能明显提高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质量,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舒新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规范医院药库管理,提高临床用药

    目的:研究制定医院药库的规范化管理办法。方法分析医院药库从采购流程、药品入库、保管、领用、盘点各环节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结果我院药库管理模式的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药品库存合理,药品的滞销、失效、破损等问题发生率显著降低减少,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减少药品的浪费,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结论医院需不断提高药库管理模式。

    作者:张巧珍;李晓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肠溶片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钠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该院门诊就诊的90例 Hp 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 A 组和 B 组各45例。2组均给予阿莫西林治疗1周,克拉霉素治疗1周。在此基础上 A 组再给予雷贝拉唑治疗4周。 B 组再给予奥美拉唑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Hp 根除率和 pH >3起效时间。结果A 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 B 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A 组 Hp 根除率大于 B 组、pH >3起效时间短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义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60例,采用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6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1±0.9)h。治愈45例(75.0%),死亡6例(10.0%)。结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案,把握好佳手术时机,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刘跃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DR 与 CT 检查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 DR 与 CT 检查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术前均行 DR检查及 CT 检查的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116例,将2种检查结果与术后结果进行比较,比较2种诊断方法结果。结果DR的肺撕裂伤及肺挫伤检出率明显大于 CT 检查(P <0.05);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方面,DR 和 CT 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R 及 CT 检查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均具有较大价值,为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可联合使用2种检查方式。

    作者:张利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将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在此基础上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4.47%(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本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理形态分析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病理形态学。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28例 HAML 患者,分析其基本病理资料,予以光镜及免疫标记,统计其病理形态。结果28例患者组织学分型中经典混合型22例,肌瘤型6例。患者 HAML 平滑肌样瘤细胞均呈现弥漫强阳性表达 HMB45、Melan A、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论HAML 肿瘤成分为平滑肌样瘤细胞、脂肪和血管,形态学及组织学谱系均较为广泛,可产生不同组织学亚类型,常有造血组织,平滑肌细胞异源现象,导致此肿瘤组织具有较为复杂结构,无法准确进行诊断,此疾病诊断时唯一可靠性成分为平滑肌样瘤细胞,且可以特征性表达 HMB45、Melan A 和 SMA,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新设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服药时间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关系

    目的:了解服药时间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关系。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依据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波动规律调整服药时间,对照组采用传统服药时间。观察2组血压控制情况、再入院率及服药依从性变化。结果试验组降压率、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积极掌握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节律及药物分布时间规律,确保患者的平稳降压,提高其降压效果,降低心脑血管发生率。

    作者:朱冬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行腰硬联合麻醉镇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咪达唑仑麻醉,比较2组记录2组麻醉后30、60、90min 改良警觉/镇静观察法(AA/S)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麻醉30、60min 时观察组患者 OA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麻醉90min 时 OA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麻醉前 MAP、HR 和 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术中30min、60min MAP、HR 及 sPO2相较对照组更加稳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联合用于腰硬膜联合麻醉镇静效果显著,术后患者康复情况较好,术中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薛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腹部超声在盆腔肿块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盆腔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8例盆腔肿块患者随机分为腹部超声组和阴道超声组各44例。比较2组盆腔肿块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结果88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共取出49个盆腔肿块,术前腹部超声诊断盆腔肿块准确率为91.8%(45/49),阴道腹部超声诊断盆腔肿块准确率为95.9%(47/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腹部超声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5.5%,阴道超声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盆腔肿块的诊断中,腹部超声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与阴道超声联合使用能够提高检出率,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雷鸿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信必可都保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信必可都保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孟鲁斯特钠口服,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用信必可都保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丙卡特罗治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 PAQLQ 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儿治疗后的 PAQLQ 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升,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信必可都保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以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提升作用均明显优于丙卡特罗,更值得临床适当的广泛应用。

    作者:赵敬霞;张丽玲;吕永川;罗晓雷;谢彩霞;胡民;赵丽娜;冯景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将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9例,甲组给予常规护理,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进行锻炼和缩唇法锻炼,比较2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给予2组患者护理后,乙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必要的呼吸训练,可有助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早期恢复,疗效较好。

    作者:于玲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尿激酶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尿激酶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高于对照组的88.2%,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尿激酶静脉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更为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住院时间较长,治疗费用相对较高。

    作者:曲晓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