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

李本正

关键词:卡维地洛, 螺内酯, 慢性心力衰竭
摘要: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将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在此基础上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4.47%(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含量的反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2)(5μm,250×4.6mm);流动相:0.05mol /L 磷酸二氢钠溶液(含0.0025mol/l 的庚烷磺酸钠,溶液用氢氧化钠调 pH 值至5.0)-乙腈(82∶18),流速:1ml /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进样体积:20μl。结果在2.5~200μg/ml 的范围内,硫酸阿托品的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99),低、中、高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99.42%、99.46%和99.79%,RSD 值分别为0.42%、0.63%和0.2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含量的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者:李启彬;李树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超声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在治疗急性咽喉炎、肺炎、慢性阻塞性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整理回顾该科2011年10月-2013年10月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的患者病历182份,分析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结果182例患者中,151例(82.97%)经过超声雾化吸入治疗3~5d 后达到祛痰、平喘、消炎的功效,无不良反应发生。出现胸闷气促加重31例(17.03%),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29例继续治疗,完成疗程,效果好,2例仍不能耐受而停止治疗。结论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因其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掌握好应用的注意事项能达到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温艳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肝素封管时针头少量刺入肝素帽在临床工作中的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安全方便,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静脉,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1],封管是该技术成功应用的重要环节,如方法得当,可延长留置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反之则可由于管道回血引起血栓形成而造成堵管,使留置时间缩短,增加患者痛苦和静脉用药治疗的成本[2]。临床多数以肝素正压封管,输液完毕,用注射器抽取肝素钠配制液3ml,关闭输液器开关,取掉注射器针头,接输液器针头,缓慢推注,推注封管液剩0.5~1.0ml 时,一边推封管液一边拔针头(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关闭留置针小调节夹,完成封管[3]。但边推边退针操作比较繁琐,我科采用自创的肝素封管时注射器少量刺入肝素帽代替边推边退针,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新靶点--生长抑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生长抑素(Somatotatin,SST)又称作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somatotropin release-inhibiting factor,SRIF),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的环形多肽,在体内的存在形式主要是14肽(SST-14)和28肽(SST-28),能够有效的调节神经递质和多种激素的释放、抑制细胞生长,甚至可以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递质来发挥作用[1]。 SST 作为信号分子,可以与细胞膜上的生长抑素受体(Somatotatin receptors,SSTRs)结合,受体活化后信号通路转导,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2]。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大脑皮质以及脑脊液中的 SST 水平均要低于正常人,而 SST 的缺失导致神经细胞出现选择性退化,直接引起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记忆功能低下[3]。

    作者:王聪;孟付荣;何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稳心颗粒冲服,1袋/次,每天3次。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24h 室性早搏次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的81.4%,治疗后2组24h 室性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早搏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介毓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应用胃-空肠管输液泵,进行持续24h 输入经加热稀释的瑞素营养液,对照组采用深静脉输注肠外营养液。2组患者摄入的营养液的热量一致,观察比较2组病程以及腹胀、肺不张、瘘口吻合、胃瘫的发生率,并比较2组术后第1、7天体质量、淋巴细胞和前白蛋白变化。结果研究组病程短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第7天淋巴细胞、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后第1天,且研究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有利于胃肠功能得到锻炼和恢复,能使食管癌术后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得以早日康复。

    作者:张宇峰;刘秀宝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曲美他嗪与麝香保心丸联合应用)与对照1组(单用麝香保心丸)、对照2组(单用曲美他嗪),分析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日耗量、心电图变化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3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研究组比对照1组、对照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硝酸甘油耗量、24h 心肌缺血总时间、S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硝酸甘油耗量、24h 心肌缺血总时间和 ST 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师晓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输血前A2/A2B亚型和RH弱D血型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输血前开展 A2/A2B 亚型和 RH 弱 D 血型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献血者26938人次,A 型输血者5603人次、AB 型输血患者2210人次;2012年 A 型输血者6704人次、AB 型输血者2582人次。分析 A2/A2B 亚型与 Rh 弱 D 血型检出率,分析两年间 A 型与 AB 型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无效输血情况。结果2012年 A 型、AB 型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201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输血前对A2/A2B亚型检测,更准确判定患者血型,并合理输血,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率,避免无效输血,提高输血安全性,Rh 弱D 血型检测能对稀有血型输血患者提高安全性,节约血液资源。

    作者:赵春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多巴胺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1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用药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直径(LV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3%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LVD 均低于治疗前,LVEF 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病死率为1.6%(1/61)低于对照组的6.3%(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巴胺联合复方丹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石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理形态分析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病理形态学。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28例 HAML 患者,分析其基本病理资料,予以光镜及免疫标记,统计其病理形态。结果28例患者组织学分型中经典混合型22例,肌瘤型6例。患者 HAML 平滑肌样瘤细胞均呈现弥漫强阳性表达 HMB45、Melan A、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论HAML 肿瘤成分为平滑肌样瘤细胞、脂肪和血管,形态学及组织学谱系均较为广泛,可产生不同组织学亚类型,常有造血组织,平滑肌细胞异源现象,导致此肿瘤组织具有较为复杂结构,无法准确进行诊断,此疾病诊断时唯一可靠性成分为平滑肌样瘤细胞,且可以特征性表达 HMB45、Melan A 和 SMA,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新设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解痉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药物性能更稳定,临床疗效可靠且较安全,可成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性腹泻的首选药物。

    作者:余晓琼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服药时间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关系

    目的:了解服药时间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关系。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依据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波动规律调整服药时间,对照组采用传统服药时间。观察2组血压控制情况、再入院率及服药依从性变化。结果试验组降压率、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积极掌握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节律及药物分布时间规律,确保患者的平稳降压,提高其降压效果,降低心脑血管发生率。

    作者:朱冬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酒石酸美托洛尔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酒石酸美托洛尔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63例和口服组62例。静脉组给予洒石酸美托洛尔静脉滴注及口服治疗,口服组给予洒石酸美托洛尔口服治疗。采用心脏超声仪记录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药物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静脉组治疗后 LVDD 低于治疗前及口服组治疗后,LVEF 高于治疗前及口服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口服组治疗后 LVEF 高于治疗前(P <0.05), LVDD 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内,静脉组心律失常发生率11.11%、MACE 发生率7.94%分别低于口服组25.81%、20.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3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滴注联合口服可有效改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降低心律失常和 MACE 发生率,且不影响远期疗效和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

    作者:丁达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手术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手术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88例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患者临床资料,总结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手术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体会。结果88例患者中,抢救成功68例(77.3%),恢复正常生活49例(55.7%),死亡13例(14.8%)。结论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成功救助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惠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的护理分析

    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是一种应激反应,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约有55.1%~77.6%出现高血糖,颅脑损伤后患者血糖即刻升高,24h 达到高峰。伤后早期出现高血糖者病情和预后均较差,且伤情越重,血糖升高越明显[1]。颅脑外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并发血糖增高症状,其血糖增高程度与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基本相一致,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加重程度、生命体征变化也相吻合,与恶化患者的预后亦相一致[2]。我院对2010年9月-2011年7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后出现血糖升高的31例患者给予了针对性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丽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膝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和对软骨的影响

    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引起其关节疼痛的疾病。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抗无菌性炎性反应的作用,所以患者在早期关节炎治疗时,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药物,该方法在缓解疼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同时避免了长期大剂量使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然而随着应用的增多,医务工作者发现多次注射后患者的关节疼痛虽有改善,但软骨出现破坏加重的现象,然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皮质激素可损伤关节软骨[1],这也引起了学者们对其损伤的深入探讨。笔者就目前国内外这一领域相关的研究做一概述。

    作者:董爱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呼吸道九联检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对该院2109例住院、门诊呼吸道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呼吸道九联检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可同时检测9种病原体即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素(IFA)、乙型流感病素(IFB)、副流感病毒(PIVs)的IgM。结果非典型病原体的感染患者有808例(38.31%);其中以MP为多见,有632例(29.97%),其次为 RSV,IFB 位居第三;混合感染有339例(16.07%);感染者以儿童为主,有1898例(90.00%)。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法呼吸道九联检操作简单,检测快速,准确性高,特异性好,检测项目多,易于早期发现病原体且价格不高,宜于在各医院实验室推广使用。

    作者:赵鹤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5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口服抗生素、降糖等治疗,并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胰岛素外敷治疗联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溃疡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艳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与血糖指标水平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与血糖指标水平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1月该院收治的 AD 患者30例和 VD 患者30例分别作为 AD 组和 VD 组,另选取20例无痴呆类疾病的同龄人作为对照组。测量3组人员的血糖指标水平,并统计分析患得 AD 和 VD 相关的血管性疾病危险因素。结果VD 组、AD 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胰岛素降解酶(ID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但 VD 组与 AD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VD 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3种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 AD 组和对照组(P <0.05),而 AD 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VD、AD 组高血脂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AD 和 VD 均与血糖指标FPG、IDE 具紧密关联,且高血脂与 AD 和 VD 发病明显相关,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 VD 发病具明显相关。

    作者:王志娟;肖丽丽;刘士梅;宋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黄花乌头种质资源与规范化栽培分析

    我国的黄花乌头主要生产区为长白山脉的丘陵区,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且日照时间长的海拔200~900m 的山坡、沟旁灌丛以及草地上,是一种喜温暖和湿润气候的植物,刚出生的幼苗不能受到强光的照射,比较耐严寒,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适宜在疏松、有机物质含量较高、土层厚的沙壤土中生长。其主要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和块根繁殖2种,大面积种植时主要采取种子繁殖的方式。本文就黄花乌头种质资源与规范化栽培进行探讨分析,为种植户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为制药企业以及药物市场提供较为优质的原料。

    作者:王文晓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