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艳鹏
生长抑素(Somatotatin,SST)又称作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somatotropin release-inhibiting factor,SRIF),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的环形多肽,在体内的存在形式主要是14肽(SST-14)和28肽(SST-28),能够有效的调节神经递质和多种激素的释放、抑制细胞生长,甚至可以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递质来发挥作用[1]。 SST 作为信号分子,可以与细胞膜上的生长抑素受体(Somatotatin receptors,SSTRs)结合,受体活化后信号通路转导,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2]。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大脑皮质以及脑脊液中的 SST 水平均要低于正常人,而 SST 的缺失导致神经细胞出现选择性退化,直接引起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记忆功能低下[3]。
作者:王聪;孟付荣;何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曲美他嗪与麝香保心丸联合应用)与对照1组(单用麝香保心丸)、对照2组(单用曲美他嗪),分析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日耗量、心电图变化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3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研究组比对照1组、对照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硝酸甘油耗量、24h 心肌缺血总时间、S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硝酸甘油耗量、24h 心肌缺血总时间和 ST 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师晓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2年8月-2013年11月在该院接受 PPH 治疗的第三度、第四度痔疮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结果100例痔病患者 PPH 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其中13例出现轻重不一的出血症状,经止血处理后均获得成功,平均住院时间为(3.2±0.8)d;100例中,绝对回缩99例,回缩率为99%。结论对痔疮患者采取 PPH 手术进行治疗,疗效好,治疗安全性高,有助于缩短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毅强;雷庆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胃脘痛病名早见于《内经》,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一旦饮食失宜,可引起胃痛[1]。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癌等及部分肝胆疾病、胰腺炎等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作者:吕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安溴索联合头孢替唑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安溴索联合头孢替唑治疗,对照组单用头孢替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安溴索联合头孢替唑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文韬;贾娜;吕言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患者在机械通气后所发生的肺部感染,为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十分常见和重要的类型,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和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近年来随着病原菌的变迁和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对VAP 抗生素治疗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向[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45例 VAP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 VAP抗生素治疗策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剑英;陈兰英;刘赛;李建民;王春艳;刘志高;曹坤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近年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20例,根据患者所选术式分为 TCRP 组108例和传统组112例。 TCRP 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手术,传统组采用传统刮宫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一次性成功率、月经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等。结果TCRP 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月经改善率高于传统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TCRP 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创伤小、易操作、复发率和并发率低等优点,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片段(也称 M 蛋白),并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害的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因其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中易被漏诊误诊,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易被漏诊误诊。
作者:秦宇;于红玖;杨明辉;吕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行心脏介入治疗的不同年龄段心脏病患者8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对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心脏介入术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手术前(P <0.05),且年龄越大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越低。结论心脏介入术治疗会对心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影响,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应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燕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5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口服抗生素、降糖等治疗,并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胰岛素外敷治疗联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溃疡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艳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盆腔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8例盆腔肿块患者随机分为腹部超声组和阴道超声组各44例。比较2组盆腔肿块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结果88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共取出49个盆腔肿块,术前腹部超声诊断盆腔肿块准确率为91.8%(45/49),阴道腹部超声诊断盆腔肿块准确率为95.9%(47/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腹部超声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5.5%,阴道超声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盆腔肿块的诊断中,腹部超声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与阴道超声联合使用能够提高检出率,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雷鸿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派罗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干扰素)是一个具有多项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有免疫调节、抗病毒、抗增生、抗纤维化、抗淋巴细胞的增生作用,还能增强 NK 细胞的功能。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既可减少病毒复制,也可帮助机体持久的免疫,控制病毒感染,另外干扰素的抗肝纤维化作用直接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但其疗程长,不良反应多。
作者:李华;张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酒石酸美托洛尔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63例和口服组62例。静脉组给予洒石酸美托洛尔静脉滴注及口服治疗,口服组给予洒石酸美托洛尔口服治疗。采用心脏超声仪记录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药物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静脉组治疗后 LVDD 低于治疗前及口服组治疗后,LVEF 高于治疗前及口服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口服组治疗后 LVEF 高于治疗前(P <0.05), LVDD 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内,静脉组心律失常发生率11.11%、MACE 发生率7.94%分别低于口服组25.81%、20.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3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滴注联合口服可有效改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降低心律失常和 MACE 发生率,且不影响远期疗效和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
作者:丁达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97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组49例(53耳)和血栓通组48例(52耳),葛根素组给予葛根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血栓通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葛根素组治疗后患眼总有效率88.68%明显高于血栓通组73.08%(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葛根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确切,能够通过改善内耳毛细胞功能、内耳血液循环、衰减或消除耳蜗及前庭病理性刺激等机制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对作用机制继续研究和探讨。
作者:李冰慧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将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临床效果、毒性反应及患者3年生存情况。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毒性反应发生率及第1、2、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均有显著疗效,毒性反应患者可耐受,均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时间。
作者:刘一范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行腰硬联合麻醉镇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咪达唑仑麻醉,比较2组记录2组麻醉后30、60、90min 改良警觉/镇静观察法(AA/S)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麻醉30、60min 时观察组患者 OA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麻醉90min 时 OA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麻醉前 MAP、HR 和 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术中30min、60min MAP、HR 及 sPO2相较对照组更加稳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联合用于腰硬膜联合麻醉镇静效果显著,术后患者康复情况较好,术中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薛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稳心颗粒冲服,1袋/次,每天3次。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24h 室性早搏次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的81.4%,治疗后2组24h 室性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早搏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介毓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研究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0.27%,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对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治疗。
作者:吴晓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71例抗甲亢药物致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服用抗甲亢药物2周后出现肝功能损害,12例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经对症治疗,其中10例患者康复,2例由于进行性肝功能衰竭死亡;59例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经对症治疗,均得到治愈。结论探讨抗甲抗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对选取正确的临床治疗有着科学的指导意义。患者在服用抗甲抗药物时,要对肝功能进行反复检查,治疗期间密切观察肝功能,以及时有效发现和治疗肝功能损害。
作者:段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早期识别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产科进行分娩的134例发生头位难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头位难产的关键因素是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宫缩乏力,产道异常,严重胎头位置异常等因素。134例头位难产产妇中选择剖宫产97例(72.39%),选择阴道分娩37例(27.61%);由于胎头位置的异常造成难产100例,其中选择剖宫产76例(76.00%),选择阴道分娩24例(24.00%)。结论头位难产的病例比较多,头位难产的原因也较复杂,进行识别有一定的困难,应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尽量避免对母儿造成伤害。
作者:王桂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