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宝国;齐秀杰;闫立娜;王友凤;张艳霞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行心脏介入治疗的不同年龄段心脏病患者8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对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心脏介入术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手术前(P <0.05),且年龄越大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越低。结论心脏介入术治疗会对心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影响,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应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燕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5%高于对照组的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TC、LDLC 均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 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神经功能损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英海;解春丽;张爱华;冷雪;田志秀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片段(也称 M 蛋白),并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害的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因其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中易被漏诊误诊,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易被漏诊误诊。
作者:秦宇;于红玖;杨明辉;吕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45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45例非糖尿病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年龄小于对照组,静息状态发病率、无痛型心肌梗死比例及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着较早发病时间,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发病时常是无痛型,症状呈现多样化。
作者:张小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根据所行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18例。试验组采取根治性手术,对照组采取姑息性手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患者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后采取根治性手术,明显减少患者复发率,疗效确切,显著提高患者预后质量;患者在行根治性手术时,保证在临床各项条件范围内实施,才能保证根治性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玉森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 DR 与 CT 检查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术前均行 DR检查及 CT 检查的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116例,将2种检查结果与术后结果进行比较,比较2种诊断方法结果。结果DR的肺撕裂伤及肺挫伤检出率明显大于 CT 检查(P <0.05);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方面,DR 和 CT 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R 及 CT 检查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均具有较大价值,为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可联合使用2种检查方式。
作者:张利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盆腔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8例盆腔肿块患者随机分为腹部超声组和阴道超声组各44例。比较2组盆腔肿块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结果88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共取出49个盆腔肿块,术前腹部超声诊断盆腔肿块准确率为91.8%(45/49),阴道腹部超声诊断盆腔肿块准确率为95.9%(47/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腹部超声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5.5%,阴道超声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盆腔肿块的诊断中,腹部超声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与阴道超声联合使用能够提高检出率,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雷鸿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止血效果、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应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可实现快速止血的治疗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较轻,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彦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腹股沟疝患者390例,随机分为传统疝修补术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各130例,分析比较3种方法治疗效果。结果传统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病情持续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均长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应用止痛药次数多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无张力修补术和腹腔镜修补手术所需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复发率低等,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史鹏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小儿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1]。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甚至影响和阻碍了患者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在针对小儿脑瘫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期间,护理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治疗的整体效果。笔者对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脑瘫患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韶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手术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88例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患者临床资料,总结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手术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体会。结果88例患者中,抢救成功68例(77.3%),恢复正常生活49例(55.7%),死亡13例(14.8%)。结论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成功救助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惠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与血糖指标水平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1月该院收治的 AD 患者30例和 VD 患者30例分别作为 AD 组和 VD 组,另选取20例无痴呆类疾病的同龄人作为对照组。测量3组人员的血糖指标水平,并统计分析患得 AD 和 VD 相关的血管性疾病危险因素。结果VD 组、AD 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胰岛素降解酶(ID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但 VD 组与 AD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VD 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3种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 AD 组和对照组(P <0.05),而 AD 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VD、AD 组高血脂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AD 和 VD 均与血糖指标FPG、IDE 具紧密关联,且高血脂与 AD 和 VD 发病明显相关,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 VD 发病具明显相关。
作者:王志娟;肖丽丽;刘士梅;宋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将7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有剖宫产史患者(观察组)和无剖宫产史患者(对照组)各35例。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和腹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切口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腹腔粘连情况重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拥有较多的远期并发症,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较大,临床上应严格控制剖宫产手术的适应证。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阿魏酸是桂皮酸的一种衍生物,其能抑制血小板凝聚和释放5-羟色胺,同时还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血栓素 A2(TXA2)生成,其存在形式多为脂类物质。此外,在白细胞减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药物中,阿魏酸也是一种基本原料,其具有良好的护肤、健美作用[1]。有文献报道[2],在多种中成药制剂中,均含有阿魏酸,阿魏酸也是用于测定部分中成药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探讨含阿魏酸药物制剂含量分析及质量表征研究进展,笔者在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影响阿魏酸含量的相关因素、阿魏酸质量表征检测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庄秀怡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比较 CT 脑灌注成像(CTP)血管介入术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AS)的效果差异,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提供更佳治疗方案。方法将66例 IAS 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介入治疗组采用 CTP 血管介入术治疗并给予抗凝药物,药物治疗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随访1年,比较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的脑血流量指标,及1年内卒中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介入治疗组治疗后除 rCBV 外,其他指标均较治疗前变化明显(P <0.05);药物治疗组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 >0.05)。2组预后卒中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 CTP 血管介入术治疗 IAS 的安全性较高,疗效明显,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王菁;齐燕;刘云娥;朱倩;赵震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解痉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药物性能更稳定,临床疗效可靠且较安全,可成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性腹泻的首选药物。
作者:余晓琼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研究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0.27%,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对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治疗。
作者:吴晓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早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在此基础之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2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护理之后,PaCO2和 PaO2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应用药物治疗的科学合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早期药物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肺功能恢复,科学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陈春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究血清白三烯 B4(LTB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7(IL-17)因子水平与小儿过敏性紫癜相关性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9月我院儿科过敏性紫癜患儿4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1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法(ELISA)测定2组小儿血清中血清 LTB4、MMP-9、IL-2、IL-4、IL-17因子水平,基于 SPSS 19.0统计学方法进行水平差异比较,分析五个指标对过敏性紫癜评定性能。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 LTB4、MMP-9、IL-4、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LTB4、IL-2、MMP-9、IL-4、IL-17联合检测 HSP 的准确度为88.5%,灵敏性为90.6%,特异性为89.6%,分别高于各自单独测量的指标诊断性能(P <0.05)。结论血清 LTB4、MMP-9、IL-2、IL-4、IL-17因子水平与小儿过敏性紫癜均具显著相关性,联合检测血清 LTB4、MMP-9、IL-2、IL-4、IL-17因子水平诊断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高,准确度好,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李月辉;李艳廷;田燕;张灵新;冯妥;谢彩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原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产后抑郁情绪的产妇38例作为抑郁组,另选同期收治的正常孕妇35例作为正常组。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问答,探讨分析其产生抑郁情绪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应对。结果抑郁组文化程度、性格、夫妻关系和经济收入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上要尽量避免使产妇出现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的影响,及时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预防及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症状的发生几率。
作者:贾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