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华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稳心颗粒冲服,1袋/次,每天3次。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24h 室性早搏次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的81.4%,治疗后2组24h 室性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早搏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介毓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片段(也称 M 蛋白),并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害的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因其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中易被漏诊误诊,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易被漏诊误诊。
作者:秦宇;于红玖;杨明辉;吕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88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卡维地洛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6%高于对照组的91.7%,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明显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比观察阿奇霉素与甲泼尼龙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与甲泼尼龙治疗支气管哮喘,均具有显著疗效。阿奇霉素和甲泼尼龙均可起到有效的抗炎作用,对气道重塑起到抑制作用,并抵抗肺纤维化,两者临床疗效相似。
作者:徐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溴鼠灵为第二代抗凝血杀鼠药,其中毒机制是干扰肝脏利用维生素 K1的作用,抑制凝血因子及影响凝血酶原合成,导致凝血时间延长的同时,其分解产物严重破坏毛细血管内皮作用。我科应用中药汤剂洗胃加灌肠配合血液灌流治疗溴鼠灵中毒患者1例,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彩云;刘祥伟;苗木;刘迪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比较两厂家辛伐他汀片剂的体外溶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 Hypersil C18(4.6mm ×250mm,5μm)色谱柱,以0.025mol/L 磷酸二氢钠溶液(pH4.5)-乙腈(35∶6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38nm,测定两厂家辛伐他汀片的体外溶出度。结果A 厂家辛伐他汀片的实时溶出曲线显示其片间差异小,B 厂家产品间实时溶出度差异较大,反映出产品内在质量的稳定性和均一性较差。结论两厂家辛伐他汀制剂溶出度符合要求,但实时溶出曲线有差异,建议临床选用时加以注意。
作者:盛泳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了解服药时间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关系。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依据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波动规律调整服药时间,对照组采用传统服药时间。观察2组血压控制情况、再入院率及服药依从性变化。结果试验组降压率、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积极掌握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节律及药物分布时间规律,确保患者的平稳降压,提高其降压效果,降低心脑血管发生率。
作者:朱冬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治疗4周。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复常率和复常时间,同时观察2组治疗前后 ALT、AST 和 TBIL 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 ALT 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 ALT、AST、TBIL 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 AST、TBIL 复常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ALT、AST 和 TBIL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1、2、3、4周 ALT、AST 和TBIL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第2周 ALT 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鲍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血清 IFN-γ,CD14水平与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B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就诊的BA 患者2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健康同龄小儿7例为对照组。应用 ELISA 试剂盒法检测2组血清中 IFN-γ,CD14水平,分析 IFN-γ、CD14与 BA 患病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 IFN-γ、CD1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 IFN-γ、CD14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中 IFN-γ, CD14水平与小儿先天性 BA 具明显相关,对临床用于 BA 发病的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甄莉景;赵立芝;金轶;靳建忠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妇产科近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胰岛素组64例和二甲双胍58例,比较2组患者分娩方式、并发症及血糖水平的差异。结果2组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二甲双胍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及血糖异常率明显低于胰岛素组(P <0.05)。新生儿状况上,二甲双胍组巨大儿、低血糖、黄疸症发生率均低于胰岛素组(P <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 GDM 能有效调节患者血糖,保证围分娩期母婴健康,但其远期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范二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头痛是临床各科常见的症状之一,从古至今诸多医家均积累了大量治疗头痛的经验方药,基于数据挖掘方法也发现了古今方剂用药规律。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的进步,丰富的医学实践经验,在方剂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代方剂存书繁多,官方修订了《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三部方书,其中《太平圣惠方》又是我国现存早的大型官修方书,宋代很多方剂沿用至今,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而清代是中医方剂学从经验积累发展到主动探索配伍理论,再次取得重大发展和辉煌成就的重要时期,清代方剂数量达到相当的规模,医家对方药的研究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1]。现代方剂研究则是选用近十年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朱默里;肖贺;胡志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根据所行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18例。试验组采取根治性手术,对照组采取姑息性手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患者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后采取根治性手术,明显减少患者复发率,疗效确切,显著提高患者预后质量;患者在行根治性手术时,保证在临床各项条件范围内实施,才能保证根治性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玉森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根治术和开放性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3年9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60例,其中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46例作为 LRP 组,开放性手术治疗14例作为ORP 组,观察2组输血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尿漏发生率、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随访比较术后尿失禁和膀胱颈狭窄的发生率及3个月后血清 PSA 值。结果LRP 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 ORP 组,住院天数显著短于 ORP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输血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尿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尿失禁和膀胱颈狭窄的发生率及3个月后血清 PSA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术是治疗前列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拔管快和疼痛小的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孙燕兵;马一瀛;刘宗泽;徐海杰;张广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在医疗活动中,心血管内科病情极为复杂多变,其护理存在着严重的风险,许多护理问题易引起医患纠纷。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是关键,本文详细分析了护理质量管理的各方面要求和用药的各方面安全,以预防和降低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李晓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输血前开展 A2/A2B 亚型和 RH 弱 D 血型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献血者26938人次,A 型输血者5603人次、AB 型输血患者2210人次;2012年 A 型输血者6704人次、AB 型输血者2582人次。分析 A2/A2B 亚型与 Rh 弱 D 血型检出率,分析两年间 A 型与 AB 型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无效输血情况。结果2012年 A 型、AB 型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201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输血前对A2/A2B亚型检测,更准确判定患者血型,并合理输血,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率,避免无效输血,提高输血安全性,Rh 弱D 血型检测能对稀有血型输血患者提高安全性,节约血液资源。
作者:赵春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比观察早期和晚期行气管切开术对 ICU 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80例危急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早期(4d 以内)气管切开组105例和晚期(10d 以上)气管切开组75例。比较2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 ICU 住院时间。结果2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 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实行机械通气的成年 ICU 患者中,早期气管切开与晚期气管切开,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作用方面,早期气管切开术无优势。对于需要机械通气支持拟行气管切开术的危重症患者,除非患者需要机械通气支持的疗程能被准确的预测,应尽量避免早期(4d 以内)气管切开术,建议机械通气10d 后再考虑行气管切开术。
作者:常伟伟;刘天瑜;刘彩云;王健;王晓晖;刘宇坦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将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在此基础上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4.47%(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本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综合干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 HIE 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均采用保温、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患儿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早期综合干预,比较2组运动发育情况、预后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12、14个月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和社交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脑瘫、癫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5/40)低于对照组的37.5%(1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IE 的早期综合干预对治疗具有明显效果,能够促使神经功能尽快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俊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引起其关节疼痛的疾病。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抗无菌性炎性反应的作用,所以患者在早期关节炎治疗时,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药物,该方法在缓解疼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同时避免了长期大剂量使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然而随着应用的增多,医务工作者发现多次注射后患者的关节疼痛虽有改善,但软骨出现破坏加重的现象,然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皮质激素可损伤关节软骨[1],这也引起了学者们对其损伤的深入探讨。笔者就目前国内外这一领域相关的研究做一概述。
作者:董爱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1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用药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直径(LV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3%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LVD 均低于治疗前,LVEF 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病死率为1.6%(1/61)低于对照组的6.3%(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巴胺联合复方丹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石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