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同波
目的:总结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47例先兆早产患者在应用硫酸镁治疗期间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延长孕期(9.5±0.8)d,有早产不可避免4例,平均婴儿出生体质量(2400±150)g,转儿科治疗,无新生儿死亡。患者用药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3例(6.4%),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是保胎常规药物,但需积极加强临床观察、心理护理、用药观察及不良反应观察,以此提高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平安。
作者:李家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从脾胃健康角度探讨中风病病机与诊治方法。方法将86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综合性康复锻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中药治疗,对照组采取现代神经药物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从脾胃论角度对中风患者展开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有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行腰硬联合麻醉镇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咪达唑仑麻醉,比较2组记录2组麻醉后30、60、90min 改良警觉/镇静观察法(AA/S)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麻醉30、60min 时观察组患者 OA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麻醉90min 时 OA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麻醉前 MAP、HR 和 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术中30min、60min MAP、HR 及 sPO2相较对照组更加稳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联合用于腰硬膜联合麻醉镇静效果显著,术后患者康复情况较好,术中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薛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比观察多西环素和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多西环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西环素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阿奇霉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衡琳;林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防治方法。方法将5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血防治方法,观察组全面控制的出血防治方法,对比2组出血量和出血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现规范用药,并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监控,对其给予心理辅导,有利于控制产妇阴道分娩的出血量,使治疗效果得到加强。
作者:蔡喜颖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制定医院药库的规范化管理办法。方法分析医院药库从采购流程、药品入库、保管、领用、盘点各环节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结果我院药库管理模式的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药品库存合理,药品的滞销、失效、破损等问题发生率显著降低减少,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减少药品的浪费,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结论医院需不断提高药库管理模式。
作者:张巧珍;李晓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安溴索联合头孢替唑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安溴索联合头孢替唑治疗,对照组单用头孢替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安溴索联合头孢替唑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文韬;贾娜;吕言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顿、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患者在医院内跌倒,跌倒后常致伤、致残,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及家庭的痛苦和负担,且会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直接影响医院的护理质量。笔者探讨了对肝硬化患者跌倒的风险因素,对患者进行防跌倒的动态评估,并采取有效防跌倒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静彩;周俊卿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5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口服抗生素、降糖等治疗,并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胰岛素外敷治疗联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溃疡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艳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创伤性脾破裂在腹部闭合伤中较为常见,以往临床治疗以全脾切除术为主,术后患者易发生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凶险性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由于脾脏内部脾动脉呈节段性分布,且接收周围韧带血供,这就为脾部分切除术创造了解剖基础[2]。笔者于2011年8月-2013年5月对创伤性脾破裂患者65例实施手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拥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病理形态学。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28例 HAML 患者,分析其基本病理资料,予以光镜及免疫标记,统计其病理形态。结果28例患者组织学分型中经典混合型22例,肌瘤型6例。患者 HAML 平滑肌样瘤细胞均呈现弥漫强阳性表达 HMB45、Melan A、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论HAML 肿瘤成分为平滑肌样瘤细胞、脂肪和血管,形态学及组织学谱系均较为广泛,可产生不同组织学亚类型,常有造血组织,平滑肌细胞异源现象,导致此肿瘤组织具有较为复杂结构,无法准确进行诊断,此疾病诊断时唯一可靠性成分为平滑肌样瘤细胞,且可以特征性表达 HMB45、Melan A 和 SMA,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新设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药物镇痛例数、VAS 评分、并发症情况及随访8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药物镇痛比例低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牵拉痛、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疝修补术更具优越性,值得推广。
作者:郭德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88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卡维地洛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6%高于对照组的91.7%,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明显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22期
20世纪80年代后,生存质量被重点运用在对特定肿瘤与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结局的测评,并出现了大量疾病专业化相关测定量表[1]。生活质量量表为现代医学,尤其是急重症患者的康复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对生存质量量表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使得生存质量量表更好地运用到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定当中,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土芬;李业伟;陈凯琪;蒙云;李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比观察美托洛尔与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和比索洛尔组各100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后进行偶测血压和24h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 SBP、DB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SBP、DB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比索洛尔组降低幅度大于美托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比索洛尔对24h 血压的控制优于美托洛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先芬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对药”又称“药对”、“姊妹药”,配伍应用在方剂中具有契合病机、功专力宏的特点,是历代医家积累临证用药经验的升华,也是中医用药遣方的特色之一。吴鞠通提出的“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是辨治内伤脾胃病的重要法则,中医古籍中有许多以“衡”为主治疗脾胃病的著名方剂,如半夏泻心汤、左金丸、枳术丸等。其中就蕴含了一些对药的灵活配伍。基于此,笔者将从中总结出的一些药对,结合“对药”的配伍规律及“治中焦如衡”的指导思想,在辨证基础上合理应用到脾胃病治疗中,总结如下。
作者:齐建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片段(也称 M 蛋白),并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害的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因其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中易被漏诊误诊,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易被漏诊误诊。
作者:秦宇;于红玖;杨明辉;吕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研究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0.27%,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对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治疗。
作者:吴晓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孕妇保健操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68例健康体检的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健康体检和孕产期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孕妇保健操,对比2组分娩情况和产程用时。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1%,且产程用时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孕产妇开展孕妇保健操,可增强孕产妇的体质,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王官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心脏二尖瓣置换术麻醉恢复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要进行心脏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麻醉主要输注舒芬太尼靶控,而对照组患者利用传统的麻醉方式,静脉注射芬太尼。对比分析2组手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同时对2组患者的代管咳嗽、手术后躁动及高血压、呕吐等并发症及拔管后患者在各个时间段的疼痛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咳嗽、高血压、呕吐和躁动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拔管后各时间段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同传统的注射芬太尼麻醉相比,利用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心脏二尖瓣置换手术麻醉效果更加显著,同时手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更低,手术后起到更好的镇痛效果,可以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陈敏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