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春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重大疾病,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由于预后差、并发症多且病情恶化较快的缘故,患者的病死率高达42%左右。随着新药物的不断研发,奥曲肽逐渐被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中,这在很大程度上让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得以控制。基于此,本文先是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简单分析,再深入对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论述,以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作者:宋海华;杨忠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早期血浆清蛋白变异对ICU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72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患者病症好转后出院)和死亡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或自动出院后随访28d内死亡,且均死于胰腺炎或其并发症)。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液体复苏、加强监护、禁食、镇静、止痛、营养支持等。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预后情况等,记录其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等各项指标,检测入ICU 24h内血浆清蛋白水平。结果生存组患者年龄小于死亡组,24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 APACHEⅡ)和48h 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 SOFA)评分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性别、发病到入院时间和入ICU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入ICU时血浆清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入ICU 24h血浆清蛋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生存组患者住ICU期间总体血浆清蛋白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检测早期血浆清蛋白变异对ICUSAP患者预后的评估有着重要价值。
作者:刘金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和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本院口腔科治疗的171例患者的200颗慢性根尖周炎和牙髓炎患牙,其中100颗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组),另100颗患牙先封氢氧化钙糊剂7d后再给予根管充填(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消失时间、术后1年及2年时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根尖周炎疼痛消失时间及牙髓炎疼痛消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年、随访2年时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和牙髓炎的临床疗效和分次治疗无差异,但缩短了治疗时间。
作者:罗婧 刊期: 2014年第24期
脑电双频指数( BIS)是一种测量患者镇静深度以及大脑清醒度的新型指标,在意识状态评估方面其具有准确、快速、全面的优点。本文介绍BIS评分在ICU患者药学监护(包括ICU中机械通气镇静监控、脑损伤程度及预后评级以及脑死亡、心脑复苏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葛称;陈亚芳;沈正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应用培哚普利片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卡托普利治疗。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培哚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马昌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4例阵发性心房纤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采用厄贝沙坦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阵发性心房纤颤疾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心房纤颤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心电图表现复常时间、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人数少于对照组,结束治疗后阵发性心房纤颤病情再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忠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前列腺增生症( BPH)术后继发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3年12月泌尿外科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TURP)的BPH患者124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出血量为(4.32±1.16)ml,低于对照组的(8.01±1.2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与对照组出血改善率分别为93.55%(58/62)、75.81%(47/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方式比较,综合护理在BPH术后继发性出血患者中预防出血的效果确切,其他并发症少。
作者:朱文秀;刘汉菊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护士在临终关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濒死患儿减轻痛苦,并能安静、无痛苦、有尊严、平静的死亡;给予家属心理疏导和安慰,使其尽快走出阴影,保持身心健康;同时做好新生儿临终护理,可以减少护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丽娟;贾建珍;王海荣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其治疗前后的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 FEV1/FVC)、血氧饱和度( SaO2)与血气指标( PaO2与PaCO2)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与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SaO2、Pa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疗效显著。
作者:彭亚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对眼窝凹陷合并结膜囊狭窄分期手术矫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0年9月本院接诊的28例眼窝凹陷合并结膜囊狭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期手术矫治,观察患者术后效果。结果羟基磷灰石( HA)眼座置入后,28例均未出现、排斥反应、眼座暴露或感染等并发症;结膜囊成形术后,25例患者效果理想,其余3例经再次手术后效果满意。结论眼窝凹陷合并结膜囊狭窄分期手术效果理想,有效地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韬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大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高。
作者:王兵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创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本刊由河北省科技协会主管,河北省科技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3296,CN 13-1389/R;国内邮发代号:18-115。本刊宗旨:开展临床用药学术研究,探讨临床药物合理应用,传播与交流药物合理应用学术信息,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科研与学术工作的开展,介绍国外临床药物合理应用信息,提供专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学术平台。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鼻氧管在新生儿吸痰中的应用效果,为预防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有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120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54例和观察组66例。常规组采用一次性使用吸痰器吸痰,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鼻氧管吸痰。观察两组新生儿吸痰后血氧饱和度有无下降、鼻黏膜损伤情况、吸痰是否彻底。结果观察组的吸痰方法对血氧饱和度波动的影响、鼻黏膜损伤小于常规组,吸痰彻底度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一次性鼻氧管用于新生儿吸痰,能提高吸痰有效率,减轻吸痰不良反应,吸痰较彻底,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下维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避免低氧血症,保护了脑组织,维持患儿脑细胞的活性、利于患儿康复,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作者:彭利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产后出血采用缩宫素加米索前列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8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给予缩宫素注射治疗,观察组58例在其基础上接受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产妇产后2h的出血情况、出血量及用药后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h内及2~24h的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治疗产后出血并发症,缩宫素加米索前列醇的临床疗效与传统的单用缩宫素相比,效果明显,安全性高,而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作者:彭丽芳;唐晖;黄蕾;郭丽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与阿维A胶囊联合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4月皮肤科收治的银屑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复方甘草酸苷与阿维A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与阿维A胶囊联合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不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而且降低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马燕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片,对照组口服盐酸氨溴索片,2次/d,治疗6个月,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痰量、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日痰量、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痰量、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期次数,改善机体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晓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雷尼替丁联合蒙脱石散预防ICU重症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ICU收治的84例危重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雷尼替丁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胃液pH值变化情况和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胃液pH≥4的发生率为95.07%(1735/1825),高于对照组的63.49%(1200/1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尼替丁联合蒙脱石散在预防ICU重症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上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奥美拉唑,且更加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作者:毛志发;范冬梅;林建辉;刘金福;桂晓龑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对长期血液透析高位动静脉内瘘采取临床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9月在本院采取高位内瘘手术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模式,试验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临床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满意度给予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高位动静脉内瘘手术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针对性临床护理措施,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护理效果,而且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王敏;谢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被本院诊断为老年糖尿病的患者90例,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试验组采用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后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使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效果显著。
作者:薛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用药指导”栏目主要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类疾病、感染性疾病、流行病、传染病等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新药的介绍,包括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药物的选择和比较,用药注意事项,老药新用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