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林树;袁蕾;高素英;赵志英;赵月芝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 GPC-3、P16、CK19与肝癌及病情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122例,根据2年内是否复发转移分为未复发转移组54例和复发转移组68例。采用化学免疫法检测 GPC-3、P16和 CK19的表达情况,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其与原发性肝癌病情发展的相关性。结果未复发转移组的 GPC-3和 CK19的阳性率低于复发转移组(P ﹤0.05);P16的阳性率高于复发转移组(P ﹤0.05)。结论 GPC-3和 CK19阳性率高及 P16的低阳性率可能表明原发性肝癌的预后较差,易发生复发转移,通过检查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助于预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预后情况。
作者:孙克让;李健;白长杰;杨秀芹;蒲金凤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4周时及8周时分别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8周时胃镜下比较胃黏膜恢复情况。结果第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第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治疗8周后,在食管黏膜的愈合情况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较好,疗效优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的治疗。
作者:王自启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药物麻醉的药学监护意义,为临床手术麻醉提供更好的疗效促进方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需在麻醉调节下行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均经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配合专业临床药师进行麻醉用药监护,比较2组中局麻患者疼痛差异,以及全麻患者的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和切题回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药物麻醉中配合药学监护的临床价值较高,可较好地控制患者术中疼痛及昏迷时间,且明显降低了麻醉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作者:魏雪;王丁;薛秀峰;赵运法;李志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肝癌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2种,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高,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食管居第3位,在部分农村地区中居第2位,仅次于胃癌。我国每年约11万人死于肝癌,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由于依靠血清甲胎蛋白检测结果结合超声检查对高危人群的监测,使肝癌在亚临床阶段即可做出诊断,早期切除的远期效果尤为显著。加之积极综合治疗,使肝癌的5年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原发性肝癌发病隐匿,早期无临床症状,有症状时多已属中晚期,表现为中上腹不适、腹胀、疼痛、食欲缺乏、乏力、消瘦等,其他可有发热、腹泻、黄疸、腹水、出血倾向以及转移至其他脏器而引起的相应症状[1]。肝脓肿(hepatic abscess)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肝内炎性反应性病变,可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起病较急,表现为突起寒战、高热、上腹痛,肝脏肿大并有触痛,白细胞数增高等。阿米巴肝脓肿起病多缓慢,症状相对较轻,表现为长期右上腹痛或胸痛,有全身消耗症状和体征。病理显示细菌性肝脓肿常为多发,可形成许多小脓肿并融合成1个或数个较大的脓肿,而阿米巴脓肿常为单个脓肿。现笔者对肝脓肿和原发性肝癌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喆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对比观察养血清脑颗粒与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6例 VD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2组均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和长谷川智力量表(HDS)评分,肝、肾功能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3%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 MMSE、ADL 和 H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MMSE、ADL 和 HD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 VD 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鹏;高菊芳;董赛晓;张瑞科;王彦莉;李换素 刊期: 2014年第25期
(1)本刊采用“浅标引”,即标引文章所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内容,论著类文章一般每篇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使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SH)》和《中医药主题词表》中所列的词。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由词)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关键词使用,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关键词组配,例如,有关食管异物的文章标引关键词,而在《 MeSH》中无“食管异物”一词,则可用《MeSH》中列有的“食管”和“异物”两个关键词分别列出;②如果无法组配时,可选用直接的上位关键词,例如“五硫化物”(《MeSH》“中无),则标“硫化物类”(《MeSH》中有);③必要时,可适当地应用自由词。(2)肿瘤的标引:肿瘤(neoplasm)包括癌(cancer)、瘤(tumor)和囊肿(cyst)。《MeSH》中对肿瘤有2种表达方法,一种是按发病部位表达(如肺肿瘤、胃肿瘤等),一种按组织类型表达(如“腺癌”、“癌,鳞状细胞”等)。《MeSH》中对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未加区别,其恶性程度由肿瘤的组织类型决定的。因此,对肿瘤研究类文章的主题词标引,尽可能标引两个主题词,分别表明发生部位和组织类型,如胃腺癌需标引“胃肿瘤”和“腺癌”。(3)缩写词一般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标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4)关键词间用“;”隔开,以便倒装的词汇(如“心肌炎,急性”)与顺装词汇分开。英文关键词每个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药物对糖尿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4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个体化健康教育,主要采取知识宣教、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疗法等干预手段。2组患者均连续进行150d 的治疗,评价2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治疗后2组患者 HbAlc、空腹血糖 TC 及 TG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加强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延缓糖尿病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富志南;魏广成;马合金;韩立平;何世玲;张玉坤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麻醉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8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均进行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比2组患者用药剂量、麻醉效果、生命体征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局麻用药剂量小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中血压、心率及呼吸频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时,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可快速发挥麻醉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毛仁德;闫梅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留置时间对化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该院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测试白细胞总数(WBC)、红细胞数(R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分类(GRAN)、淋巴细胞分类(LYM)、单个核嗜酸嗜碱细胞分类(MONO)、血糖(G1u)、无机磷(Pho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比较血液标本采集后立即化验(0h)以及留置3h、6h 后化验结果的差异。结果随着血液标本留置时间的延长,WBC、RBC、GRAN 均有所下降,而 PLT、LYM、MONO 逐渐上升,且0h 与留置6h 后检测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Glu、ALT、TBIL 检测值逐渐下降,Phos、Alb 和 TP 逐渐上升,且0h 与留置6h 后检测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血液标本留置时间过久会对化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在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至检验室检查处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刘平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D)发病情况及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社区内26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测定血糖指标,以及通过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 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分别统计患有糖尿病,AD、VD 的几率,并分析糖尿病与 AD 和 VD 发病的相关关系。结果在260例老年人中,糖尿病患病率为11.5%,AD 患病率为6.5%,VD 患病率为2.7%;糖尿病、AD、VD 三者患病均呈明显相关性(P ﹤0.05),其中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年龄越高3种疾病发病率越高,糖尿病 AD、VD 发病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P ﹤0.05)。结论糖尿病、AD、VD 发病与性别年龄呈显著相关;且糖尿病与 AD 和 VD 发病具有明显相关性,为糖尿病患者并发认知障碍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王志娟;肖丽丽;刘士梅;宋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目前临床作用强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一类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随着临床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增加,PPI 在临床应用日益增多,并以其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成为消化科的首选药物。但随着长期大量的使用 PPI,许多与之相关的不良事件也逐渐凸显出来。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是指患者因头部受到外力作用造成颅脑损伤而引发的精神活动失调及缺陷。据初步调查,脑外伤后的幸存者中约2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而中重度脑外伤患者中发生精神障碍者高达90.2%,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6例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薇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车祸、外伤致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尤其是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临床上处理较为棘手,传统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暴露较为广泛,不利于切口愈合,且对于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单侧钢板固定不够稳定,而双侧钢板固定术后又易出现关节僵硬及皮肤坏死,因此,对于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方法需进一步改进,克服传统手术方法的弊端。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采用微创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并运用整体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旭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子宫栓塞介入法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47例,采用子宫栓塞介入法进行治疗,跟踪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的子宫大小变化,疼痛改善情况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47例患者治疗后0级疼痛和Ⅰ级疼痛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Ⅱ、Ⅲ、Ⅳ级疼痛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子宫体积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栓塞介入法治疗子宫肌腺症的疗效明显,方法简便,创伤较小,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改善月经量和子宫大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琴;温丽君;孔灵芝;王丽英;侯学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比较莫西沙星与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采用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6.5%,开始退热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支原体肺炎优于阿奇霉素,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胡菊 刊期: 2014年第25期
脑卒中的病死率仅次于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脑卒中的诊断需了解脑卒中的解剖学与病理学基础、病因与危险因素、神经病学与影像学检查;缺血性、出血性和混合性等各类脑卒中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各种治疗方法、并发症防治,以及脑卒中的预测、预防和康复、护理等[1]。本文对脑卒中的临床诊断基础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高志国;武利平;武利峰;李丹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 FOLFOX4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3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恩度联合 FOLFOX4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 FOLFOX4方案。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58.06%高于对照组的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 CEA、CA50、CA125、CA153、CA199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血清 CEA、CA50、CA125、CA153、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恩度联合 FOLFOX4方案对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有效,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小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曲马多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拟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2组均予昂丹司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曲马多镇痛,对照组予舒芬太尼镇痛。比较2组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术后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h 和12h 对照组的镇静评分均高于观察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曲马多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后镇痛,是一种简便、安全、可行的镇痛方法。
作者:钟晓春;江金容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障碍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老年糖尿病是指65岁以上的患者,文献显示糖尿病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发病率明显大于65岁以下的人群[1]。由于年龄因素,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退化,使老年糖尿病在病情上、治疗上更加复杂多变,应更重视运动疗法和控制饮食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重要性。特别是运动疗法不仅可有效降低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还是有糖尿病倾向的老年人早期预防糖尿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刘雅玲;钱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对比分析3D-CTA 与3D-DSA 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20例共132个动脉瘤,回顾性分析3D-CTA 与3D-DSA 对所有动脉瘤的检出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瘤体形态、敏感度与特异度等。结果3D-CTA 与3D-DSA 检出率分别为96.21%和97.73%;在动脉瘤形态显示方面两种方法均能提供有效的显示,其中Ⅲ级显示率分别为91.34%和93.02%;3D-CTA与3D-DSA 的灵敏度分别为96.97%和97.73%,特异度分别为89.39%和88.64%,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3D-CTA 具有无创、快速等优点,可提供动脉瘤毗邻血管、骨骼、组织的信息,同时价格相对较低,作为动脉瘤的筛查方法患者易于接受。对临床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者可先行3D-CTA 检查,阴性患者进一步行3D-DSA检查,以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陈爱桂;王春财;贠红雨;王小春;赵振元 刊期: 2014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