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癌患者50例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高杨清

关键词:喉癌, 围术期, 护理
摘要: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7%~7.6%,在耳鼻喉科领域中仅次于鼻咽癌和鼻腔、鼻窦癌,居第三位。好发年龄为50~70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1]。目前,以手术治疗或手术加放化疗是治疗喉癌的首选方法。患者在住院期间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患者尽早康复有着重要意义。2011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对50例喉癌住院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感染绿脓杆菌下呼吸道感染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内感染绿脓杆菌型下呼吸道感染耐药性特点,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08例,培养患者的痰液,分离绿脓杆菌358株,358株绿脓杆菌进行抗生素耐药实验。结果在1208例样本2387株病原菌中,分离出绿脓杆菌358株,总分离率为15.00%。头孢曲松对绿脓杆菌的耐药率高(91.34%),阿米卡星对绿脓杆菌的耐药率低(4.19%)。结论该院院内感染绿脓杆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耐药形势依旧很严峻,临床医师应慎重选择使用抗生素,院内感染科需切实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加大消毒力度,保证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刘晓荣;翟俊伟;张晓群;王素玲;李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与常规超声诊断肝脏肿瘤的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穿刺活检与常规超声检测肝脏肿瘤的结果差异。方法将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患者45例作为穿刺活检组和常规超声患者32例作为常规超声组,比较诊断结果。结果穿刺活检组的肝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3.33%(42/45)高于常规超声的68.75%(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穿刺活检组的灵敏度为95.23%(40/42),特异度为66.67%(2/3),假阴性率为2.50%(1/40),假阳性率为50.00%(2/4)。常规超声组的灵敏度为76.92%(20/26),特异度为33.33%(2/6),假阴性率为16.67%(4/24),假阳性率为25.00%(2/8)。结论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对肝肿瘤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同时具有安全、准确等优点,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金良;季洪阁;杨蕊;于水昌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外周血 IL-2、IL-17因子水平异常与小儿过敏性紫癜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 IL-2、IL-17因子水平异常与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相关性,为 HSP 的诊断和治疗评定提供依照。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0月儿科接诊的42例 HSP 患者作为观察组,又将观察组分为紫癜肾病组18例和紫癜非肾病组24例。另选取同龄健康小儿20例为健康组,ELISA 试剂盒法对2组小儿外周血中IL-2、IL-17的水平进行测定,经统计分析比较组间差距。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IL-2水平低于对照组,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紫癜肾病组患者的 IL-2水平低于紫癜非肾病组,IL-17水平高于紫癜非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周血中 IL-2、IL-17因子水平与 HSP 患病呈显著相关性,且随着病情的加重程度,IL-2呈现负相关,IL-17呈现正相关,将 IL-2、IL-17应用于 HSP 的诊断及病情评估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月辉;李艳廷;田燕;张灵新;冯妥;谢彩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GPC-3、P16、CK19与肝癌及病情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 GPC-3、P16、CK19与肝癌及病情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122例,根据2年内是否复发转移分为未复发转移组54例和复发转移组68例。采用化学免疫法检测 GPC-3、P16和 CK19的表达情况,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其与原发性肝癌病情发展的相关性。结果未复发转移组的 GPC-3和 CK19的阳性率低于复发转移组(P ﹤0.05);P16的阳性率高于复发转移组(P ﹤0.05)。结论 GPC-3和 CK19阳性率高及 P16的低阳性率可能表明原发性肝癌的预后较差,易发生复发转移,通过检查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助于预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预后情况。

    作者:孙克让;李健;白长杰;杨秀芹;蒲金凤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药物不良反应104例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 ADR 患者104例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分类、ADR 发生部位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结果104例 ADR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0岁的患者较易发生 ADR,静脉给药途径引起 ADR 比例高,抗感染药物引起的 ADR 比例高,ADR 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 ADR 监测工作,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 ADR 的发生。

    作者:李小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64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患儿给予口服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阿莫西林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但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7.3±1.8)d短于对照组的(9.2±2.3)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低于对照组的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明显,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惠;刘振旭;王风光;王扎根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替勃龙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勃龙(利维爱)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性阴道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利维爱联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清指标、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 FSH、E2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显著改善(P ﹥0.05),观察组治疗后 FSH 显著下降,E2显著升高,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性阴道炎治疗中,利维爱联合甲硝唑可发挥显著治疗效果,可对患者临床症状予以有效改善,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羧甲基壳聚糖与碘酚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羧甲基壳聚糖与碘酚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2例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例。观察组予羧甲基壳聚糖治疗,对照组给予碘酚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为(2.19±0.37)d 短于对照组的(3.75±0.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羧甲基壳聚糖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甄静敏;尹芝;翟晓雷;李佳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的分析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住院患者的各类送检标本进行常规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株的标本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310株,来自痰标本196株(63.23%),其次为脓液74例(23.87%);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烧伤科以及神经内科;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对于其他的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与院内感染有密切关系,且该菌耐药严重,临床应加强药敏检测以合理用药。

    作者:牛海军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血清 IGF-1、Aβl-42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0例,入院2周后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组118例与认知功能正常组102例。采用 ELISA 法测定2组血清 IGF-1、Aβ1-42的浓度。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的年龄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2组性别、吸烟、饮酒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的血清 IGF-1、Aβ1-42浓度均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血清IGF-1、Aβ1-42低浓度均是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卢海丽;宋巧;胡彦廷;杨香敏;杨爱丛;陈娜;史万英;安悦秋;李靖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胃脘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79.5%,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4.69±2.17)h 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1.65±2.28)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半夏泻心汤辨证加减治疗胃脘痛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有智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离子交换法测定复方枸橼酸钠合剂中枸橼酸钠的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枸橼酸钠合剂中枸橼酸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离子交换法测定复方枸橼酸钠含剂中枸橼酸钠的含量。结果枸橼酸钠在5.68~21.3mg(r =0.9996)范围内与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 =0.86%,n =9)。结论离子交换法测定复方枸橼酸钠合剂中枸橼酸钠的含量简便、准确、结果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成西霞;李云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莫西沙星与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莫西沙星与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采用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6.5%,开始退热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支原体肺炎优于阿奇霉素,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胡菊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抢救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26岁。左颈部被蜂蜇伤3min 后感头晕、胸闷、心悸、恶心,20min 后送至我院。查体:T 36℃,R 26次/ min,P 124次/ min,HR 124次/ min,BP 66/40mm Hg,意识尚清,呈昏睡状,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眼睑及口唇明显肿胀,呼吸急促,双肺闻及散在哮鸣音,心音低钝。左颈部可见一个淤点,其周围潮红肿胀,全身密布红色风团,尤以面部、颈部、胸部为重。诊断: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吸氧,肾上腺素1mg 皮下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维生素 C 注射液2.0g 加入10%葡萄糖50ml 中静脉推注,异丙嗪注射液50mg 肌内注射,35min后患者逐渐恢复意识,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4h 后再次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查体:R 26次/ min,P 128次/ min,BP 60/30mm Hg,诊断:迟缓相 I 型变态反应致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 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mg 皮下注射,异丙嗪50mg 肌内注射,同时给予氢化可的松300mg 静脉滴注及吸氧等治疗,并做好气管插管准备。40min 后上述症状明显缓解,生命体征平稳,住院巩固治疗2d 后痊愈出院。

    作者:夏俊卿;杨文标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阿仑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急性骨折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在术后1周内即开始服用阿仑膦酸盐35mg,每周1次;同时口服骨化三醇0.25μg,每天1次,持续3个月;对照组未服用阿仑膦酸盐。2组患者均随访至术后3个月。每月复查腕关节 X 线检查,并检查了解腕关节的活动范围、是否存在骨折处压痛、握力情况,填写快速 DASH 量表。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 DASH 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早期服用阿仑膦酸盐未发现对骨折愈合产生影响,与骨化三醇联合应用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明珠;张录青;陆建海;张锁欣;林枫;宋子英;岳国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待产妇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运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分为轻度焦虑和重度焦虑,2组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统计分析2组产妇的疼痛分级、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2组同等焦虑程度产妇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2h 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内不同焦虑程度的产妇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h 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控硬膜外罗哌卡因1mg/ ml 联合芬太尼3μg/ ml 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更好,是分娩镇痛较为合适的浓度,同时对产妇的焦虑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分娩镇痛效果。

    作者:韩专叶;郭洁;冉彩红;李玉红;李晨霞;朱立艳;靳红娥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子宫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栓塞介入法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47例,采用子宫栓塞介入法进行治疗,跟踪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的子宫大小变化,疼痛改善情况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47例患者治疗后0级疼痛和Ⅰ级疼痛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Ⅱ、Ⅲ、Ⅳ级疼痛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子宫体积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栓塞介入法治疗子宫肌腺症的疗效明显,方法简便,创伤较小,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改善月经量和子宫大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琴;温丽君;孔灵芝;王丽英;侯学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针刀疗法为主综合治疗肌紧张型头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以针刀疗法为主综合治疗肌紧张型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肌紧张型头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普通综合治疗,治疗组以针刀为主综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刀疗法为主综合治疗肌紧张型头痛安全可靠,优于传统的保守疗法。

    作者:庞然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作者书写关键词须知

    (1)本刊采用“浅标引”,即标引文章所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内容,论著类文章一般每篇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使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SH)》和《中医药主题词表》中所列的词。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由词)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关键词使用,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关键词组配,例如,有关食管异物的文章标引关键词,而在《 MeSH》中无“食管异物”一词,则可用《MeSH》中列有的“食管”和“异物”两个关键词分别列出;②如果无法组配时,可选用直接的上位关键词,例如“五硫化物”(《MeSH》“中无),则标“硫化物类”(《MeSH》中有);③必要时,可适当地应用自由词。(2)肿瘤的标引:肿瘤(neoplasm)包括癌(cancer)、瘤(tumor)和囊肿(cyst)。《MeSH》中对肿瘤有2种表达方法,一种是按发病部位表达(如肺肿瘤、胃肿瘤等),一种按组织类型表达(如“腺癌”、“癌,鳞状细胞”等)。《MeSH》中对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未加区别,其恶性程度由肿瘤的组织类型决定的。因此,对肿瘤研究类文章的主题词标引,尽可能标引两个主题词,分别表明发生部位和组织类型,如胃腺癌需标引“胃肿瘤”和“腺癌”。(3)缩写词一般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标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4)关键词间用“;”隔开,以便倒装的词汇(如“心肌炎,急性”)与顺装词汇分开。英文关键词每个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血清 CysC 水平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 CysC 水平用于急性心力衰竭预后的评定价值,为心力衰竭病情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心力衰竭组,按 NYHA 进行心功能分级,另选取30例生化指标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及不同 NYHA 分级患者的血清 CysC(胱抑素 C)水平。心力衰竭组根据 CysC 水平高低分2组,比较组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个月内的病死率、返院率。结果心力衰竭组 CysC 水平具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NYHA 各级间 CysC 水平具明显差异(P ﹤0.05);高 CysC 水平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月内的病死率、返院率高于低 CysC 水平组(P ﹤0.05)。结论血清 CysC 水平与急性心力衰竭及病情发展有明显相关性,随着心功能损伤加重,其水平呈现显著上升,将 CysC 用于急性心力衰竭预后评定的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冯静;康琳;刘勇;赵晓彦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