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立新
昏迷作为临床急诊内科一种常见症状,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病史不全、发展迅速,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由于患者在入院时,不能及时提供相关的病因和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正确诊断和科学治疗昏迷患者就成为临床探讨的关键性问题,为此,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维尧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由于骨科疾病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存在较大差异,且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个体因素,导致对患者的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骨科疾病普遍存在恢复时间较长的特点,因此,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是个艰巨而重要的任务[1]。作为临床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健康教育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恢复状况,对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和提高保健能力有非常大的作用。
作者:吕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缓;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智力损害或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1]。笔者对在我院被确诊为智力残疾的3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爱宏;何慧 刊期: 2014年第26期
艾尔建公司(Allergan Inc.)近日宣布,保妥适( BOTOX,A 型肉毒毒素)已经获得了爱尔兰药物委员会( Irish Medicines Board)就其用于成年中风后病人的脚踝局部性痉挛治疗的积极意见,爱尔兰现在是欧洲互认程序( MRP)的参考成员国。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术后一氧化氮( NO)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性脑损伤后10h 内进行手术治疗的 ASA Ⅲ~Ⅳ级患者50例,分为异丙酚组(Y 组)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组(Y + F 组)。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全麻诱导前(T0)、手术开始后1(T1)、6(T2)、12(T3)、24(T4)和48h(T5)各时间点血浆中 NO 含量。结果 Y 组和 Y + F 组的一氧化碳水平在 T0~ T5间明显下降,且于 T4、T5达到正常水平,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术后一氧化氮含量无明显影响,并对大脑起到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波泉;燕丽霞;陈继恩;周建华;陈沛华;孙建国;陈昕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药物流产后宫腔内有残留物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止血药和中成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每天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显效35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治愈率为90.32%;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6例,无效25例,治愈率为59.68%,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宫腔残留,能有效使宫腔残留物排出,缩减阴道出血时间,降低清宫率。
作者:蔡青红;何旭霞;周琼;蔡李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期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于2007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同期放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期放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2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以及3年存活率进行调查记录,运用统计学工具分析研究。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5.88%与对照组的5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共34例,对照组为37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3年存活率为3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8%,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期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增加患者的生存几率,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作者:蔡怡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研究压力蒸汽灭菌后致湿包的因素,进而采取措施,控制湿包的发生。方法针对经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后湿包形成的次数、原因,采取回顾性方式,总结2011年3月-2012年2月的湿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20次的灭菌过程中,共计82470个无菌包,其中湿包234个,湿包率为0.28%。结论规范待灭菌物品的包装和装载,掌握正确的冷却和卸载方法,选择合适的干燥时间,是减少和控制湿包,保证灭菌质量,提高灭菌合格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建华;赵心爱;赵金兔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特有的微血管病变,终可以导致终末期肾衰竭,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其发病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该病尚缺乏理想治疗方法,因此积极探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1]。著名的中医专家李佃贵教授创立了“浊毒学说”,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开辟了新思路。导师檀金川教授长期从事糖尿病肾病科研和临床工作,对糖尿病肾病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认为糖尿病肾病主要由消渴日久,痰瘀浊化,蕴热成毒,浊毒损于肾络,致使肾体受损,肾用失司,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毒损肾络是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拟从浊毒角度对糖尿病肾病病因进行探讨。
作者:刘兰英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CysC)检测在早起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79例,分为糖尿病未并发肾病组(A 组)40例,糖尿病并发肾病组(B 组)39例;另外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胶乳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B 组 CysC 值明显高于 A 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和 B 组 GLU 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 CysC、Cr、BUN 阳性率分别为22.5%、5.0%、2.5%;B 组分别为72.5%、15.0%、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ysC 的检测为 T2DM 肾功能早期损害的诊断与早期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梁丽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研究舒脉汤对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成因子(bFGF)的影响及其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舒脉汤刺激内皮细胞,部分给予 PI3K 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收集细胞测定 VEGF、bFGF 基因表达,收集上清液测定 VEGF、bFGF 蛋白表达。结果舒脉汤可以明显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VEGF、bFGF 基因及蛋白表达,且这一过程可被 LY294002所阻断。结论舒脉汤通过上调内皮细胞 VEGF、bFGF 表达来发挥促血管新生作用,PI3K 信号通路参与此过程。
作者:戴红艳;何涛;邢明青;刘文琪;吴晓平;管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唇腭裂是一种额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如不及时整形治疗,将影响患儿颌面部的发育及正常的吸吮功能、语言功能以及面容形态,并容易产生呼吸道反复感染或咽鼓管炎而影响听觉功能,给患儿及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合适的手术年龄,单侧唇裂3~6个月,双侧唇裂为6~12个月,腭裂修补原则上宜在患儿学习语言之前,一般在出生后10~12个月。此时幼儿手术耐受力增强。2008年3月-2012年3月我院引进国际友人资助的“阳光微笑工程项目”,实施在全麻下进行唇腭裂修复术1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凤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医护理在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月医院行痛经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元胡止痛片进行止痛,并配合常规痛经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并给予中医护理方案,4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P ﹤0.05)。结论在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中应用针灸联合中医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心悦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克拉维酸钾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病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医院在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胃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克拉维酸钾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97.1%高于对照组的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克拉维酸钾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病疗效显著,有利于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张子桥 刊期: 2014年第26期
近年来高血压呈直线上升趋势,﹥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我国有高血压人群超过1.6亿,不仅发病率高,病死率也明显升高,而且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多数高血压患者不重视营养过剩带来的隐患,特别是高血压合并妊娠[1]。孕期只顾营养的摄取,忽视自己是高血压患者,加重心脏负担,使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增高。我院2005-2012年诊治的高血压合并妊娠并发心力衰竭患者1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翠;刘洪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患者与医院接触早、广的场所。门诊患者的满意度,不仅是医院的医护服务质量指标,也反映医院的精神文明程度和医德医风建设,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一旦患者未达到需求,就会产生不满情绪,导致满意度下降。作为门诊护士,首先了解患者产生不满意情绪的原因、表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有效地平息患者的不满情绪,取得预期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练练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疗效,探讨 DPN 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86例 DPN 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应用疏血通和甲钴胺片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丹参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疏血通联合甲钴胺片能有效地修复 DPN,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是治疗 DPN 的有效方法。
作者:何雪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把导管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管尖位于上腔静脉的下1/3,靠近上腔静脉和右心房的交界处。随着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为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持续的静脉通道,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因住院时间长,同时需要输注甘露醇、脂肪乳等多种高浓度的药物,对于外周血管的刺激性大,常导致液体外渗、静脉炎的发生, PICC 满足了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输液、抢救以及中心静脉(CVP)压力的监测,利于及时的调整循环、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但由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多数为意识障碍,不能很好配合护理人员操作,导致较普通患者更易出现静脉炎、导管堵塞、穿刺点渗血、导管堵塞等并发症。为了探讨 PICC 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应用中出现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现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危重患者49例施行 PICC 置管术后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尼娜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