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索适合《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方法在2011级三年制中专医学检验专业的一个班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尝试与实践,并与采用传统教学法分阶段(对照班)进行比较。结果技能操作成绩考核两班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实践操作能力都有很大提升。结论一体化教学是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的病理检验技术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作者:刘洪利;王军利;郜乐乐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有创性的治疗方法,安置操作过程中风险较高及安置后并发症多成为目前安置起搏器的突出问题,因此良好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愈率,现已经成为安置术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原理是通过电极让起搏器发放的人工脉冲电流通过心肌,刺激心脏起搏点收缩,代替其发放起搏电流,导致心脏各部按照起搏器所发脉冲电流进行搏动,因此安置起搏器对患有窦房结综合征、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疾病的患者可恢复其正常心率,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1]。本文针对安装永久起搏器术后如何进行护理服务进行分析描述。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肺结核咯血目前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传染病。其中老年人肺结核大咯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咯血机制是结核病变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液渗出,表现为痰中带血丝、血点或血块。临床治疗肺结核咯血常用药物为垂体后叶素,其疗效肯定,但不良反应较多,不适用于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患者。近年来针对肺结核大咯血,尤其是老年人肺结核大咯血,我科主要采用奥曲肽联合注射用蛇毒血凝酶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利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期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于2007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同期放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期放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2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以及3年存活率进行调查记录,运用统计学工具分析研究。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5.88%与对照组的5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共34例,对照组为37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3年存活率为3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8%,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期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增加患者的生存几率,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作者:蔡怡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我省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餐饮服务环节作为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加工原料的不确定性、制作工艺的复杂性、提供食品的多变性,同时,由于餐饮服务包含大、中、小型餐馆、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食堂、中央厨房等形式的多样性,充分反映出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的重要性。2012年我们联合对河北省某市餐饮环节的171家单位的食品安全现状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增学;石马杰;冀维锋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部位着床,输卵管妊娠为常见,是妇科常见急腹症,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尤其异位妊娠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更加凶险,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及时救治及精心的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方燕;吴越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由于骨科疾病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存在较大差异,且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个体因素,导致对患者的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骨科疾病普遍存在恢复时间较长的特点,因此,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是个艰巨而重要的任务[1]。作为临床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健康教育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恢复状况,对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和提高保健能力有非常大的作用。
作者:吕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住院小儿支原体肺炎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阿奇霉素5~10mg·kg -1· d -1,对照组静脉滴注红霉素20~40mg·kg -1·d -1。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9例(18.0%),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7例(34.0%),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见效快,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楼方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针对骨关节结核患者,临床完成治疗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骨关节结核患者4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全部骨关节结核患者均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对比2组结核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效果以及治愈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结果2组结核患者完成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平均治愈时间方面,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骨关节结核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及相关因素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凸显了诸多的优势。
作者:赵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在 ICU 医院感染日益严重的环境下,减少有创操作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之一,而在 ICU 护理过程中,患者病情危重,感染严重,常需要长期反复输液、加强静脉营养输入、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高浓度药物等多种刺激,导致四肢外周静脉血管穿刺困难,而且留置时间短,静脉穿刺费时长。近两年来,我科采用普通静脉留置针进行颈外静脉留置输液,在穿刺技术和留置针护理方面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杨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结核病作为世界三大传染病之一[1],始终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初患肺结核病患者中约﹥90%可获得基本治愈。但是,由于抗结核药物没有按照早期、足量、联合、规律、全程的使用原则,使得出现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在结核病复发中以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为严重,是全球流行的重要原因。据报告,2010年只有16%复发患者得到诊断和治疗。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具有传染性,引起结核病的传播,是影响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主要障碍之一[2]。
作者:汤伟栋;谭才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相关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5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抑郁症发病率为20.0%低于对照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通过系统的专业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对症状的恢复有显著作用。
作者:孔丽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中药剂师如何做到中西药相结合。方法2012-2013年医院制定一套完善的中药剂师工作机制及措施,并对2010-2011年、2012-2013年中药房患者投诉、退药、差错事故等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2012-2013年中药房患者投诉、退药、差错事故等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结论中药剂师以中西药相结合思想作为指导,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可有效增强中西药相结合的科学性,降低患者投诉、退药、差错事故等的发生率。
作者:水江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急性脑梗死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作者:卢铁兵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舒)滴眼液在翼状胬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10月医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60例(185眼),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94眼)和对照组80例(91眼),2组患者均接受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对照组应用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观察组给予贝复舒滴眼液和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3.9±0.8)d,对照组为(5.8±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年,观察组治愈率、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贝复舒应用于翼状胬肉术后可促进创面角膜上皮细胞增生和组织再生修复,角膜表面得以快速恢复,有效防止纤维组织、结膜上皮等侵入角膜,也减少了创面感染机会。
作者:陈巧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复合自体皮治疗功能部位深度烧伤的应用及疗效。方法42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切削痂术处理创面,并进行消毒。覆盖自体微粒皮与大张异种脱细胞真皮,后用石膏托固定。结果本组42例患者中全部植皮成功,植皮成活率为100%,随访18~24个月,42例患者植皮修复术后外观和质地基本接近正常皮肤。瘢痕增生不明显,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是深度烧伤创面良好修复材料,较异体脱细胞真皮来源广,成本低,适合大范围临床推广。
作者:孟永博;周涛;辛俭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配体网络已经明确为治疗的关键靶点。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以高选择性和低毒性的优势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1]。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转导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抑制该受体活性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目前临床以简单的“肿瘤进展停药”为标准实施,但这种用药方式与决定 TKI 耐受和治疗疗效的肿瘤基因表达不相符。TKI 停药标准仍需要基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来进一步规范化。
作者:潘志强;谭才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随着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新药层出不穷,各种不良反应事件时有发生,轻则影响治疗效果,重则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制定一套适合本院不良反应上报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本院医务人员上报行为,对实现不良反应上报的高效性、有序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海静;徐立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与对照组52例,2组患者入科后均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择期局麻下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对照组采取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常规,试验组给予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护理人员按照制定好的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并在已执行的内容标记签名,缩短了护理记录的书写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制订并完善临床路径的护理内容,避免了其护理的随意性,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各种护理的风险。
作者:刘燕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