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蛇尾草醇提取物镇痛及凝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廖昌能

关键词:蛇尾草, 醇提取物, 镇痛, 凝血
摘要:目的:探讨蛇尾草醇提取液镇痛及凝血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痛阈值,醋酸扭体法测定小鼠的扭体次数。采用毛细管法测定小鼠凝血时间( CT),剪尾法测定小鼠出血时间( BT)。结果蛇尾草醇提取物可明显延长热板引起小鼠疼痛反应的痛阀值,同时明显抑制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可明显的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结论蛇尾草醇提取液有一定镇痛、促凝血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金属材料与树脂结合强度的影响因素

    随着口腔金属材料铸造支架和金属烤塑冠桥的广泛应用,金属与树脂之间的结合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关系到修复体的美观、质量和耐久性。尽管某些口腔金属材料与一些树脂材料可获得较高的结合强度,但长期随访结果不太理想。本文就近十年有关提高口腔金属材料与树脂结合强度的方法作一简要评述。

    作者:王苏娟;孟贺(综述);吴文慧(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替扎尼定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的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替扎尼定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将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91例和对照组81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替扎尼定口服,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血压变化,并询问不良反应。结果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出现胃肠道反应、嗜睡、口干、乏力、头晕、肝功能异常、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其中试验组的嗜睡、头晕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扎尼定作为一种新型抗痉挛药,在有效缓解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的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浩;张磊;魏俊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R)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R组和诺和灵30R组各18例,诺和锐30R为餐前即刻皮下注射,诺和灵30R组餐前30min皮下注射2次/d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血糖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诺和锐30R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均低于诺和灵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诺和锐30R所需剂量较诺和灵30R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诺和锐30R和诺和灵30R 均可安全有效的降低血糖,诺和锐30R能更好地降低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反发生率,减少胰岛素剂量。

    作者:王英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河北省邯郸市某县餐饮服务监管现状及对策

    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餐饮业的快速发展。由于餐饮服务单位直接面对老百姓,主要分布在基层,80%分布在城镇,因此对食品安全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1]。

    作者:丁增学;石马杰;冀维锋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灯盏花素临床应用常见配伍禁忌

    注射用灯盏花素为灯盏细辛提取的灯盏甲素和灯盏乙素混合物的无菌干粉,主要为灯盏乙素,具有扩张脑血管作用、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同时增加外周、冠脉和心肌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溶性,降低血液黏滞度[1],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冠心病等的治疗。随着灯盏花素的广泛应用,临床上灯盏花素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也存在许多配伍禁忌,现对此做一综述,以供临床用药参考使用。

    作者:王慧丽;王序杰;张欢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小儿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应用300例调查

    目的: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30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情况,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性药物的使用率达到了72.67%,主要是单一用药和静脉注射用药,其中以拉米夫定的用药频度和日均费用大。结论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时,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药品选择不恰当、用药方法和疗程不合理的现象,医院需要加强对临床医师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同时更新他们都对感染性疾病的认识,提高抗菌药物应用水平,保证合理用药。

    作者:许美玲;孙春旺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难治性高血压病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前临床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多达6大类五六十种,合理选用高血压药物可使大多数患者的血压控制在理想甚至是正常范围内。但是有少数高血压患者即使服用≥3种抗高血压药物,并且每种药物用到了相对足量和足够的时间,血压仍然≥140/90mm Hg者,则称为顽固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疾病,但合理控制血压,这些疾病的发生率可大大降低甚至避免。因此,对血压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来说,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让医师分析、查找原因,进一步调整药物治疗。

    作者:赵秀春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COPD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3月-2012年3月治疗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治疗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治疗有效率高,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谭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20mg,每天2次,2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及血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6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4%,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心率变化在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小,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均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一线降压药物使用。

    作者:孙春旺;许美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临床路径理念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更好地为骨科护理教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4月-2012年2月在骨科实习的护生60名,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传统对照组各30名。传统对照组采用传统“传帮带”的教学方法,临床路径组按照临床路径护理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实习结束前2d,对2组护生骨科护理实践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对护生的实践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临床路径组护士在理论基础、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等3方面与传统对照组进行比较,成绩均明显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护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临床路径组显著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将这种管理理念引入到骨科护理实践教学中,使教学目标、带教方法具体化,有利于教学管理者控制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华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小儿肺部感染72例病原菌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小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小儿科就诊的肺部感染患儿72例。结果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居多,有54例,占7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3例,大肠埃希菌11例,鲍氏不动杆菌4例,铜绿假单胞菌16例;革兰氏阳性菌18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2例,肺炎球菌4例,粪球菌2例。结论小儿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组成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应以警惕。

    作者:陈霞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干预后152例阴道分娩产妇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采取干预措施后阴道分娩产妇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对2013年10~12月阴道分娩产妇病历152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2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44例(28.95%);以头孢唑林钠为主(79.54%),应用时间以≤3d为主(81.82%),应用合理率为70.45%;108例未使用抗菌药物的产妇未出现发热、产褥热、会阴伤口感染等异常情况。结论阴道分娩产妇干预措施有效,可以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史成录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35例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乳果糖保留灌肠在治疗肝性脑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分析和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肝性脑病患者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强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杜美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保护性回肠造口凹陷及周围粪水性皮炎1例的护理

    保护性造口[1]是通过在吻合口近端的肠袢上建立造口、转流粪便,避免肠内容物到达远端新建的吻合口部位而对其造成机械压力与致病原污染,以期达到保护吻合口的目的。Til-ney等[2]研究结果显示:作为保护远端结直肠吻合口的转流性造口,袢式回肠造口优于横结肠造口。而卢震海等[3]研究报告了回肠造口凹陷、回缩的发生率为3%~17%,回肠造口长期皮炎发生率34%,因此回肠造口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造口门诊日接诊了10余位外院行保护性回肠造口术后造口凹陷并发周围粪水性皮炎的患者,现选取一位典型的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侯自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儿童医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加强对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调取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病历,调查分析患者基本情况、抗菌药物品种、感染疾病种类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等。结果医院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结论加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是减少或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的有效手段。

    作者:黄如显;何丹丹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替米沙坦佐治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3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佐治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9月来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2组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SCr、BUN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U、β2-MG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替米沙坦佐治老年高血压早起肾损害疗效显著,改善早期肾损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习良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环磷腺苷葡胺辅治肺心病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辅治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环磷腺苷葡胺120m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PaCO2、血氧饱和度都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辅治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满意。

    作者:陈丽;何燕青;罗万权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68例临床总结

    围绝经期是女性的一个重要生理变化时期,其早出现的症状为月经的改变,异常子宫出血也是绝经后女性常见的临床疾病。临床研究表明,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是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重要原因。子宫内膜息肉虽然是一种良性的增生性疾病,但是如果不能给予及时有效地治疗,就会有恶变的可能。临床相关数据显示,年轻女性子宫息肉恶变的概率为0.5%~4.8%,但是绝经后的子宫息肉女性患者的恶变概率可达到10%~15%[1]。因此,关注绝经后女性的子宫内膜息肉检查,积极寻找有效地临床治疗方式,对于保证女性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对68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谭皓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98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使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常规方法结合醒脑静注射液的方法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 CRP)含量进行比较,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72.7%,对照组显效率为46.6%,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在治疗后CRP下调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对血清中CRP含量有良好的下调作用。

    作者:刘卉咏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半夏炮制解毒的研究

    半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地下块茎。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半夏生品呈白或浅黄,质粉,味辛辣,麻舌。半夏经各种方法炮制后,毒性明显降低,加强了临床的安全使用,同时增加了不同的药用功效。半夏的炮制品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不同的规格,古代医者就提到了水洗法,后代经过了不断的探索研究,有了更多的炮制方法,一直沿用到了现代。

    作者:罗俊萍 刊期: 2014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