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

段玉英;崔竹梅;王言奎

关键词:妊娠, 输卵管, 腹腔镜检查, 治疗学
摘要:①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②方法 65例输卵管妊娠病人在全麻下应用腹腔镜分别行输卵管开窗术、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破裂口修补术以及输卵管通液术治疗.③结果 65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④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效果佳.
齐鲁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天然生物膜对UVA辐射无毛小鼠皮肤的保护作用

    ①目的探讨天然生物膜(NBM)对长波紫外线(UVA)辐射所致小鼠皮肤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②方法建立UVA(辐射强度为151.68 J/cm2,共30 d)辐射昆明种无毛小鼠皮肤氧化损伤模型(UVA模型).将无毛小鼠随机分为双蒸水未辐射组和UVA辐射组(双蒸水辐射对照组、100 g/L NBM组、100 g/L维生素C组).电镜观察皮肤组织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小鼠表皮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表达、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生物化学法测定皮肤匀浆上清液中抗氧化酶(GSH-Px ,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③结果 UVA辐射组小鼠皮肤的表皮细胞内可见空泡形成,真皮的成纤维细胞内可见大液泡形成. NBM 组表皮细胞结构正常,成纤维细胞的粗面内质网丰富, NBM 可以增强小鼠表皮细胞内Bcl-2蛋白的表达,并抑制NOS的免疫活性; NBM可提高小鼠皮肤组织的T-AOC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与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一致. ④结论天然生物膜具有抗UVA氧化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强Bcl-2的蛋白表达,降低NOS的活性及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作者:房丽华;王海青;刘晓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低压低氧治疗哮喘缓解期病儿的整体护理

    近年来,我院对27例哮喘缓解期病儿,利用高原环境治疗哮喘的原则,在低压舱内进行间断低压低氧治疗,同时给予准确有效的护理,以达到配合治疗,改善病儿自觉症状,延长缓解间歇期,减少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的目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康爱英;张桂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sICAM-1和sIL-2R水平与恶性肿瘤病情的相关性

    ①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病人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与恶性肿瘤病情的相关性.②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66例恶性肿瘤病人和36例健康人血清sICAM-1和sIL-2R水平的变化.③结果恶性肿瘤病人sICAM-1和sIL-2R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20.560,16.727,P<0.001);有转移者和死亡者sICAM-1和sIL-2R水平较无转移者和存活者明显增高,差异有极显著性(t=17.725~25.919,P<0.001);手术治疗后sICAM-1和sIL-2R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t=11.179,15.626,P<0.001).恶性肿瘤病人血清sICAM-1与sIL-2R水平呈正相关(r=0.766,P<0.001).④结论血清sICAM-1和sIL-2R水平变化与恶性肿瘤病人的病情变化、有无转移和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

    作者:徐文华;张培义;刘成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胰岛素抵抗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①目的探讨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胰岛素抵抗(IR)及纤溶活性异常的影响.②方法69例UA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1例)和葛根素治疗组(38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检测血糖、血浆胰岛素(FINS)、纤溶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A组FINS浓度增高,ISI降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升高(t=2.139~3.207,P<0.05,0.01).葛根素组治疗后,FINS浓度降低,ISI增高,tPA活性增高,PAI-1活性下降(t=2.116~3.636,P<0.05,0.01).UA组治疗前及葛根素组治疗后FINS,ISI与PAI-1之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r=0.351,-0.332,0.427,-0.452,P<0.01).④结论葛根素可改善UA病人的IR及与IR密切相关的纤溶活性异常.

    作者:史卫国;强力;孙学玉;丁灵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静脉穿刺不易回血处理方法

    静脉穿刺成功的标志是,当穿刺针头斜面完全进入静脉血管后见回血,松开调节夹后药物滴入通畅且穿刺部位无隆起、疼痛(刺激性强的药物可有轻微疼痛或局部皮肤微红).但有时穿刺针头刺入静脉血管内仍不见回血或回血极慢,多见于长期卧床病人、周围循环不良病人、老年病人,输液器调节夹离针头太近等.

    作者:皮惠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

    隐源性消化道出血指经常规检查未找到出血原因或部位的一类疾病[1].本文收集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病人17例,旨在探讨少见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思良;刘希双;赵清喜;田字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髂内动脉栓塞治疗宫颈妊娠大出血1例

    病人,32岁,孕4产1存1,平时月经规律.停经38 d,阴道流血2 d,量少,无腹痛,尿妊娠免疫试验(+),诊断先兆流产,在外院保胎治疗6 d,阴道仍流血,多于月经量的2倍.考虑难免流产,院外行负压吸宫术,术中出血约400 mL,经对症治疗后血止.术后仍阴道流血,量时多时少,再次清宫.

    作者:孙荣春;高继中;韩秀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尿酸氧化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①目的观察尿酸氧化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脑梗死效果.②方法治疗组58例用尿酸氧化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44例用甘露醇和维脑路通、胞二磷胆碱治疗,于治疗后3周观察疗效.③结果治疗3周时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2.54,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3.39,P<0.01).④结论尿酸氧化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可防止再梗死.

    作者:于春蕾;杜秀民;吕翠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Dieulafoy溃疡1例

    病人,男,23岁.因黑便1 d,呕血14 h入院.病人1周前有感冒病史,曾服用泰诺胶囊、三九感冒冲剂治疗.入院前1 d发现大便色黑,不成形,量不多,未在意.入院前14 h突觉恶心,随之呕吐鲜红色血液100 mL. 6 h后又呕吐鲜血4次,每次呕血量在80~100 mL,同时觉心慌、头晕、全身出汗,小便量少.

    作者:赵开兴;王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肝包虫病的CT诊断

    ①目的探讨肝脏包虫病的CT诊断价值.②方法回顾分析9例肝脏包虫病的CT表现.③结果9例囊性包虫病中,内囊分离型3例,多子囊型4例,混合型2例.④结论 CT对肝包虫病定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夏文骞;徐建;王善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很少见的多器官受累的微血管性出血性疾病.多发生于20~30岁女性,但儿童及年长者亦可罹患.我院收治1例小儿TTP,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丽萍;李学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带血管蒂桡骨茎突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效果观察

    1995年7月~2000年6月,我院共治疗腕舟骨骨折33例,对其中16例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病人使用以桡动脉茎突返支为蒂的桡骨茎突瓣移植治疗,经长期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吉旭彬;徐瑞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6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成人致盲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自2000年至今,我们应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5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伟;于滨;白春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脂质过氧化损伤及血浆sC5b-9水平的关系

    ①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ED)与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LPO)及血浆补体激活片段(sC5b-9)水平的关系.②方法采用DXC-300A核孔膜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52例AMI病人红细胞滤过指数(EFI)、红细胞膜LPO和sC5b-9水平的变化.③结果AMI病人EFI,LPO,sC5b-9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病人,差异有极显著性(F=26.457~34.601,q=8.620~16.406,P<0.001).死亡和伴有室性心律失常者各指标增高较存活和无室性心律失常者更明显(t=10.827~18.772,P<0.001).AMI病人EFI与LPO,sC5b-9呈明显的正相关(r=0.676,0.824,P<0.001).④结论AMI病人ED降低与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和血浆补体激活有密切关系.

    作者:杨健;杨泰生;张健;刘成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兰索拉唑与呋喃唑酮并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观察

    ①目的探索一种较为理想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方案.②方法将9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A,B组.A组(45例)给予兰索拉唑30 mg,每日1次;呋喃唑酮1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每日2次治疗.B组(45例)给予兰索拉唑30 mg,每日1次;克拉霉素250 mg,阿莫西林1 000 mg,每日2次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之后停用抗生素,继续应用兰索拉唑至4周结束.两组分别于治疗结束后4周、1年复查胃镜.③结果治疗结束后4周,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91.1%,93.3%,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3%,95.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3,0.04,P>0.05).1年后A,B组溃疡复发率均为8.9%,Hp阳性率分别是11.1%,8.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12,P>0.05).90例病人经治疗后Hp根除者83例,未根除者7例,随访1年Hp根除者溃疡复发率为3.6%,Hp未根除者溃疡复发率为71.4%,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 025).A组方案治疗费用比B组方案降低55.9%.④结论兰索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所组成的短程三联疗法具有疗效高、耐受性好、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Hp根治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焦建新;温凤霞;原皓;高志星;滕修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住院病儿医院内感染调查分析

    ①目的了解住院病儿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寻找控制感染发生的措施.②方法对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3 423例住院病儿进行回顾性调查.③结果有138例病儿发生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03%.婴幼儿感染率高于新生儿及年长儿(χ2=47.92,P<0.01);冬、春季感染率高于夏、秋季(χ2=10.27,P<0.05);应用与未用抗生素对病儿医院内感染影响不大(χ2=3.42,P>0.05).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是革兰阴性杆菌,占40.7%.④结论婴幼儿及冬、春季节是住院病儿医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作者:马波;刘学工;韩金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巨大睾丸肿瘤的护理(附1例报告)

    睾丸肿瘤是男性常见的肿瘤之一,好发于青壮年.我院收治1例巨大睾丸肿瘤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留琴;盖小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被发现不能耐受碳水化合物的一类疾病[1].轻重程度有异,发病率为1%~5%[2].根据WHO 1980年和1985年提出的糖尿病分类,GDM为独立的一型.1985年国际GDM研讨会定义为:凡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尿病,无论其程度轻重或是否用过胰岛素治疗均称为GDM.其中包括孕前已患糖尿病或隐性糖尿病,孕后始被发现的孕妇.

    作者:陶晶岩;隋丽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贝复舒滴眼液治疗角膜外伤115例临床观察(摘要)

    贝复舒滴眼液可促进角膜等多种组织的修复和再生,1999~2001年,我们用贝复舒滴眼液治疗角膜外伤115例,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英春;姜爱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对早孕蜕膜中TNF-α和NK细胞亚群的影响

    ①目的观察应用米非司酮终止妊娠后子宫蜕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CD+56CD-16,CD+56CD+16,CD-56CD+16)的变化,探讨米非司酮致流产的免疫作用机制.②方法 40例早孕药物流产妇女,给予口服米非司酮2 d,总量150 mg,第3天加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蜕膜组织中NK细胞亚群CD+56CD-16,CD+56CD+16,CD-56CD+16及TNF-α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40例同孕龄的人工流产妇女(对照组)对照.③结果药物流产组CD+56CD-16,CD+56CD+16,CD-56CD+16的百分比分别为(29.22±8.05)%,(7.24±4.11)%,(10.02±3.10)%,对照组分别为(15.87±5.31)%,(4.34±1.98)%,(5.82±2.34)%,二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4.020~8.755,P<0.01).TNF-α的表达程度药物流产组为(34.45±7.65)%,对照组为(21.64±7.4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597,P<0.01).④结论米非司酮主要作用于早孕母胎界面,可使蜕膜中NK细胞和TNF-α表达增加,从而导致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变化,诱导胎儿免疫排斥反应,这可能是米非司酮致流产的免疫机制之一.

    作者:翟向红;丁萍;张爱青;马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