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爱菊;张秀云
①目的探讨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方法.②方法射频消融治疗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③结果术后随访至今,病人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未发生心动过速.④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手段,但术中需要仔细标测与消融,以减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
作者:王均志;姜国湖;范作文;杜日映;孟宪章;陈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998年4月~2001年4月,我们共收治出现肠梗阻、肠扭转、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小肠憩室病5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廷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年来,我院对27例哮喘缓解期病儿,利用高原环境治疗哮喘的原则,在低压舱内进行间断低压低氧治疗,同时给予准确有效的护理,以达到配合治疗,改善病儿自觉症状,延长缓解间歇期,减少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的目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康爱英;张桂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997年12月~1999年10月,我院应用小剂量肝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5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阚兴华;徐启莲;马会兰;马光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①目的探索一种较为理想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方案.②方法将9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A,B组.A组(45例)给予兰索拉唑30 mg,每日1次;呋喃唑酮1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每日2次治疗.B组(45例)给予兰索拉唑30 mg,每日1次;克拉霉素250 mg,阿莫西林1 000 mg,每日2次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之后停用抗生素,继续应用兰索拉唑至4周结束.两组分别于治疗结束后4周、1年复查胃镜.③结果治疗结束后4周,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91.1%,93.3%,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3%,95.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3,0.04,P>0.05).1年后A,B组溃疡复发率均为8.9%,Hp阳性率分别是11.1%,8.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12,P>0.05).90例病人经治疗后Hp根除者83例,未根除者7例,随访1年Hp根除者溃疡复发率为3.6%,Hp未根除者溃疡复发率为71.4%,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 025).A组方案治疗费用比B组方案降低55.9%.④结论兰索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所组成的短程三联疗法具有疗效高、耐受性好、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Hp根治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焦建新;温凤霞;原皓;高志星;滕修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①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栓素B2(TXB2)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②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胰腺炎组和假手术组,应用牛磺胆酸钠经胆胰管逆行注射建立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模型,观察2组大鼠血清TNF-α和TXB2水平的改变及胰腺和肺的组织学改变.③结果胰腺炎组血清的TNF-α和TXB2水平比假手术组明显升高(t′=11.50~31.86,P<0.01).④结论血清TNF-α和TXB2在胰腺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急性胰腺炎病情的重要指标.
作者:葛忠;王一;张东生;胡义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①目的探讨库欣综合征病人低钾血症的发生与氢化可的松的关系.②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64例库欣综合征病人24 h尿游离氢化可的松(UFC),血清氢化可的松(SC)及血浆促皮质素(ACTH)水平,比较增生型与腺瘤型病人中低钾血症组与非低钾血症组之间UFC,SC和ACTH等指标的差异.③结果库欣综合征中增生型及腺瘤型病人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均较高,分别为30.43%及33.33%.增生型中低钾血症者UFC,SC(24:00,8:00),血浆ACTH(8:00)含量显著高于无低钾血症者,差异有显著性(t=2.10~3.02,P<0.05);腺瘤型中有低钾血症者仅UFC含量显著高于无低钾血症者(t=3.27,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低钾血症的发生与UFC含量呈正相关(r=0.325,P<0.05).④结论库欣综合征病人低钾血症的发生与体内氢化可的松水平有关,UFC水平可作为预测低钾血症是否发生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于秀英;司元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主要疾病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脑血管病的大多数.神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绝经前期妇女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及其严重程度远低于相应年龄段的男性,而绝经期后女性卒中发病率明显增高[1].
作者:孙成表;刘景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被发现不能耐受碳水化合物的一类疾病[1].轻重程度有异,发病率为1%~5%[2].根据WHO 1980年和1985年提出的糖尿病分类,GDM为独立的一型.1985年国际GDM研讨会定义为:凡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尿病,无论其程度轻重或是否用过胰岛素治疗均称为GDM.其中包括孕前已患糖尿病或隐性糖尿病,孕后始被发现的孕妇.
作者:陶晶岩;隋丽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较常见的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特征,常伴关节症状、胃肠道症状和肾脏损害.近年来,我们用双嘧达莫与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病儿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军;吴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1988~2000年共收治创伤性膈疝68例,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68例中,男58例,女10例;年龄14~7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8例,挤压伤8例,坠落伤6例,利器伤16例.伤后24 h确诊者41例,24~72 h确诊者16例,伤后1个月确诊4例,伤后3个月确诊者3例,1年后来诊者4例.
作者:巴宁;郝增林;庄振利;徐向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①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病人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与恶性肿瘤病情的相关性.②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66例恶性肿瘤病人和36例健康人血清sICAM-1和sIL-2R水平的变化.③结果恶性肿瘤病人sICAM-1和sIL-2R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20.560,16.727,P<0.001);有转移者和死亡者sICAM-1和sIL-2R水平较无转移者和存活者明显增高,差异有极显著性(t=17.725~25.919,P<0.001);手术治疗后sICAM-1和sIL-2R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t=11.179,15.626,P<0.001).恶性肿瘤病人血清sICAM-1与sIL-2R水平呈正相关(r=0.766,P<0.001).④结论血清sICAM-1和sIL-2R水平变化与恶性肿瘤病人的病情变化、有无转移和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
作者:徐文华;张培义;刘成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面横裂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性面裂畸形,而同时并发下颌骨发育不全、腭裂、外耳畸形、耳前瘘管等,又称腮弓综合征,更是极为罕见.我们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军;韩淑芬;李宁毅;樊功为;贾暮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①目的探讨平滑肌肿瘤中DNA含量、异倍体率及bcl-2表达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②方法采用IMS型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38例平滑肌肿瘤细胞DNA含量及倍体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33例平滑肌肉瘤中Bcl-2蛋白的表达.③结果 DNA含量(DI值)在平滑肌瘤(LM)、潜在恶性平滑肌瘤(PMSMT)、平滑肌肉瘤Ⅰ级(LS-Ⅰ)及平滑肌肉瘤Ⅱ级(LS-Ⅱ)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F=10.19,P<0.01),其中LM组和PMSMT组低于LS-Ⅰ和LS-Ⅱ组,差异有显著意义(q=3.55~6.96,P<0.05),LM组与PMSMT组,LS-Ⅰ与LS-Ⅱ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q=1.81,0.74,P>0.05).恶性平滑肌肿瘤(包括PMSMT和LS)组织的DNA含量及异倍体率均高于LM,差异有显著性(t=2.16,P<0.05;P=0.001 6).肿瘤直径>10 cm者DNA含量高于直径<6 cm者(F=4.97,q=4.45,P<0.05);直径<6 cm者与6~10 cm者,直径>10 cm者与6~10 cm者DNA含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q=1.69,2.03,P>0.05).有坏死者与无坏死者DNA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76,P<0.01),但其异倍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83).Bcl-2蛋白阳性率在PMSMT,LS-Ⅰ及LS-Ⅱ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8~0.75).④结论 DNA含量、倍体类型可作为判断平滑肌肿瘤良恶性及病人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姜天福;曹文荣;梁澍;李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①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ED)与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LPO)及血浆补体激活片段(sC5b-9)水平的关系.②方法采用DXC-300A核孔膜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52例AMI病人红细胞滤过指数(EFI)、红细胞膜LPO和sC5b-9水平的变化.③结果AMI病人EFI,LPO,sC5b-9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病人,差异有极显著性(F=26.457~34.601,q=8.620~16.406,P<0.001).死亡和伴有室性心律失常者各指标增高较存活和无室性心律失常者更明显(t=10.827~18.772,P<0.001).AMI病人EFI与LPO,sC5b-9呈明显的正相关(r=0.676,0.824,P<0.001).④结论AMI病人ED降低与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和血浆补体激活有密切关系.
作者:杨健;杨泰生;张健;刘成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病儿,男,20 d,因双脚脓疱疹10余天入院.病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出生体质量3.6 kg.生后母乳喂养,吃奶好.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双脚出现数个脓疱疹,近日出现排尿时哭闹.以新生儿脓疱病收住院.查体:T 37 ℃,P 120 min-1,R 32 min-1,双脚散在数个直径4 mm的脓庖,壁厚,内有混浊液体,周围红晕,以脚底居多.心律齐,心音有力,心前区可闻及Ⅳ/Ⅵ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未扪及,阴茎口稍红.血常规:WBC 19.1×109/L,RBC 3.43×1012/L,Hb 99g/L,PLT 111×109/L.入院诊断:新生儿脓疱病,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给予青霉素、氨苄西林及对症治疗.心脏彩超检查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入院后发现病儿右腿活动异常,四肢长骨X线片示先天性梅毒骨骼.追问父母,其父述有梅毒病史,查USR,父母及病儿均呈阳性反应,转省皮肤性病防治所治疗.
作者:王霞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病人,27岁,G4P0,既往月经规律,因停经45 d,阴道少量流血2 d,右下腹撕裂样痛伴肛门坠胀感3 h入院.自诉5年前因异位妊娠在当地医院行一侧输卵管切除术.入院检查:轻度贫血貌,腹肌稍紧张,下腹压痛、反跳痛,以左侧为甚,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
作者:吕静;吴淑华;陈书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①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腘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②方法对疑诊为下肢腘静脉血栓形成的16例病人(16条病肢),应用10 MHz高频探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③结果 16例病人中有15例显示腘静脉血栓形成.④结论应用高频探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腘静脉血栓,具有无创、安全、准确以及经济等优点,应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韩彤亮;李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①目的观察丽珠胃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②方法将100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丽珠胃三联,对照组应用兰索拉唑、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三联疗法,两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溃疡治疗效果、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③结果治疗组病人的溃疡治疗效果、HP根除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u=0.590,χ2=0.542,P>0.05).治疗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④结论丽珠胃三联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京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①目的检测1型多药耐药基因(MDR1)产物P170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及其对化疗药物敏感性.②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38例人脑胶质瘤手术切除标本的MDR1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四唑蓝快速比色法检测氟尿嘧啶(FU)、顺铂(DDP)、甲氨喋呤(MTX)、丝裂霉素(MMC)、司莫司汀(MeCCNU)、洛莫司汀(CCNU)、双氯乙基亚硝脲(BCNU)、威猛-26(VM-26)对脑胶质瘤细胞的抑制率.③结果 38例人脑胶质瘤细胞P170阳性表达率为65.7%,与正常脑组织(表达率为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 2);BCNU,MeCCNU,CCNU对胶质瘤的抑制率较高,FU,MTX,MMC对胶质瘤的抑制率较低,差异有显著性(F=47.6,q=5.25~6.78,P<0.05).脑胶质瘤对8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有极显著性; 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高,P170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胶质瘤Ⅰ~Ⅳ级的表达率分别为0,53.3%,70.6%,100.0%).④结论脑胶质瘤的耐药性与MDR1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贺昭忠;吴承远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