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TNF-α和TXB2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葛忠;王一;张东生;胡义利

关键词:胰腺炎, 肿瘤坏死因子, 血栓烷B2, 大鼠, 近交系
摘要:①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栓素B2(TXB2)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②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胰腺炎组和假手术组,应用牛磺胆酸钠经胆胰管逆行注射建立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模型,观察2组大鼠血清TNF-α和TXB2水平的改变及胰腺和肺的组织学改变.③结果胰腺炎组血清的TNF-α和TXB2水平比假手术组明显升高(t′=11.50~31.86,P<0.01).④结论血清TNF-α和TXB2在胰腺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急性胰腺炎病情的重要指标.
齐鲁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兰索拉唑与呋喃唑酮并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观察

    ①目的探索一种较为理想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方案.②方法将9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A,B组.A组(45例)给予兰索拉唑30 mg,每日1次;呋喃唑酮1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每日2次治疗.B组(45例)给予兰索拉唑30 mg,每日1次;克拉霉素250 mg,阿莫西林1 000 mg,每日2次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之后停用抗生素,继续应用兰索拉唑至4周结束.两组分别于治疗结束后4周、1年复查胃镜.③结果治疗结束后4周,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91.1%,93.3%,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3%,95.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3,0.04,P>0.05).1年后A,B组溃疡复发率均为8.9%,Hp阳性率分别是11.1%,8.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12,P>0.05).90例病人经治疗后Hp根除者83例,未根除者7例,随访1年Hp根除者溃疡复发率为3.6%,Hp未根除者溃疡复发率为71.4%,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 025).A组方案治疗费用比B组方案降低55.9%.④结论兰索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所组成的短程三联疗法具有疗效高、耐受性好、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Hp根治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焦建新;温凤霞;原皓;高志星;滕修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腮弓综合征1例

    面横裂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性面裂畸形,而同时并发下颌骨发育不全、腭裂、外耳畸形、耳前瘘管等,又称腮弓综合征,更是极为罕见.我们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军;韩淑芬;李宁毅;樊功为;贾暮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Dieulafoy溃疡1例

    病人,男,23岁.因黑便1 d,呕血14 h入院.病人1周前有感冒病史,曾服用泰诺胶囊、三九感冒冲剂治疗.入院前1 d发现大便色黑,不成形,量不多,未在意.入院前14 h突觉恶心,随之呕吐鲜红色血液100 mL. 6 h后又呕吐鲜血4次,每次呕血量在80~100 mL,同时觉心慌、头晕、全身出汗,小便量少.

    作者:赵开兴;王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被发现不能耐受碳水化合物的一类疾病[1].轻重程度有异,发病率为1%~5%[2].根据WHO 1980年和1985年提出的糖尿病分类,GDM为独立的一型.1985年国际GDM研讨会定义为:凡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尿病,无论其程度轻重或是否用过胰岛素治疗均称为GDM.其中包括孕前已患糖尿病或隐性糖尿病,孕后始被发现的孕妇.

    作者:陶晶岩;隋丽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静脉穿刺不易回血处理方法

    静脉穿刺成功的标志是,当穿刺针头斜面完全进入静脉血管后见回血,松开调节夹后药物滴入通畅且穿刺部位无隆起、疼痛(刺激性强的药物可有轻微疼痛或局部皮肤微红).但有时穿刺针头刺入静脉血管内仍不见回血或回血极慢,多见于长期卧床病人、周围循环不良病人、老年病人,输液器调节夹离针头太近等.

    作者:皮惠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置术加Dor's手术治疗巨大室壁瘤1例

    病人,男,68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0余年入院.查体:心音低,未闻及心脏杂音.心电图示心脏广泛前壁陈旧性梗死.X线胸片示心脏左缘向左、下移位,心胸比0.6.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前壁和前间隔中间段、心尖段及左室下壁和侧壁心尖心肌变薄,约0.3~0.6 cm,向外膨隆形成室壁瘤,局部室壁矛盾运动或运动消失.

    作者:唐秀杰;徐平;杨苏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尿酸氧化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①目的观察尿酸氧化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脑梗死效果.②方法治疗组58例用尿酸氧化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44例用甘露醇和维脑路通、胞二磷胆碱治疗,于治疗后3周观察疗效.③结果治疗3周时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2.54,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3.39,P<0.01).④结论尿酸氧化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可防止再梗死.

    作者:于春蕾;杜秀民;吕翠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近20年来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理想的非手术血运重建技术,其成功率高(>90%),并发症发生率低(<5%).但术后再狭窄发生率高达25%~30%,阻碍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PTCA后支架置入能扩张管腔,防止血管壁的弹性回缩和痉挛,封闭撕裂的内膜和夹层,防止血管重构,可以降低PTCA后再狭窄率的10%[1],成为目前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主要的干预手段,但支架术同样可能发生再狭窄.

    作者:马颖霞;侯子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和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对比观察

    1995年2月~2000年12月,我院应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并与垂体后叶素和硝酸甘油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祥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异位妊娠78例临床分析

    本文就我院2000年收治的78例异位妊娠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发病因素、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媛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出现并发症的小肠憩室病5例诊治体会(摘要)

    1998年4月~2001年4月,我们共收治出现肠梗阻、肠扭转、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小肠憩室病5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廷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误诊为小儿肺结核病12例分析

    结核病不仅是发生在肺部的疾病,而且是全身的疾病,某些肺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肺部表现易与肺结核相混淆,本文将1995~1998年误诊为小儿肺结核病12例病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史长宏;曹宗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妊娠的治疗(附15例报告)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好发于女性,且多见于20~40岁,因而育龄期发病较多.所以对并发妊娠这一特殊类型甲亢的治疗有必要进行研究及总结.

    作者:陈学宾;李萌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异体紫外线辐射血液疗法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紫外线辐射血液疗法是一种将少量抗凝的同型血,经一定波长的紫外线辐射,同时充氧一定时间后输给病人的方法.我们采用异体紫外线辐射血液疗法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病儿2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燕;史长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肝包虫病的CT诊断

    ①目的探讨肝脏包虫病的CT诊断价值.②方法回顾分析9例肝脏包虫病的CT表现.③结果9例囊性包虫病中,内囊分离型3例,多子囊型4例,混合型2例.④结论 CT对肝包虫病定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夏文骞;徐建;王善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平滑肌肿瘤组织中DNA含量和bcl-2基因的表达

    ①目的探讨平滑肌肿瘤中DNA含量、异倍体率及bcl-2表达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②方法采用IMS型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38例平滑肌肿瘤细胞DNA含量及倍体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33例平滑肌肉瘤中Bcl-2蛋白的表达.③结果 DNA含量(DI值)在平滑肌瘤(LM)、潜在恶性平滑肌瘤(PMSMT)、平滑肌肉瘤Ⅰ级(LS-Ⅰ)及平滑肌肉瘤Ⅱ级(LS-Ⅱ)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F=10.19,P<0.01),其中LM组和PMSMT组低于LS-Ⅰ和LS-Ⅱ组,差异有显著意义(q=3.55~6.96,P<0.05),LM组与PMSMT组,LS-Ⅰ与LS-Ⅱ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q=1.81,0.74,P>0.05).恶性平滑肌肿瘤(包括PMSMT和LS)组织的DNA含量及异倍体率均高于LM,差异有显著性(t=2.16,P<0.05;P=0.001 6).肿瘤直径>10 cm者DNA含量高于直径<6 cm者(F=4.97,q=4.45,P<0.05);直径<6 cm者与6~10 cm者,直径>10 cm者与6~10 cm者DNA含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q=1.69,2.03,P>0.05).有坏死者与无坏死者DNA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76,P<0.01),但其异倍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83).Bcl-2蛋白阳性率在PMSMT,LS-Ⅰ及LS-Ⅱ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8~0.75).④结论 DNA含量、倍体类型可作为判断平滑肌肿瘤良恶性及病人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姜天福;曹文荣;梁澍;李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低钙性喉痉挛抢救体会

    1990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儿科共收治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213例,其中发生低钙性喉痉挛者18例,现将临床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学峰;魏红霞;刘翠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反复多次输血过程中出现溶血反应的观察与护理(附1例报告)

    病人,女,32岁,因患法洛四联症于1985年行矫治术.术后6年出现心慌、气短、乏力、腹胀、下肢水肿,病情逐渐加重.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室缺残余漏,肺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心房扑动,心功能Ⅳ级.

    作者:徐云英;周梅亭;宋淑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尿微量蛋白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

    ①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EH)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②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19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34例正常人(对照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氨基葡萄糖酐酶(NAG)、微量清蛋白(ALB)及α2-巨球蛋白(α2-MG)的含量.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尿RBP,β2-MG,NAG在原发性高血压Ⅰ期(EH1)即有明显增高(F=3.589~17.287,q=2.79~11.67,P<0.01,0.05),高血压Ⅱ,Ⅲ期(EH2,EH3)5种尿微量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均增高(q=3.76~17.41,P<0.01,0.05).④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价值较大.

    作者:高岩;夏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雌激素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主要疾病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脑血管病的大多数.神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绝经前期妇女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及其严重程度远低于相应年龄段的男性,而绝经期后女性卒中发病率明显增高[1].

    作者:孙成表;刘景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