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滑肌肿瘤组织中DNA含量和bcl-2基因的表达

姜天福;曹文荣;梁澍;李红

关键词:平滑肌肿瘤,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细胞死亡,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①目的探讨平滑肌肿瘤中DNA含量、异倍体率及bcl-2表达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②方法采用IMS型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38例平滑肌肿瘤细胞DNA含量及倍体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33例平滑肌肉瘤中Bcl-2蛋白的表达.③结果 DNA含量(DI值)在平滑肌瘤(LM)、潜在恶性平滑肌瘤(PMSMT)、平滑肌肉瘤Ⅰ级(LS-Ⅰ)及平滑肌肉瘤Ⅱ级(LS-Ⅱ)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F=10.19,P<0.01),其中LM组和PMSMT组低于LS-Ⅰ和LS-Ⅱ组,差异有显著意义(q=3.55~6.96,P<0.05),LM组与PMSMT组,LS-Ⅰ与LS-Ⅱ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q=1.81,0.74,P>0.05).恶性平滑肌肿瘤(包括PMSMT和LS)组织的DNA含量及异倍体率均高于LM,差异有显著性(t=2.16,P<0.05;P=0.001 6).肿瘤直径>10 cm者DNA含量高于直径<6 cm者(F=4.97,q=4.45,P<0.05);直径<6 cm者与6~10 cm者,直径>10 cm者与6~10 cm者DNA含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q=1.69,2.03,P>0.05).有坏死者与无坏死者DNA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76,P<0.01),但其异倍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83).Bcl-2蛋白阳性率在PMSMT,LS-Ⅰ及LS-Ⅱ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8~0.75).④结论 DNA含量、倍体类型可作为判断平滑肌肿瘤良恶性及病人预后的客观指标.
齐鲁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

    ①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②方法 65例输卵管妊娠病人在全麻下应用腹腔镜分别行输卵管开窗术、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破裂口修补术以及输卵管通液术治疗.③结果 65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④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效果佳.

    作者:段玉英;崔竹梅;王言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脑水肿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脑水肿是中枢神经系统对脑外伤、脑肿瘤、脑卒中等脑损害产生的一种组织病理学反应,可导致脑容积扩大、颅内压增高、脑疝、甚至死亡,危害严重.脑水肿可分为脑细胞外水肿和脑细胞内水肿,前者是因为血-脑脊液屏障破坏,细胞外水分增多致颅内压增高,临床以脑外伤、脑肿瘤早期脑水肿多见,又称为血管源性脑水肿;后者系脑细胞本身受损所致,临床上以脑缺血、低氧脑水肿为代表,又称细胞毒性脑水肿.

    作者:刘学伍;于美娟;吴伟;迟兆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脑血管病康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脑血管病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的疾病之一,其中致残率居各种疾病首位.给病人、家庭、社会带来很大负担.脑血管病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效而可行的措施,以减轻残疾影响和促使残疾人重返社会.我国由于经济落后,脑血管病康复工作目前尚未全面开展.临床工作中在不同程度实施康复治疗,但很不正规,甚至因不当康复措施造成病人二次损伤.为规范、合理康复治疗浅谈以下几点认识.

    作者:柳建秋;王波;王俊体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

    隐源性消化道出血指经常规检查未找到出血原因或部位的一类疾病[1].本文收集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病人17例,旨在探讨少见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思良;刘希双;赵清喜;田字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低压低氧治疗哮喘缓解期病儿的整体护理

    近年来,我院对27例哮喘缓解期病儿,利用高原环境治疗哮喘的原则,在低压舱内进行间断低压低氧治疗,同时给予准确有效的护理,以达到配合治疗,改善病儿自觉症状,延长缓解间歇期,减少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的目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康爱英;张桂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长途转诊病人院前急救的探讨

    长途转诊,作为院前急救任务的一部分[1],具有病人病情危急、车载时间长等特点.为此转运过程必须有切实的救治病人的措施.本文通过对102例转诊病人分析、综合,旨在探讨该类病人院前转运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

    作者:李光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泰素帝治疗乳癌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1999年1月~2001年10月,我科应用泰素帝治疗乳癌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23例共62例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伟芬;高留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①目的探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②方法采用计算机自动时域分析技术计算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病人及对照组的SDNN,SDANNindex,SDNNindex,rMSSD,PNN50.③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病人的上述指标明显异常(t=2.968~5.773,P<0.01),心率变异性与年龄有较密切关系(t=3.495~4.940,P<0.01),但与性别无关(t=0.300~1.784,P>0.05).④结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病人其心率变异性明显异常,二者具有密切关系.

    作者:唐丕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东莨菪碱并藻酸双酯钠治疗新生儿肺炎效果观察

    ①目的观察东莨菪碱与藻酸双酯钠联用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②方法将174例病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与藻酸双酯钠.③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1.535,t=5.730~7.910,P<0.01).④结论东莨菪碱与藻酸双酯钠联用治疗新生儿肺炎效果较好,可作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方案.

    作者:申永帆;于玲;李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近20年来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理想的非手术血运重建技术,其成功率高(>90%),并发症发生率低(<5%).但术后再狭窄发生率高达25%~30%,阻碍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PTCA后支架置入能扩张管腔,防止血管壁的弹性回缩和痉挛,封闭撕裂的内膜和夹层,防止血管重构,可以降低PTCA后再狭窄率的10%[1],成为目前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主要的干预手段,但支架术同样可能发生再狭窄.

    作者:马颖霞;侯子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巨大睾丸肿瘤的护理(附1例报告)

    睾丸肿瘤是男性常见的肿瘤之一,好发于青壮年.我院收治1例巨大睾丸肿瘤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留琴;盖小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很少见的多器官受累的微血管性出血性疾病.多发生于20~30岁女性,但儿童及年长者亦可罹患.我院收治1例小儿TTP,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丽萍;李学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6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成人致盲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自2000年至今,我们应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5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伟;于滨;白春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但至今所有的方法均不能起到较明显的效果.由于大多数脑梗死是血栓堵塞动脉所致,因而理想的方法似乎是早期再通闭塞的脑血管,在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给予及时供血.正因为如此,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兴趣和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国外普遍开展了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许多结果表明,早期溶栓可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有希望的方法.

    作者:陈明;魏荷节;刘光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静脉穿刺不易回血处理方法

    静脉穿刺成功的标志是,当穿刺针头斜面完全进入静脉血管后见回血,松开调节夹后药物滴入通畅且穿刺部位无隆起、疼痛(刺激性强的药物可有轻微疼痛或局部皮肤微红).但有时穿刺针头刺入静脉血管内仍不见回血或回血极慢,多见于长期卧床病人、周围循环不良病人、老年病人,输液器调节夹离针头太近等.

    作者:皮惠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异位妊娠78例临床分析

    本文就我院2000年收治的78例异位妊娠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发病因素、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媛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创伤性膈疝68例诊治体会(摘要)

    我院1988~2000年共收治创伤性膈疝68例,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68例中,男58例,女10例;年龄14~7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8例,挤压伤8例,坠落伤6例,利器伤16例.伤后24 h确诊者41例,24~72 h确诊者16例,伤后1个月确诊4例,伤后3个月确诊者3例,1年后来诊者4例.

    作者:巴宁;郝增林;庄振利;徐向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妊娠的治疗(附15例报告)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好发于女性,且多见于20~40岁,因而育龄期发病较多.所以对并发妊娠这一特殊类型甲亢的治疗有必要进行研究及总结.

    作者:陈学宾;李萌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尿微量蛋白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

    ①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EH)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②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19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34例正常人(对照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氨基葡萄糖酐酶(NAG)、微量清蛋白(ALB)及α2-巨球蛋白(α2-MG)的含量.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尿RBP,β2-MG,NAG在原发性高血压Ⅰ期(EH1)即有明显增高(F=3.589~17.287,q=2.79~11.67,P<0.01,0.05),高血压Ⅱ,Ⅲ期(EH2,EH3)5种尿微量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均增高(q=3.76~17.41,P<0.01,0.05).④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价值较大.

    作者:高岩;夏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Dieulafoy溃疡1例

    病人,男,23岁.因黑便1 d,呕血14 h入院.病人1周前有感冒病史,曾服用泰诺胶囊、三九感冒冲剂治疗.入院前1 d发现大便色黑,不成形,量不多,未在意.入院前14 h突觉恶心,随之呕吐鲜红色血液100 mL. 6 h后又呕吐鲜血4次,每次呕血量在80~100 mL,同时觉心慌、头晕、全身出汗,小便量少.

    作者:赵开兴;王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