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敌敌畏引起超敏反应性休克1例

张福吉;宦伟

关键词:敌敌畏, 超敏反应, 药物疗法
摘要:病人,女,45岁.因接触敌敌畏突然出现头晕,全身瘙痒、胸闷、憋喘伴冷汗,同时病人面色苍白、意识不清、小便失禁,遂来院就诊.查体:脉搏细速,血压6.7/4.0 kPa,口唇发绀,四肢发凉,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率120 min-1,律整,颈、胸部及双下肢满布红色丘疹,考虑为敌敌畏所致超敏反应性休克,即刻给予高流量吸氧,地塞米松10 mg+100 g/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 mg皮下注射,异丙嗪25 mg肌注,随即给予10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氢化可的松150 mg静滴,20 min后病人清醒,呼吸平稳,四肢温暖,脉搏有力,心率80 min-1,血压升至12/8 kPa,双肺哮鸣音消失,1 h后皮疹消退.
齐鲁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妊娠的治疗(附15例报告)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好发于女性,且多见于20~40岁,因而育龄期发病较多.所以对并发妊娠这一特殊类型甲亢的治疗有必要进行研究及总结.

    作者:陈学宾;李萌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置术加Dor's手术治疗巨大室壁瘤1例

    病人,男,68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0余年入院.查体:心音低,未闻及心脏杂音.心电图示心脏广泛前壁陈旧性梗死.X线胸片示心脏左缘向左、下移位,心胸比0.6.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前壁和前间隔中间段、心尖段及左室下壁和侧壁心尖心肌变薄,约0.3~0.6 cm,向外膨隆形成室壁瘤,局部室壁矛盾运动或运动消失.

    作者:唐秀杰;徐平;杨苏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但至今所有的方法均不能起到较明显的效果.由于大多数脑梗死是血栓堵塞动脉所致,因而理想的方法似乎是早期再通闭塞的脑血管,在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给予及时供血.正因为如此,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兴趣和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国外普遍开展了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许多结果表明,早期溶栓可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有希望的方法.

    作者:陈明;魏荷节;刘光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误诊为小儿肺结核病12例分析

    结核病不仅是发生在肺部的疾病,而且是全身的疾病,某些肺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肺部表现易与肺结核相混淆,本文将1995~1998年误诊为小儿肺结核病12例病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史长宏;曹宗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

    ①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②方法 65例输卵管妊娠病人在全麻下应用腹腔镜分别行输卵管开窗术、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破裂口修补术以及输卵管通液术治疗.③结果 65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④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效果佳.

    作者:段玉英;崔竹梅;王言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胰岛素抵抗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①目的探讨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胰岛素抵抗(IR)及纤溶活性异常的影响.②方法69例UA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1例)和葛根素治疗组(38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检测血糖、血浆胰岛素(FINS)、纤溶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A组FINS浓度增高,ISI降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升高(t=2.139~3.207,P<0.05,0.01).葛根素组治疗后,FINS浓度降低,ISI增高,tPA活性增高,PAI-1活性下降(t=2.116~3.636,P<0.05,0.01).UA组治疗前及葛根素组治疗后FINS,ISI与PAI-1之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r=0.351,-0.332,0.427,-0.452,P<0.01).④结论葛根素可改善UA病人的IR及与IR密切相关的纤溶活性异常.

    作者:史卫国;强力;孙学玉;丁灵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先天性梅毒并先天性心脏病1例

    病儿,男,20 d,因双脚脓疱疹10余天入院.病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出生体质量3.6 kg.生后母乳喂养,吃奶好.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双脚出现数个脓疱疹,近日出现排尿时哭闹.以新生儿脓疱病收住院.查体:T 37 ℃,P 120 min-1,R 32 min-1,双脚散在数个直径4 mm的脓庖,壁厚,内有混浊液体,周围红晕,以脚底居多.心律齐,心音有力,心前区可闻及Ⅳ/Ⅵ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未扪及,阴茎口稍红.血常规:WBC 19.1×109/L,RBC 3.43×1012/L,Hb 99g/L,PLT 111×109/L.入院诊断:新生儿脓疱病,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给予青霉素、氨苄西林及对症治疗.心脏彩超检查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入院后发现病儿右腿活动异常,四肢长骨X线片示先天性梅毒骨骼.追问父母,其父述有梅毒病史,查USR,父母及病儿均呈阳性反应,转省皮肤性病防治所治疗.

    作者:王霞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P57Kip2和PCNA在乳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

    ①目的探讨有丝分裂抑制因子(P57Kip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与乳癌预后的关系.②方法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8例乳癌组织P57Kip2和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③结果在138例乳癌组织中P57Kip2蛋白阳性55例(39.86%),其中低表达39例(70.91%),高表达16例(29.09%).PCNA低指数表达63例(45.65%),PCNA高指数表达75例(54.35%).P57Kip2蛋白的表达与乳癌组织腺管形成、细胞核多形性、核分裂象计数和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χ2=5.11~11.01,P<0.01);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P57Kip2蛋白高表达组生存期长于低表达组(χ2=6.93,P<0.01),PCNA高指数表达组生存期短于低指数表达组(χ2=5.13,P<0.05);P57Kip2阳性并PCNA低指数表达组、P57Kip2阳性并PCNA高指数表达组、P57Kip2阴性并PCNA低指数表达组和P57Kip2阴性并PCNA高指数表达组生存期依次缩短(χ2=7.32,P<0.01).④结论 P57Kip2和PCNA的联合检测有利于更准确地判断细胞增殖活性和预后;P57Kip2在乳癌中的不同表达水平可能与不同的调控方向有关.

    作者:赵明春;赵辉;姜天福;王刚平;李江涛;傅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脑胶质瘤多药耐药基因表达及其对化疗药物敏感性

    ①目的检测1型多药耐药基因(MDR1)产物P170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及其对化疗药物敏感性.②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38例人脑胶质瘤手术切除标本的MDR1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四唑蓝快速比色法检测氟尿嘧啶(FU)、顺铂(DDP)、甲氨喋呤(MTX)、丝裂霉素(MMC)、司莫司汀(MeCCNU)、洛莫司汀(CCNU)、双氯乙基亚硝脲(BCNU)、威猛-26(VM-26)对脑胶质瘤细胞的抑制率.③结果 38例人脑胶质瘤细胞P170阳性表达率为65.7%,与正常脑组织(表达率为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 2);BCNU,MeCCNU,CCNU对胶质瘤的抑制率较高,FU,MTX,MMC对胶质瘤的抑制率较低,差异有显著性(F=47.6,q=5.25~6.78,P<0.05).脑胶质瘤对8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有极显著性; 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高,P170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胶质瘤Ⅰ~Ⅳ级的表达率分别为0,53.3%,70.6%,100.0%).④结论脑胶质瘤的耐药性与MDR1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贺昭忠;吴承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住院病儿医院内感染调查分析

    ①目的了解住院病儿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寻找控制感染发生的措施.②方法对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3 423例住院病儿进行回顾性调查.③结果有138例病儿发生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03%.婴幼儿感染率高于新生儿及年长儿(χ2=47.92,P<0.01);冬、春季感染率高于夏、秋季(χ2=10.27,P<0.05);应用与未用抗生素对病儿医院内感染影响不大(χ2=3.42,P>0.05).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是革兰阴性杆菌,占40.7%.④结论婴幼儿及冬、春季节是住院病儿医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作者:马波;刘学工;韩金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近20年来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理想的非手术血运重建技术,其成功率高(>90%),并发症发生率低(<5%).但术后再狭窄发生率高达25%~30%,阻碍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PTCA后支架置入能扩张管腔,防止血管壁的弹性回缩和痉挛,封闭撕裂的内膜和夹层,防止血管重构,可以降低PTCA后再狭窄率的10%[1],成为目前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主要的干预手段,但支架术同样可能发生再狭窄.

    作者:马颖霞;侯子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附1例报告)

    ①目的探讨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方法.②方法射频消融治疗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③结果术后随访至今,病人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未发生心动过速.④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手段,但术中需要仔细标测与消融,以减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

    作者:王均志;姜国湖;范作文;杜日映;孟宪章;陈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10年前后比较(摘要)

    我市自1989年1月1日起将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程序.为了解乙肝疫苗接种后儿童乙肝病毒(HBV)感染率的变化,我们对1990年及2000年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平花;嵇玉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创伤性膈疝68例诊治体会(摘要)

    我院1988~2000年共收治创伤性膈疝68例,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68例中,男58例,女10例;年龄14~7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8例,挤压伤8例,坠落伤6例,利器伤16例.伤后24 h确诊者41例,24~72 h确诊者16例,伤后1个月确诊4例,伤后3个月确诊者3例,1年后来诊者4例.

    作者:巴宁;郝增林;庄振利;徐向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老年人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围手术期内非心脏手术对高龄病人心肌缺血的影响,我们对1996年1月~2000年1月我院外科病房收治的52例行非心脏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年龄≥75岁)围手术期内心电图(ECG)进行分析,比较手术前后心肌供血状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爱菊;张秀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平滑肌肿瘤组织中DNA含量和bcl-2基因的表达

    ①目的探讨平滑肌肿瘤中DNA含量、异倍体率及bcl-2表达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②方法采用IMS型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38例平滑肌肿瘤细胞DNA含量及倍体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33例平滑肌肉瘤中Bcl-2蛋白的表达.③结果 DNA含量(DI值)在平滑肌瘤(LM)、潜在恶性平滑肌瘤(PMSMT)、平滑肌肉瘤Ⅰ级(LS-Ⅰ)及平滑肌肉瘤Ⅱ级(LS-Ⅱ)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F=10.19,P<0.01),其中LM组和PMSMT组低于LS-Ⅰ和LS-Ⅱ组,差异有显著意义(q=3.55~6.96,P<0.05),LM组与PMSMT组,LS-Ⅰ与LS-Ⅱ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q=1.81,0.74,P>0.05).恶性平滑肌肿瘤(包括PMSMT和LS)组织的DNA含量及异倍体率均高于LM,差异有显著性(t=2.16,P<0.05;P=0.001 6).肿瘤直径>10 cm者DNA含量高于直径<6 cm者(F=4.97,q=4.45,P<0.05);直径<6 cm者与6~10 cm者,直径>10 cm者与6~10 cm者DNA含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q=1.69,2.03,P>0.05).有坏死者与无坏死者DNA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76,P<0.01),但其异倍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83).Bcl-2蛋白阳性率在PMSMT,LS-Ⅰ及LS-Ⅱ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8~0.75).④结论 DNA含量、倍体类型可作为判断平滑肌肿瘤良恶性及病人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姜天福;曹文荣;梁澍;李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乳癌细针穿刺标本与术后病理组织三项生物学指标的比较

    ①目的评估原发性乳癌细针穿刺标本可否代表瘤体本身.②方法用链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58例乳癌病人细针穿刺标本(FNA)的CerbB-2和P53蛋白产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倍体,用同样方法检测89例术后病理组织(其中30例同时获得了FNA及相应的术后病理组织的检测结果),并进行对照分析.③结果 FNA的P53,CerbB-2和倍体检测结果分别为43.1%,32.7%,31.0%,术后病理组织检测结果分别为47.2%,34.8%,37.1%,两者差异无显著性(χ2=0.048~0.566,P>0.05).30对标本的CerbB-2,P53和倍体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2.8%,92.8%,81.8%.倍体检测中,FNA中有2例二倍体其病理组织检测为异倍体,符合率为81.8%(9/11).④结论乳癌细针穿刺标本的CerbB-2和P53蛋白产物及倍体检测可以在治疗前获得乳癌生物学信息,具有代表性,可为乳癌治疗手段的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李晓兰;聂大平;李振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对早孕蜕膜中TNF-α和NK细胞亚群的影响

    ①目的观察应用米非司酮终止妊娠后子宫蜕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CD+56CD-16,CD+56CD+16,CD-56CD+16)的变化,探讨米非司酮致流产的免疫作用机制.②方法 40例早孕药物流产妇女,给予口服米非司酮2 d,总量150 mg,第3天加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蜕膜组织中NK细胞亚群CD+56CD-16,CD+56CD+16,CD-56CD+16及TNF-α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40例同孕龄的人工流产妇女(对照组)对照.③结果药物流产组CD+56CD-16,CD+56CD+16,CD-56CD+16的百分比分别为(29.22±8.05)%,(7.24±4.11)%,(10.02±3.10)%,对照组分别为(15.87±5.31)%,(4.34±1.98)%,(5.82±2.34)%,二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4.020~8.755,P<0.01).TNF-α的表达程度药物流产组为(34.45±7.65)%,对照组为(21.64±7.4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597,P<0.01).④结论米非司酮主要作用于早孕母胎界面,可使蜕膜中NK细胞和TNF-α表达增加,从而导致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变化,诱导胎儿免疫排斥反应,这可能是米非司酮致流产的免疫机制之一.

    作者:翟向红;丁萍;张爱青;马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乳腺X线照相加电脑定位染色活检技术对小乳癌的诊断价值

    ①目的探讨乳腺X线照相加电脑定位染色活检技术对小乳癌的诊断价值.②方法对门诊病人及35岁以上高危人群妇女共1 720例行乳腺X线照相.对其中乳腺X线片显示可疑乳癌者,行电脑定位,病变区注入0.3 mL亚甲蓝染色,将染色区病变组织及周围少许正常组织一并切除活检.③结果共检出乳癌病人148例,其中通过染色定位活检检出直径小于1 cm小乳癌共计52例,直径小者3 mm,临床未扪及包块者18例.④结论乳腺X线照相加电脑定位染色活检对小乳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张汉祥;刘洪;吕世娟;董合巨;张佩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脑血管病康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脑血管病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的疾病之一,其中致残率居各种疾病首位.给病人、家庭、社会带来很大负担.脑血管病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效而可行的措施,以减轻残疾影响和促使残疾人重返社会.我国由于经济落后,脑血管病康复工作目前尚未全面开展.临床工作中在不同程度实施康复治疗,但很不正规,甚至因不当康复措施造成病人二次损伤.为规范、合理康复治疗浅谈以下几点认识.

    作者:柳建秋;王波;王俊体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