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57Kip2和PCNA在乳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

赵明春;赵辉;姜天福;王刚平;李江涛;傅青

关键词:乳腺肿瘤, p57KIP2, 增殖细胞核抗原, 预后
摘要:①目的探讨有丝分裂抑制因子(P57Kip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与乳癌预后的关系.②方法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8例乳癌组织P57Kip2和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③结果在138例乳癌组织中P57Kip2蛋白阳性55例(39.86%),其中低表达39例(70.91%),高表达16例(29.09%).PCNA低指数表达63例(45.65%),PCNA高指数表达75例(54.35%).P57Kip2蛋白的表达与乳癌组织腺管形成、细胞核多形性、核分裂象计数和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χ2=5.11~11.01,P<0.01);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P57Kip2蛋白高表达组生存期长于低表达组(χ2=6.93,P<0.01),PCNA高指数表达组生存期短于低指数表达组(χ2=5.13,P<0.05);P57Kip2阳性并PCNA低指数表达组、P57Kip2阳性并PCNA高指数表达组、P57Kip2阴性并PCNA低指数表达组和P57Kip2阴性并PCNA高指数表达组生存期依次缩短(χ2=7.32,P<0.01).④结论 P57Kip2和PCNA的联合检测有利于更准确地判断细胞增殖活性和预后;P57Kip2在乳癌中的不同表达水平可能与不同的调控方向有关.
齐鲁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尿酸氧化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①目的观察尿酸氧化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脑梗死效果.②方法治疗组58例用尿酸氧化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44例用甘露醇和维脑路通、胞二磷胆碱治疗,于治疗后3周观察疗效.③结果治疗3周时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2.54,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3.39,P<0.01).④结论尿酸氧化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可防止再梗死.

    作者:于春蕾;杜秀民;吕翠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眼球摘除病人的心理治疗与康复

    ①目的探讨眼球摘除术后病人的心理创伤程度,心理治疗及康复效果.②方法根据28例眼球摘除病人术后表现出来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特点,给予不同的心理治疗.③结果 28例眼球摘除病人经行为的关切、语言的沟通、心理的安慰等疗法,身心得到了康复,其中26例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④结论眼球摘除病人多存在心理障碍,应尽早给予心理治疗.

    作者:迟克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肝包虫病的CT诊断

    ①目的探讨肝脏包虫病的CT诊断价值.②方法回顾分析9例肝脏包虫病的CT表现.③结果9例囊性包虫病中,内囊分离型3例,多子囊型4例,混合型2例.④结论 CT对肝包虫病定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夏文骞;徐建;王善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①目的探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②方法采用计算机自动时域分析技术计算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病人及对照组的SDNN,SDANNindex,SDNNindex,rMSSD,PNN50.③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病人的上述指标明显异常(t=2.968~5.773,P<0.01),心率变异性与年龄有较密切关系(t=3.495~4.940,P<0.01),但与性别无关(t=0.300~1.784,P>0.05).④结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病人其心率变异性明显异常,二者具有密切关系.

    作者:唐丕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很少见的多器官受累的微血管性出血性疾病.多发生于20~30岁女性,但儿童及年长者亦可罹患.我院收治1例小儿TTP,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丽萍;李学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出现并发症的小肠憩室病5例诊治体会(摘要)

    1998年4月~2001年4月,我们共收治出现肠梗阻、肠扭转、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小肠憩室病5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廷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敌敌畏引起超敏反应性休克1例

    病人,女,45岁.因接触敌敌畏突然出现头晕,全身瘙痒、胸闷、憋喘伴冷汗,同时病人面色苍白、意识不清、小便失禁,遂来院就诊.查体:脉搏细速,血压6.7/4.0 kPa,口唇发绀,四肢发凉,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率120 min-1,律整,颈、胸部及双下肢满布红色丘疹,考虑为敌敌畏所致超敏反应性休克,即刻给予高流量吸氧,地塞米松10 mg+100 g/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 mg皮下注射,异丙嗪25 mg肌注,随即给予10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氢化可的松150 mg静滴,20 min后病人清醒,呼吸平稳,四肢温暖,脉搏有力,心率80 min-1,血压升至12/8 kPa,双肺哮鸣音消失,1 h后皮疹消退.

    作者:张福吉;宦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Dieulafoy溃疡1例

    病人,男,23岁.因黑便1 d,呕血14 h入院.病人1周前有感冒病史,曾服用泰诺胶囊、三九感冒冲剂治疗.入院前1 d发现大便色黑,不成形,量不多,未在意.入院前14 h突觉恶心,随之呕吐鲜红色血液100 mL. 6 h后又呕吐鲜血4次,每次呕血量在80~100 mL,同时觉心慌、头晕、全身出汗,小便量少.

    作者:赵开兴;王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反复多次输血过程中出现溶血反应的观察与护理(附1例报告)

    病人,女,32岁,因患法洛四联症于1985年行矫治术.术后6年出现心慌、气短、乏力、腹胀、下肢水肿,病情逐渐加重.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室缺残余漏,肺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心房扑动,心功能Ⅳ级.

    作者:徐云英;周梅亭;宋淑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兰索拉唑与呋喃唑酮并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观察

    ①目的探索一种较为理想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方案.②方法将9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A,B组.A组(45例)给予兰索拉唑30 mg,每日1次;呋喃唑酮1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每日2次治疗.B组(45例)给予兰索拉唑30 mg,每日1次;克拉霉素250 mg,阿莫西林1 000 mg,每日2次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之后停用抗生素,继续应用兰索拉唑至4周结束.两组分别于治疗结束后4周、1年复查胃镜.③结果治疗结束后4周,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91.1%,93.3%,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3%,95.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3,0.04,P>0.05).1年后A,B组溃疡复发率均为8.9%,Hp阳性率分别是11.1%,8.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12,P>0.05).90例病人经治疗后Hp根除者83例,未根除者7例,随访1年Hp根除者溃疡复发率为3.6%,Hp未根除者溃疡复发率为71.4%,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 025).A组方案治疗费用比B组方案降低55.9%.④结论兰索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所组成的短程三联疗法具有疗效高、耐受性好、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Hp根治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焦建新;温凤霞;原皓;高志星;滕修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先天性梅毒并先天性心脏病1例

    病儿,男,20 d,因双脚脓疱疹10余天入院.病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出生体质量3.6 kg.生后母乳喂养,吃奶好.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双脚出现数个脓疱疹,近日出现排尿时哭闹.以新生儿脓疱病收住院.查体:T 37 ℃,P 120 min-1,R 32 min-1,双脚散在数个直径4 mm的脓庖,壁厚,内有混浊液体,周围红晕,以脚底居多.心律齐,心音有力,心前区可闻及Ⅳ/Ⅵ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未扪及,阴茎口稍红.血常规:WBC 19.1×109/L,RBC 3.43×1012/L,Hb 99g/L,PLT 111×109/L.入院诊断:新生儿脓疱病,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给予青霉素、氨苄西林及对症治疗.心脏彩超检查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入院后发现病儿右腿活动异常,四肢长骨X线片示先天性梅毒骨骼.追问父母,其父述有梅毒病史,查USR,父母及病儿均呈阳性反应,转省皮肤性病防治所治疗.

    作者:王霞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但至今所有的方法均不能起到较明显的效果.由于大多数脑梗死是血栓堵塞动脉所致,因而理想的方法似乎是早期再通闭塞的脑血管,在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给予及时供血.正因为如此,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兴趣和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国外普遍开展了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许多结果表明,早期溶栓可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有希望的方法.

    作者:陈明;魏荷节;刘光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妊娠的治疗(附15例报告)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好发于女性,且多见于20~40岁,因而育龄期发病较多.所以对并发妊娠这一特殊类型甲亢的治疗有必要进行研究及总结.

    作者:陈学宾;李萌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异位妊娠术后残留输卵管妊娠1例

    病人,27岁,G4P0,既往月经规律,因停经45 d,阴道少量流血2 d,右下腹撕裂样痛伴肛门坠胀感3 h入院.自诉5年前因异位妊娠在当地医院行一侧输卵管切除术.入院检查:轻度贫血貌,腹肌稍紧张,下腹压痛、反跳痛,以左侧为甚,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

    作者:吕静;吴淑华;陈书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乳腺X线照相加电脑定位染色活检技术对小乳癌的诊断价值

    ①目的探讨乳腺X线照相加电脑定位染色活检技术对小乳癌的诊断价值.②方法对门诊病人及35岁以上高危人群妇女共1 720例行乳腺X线照相.对其中乳腺X线片显示可疑乳癌者,行电脑定位,病变区注入0.3 mL亚甲蓝染色,将染色区病变组织及周围少许正常组织一并切除活检.③结果共检出乳癌病人148例,其中通过染色定位活检检出直径小于1 cm小乳癌共计52例,直径小者3 mm,临床未扪及包块者18例.④结论乳腺X线照相加电脑定位染色活检对小乳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张汉祥;刘洪;吕世娟;董合巨;张佩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脑水肿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脑水肿是中枢神经系统对脑外伤、脑肿瘤、脑卒中等脑损害产生的一种组织病理学反应,可导致脑容积扩大、颅内压增高、脑疝、甚至死亡,危害严重.脑水肿可分为脑细胞外水肿和脑细胞内水肿,前者是因为血-脑脊液屏障破坏,细胞外水分增多致颅内压增高,临床以脑外伤、脑肿瘤早期脑水肿多见,又称为血管源性脑水肿;后者系脑细胞本身受损所致,临床上以脑缺血、低氧脑水肿为代表,又称细胞毒性脑水肿.

    作者:刘学伍;于美娟;吴伟;迟兆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泰素帝治疗乳癌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1999年1月~2001年10月,我科应用泰素帝治疗乳癌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23例共62例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伟芬;高留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P57Kip2和PCNA在乳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

    ①目的探讨有丝分裂抑制因子(P57Kip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与乳癌预后的关系.②方法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8例乳癌组织P57Kip2和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③结果在138例乳癌组织中P57Kip2蛋白阳性55例(39.86%),其中低表达39例(70.91%),高表达16例(29.09%).PCNA低指数表达63例(45.65%),PCNA高指数表达75例(54.35%).P57Kip2蛋白的表达与乳癌组织腺管形成、细胞核多形性、核分裂象计数和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χ2=5.11~11.01,P<0.01);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P57Kip2蛋白高表达组生存期长于低表达组(χ2=6.93,P<0.01),PCNA高指数表达组生存期短于低指数表达组(χ2=5.13,P<0.05);P57Kip2阳性并PCNA低指数表达组、P57Kip2阳性并PCNA高指数表达组、P57Kip2阴性并PCNA低指数表达组和P57Kip2阴性并PCNA高指数表达组生存期依次缩短(χ2=7.32,P<0.01).④结论 P57Kip2和PCNA的联合检测有利于更准确地判断细胞增殖活性和预后;P57Kip2在乳癌中的不同表达水平可能与不同的调控方向有关.

    作者:赵明春;赵辉;姜天福;王刚平;李江涛;傅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胰岛素抵抗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①目的探讨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胰岛素抵抗(IR)及纤溶活性异常的影响.②方法69例UA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1例)和葛根素治疗组(38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检测血糖、血浆胰岛素(FINS)、纤溶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A组FINS浓度增高,ISI降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升高(t=2.139~3.207,P<0.05,0.01).葛根素组治疗后,FINS浓度降低,ISI增高,tPA活性增高,PAI-1活性下降(t=2.116~3.636,P<0.05,0.01).UA组治疗前及葛根素组治疗后FINS,ISI与PAI-1之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r=0.351,-0.332,0.427,-0.452,P<0.01).④结论葛根素可改善UA病人的IR及与IR密切相关的纤溶活性异常.

    作者:史卫国;强力;孙学玉;丁灵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和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对比观察

    1995年2月~2000年12月,我院应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并与垂体后叶素和硝酸甘油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祥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医学院